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职业技能
>
烹饪师技能知识题库
搜索
烹饪师技能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关于安全生产工作机制,不正确的表述是()。

A、政府负责

B、职工参与

C、行业自律

D、社会监督

答案:A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安全生产工作机制的表述。根据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原则,一个有效的安全机制通常包括职工参与、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等几个方面。

A. 政府负责:这个选项并不完全正确。虽然政府在制定安全生产法规和标准、监管执行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说“政府负责”安全生产可能过于绝对化了。企业本身才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主体,而政府更多的是起到指导、监督和支持的作用。
B. 职工参与:这是正确的。员工是生产过程中的直接参与者,他们对工作环境的安全状况有着最直接的感受,因此他们的积极参与对于发现隐患、改进措施非常重要。
C. 行业自律:这也是正确的。行业内企业之间通过建立自我约束机制来共同提升整个行业的安全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D. 社会监督:同样也是正确的。除了内部管理和行业自律外,来自外部的社会力量(如媒体、公众)对企业安全生产情况的关注和反馈也能够促进企业的安全管理。

综上所述,答案选A是因为“政府负责”这种说法过于简化了政府的角色,并且与当前强调的企业主体责任不完全吻合。实际上,在安全生产工作中,需要的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不仅仅是依靠政府一方。

Scan me!
烹饪师技能知识题库
干粉灭火器是一种常用的灭火工具,发生火灾时,其使用步骤的正确顺序是:()。①拔掉保险销 ②一手握住压把,一手握住喷管③对准火焰根部喷射④取出灭火器,并检查灭火器状态是否正常。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7-0fae-6ab3-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下列()生产经营单位不属于《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规定的重点检查范围: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7-0fae-c669-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7-0faf-8080-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承担民事责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7-0fb0-15ff-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着火后用水灭火,可能会造成更加严重后果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7-0fb0-cad1-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引火源是燃烧的必要条件之一,属于引火源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7-0fb1-4335-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创伤急救,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则,对窒息或心跳呼吸刚停止不久的病人应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7-0fb1-9d88-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对生产安全事故实行()制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7-0fb1-f146-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防火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7-0fb2-4598-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必须戴安全帽”属于安全标志中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7-0fb2-983d-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职业技能
>
烹饪师技能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烹饪师技能知识题库

关于安全生产工作机制,不正确的表述是()。

A、政府负责

B、职工参与

C、行业自律

D、社会监督

答案:A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安全生产工作机制的表述。根据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原则,一个有效的安全机制通常包括职工参与、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等几个方面。

A. 政府负责:这个选项并不完全正确。虽然政府在制定安全生产法规和标准、监管执行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说“政府负责”安全生产可能过于绝对化了。企业本身才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主体,而政府更多的是起到指导、监督和支持的作用。
B. 职工参与:这是正确的。员工是生产过程中的直接参与者,他们对工作环境的安全状况有着最直接的感受,因此他们的积极参与对于发现隐患、改进措施非常重要。
C. 行业自律:这也是正确的。行业内企业之间通过建立自我约束机制来共同提升整个行业的安全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D. 社会监督:同样也是正确的。除了内部管理和行业自律外,来自外部的社会力量(如媒体、公众)对企业安全生产情况的关注和反馈也能够促进企业的安全管理。

综上所述,答案选A是因为“政府负责”这种说法过于简化了政府的角色,并且与当前强调的企业主体责任不完全吻合。实际上,在安全生产工作中,需要的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不仅仅是依靠政府一方。

分享
Scan me!
烹饪师技能知识题库
相关题目
干粉灭火器是一种常用的灭火工具,发生火灾时,其使用步骤的正确顺序是:()。①拔掉保险销 ②一手握住压把,一手握住喷管③对准火焰根部喷射④取出灭火器,并检查灭火器状态是否正常。

A. ④①②③

B. ④②①③

C. ④②③①

D. ④①③②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干粉灭火器使用步骤的排序问题。我们需要根据干粉灭火器的常规使用方法来分析各个选项的正确性。

首先,我们梳理题目中给出的关键步骤:

拔掉保险销(①)
一手握住压把,一手握住喷管(②)
对准火焰根部喷射(③)
取出灭火器,并检查灭火器状态是否正常(④)

接下来,我们分析这些步骤的逻辑顺序:

在使用任何灭火器之前,首先需要确保灭火器本身处于正常状态,因此步骤④是第一步。
检查完毕后,为了准备使用,需要拔掉保险销,所以步骤①是第二步。
拔掉保险销后,使用者需要正确握住灭火器,即一手握住压把,一手握住喷管,以便随时喷射,因此步骤②是第三步。
最后,使用者需要对准火焰的根部进行喷射,以有效地扑灭火焰,所以步骤③是最后一步。

现在,我们根据这个逻辑顺序来分析各个选项:

A选项(④①②③):符合上述的逻辑顺序,是正确答案。
B选项(④②①③):在拔掉保险销之前就握住了灭火器,这不符合实际操作流程。
C选项(④②③①):同样,在喷射之前才拔掉保险销,这也是不正确的。
D选项(④①③②):握住灭火器的步骤(②)在对准火焰喷射(③)之前,这也不符合操作流程。

综上所述,A选项(④①②③)是正确的使用步骤顺序。
因此,答案是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7-0fae-6ab3-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下列()生产经营单位不属于《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规定的重点检查范围:

A. 被举报、投诉有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或者重大事故隐患经核查属实的生产经营单位

B. 宾馆、饭店、商场、娱乐场所、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

C. 生产经营场所与居住场所在同一建筑物内的生产经营单位

D. 从业人员一千人以上的生产经营单位

解析:选项解析:

A. 被举报、投诉有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或者重大事故隐患经核查属实的生产经营单位:根据《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存在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或重大事故隐患的单位是监管部门重点检查的对象,因此这类单位属于重点检查范围。

B. 宾馆、饭店、商场、娱乐场所、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这些场所由于人员密集,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因此这些单位也被列为重点检查范围。

C. 生产经营场所与居住场所在同一建筑物内的生产经营单位:这类单位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可能会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因此也在重点检查之列。

D. 从业人员一千人以上的生产经营单位:虽然从业人员数量多的单位可能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但《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并没有明确规定从业人员数量作为重点检查的标准。

答案分析:

根据《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重点检查范围主要基于单位是否存在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事故隐患、人员密集程度以及生产与居住场所是否混合等因素。而从业人员数量并不是条例中规定的重点检查标准之一。因此,选项D所述的“从业人员一千人以上的生产经营单位”并不属于《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规定的重点检查范围,是本题的正确答案。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7-0fae-c669-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

A. 行业标准

B. 地方标准

C. 企业标准

D. 车间标准

解析:题目: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

选项解析:
A. 行业标准 - 这是指在特定行业内被广泛接受并使用的规范或指导原则。当没有具体的国家标准时,行业标准通常作为参考依据。
B. 地方标准 - 由地方性政府机构根据本地情况制定的标准,它可能比国家标准更为严格,但适用范围仅限于特定地区。
C. 企业标准 - 指的是个别企业内部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而设定的标准,一般情况下它的要求会高于国家或行业标准。
D. 车间标准 - 这个术语并不是一个正式的标准化分类,可能是某些企业在其车间内自行设定的操作指南或规则,不具有广泛的法律效力。

正确答案是 A. 行业标准。

选择A的原因是因为在中国,对于安全设备的要求,如果不存在相应的国家标准,则应遵循该行业的行业标准。这是因为在某些领域里,可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标准,但是行业内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且公认的实践标准。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也明确指出,在没有国家标准的情况下,应当执行行业标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行业标准成为了最合适的补充选择。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7-0faf-8080-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承担民事责任。

A. 国家

B. 企业

C. 受害人

D. 引起险情发生的人

解析:这是一道法律常识问题,涉及到紧急避险情况下民事责任的归属。我们首先需要理解紧急避险的法律定义和其在民法中的责任判定原则。

紧急避险,是指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损害另一法益以保护较大法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的行为。紧急避险行为不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但可能需要承担民事责任。

现在我们来分析各个选项:
A选项(国家):国家一般不承担因个人紧急避险行为造成的民事损害责任,除非该行为与国家职能或公共权力行使直接相关,此情况不适用。

B选项(企业):企业同样不承担个人紧急避险行为造成的损害责任,除非该行为发生在企业运营范围内且企业有过错,此情况不符合题意。

C选项(受害人):受害人自身是紧急避险行为的主体之一,但并非造成损害的责任方,因此不应承担责任。

D选项(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根据《民法总则》及相关法律规定,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这是因为紧急避险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为了保全更大利益而损害较小利益的行为,其前提是存在紧迫且由他人引起的危险。因此,造成这种危险的人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综上所述,D选项(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是正确答案,因为它符合紧急避险情况下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7-0fb0-15ff-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着火后用水灭火,可能会造成更加严重后果的是()。

A. 被子

B. 纸张

C. 金属钠

D. 木头

解析:选项解析:

A. 被子:被子着火后,使用水灭火通常是可以的,因为被子主要是由纤维材料制成,用水可以降低温度,抑制火焰。

B. 纸张:纸张是易燃物质,但用水灭火通常是有效的,因为水可以迅速降低纸张周围的温度,并且能够使纸张湿润,从而阻止火势蔓延。

C. 金属钠:金属钠遇水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生成氢气和大量的热,这可能导致爆炸和更大的火灾。因此,对着火的金属钠使用水灭火会加剧火情。

D. 木头:木头着火时,用水灭火是常见的方法,因为水可以降低木头的温度,并且能够使木头湿润,减缓燃烧速度。

为什么选C:金属钠与水接触会发生危险的化学反应,生成氢气并释放大量的热量,这可能导致爆炸和火势扩大。因此,对着火的金属钠使用水灭火会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所以正确答案是C。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7-0fb0-cad1-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引火源是燃烧的必要条件之一,属于引火源的是

A. 打火机

B. 随手丢弃的冒烟的烟头

C. 不通电的电视机

D. 电池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引火源的理解。引火源是指能够提供足够的热量或能量,使可燃物质达到其着火点并开始燃烧的热源。

A. 打火机:打火机确实可以作为引火源,因为它能够产生火焰点燃其他物质。但是在这个选择中,它并不是最佳答案,因为题目可能更侧重于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视的安全隐患。

B. 随手丢弃的冒烟的烟头:这是正确答案。烟头在未完全熄灭的情况下,即使只是冒烟,也含有足够高的温度来点燃周围的易燃物,如纸张、干草等,因此是一个潜在的引火源。而且这种情况非常普遍且危险性很高,常常成为火灾的原因之一。

C. 不通电的电视机:不通电的状态下,电视机不会产生热量或者火花,自然也就不能作为引火源了。

D. 电池:普通情况下,单独一个不损坏的电池并不能直接充当引火源。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特定条件下(例如短路),某些类型的电池可能会发热甚至爆炸,但通常来说,这不是它们的主要用途也不是本题所指的情境。

综上所述,根据题目的背景信息和选项分析,最符合“引火源”定义并且具有较高安全隐患的例子是B项“随手丢弃的冒烟的烟头”。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7-0fb1-4335-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创伤急救,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则,对窒息或心跳呼吸刚停止不久的病人应该()

A. 先复苏后搬运

B. 先送医院后处置

C. 先搬运后复苏

D. 先固定后搬运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急救原则的选择题。我们需要分析“三先三后”的急救原则,并根据这一原则来判断哪个选项最符合对窒息或心跳呼吸刚停止不久的病人应采取的急救措施。

首先,理解“三先三后”的急救原则:

先复后固:即先复苏后固定,对于休克、昏迷的伤病员,应先进行复苏,然后再搬运或固定。
先止后包:即先止血后包扎,对于出血不止的伤病员,应首先迅速止血,然后再进行包扎,以防继续出血。
先重后轻:即先救治重伤员,后救治轻伤员。

接下来,分析题目中的选项:
A. 先复苏后搬运:这符合“三先三后”原则中的“先复后固”,对于窒息或心跳呼吸刚停止的病人,首要任务是进行复苏,确保生命体征的恢复,然后再考虑搬运。

B. 先送医院后处置:这个选项忽略了在紧急情况下对病人进行初步急救的重要性,直接送医院可能导致错过最佳的急救时机。

C. 先搬运后复苏:这与急救原则相悖,因为对于生命垂危的病人,复苏是首要任务,搬运应在其后。

D. 先固定后搬运:这个选项通常适用于有骨折或关节脱位等需要固定的伤病员,不适用于窒息或心跳呼吸刚停止的病人。

综上所述,根据“三先三后”的急救原则,对于窒息或心跳呼吸刚停止不久的病人,应该首先进行复苏,确保生命体征,然后再考虑搬运。因此,正确答案是A:先复苏后搬运。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7-0fb1-9d88-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对生产安全事故实行()制度

A. 协商

B. 责任追究

C. 经济处罚

D. 通报

解析:选项解析:

A. 协商:这一选项不符合《安全生产法》的相关规定。生产安全事故的处理需要依法进行,不能仅仅通过协商解决。

B. 责任追究:根据《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应当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这符合法律的规定,是正确的答案。

C. 经济处罚:虽然生产安全事故可能会导致经济处罚,但这不是事故处理的核心制度,而是责任追究制度中可能采取的一种处罚措施。

D. 通报:通报是事故处理中的一个环节,用于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但并不是处理事故的根本制度。

为什么选择B:

选择B是因为《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了生产安全事故的责任追究制度,要求对事故责任人进行法律责任的追究,这是处理生产安全事故的法律依据和基本原则。责任追究制度确保了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有助于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7-0fb1-f146-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防火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

A. 弹簧门

B. 平开门

C. 推拉门

D. 转门

解析:题目解析:

防火门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地阻止火势蔓延,并且确保人员可以迅速疏散。根据消防安全规范,防火门应该满足以下几个关键点:

向疏散方向开启:这是为了保证在紧急情况下,人们可以快速地推开防火门逃生,而不需要额外的时间去拉开门。
保持关闭状态:非使用状态下防火门应处于关闭状态,以防止烟雾和火焰通过。

现在我们来看选项:

A. 弹簧门:弹簧门虽然可以自动关闭,但它的开启方式可能不如平开门直接,而且在人群拥挤的情况下可能会造成阻碍。

B. 平开门:平开门是最常见的门类型,它能够简单直接地向疏散方向打开。这种门易于操作,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快速疏散人群,同时也能很好地与闭门器配合工作来保持常闭状态。

C. 推拉门:推拉门在开启时需要横向移动,这在紧急疏散时可能会导致拥堵,不适合用作防火门。

D. 转门:转门结构复杂,不适合快速疏散,且其封闭性较差,无法有效阻挡火势蔓延。

答案选择 B(平开门)是因为平开门符合所有安全要求,包括容易从内侧向外推动、可与闭门器一起使用以保持常闭状态,以及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最有效的疏散通道。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7-0fb2-4598-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必须戴安全帽”属于安全标志中的()

A. 提⽰标志

B. 指令标志

C. 警告标志

D. 提醒标志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安全标志识别的问题。我们需要根据安全标志的定义和特征来判断“必须戴安全帽”这一标志属于哪一类。

首先,我们来分析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和选项:

关键信息:“必须戴安全帽”是一个明确、强制性的指示。
选项分析:
A选项(提示标志):通常用于提供某种信息或方向指引,而不具有强制性。
B选项(指令标志):表示必须遵守的要求或指令,具有强制性。
C选项(警告标志):用于警告潜在的危险或风险,通常带有警示色彩。
D选项(提醒标志):这个选项在标准的安全标志分类中并不常见,且在此情境下,它更接近于提示标志,但同样不具有强制性。

接下来,我们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分析:

“必须戴安全帽”是一个明确且强制性的要求,它指示人们必须执行某个动作以确保安全。这与指令标志的定义相符,即表示必须遵守的要求或指令。
相比之下,提示标志和提醒标志通常不具有强制性,而警告标志则更多地用于警示潜在危险。

因此,答案是B(指令标志),因为它最符合“必须戴安全帽”这一标志的强制性特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7-0fb2-983d-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