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职业技能
>
烹饪师技能知识题库
搜索
烹饪师技能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关于《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下列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A、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B、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C、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D、提升经济发展速度

答案:D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安全生产法》立法目的的选择题。让我们逐一解析各个选项:

A. 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 这个表述是准确的,因为《安全生产法》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确保生产活动的安全进行。

B.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 这也是正确的,法律旨在通过预防措施来保护人民免受因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伤害及财产损失。

C. 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 同样正确,《安全生产法》强调通过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来避免事故的发生,并且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以减轻事故的影响。

D. 提升经济发展速度 - 这个表述并不准确。虽然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可以间接促进经济的发展,但直接提升经济发展速度并不是《安全生产法》的主要立法目的。该法律更关注于安全性和人员保护方面,而非经济增长的速度。

因此,答案选 D,因为“提升经济发展速度”并非《安全生产法》的核心立法目的之一。《安全生产法》主要聚焦于安全生产、预防事故以及保障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Scan me!
烹饪师技能知识题库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或者()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7-0faa-fe9f-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7-0fac-87d2-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安全生产法》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方可上岗作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7-0fac-e471-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关于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正确地说法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7-0fad-4183-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关于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错误的说法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7-0fad-9c73-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关于安全生产工作机制,不正确的表述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7-0fad-ee4a-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干粉灭火器是一种常用的灭火工具,发生火灾时,其使用步骤的正确顺序是:()。①拔掉保险销 ②一手握住压把,一手握住喷管③对准火焰根部喷射④取出灭火器,并检查灭火器状态是否正常。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7-0fae-6ab3-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下列()生产经营单位不属于《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规定的重点检查范围: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7-0fae-c669-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7-0faf-8080-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承担民事责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7-0fb0-15ff-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职业技能
>
烹饪师技能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烹饪师技能知识题库

关于《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下列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A、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B、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C、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D、提升经济发展速度

答案:D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安全生产法》立法目的的选择题。让我们逐一解析各个选项:

A. 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 这个表述是准确的,因为《安全生产法》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确保生产活动的安全进行。

B.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 这也是正确的,法律旨在通过预防措施来保护人民免受因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伤害及财产损失。

C. 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 同样正确,《安全生产法》强调通过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来避免事故的发生,并且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以减轻事故的影响。

D. 提升经济发展速度 - 这个表述并不准确。虽然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可以间接促进经济的发展,但直接提升经济发展速度并不是《安全生产法》的主要立法目的。该法律更关注于安全性和人员保护方面,而非经济增长的速度。

因此,答案选 D,因为“提升经济发展速度”并非《安全生产法》的核心立法目的之一。《安全生产法》主要聚焦于安全生产、预防事故以及保障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分享
Scan me!
烹饪师技能知识题库
相关题目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或者()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A. 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拒绝违章指挥

B. 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

C. 强令冒险作业、紧急情况下的撤离

D. 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紧急撤离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安全生产法》内容的选择题,我们需要分析每个选项,找出符合法律规定的正确答案。

首先,理解题目背景:《安全生产法》旨在保护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益,防止因提出安全生产相关的问题或行为而受到不公正待遇。

接下来,分析各个选项:
A. 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拒绝违章指挥:此选项虽然涉及了拒绝违章指挥这一正面行为,但“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并未明确在相关法律条文中作为受保护的行为列出。

B. 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这一选项明确列出了两项受《安全生产法》保护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从业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且不得因此受到不利待遇。

C. 强令冒险作业、紧急情况下的撤离:此选项中,“强令冒险作业”是负面的、应被拒绝的行为,而“紧急情况下的撤离”是正面的、应被鼓励的行为,但题干要求的是从业人员可能因提出或执行而受到不利待遇的行为,撤离并非此类行为。

D. 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紧急撤离:这两项都是正面的、应对紧急情况的行为,但并非因提出或执行这些行为而可能受到不利待遇的情况。

综上所述,根据《安全生产法》的相关规定,从业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且不得因此受到降低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解除劳动合同等不利处理。

因此,答案是B:“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7-0faa-fe9f-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

A. 安全使用标志

B. 安全警示标志

C. 安全合格标志

D. 安全检验检测标志

解析:选项解析:

A. 安全使用标志:通常指明产品或设备的使用方法,但不一定强调危险因素。 B. 安全警示标志:用来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中的危险因素保持警惕,适用于有较大危险因素的场所和设施。 C. 安全合格标志:表明产品或设施通过了安全标准检测,但并不直接指示危险。 D. 安全检验检测标志:表示设备或产品已经经过了检验检测,但同样不直接用于警示危险。

为什么选择B: 根据《安全生产法》,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需要设置明显的标志以提醒人们注意安全,防止事故发生。安全警示标志(选项B)正是用于这种目的,它能够直观地告知人们潜在的危险,促使人们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答案。其他选项虽然与安全相关,但并不直接符合题目中对于“警示危险”这一要求。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7-0fac-87d2-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安全生产法》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方可上岗作业。

A. 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B. 培训合格证书

C. 相应资格

D. 特种作业操作证书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安全生产法》中对于特种作业人员上岗前的资格要求。

选项解析如下:

A. 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这是指特种作业人员在完成相关安全作业培训并通过考核后,由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一种证明其具备从事特种作业能力和条件的正式文件。
B. 培训合格证书:这个通常是指参加了一定的培训课程并达到基本要求后获得的证书,但它不一定意味着持证人有资格进行特定的特种作业。
C. 相应资格:这是一个较为宽泛的说法,可能包括但不限于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但是题目明确指向了“取得...方可上岗作业”,这里需要的是一个具体的、官方认可的证件。
D. 特种作业操作证书:虽然听起来与A选项类似,但按照中国现行法律法规和术语习惯,“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是更准确的表述方式。

正确答案是A. 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规的要求,从事特种作业(如电工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等)的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通过考试取得由应急管理部门或其他指定机构发放的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才能合法地从事相应的工作。这一规定旨在确保从业人员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术,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7-0fac-e471-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关于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正确地说法是()。

A. 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是政策性保险

B.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C. 高危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D. 国家鼓励生产经营单位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属于国家规定的高危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理解题,我们需要分析每个选项,并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确定正确答案。

首先,我们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选项(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是政策性保险):虽然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在某些方面受到政府政策的引导和鼓励,但它本身并不等同于政策性保险(如交强险),政策性保险通常具有更强的强制性和普遍性。因此,A选项的表述不够准确。

B选项(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这个选项的表述过于绝对。并非所有生产经营单位都必须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而是根据行业特点和风险等级来决定。因此,B选项错误。

C选项(高危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虽然高危行业确实面临更高的安全风险,但“必须投保”这一表述仍然过于绝对。是否投保还取决于具体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因此,C选项也不准确。

D选项(国家鼓励生产经营单位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属于国家规定的高危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这个选项准确地反映了我国关于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政策导向。一方面,国家鼓励所有生产经营单位投保,以提高整体的安全生产水平;另一方面,对于高危行业和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则明确要求应当投保,以更有效地保障安全生产。这与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相符。

综上所述,D选项最准确地描述了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相关政策和要求,因此是正确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7-0fad-4183-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关于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错误的说法是()。

A. 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

B. 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C. 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D. 本单位做出有关安全生产的决策,必须经全体从业人员同意

解析:选项A:这是正确的说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

选项B:这也是正确的说法。从业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这是保障从业人员人身安全的重要权利。

选项C:这同样是正确的说法。从业人员在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以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选项D:这是错误的说法。虽然从业人员对安全生产有建议权和监督权,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安全生产的决策都必须经过全体从业人员的同意。安全生产的决策通常由管理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做出,但应充分听取从业人员的意见。

因此,正确答案是D,因为它错误地描述了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决策中的权利。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7-0fad-9c73-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关于安全生产工作机制,不正确的表述是()。

A. 政府负责

B. 职工参与

C. 行业自律

D. 社会监督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安全生产工作机制的表述。根据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原则,一个有效的安全机制通常包括职工参与、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等几个方面。

A. 政府负责:这个选项并不完全正确。虽然政府在制定安全生产法规和标准、监管执行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说“政府负责”安全生产可能过于绝对化了。企业本身才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主体,而政府更多的是起到指导、监督和支持的作用。
B. 职工参与:这是正确的。员工是生产过程中的直接参与者,他们对工作环境的安全状况有着最直接的感受,因此他们的积极参与对于发现隐患、改进措施非常重要。
C. 行业自律:这也是正确的。行业内企业之间通过建立自我约束机制来共同提升整个行业的安全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D. 社会监督:同样也是正确的。除了内部管理和行业自律外,来自外部的社会力量(如媒体、公众)对企业安全生产情况的关注和反馈也能够促进企业的安全管理。

综上所述,答案选A是因为“政府负责”这种说法过于简化了政府的角色,并且与当前强调的企业主体责任不完全吻合。实际上,在安全生产工作中,需要的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不仅仅是依靠政府一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7-0fad-ee4a-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干粉灭火器是一种常用的灭火工具,发生火灾时,其使用步骤的正确顺序是:()。①拔掉保险销 ②一手握住压把,一手握住喷管③对准火焰根部喷射④取出灭火器,并检查灭火器状态是否正常。

A. ④①②③

B. ④②①③

C. ④②③①

D. ④①③②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干粉灭火器使用步骤的排序问题。我们需要根据干粉灭火器的常规使用方法来分析各个选项的正确性。

首先,我们梳理题目中给出的关键步骤:

拔掉保险销(①)
一手握住压把,一手握住喷管(②)
对准火焰根部喷射(③)
取出灭火器,并检查灭火器状态是否正常(④)

接下来,我们分析这些步骤的逻辑顺序:

在使用任何灭火器之前,首先需要确保灭火器本身处于正常状态,因此步骤④是第一步。
检查完毕后,为了准备使用,需要拔掉保险销,所以步骤①是第二步。
拔掉保险销后,使用者需要正确握住灭火器,即一手握住压把,一手握住喷管,以便随时喷射,因此步骤②是第三步。
最后,使用者需要对准火焰的根部进行喷射,以有效地扑灭火焰,所以步骤③是最后一步。

现在,我们根据这个逻辑顺序来分析各个选项:

A选项(④①②③):符合上述的逻辑顺序,是正确答案。
B选项(④②①③):在拔掉保险销之前就握住了灭火器,这不符合实际操作流程。
C选项(④②③①):同样,在喷射之前才拔掉保险销,这也是不正确的。
D选项(④①③②):握住灭火器的步骤(②)在对准火焰喷射(③)之前,这也不符合操作流程。

综上所述,A选项(④①②③)是正确的使用步骤顺序。
因此,答案是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7-0fae-6ab3-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下列()生产经营单位不属于《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规定的重点检查范围:

A. 被举报、投诉有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或者重大事故隐患经核查属实的生产经营单位

B. 宾馆、饭店、商场、娱乐场所、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

C. 生产经营场所与居住场所在同一建筑物内的生产经营单位

D. 从业人员一千人以上的生产经营单位

解析:选项解析:

A. 被举报、投诉有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或者重大事故隐患经核查属实的生产经营单位:根据《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存在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或重大事故隐患的单位是监管部门重点检查的对象,因此这类单位属于重点检查范围。

B. 宾馆、饭店、商场、娱乐场所、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这些场所由于人员密集,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因此这些单位也被列为重点检查范围。

C. 生产经营场所与居住场所在同一建筑物内的生产经营单位:这类单位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可能会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因此也在重点检查之列。

D. 从业人员一千人以上的生产经营单位:虽然从业人员数量多的单位可能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但《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并没有明确规定从业人员数量作为重点检查的标准。

答案分析:

根据《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重点检查范围主要基于单位是否存在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事故隐患、人员密集程度以及生产与居住场所是否混合等因素。而从业人员数量并不是条例中规定的重点检查标准之一。因此,选项D所述的“从业人员一千人以上的生产经营单位”并不属于《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规定的重点检查范围,是本题的正确答案。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7-0fae-c669-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

A. 行业标准

B. 地方标准

C. 企业标准

D. 车间标准

解析:题目: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

选项解析:
A. 行业标准 - 这是指在特定行业内被广泛接受并使用的规范或指导原则。当没有具体的国家标准时,行业标准通常作为参考依据。
B. 地方标准 - 由地方性政府机构根据本地情况制定的标准,它可能比国家标准更为严格,但适用范围仅限于特定地区。
C. 企业标准 - 指的是个别企业内部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而设定的标准,一般情况下它的要求会高于国家或行业标准。
D. 车间标准 - 这个术语并不是一个正式的标准化分类,可能是某些企业在其车间内自行设定的操作指南或规则,不具有广泛的法律效力。

正确答案是 A. 行业标准。

选择A的原因是因为在中国,对于安全设备的要求,如果不存在相应的国家标准,则应遵循该行业的行业标准。这是因为在某些领域里,可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标准,但是行业内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且公认的实践标准。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也明确指出,在没有国家标准的情况下,应当执行行业标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行业标准成为了最合适的补充选择。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7-0faf-8080-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承担民事责任。

A. 国家

B. 企业

C. 受害人

D. 引起险情发生的人

解析:这是一道法律常识问题,涉及到紧急避险情况下民事责任的归属。我们首先需要理解紧急避险的法律定义和其在民法中的责任判定原则。

紧急避险,是指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损害另一法益以保护较大法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的行为。紧急避险行为不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但可能需要承担民事责任。

现在我们来分析各个选项:
A选项(国家):国家一般不承担因个人紧急避险行为造成的民事损害责任,除非该行为与国家职能或公共权力行使直接相关,此情况不适用。

B选项(企业):企业同样不承担个人紧急避险行为造成的损害责任,除非该行为发生在企业运营范围内且企业有过错,此情况不符合题意。

C选项(受害人):受害人自身是紧急避险行为的主体之一,但并非造成损害的责任方,因此不应承担责任。

D选项(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根据《民法总则》及相关法律规定,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这是因为紧急避险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为了保全更大利益而损害较小利益的行为,其前提是存在紧迫且由他人引起的危险。因此,造成这种危险的人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综上所述,D选项(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是正确答案,因为它符合紧急避险情况下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7-0fb0-15ff-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