A、3
B、5
C、7
D、9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时事政治知识。以下是各选项的解析:
A. 3:这个选项是错误的,因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的“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数量不是3个。
B. 5:这个选项也是错误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数量不是5个。
C. 7:这个选项同样是错误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数量不是7个。
D. 9:这个选项是正确的。在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了9个“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要求,分别是: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2. 坚持人民至上;3. 坚持理论创新;4. 坚持独立自主;5. 坚持中国道路;6. 坚持胸怀天下;7. 坚持开拓创新;8. 坚持敢于斗争;9. 坚持统一战线。
因此,正确答案是D。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A、3
B、5
C、7
D、9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时事政治知识。以下是各选项的解析:
A. 3:这个选项是错误的,因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的“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数量不是3个。
B. 5:这个选项也是错误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数量不是5个。
C. 7:这个选项同样是错误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数量不是7个。
D. 9:这个选项是正确的。在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了9个“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要求,分别是: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2. 坚持人民至上;3. 坚持理论创新;4. 坚持独立自主;5. 坚持中国道路;6. 坚持胸怀天下;7. 坚持开拓创新;8. 坚持敢于斗争;9. 坚持统一战线。
因此,正确答案是D。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A. 道路自信
B. 政治自信
C. 制度自信
D. 文化自信
解析:这道题目的正确答案是 D. 文化自信。
解析各个选项:
A. 道路自信:指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认为这条道路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发展需要。虽然重要,但它更多地指向国家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
B. 政治自信:这个概念在中国的语境中并不常见,通常我们讨论的是政治制度和领导体系的有效性。如果按照字面理解,它可能指对于政治体系或政治决策的信任,但这并不是题目所指的基础、广泛和深厚的力量。
C. 制度自信:是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自信,相信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发展。制度自信非常重要,但题目要求的是一个更加基础且持久的力量。
D. 文化自信:指的是对中华民族文化价值的认可与自豪感。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拥有丰富的历史遗产和独特的价值观,这些构成了民族精神的核心。文化自信被认为是更为根本性的力量,因为它关系到一个民族的身份认同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支撑。因此,在本题情境下,文化自信被看作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形式,也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来源。
综上所述,根据题意要求“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以及“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描述,最符合这些特质的答案是 D. 文化自信。
A. 全面依法治国
B. 全面从严治党
C. 全面发展经济
D. 全面可持续发展
解析:这是一道定义判断类型的问题,我们需要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来判断哪个选项最符合这一描述。
首先,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选项(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它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即法治化、规范化,同时也是保障国家稳定、人民权益的重要保障。
B选项(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对于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至关重要,但它更多指向党的内部管理和治理,并不直接等同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C选项(全面发展经济):经济发展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但它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方面,而非其本质要求和全面保障。经济的全面发展需要在法治的框架内进行,因此不是最直接的答案。
D选项(全面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虽然它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但同样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全面保障的直接体现。
综上所述,全面依法治国最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的描述。它不仅体现了国家治理的法治化、规范化,也是保障国家稳定、人民权益的重要手段。
因此,答案是A(全面依法治国)。
A. 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
B. 绿色生态环保
C. 绿色健康发展
D.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解析:这道题的各个选项解析如下:
A. 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这个选项表达了一种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理念,但并不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原话。
B. 绿色生态环保:这个选项强调了生态环保的重要性,但没有直接体现报告中的理念。
C. 绿色健康发展:这个选项提到了绿色和健康的发展,但同样没有准确反映报告中的原话。
D.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选项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原话,它强调了一种发展理念,即生态环境保护本身就是宝贵的财富,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这一理念体现了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决心和立场。
因此,正确答案是D。选择这个答案的原因是它直接引用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原话,准确地反映了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理念。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A. 0.005
B. 0.01
C. 0.05
D. 0.02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中国共产党员交纳党费的规定。根据题目,党员的月工资收入(税后)在3000元以上至5000元(含5000元)之间时,他们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交纳党费。
选项解析:
A. 0.005:即0.5%,这个比例通常适用于更高的收入档次。
B. 0.01:即1%,这是正确答案,适用于题目中给出的收入范围。
C. 0.05:即5%,这个比例太高了,不适用于题目中给定的收入范围。
D. 0.02:即2%,这个比例也不正确,它可能适用于比题目中所给更低或更高一点的收入档次。
正确答案是B. 0.01,因为根据中共党费缴纳的相关规定,对于月收入在3000元至5000元之间的党员,其党费缴纳的比例是1%。此信息基于一般的了解,具体比例可能会随政策调整而有所变化,请以最新的官方文件为准。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我国制造业规模和外汇储备在全球排名的题目。我们可以逐一分析选项来确定正确答案:
选项A(一):
我国制造业规模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这得益于我国完整的工业体系、庞大的劳动力资源、以及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
同时,我国的外汇储备也长期居世界前列,甚至多次位居世界第一,这反映了我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国际收支的稳健性。
选项B(二):
目前没有数据显示我国的制造业规模或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二。实际上,这两个指标都远超其他国家,稳居世界第一。
选项C(三):
同样,没有可靠数据支持我国制造业规模或外汇储备排名世界第三。这一选项不符合实际情况。
选项D(四):
制造业规模和外汇储备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我国在这两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排名远高于第四。
综上所述,根据我国的经济实力、制造业规模以及外汇储备情况,可以确定答案为A.一。这一选项准确反映了我国在制造业规模和外汇储备方面的全球领先地位。
A. 党委(党组)
B. 书记办公会
C. 常委会
D. 职工代表大会
解析:选项解析:
A. 党委(党组):根据《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党委(党组)是国有企业的领导核心,负责企业的政治领导,确保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重大部署在企业贯彻执行。
B. 书记办公会:这是党委(党组)的一种工作形式,但不是决定重大经营管理事项的正式决策机构。
C. 常委会:在党委(党组)内部,常委会负责日常工作,但涉及重大经营管理事项,仍需党委(党组)集体研究讨论。
D. 职工代表大会:这是国有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职工代表大会依法行使职权,但它并不负责企业的重大经营管理事项的决策。
选择答案A的理由:
根据《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国有企业党委(党组)要发挥领导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依照规定讨论和决定企业重大事项。因此,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必须经党委(党组)研究讨论后,再由董事会或者经理层作出决定。这个规定体现了党对国有企业领导的核心作用,确保国有企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符合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和发展要求。故答案选A。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A. 黄大年
B. 龚全珍
C. 谷文昌
D. 南仁东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被称赞为在百姓心中树立了不朽丰碑的人物。题目中提到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全国200多位县委书记座谈时,提到了一个典型人物,并要求大家学习这个人的精神。
选项解析:
A. 黄大年 - 是一位地球物理学家,对中国的深地探测技术做出了重要贡献。
B. 龚全珍 - 作为一位基层教育工作者,她长期致力于农村教育事业。
C. 谷文昌 - 他是福建省东山县的县委书记,在任期内带领群众植树造林,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被誉为“绿色革命”的领导者。
D. 南仁东 - 是中国天文学家,FAST射电望远镜(俗称“天眼”)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和总工程师。
正确答案是 C. 谷文昌。选择谷文昌的原因是因为他作为地方官员,以身作则,坚持不懈地推动绿化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环境,赢得了人民的广泛尊敬。他的事迹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精神。因此,在与县委书记们的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到了谷文昌的事迹作为榜样。
A. A.①②③④
B. B.①②③⑤
C. C.①②④⑤
D. D.②③④⑤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党章内容的理解题,需要我们准确识别党的纪律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首先,我们分析题目并罗列重要信息:
题目要求识别党的纪律主要包括的内容。
给出了五个可能的选项: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财经纪律。
接着,我们逐一分析每个选项:
政治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规矩,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因此,政治纪律是党的纪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组织纪律:是处理各级党组织之间以及党组织和党员之间关系的规范,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保持党的战斗力的基本条件。组织纪律同样属于党的纪律的核心内容。
廉洁纪律:是党组织和党员在从事公务活动或者其他与行使职权有关的活动中应当遵守的廉洁用权的行为规则,是党的纪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群众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和处理党群关系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这也是党的纪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财经纪律:虽然财经管理对于党和国家至关重要,但在党章中,财经纪律并未被明确列为与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和群众纪律并列的主要纪律类型。它更多是在具体操作层面被强调。
现在,我们对比选项:
A. ①②③④:包含了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和群众纪律,与党章规定的主要纪律类型相符。
B. ①②③⑤:包含了财经纪律而非群众纪律,与党章规定不符。
C. ①②④⑤:同样包含了财经纪律而非廉洁纪律,不符合党章。
D. ②③④⑤:缺少了政治纪律,也不符合党章。
因此,正确答案是A(①②③④),因为它准确地反映了党章中关于党的纪律的主要规定。
A. 党的积极分子
B. 党员
C. 群众
D. 党员干部
解析:选项解析如下:
A. 党的积极分子:党的积极分子通常指的是那些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有意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人。但是,党的组织制度是针对已经加入党组织的成员,因此这个选项不合适。
B. 党员:这个选项正确。党的组织制度是要求所有党员以及党的各级组织共同遵守的规程,包括党的组织原则、组织机构和组织纪律等。
C. 群众:群众是指广大的人民群众,虽然党的工作需要紧密联系群众,但党的组织制度是针对党员和党组织内部的规定,所以这个选项不正确。
D. 党员干部:党员干部是指在党组织中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党员。虽然党员干部需要严格遵守党的组织制度,但党的组织制度并不仅仅针对党员干部,而是所有党员都要遵守,因此这个选项也不全面。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选择B(党员)是因为党的组织制度是针对所有党员的,要求他们共同遵守,以确保党组织的正常运行和组织纪律的执行。这个选项最准确地反映了党的组织制度的适用对象。
A. 党的十四大
B. 党的十五大
C. 党的十六大
D. 党的十七大
解析:这道题目实际上与烹饪师技能知识无关,而是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知识题。不过,我可以帮助解析这道题目的各个选项以及正确答案。
题目:
中国共产党建立巡视制度,是在( )会议上作出的决定。
A. 党的十四大
B. 党的十五大
C. 党的十六大
D. 党的十七大
解析:
A. 党的十四大 (1992年): 这次会议主要讨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并未提出巡视制度。
B. 党的十五大 (1997年): 此次会议强调了邓小平理论,对党的建设和国家的发展进行了规划,但同样没有提到巡视制度的建立。
C. 党的十六大 (2002年): 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确实作出了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的决定。这是为了加强党内监督,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
D. 党的十七大 (2007年): 虽然这次会议进一步强调了巡视工作的重要性,但巡视制度的确立是在十六大时提出的。
答案选择 C 的理由:
根据历史事实,中国共产党的巡视制度是在党的十六大上正式提出并确立的,因此正确答案是 C. 党的十六大。这项制度旨在通过巡视来加强对下级党组织及其领导成员的监督,以维护党的纪律和纯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