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特别重大
B、重大
C、较大
D、一般
答案:A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对环境事件分级标准的理解。根据中国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的规定,突发环境事件按照严重程度分为四个等级: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
A. 特别重大:指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或重伤的;或者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
B. 重大:指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或者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
C. 较大:指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或者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
D. 一般:指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或者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
因此,对于本题“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属于特别重大级别的环境事件。所以正确答案是A. 特别重大。
A、特别重大
B、重大
C、较大
D、一般
答案:A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对环境事件分级标准的理解。根据中国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的规定,突发环境事件按照严重程度分为四个等级: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
A. 特别重大:指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或重伤的;或者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
B. 重大:指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或者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
C. 较大:指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或者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
D. 一般:指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或者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
因此,对于本题“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属于特别重大级别的环境事件。所以正确答案是A. 特别重大。
A. 正确
B. 错误
A. 正确
B. 错误
A. 发展定位
B. 发展理念
C. 发展路径
D. 发展思路
解析:题目解析:
这道题询问的是山东港口的发展战略,特别提到了“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以及“五个转型”发展。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分析各个选项的含义和它们与题干之间的关联。
A. 发展定位:指的是港口在未来发展的角色或位置,即它在国家或地区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
B. 发展理念:是指港口基于什么样的思想或原则来规划其未来发展,比如可持续发展、绿色港口等。
C. 发展路径:是指实现发展目标的具体方法或策略,包括如何操作、通过哪些步骤来达到既定目标。
D. 发展思路:是关于港口如何思考其未来的发展方向,类似于一个概念性的框架,但不如发展路径具体。
题目中提到的“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表明了一种具体的运作模式,而“五个转型”则暗示了有明确的方向和实施步骤。这些都是实现某种发展目标的具体方法或策略,因此更符合“发展路径”的定义。
答案选C(发展路径),是因为这个选项最能准确描述山东港口为了实现其战略目标所采取的具体行动路线和方法。其他选项虽然也重要,但是没有直接体现出具体的实施策略。
A. 蓝色对应Ⅳ级
B. 黄色对应Ⅲ级
C. 橙色对应Ⅲ级
D. 红色对应Ⅰ级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天气预警信号级别与对应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匹配关系的题目。我们需要根据《关于严格大风强降雨天气安全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的要求,来判断各个选项的正确性。
首先,理解预警信号的基本分类:
蓝色预警:一般或较小风险,通常表示需要注意或采取预防措施。
黄色预警:较大风险,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关注并做好准备。
橙色预警:重大风险,表示情况可能变得严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
红色预警:特别重大风险,表示情况极其严重,需要立即采取行动。
接下来,分析各个选项:
A. 蓝色对应Ⅳ级:通常,预警信号的级别从低到高会用数字或罗马数字表示,Ⅳ级往往代表最低级别,与蓝色预警(一般或较小风险)相匹配,因此A项正确。
B. 黄色对应Ⅲ级:黄色预警表示较大风险,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关注。在多数预警系统中,Ⅲ级会高于Ⅳ级但低于更高级别,与黄色预警的严重程度相匹配,所以B项正确。
C. 橙色对应Ⅲ级:橙色预警表示重大风险,通常需要比黄色预警更高级别的响应。如果Ⅲ级对应黄色预警,那么橙色预警应该对应更高一级的响应级别(如Ⅱ级),因此C项错误。
D. 红色对应Ⅰ级:红色预警表示特别重大风险,需要最高级别的响应。Ⅰ级通常表示最高级别,与红色预警的严重程度相匹配,所以D项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A、B、D,因为它们准确地反映了预警信号级别与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之间的对应关系。
A. 指导
B. 监督
C. 检查
D. 管理
解析:这道题的各个选项解析如下:
A. 指导:上级单位应对所属单位的消防安全提供指导,帮助其建立和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提高消防安全水平。
B. 监督:上级单位应监督所属单位执行消防安全管理办法,确保消防安全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C. 检查:上级单位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对所属单位的消防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D. 管理:上级单位应承担起对所属单位消防安全工作的系统管理责任,确保整体消防安全工作有序进行。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根据《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消防安全管理办法》,上级单位除了履行自身的消防安全职责外,还需要对所属单位的消防安全实施全方位的监管和管理。这包括提供指导、进行监督、开展检查以及实施系统管理。因此,选项A、B、C、D都是上级单位在消防安全方面应承担的责任,所以正确答案是ABCD。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A. 先复苏后搬运
B. 先送医院后处置
C. 先搬运后复苏
D. 先固定后搬运
解析:在处理急救情况时,“三先三后”的原则是指在紧急情况下应遵循的一系列优先步骤。对于窒息或心跳呼吸刚停止不久的病人,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先复苏后搬运,即选择A。
选项A:先复苏后搬运 - 这是对的,因为对于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的患者,首先需要恢复其心跳和呼吸功能,确保生命体征稳定后再进行搬运,以避免在转运过程中病情恶化。
选项B:先送医院后处置 - 这个选项不合适,因为在等待送往医院的过程中,患者的状况可能会急剧恶化,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在现场立即采取复苏措施至关重要。
选项C:先搬运后复苏 - 这个选项完全错误,因为它忽视了立即进行生命支持的重要性。如果先搬运而不先复苏,患者可能会因得不到及时的生命支持而死亡。
选项D:先固定后搬运 - 虽然对于某些创伤(如脊椎损伤)来说,先固定再搬运是非常重要的,但对于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的患者而言,首要任务是恢复其生命体征。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A:先复苏后搬运。这是因为在面对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的情况时,迅速进行心肺复苏等生命支持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A. 正确
B. 错误
A. 党的十四大
B. 党的十五大
C. 党的十六大
D. 党的十七大
解析:这道题目实际上与烹饪师技能知识无关,而是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知识题。不过,我可以帮助解析这道题目的各个选项以及正确答案。
题目:
中国共产党建立巡视制度,是在( )会议上作出的决定。
A. 党的十四大
B. 党的十五大
C. 党的十六大
D. 党的十七大
解析:
A. 党的十四大 (1992年): 这次会议主要讨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并未提出巡视制度。
B. 党的十五大 (1997年): 此次会议强调了邓小平理论,对党的建设和国家的发展进行了规划,但同样没有提到巡视制度的建立。
C. 党的十六大 (2002年): 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确实作出了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的决定。这是为了加强党内监督,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
D. 党的十七大 (2007年): 虽然这次会议进一步强调了巡视工作的重要性,但巡视制度的确立是在十六大时提出的。
答案选择 C 的理由:
根据历史事实,中国共产党的巡视制度是在党的十六大上正式提出并确立的,因此正确答案是 C. 党的十六大。这项制度旨在通过巡视来加强对下级党组织及其领导成员的监督,以维护党的纪律和纯洁性。
A. 先进先用,及时使用
B. 不同性质,分别保管
C. 节约使用,减少浪费
D. 为使用方便,可以随便放置
解析:选项A:“先进先用,及时使用”是正确的调料存放保管原则之一。这是因为很多调料尤其是开封后的调料,都有一定的保质期。先进先用的原则可以确保调料在保质期内被使用,避免因存放过久而影响其品质和风味。
选项B:“不同性质,分别保管”也是正确的。不同的调料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有的需要冷藏,有的需要干燥保存,有的则需要避光。分别保管可以防止交叉污染,保持调料的品质。
选项C:“节约使用,减少浪费”同样是正确的。节约使用调料不仅是经济上的考虑,也是对食材的尊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节约精神。
选项D:“为使用方便,可以随便放置”是错误的。随便放置调料可能会导致其受潮、变质或受到污染,影响食品安全和调料的品质。
因此,正确答案是ABC,这三个选项都符合调料存放保管的基本原则,而D选项则不符合食品安全和调料保管的要求。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A. 设立
B. 建立
C. 变更
D. 终止
解析:这是一道定义理解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问题的关键信息:合同是当事人之间关于某种民事关系的协议,并且这种协议涉及到民事关系的设立、某种变化或终止,同时,依法成立的合同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选项分析:
A选项(设立):合同可以用于设立新的民事关系,比如签订一份租赁合同,就设立了一个新的租赁关系。这个选项是符合合同定义的。
B选项(建立):虽然“建立”和“设立”在某些语境中可以互换,但在合同的语境中,“设立”更常用于描述开始一个新的法律关系,而“建立”可能产生歧义,因为它可能指已经存在的关系的加强或巩固,而非全新的设立。因此,这个选项不如“设立”准确。
C选项(变更):合同也可以用于变更已有的民事关系,比如修改一份劳动合同的内容。这个选项也是符合合同定义的。
D选项(终止):合同还可以用于终止民事关系,比如一份合同的到期或双方协商解除合同。这个选项同样符合合同的定义。
确定答案: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A(设立)、C(变更)、D(终止)三个选项都准确地描述了合同在民事关系中的作用,而B选项(建立)则可能产生歧义。
题目要求的是简短解析,因此我们可以直接指出ACD三个选项都是合同可以涉及的民事关系变化,而B选项则相对不够精确。
总结:
因此,选择ACD作为答案,是因为这三个选项准确地反映了合同在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关系方面的作用。
所以,最终答案是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