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职业技能
>
烹饪师技能知识题库
搜索
烹饪师技能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能源按照是否可以再生,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下面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太阳能

B、电力

C、煤炭

D、石油

答案:A

解析:这是一道定义判断类型的问题,需要我们分析能源的分类,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的区别。

首先,我们要明确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定义:

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的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而且资源分布广泛,适宜就地开发利用。例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
不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经过亿万年形成,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的能源。例如煤、石油、天然气、核能等。

接下来,我们分析题目中的选项:
A选项(太阳能):太阳能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可以通过太阳辐射不断产生,是可再生能源的典型代表。
B选项(电力):电力本身不是一种能源,而是一种能源的使用形式。电力的来源可以是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发电),也可以是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炭、石油发电)。因此,电力不能单独归类为可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
C选项(煤炭):煤炭是经过长时间地质变化形成的,属于典型的不可再生能源。
D选项(石油):石油同样是经过长时间地质变化形成的,也是不可再生能源。

综上所述,根据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定义,以及各选项的特点,我们可以确定A选项(太阳能)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可再生能源。
因此,答案是A。

Scan me!
烹饪师技能知识题库
PM10和PM2.5等颗粒物粒径是指(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a-12d7-4cf9-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坚持( )的原则。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a-12d7-9d2e-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在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属于(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a-12d7-ef61-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强调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企业实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法定代表人和( )同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a-12d8-61eb-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下列不属于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a-12d8-b8f7-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根据《安全生产法》, 下列关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相关职责的说法中, 错误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a-12d9-10ba-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突发事件应对法》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突发事件性质,可控性、行业特点等因素,将突发事件分为(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a-12d9-656f-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 ),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a-12d9-b915-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章操作,发生重大事故,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其构成(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a-12da-0b7c-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安全检查管理办法》规定,季节性安全检查是指:各单位以夏季四防、冬季四防组织、物资、措施等落实情况为主要内容开展的专项隐患排查,季节性检查“四防”期间()应不少于1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a-12da-621b-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职业技能
>
烹饪师技能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烹饪师技能知识题库

能源按照是否可以再生,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下面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太阳能

B、电力

C、煤炭

D、石油

答案:A

解析:这是一道定义判断类型的问题,需要我们分析能源的分类,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的区别。

首先,我们要明确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定义:

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的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而且资源分布广泛,适宜就地开发利用。例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
不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经过亿万年形成,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的能源。例如煤、石油、天然气、核能等。

接下来,我们分析题目中的选项:
A选项(太阳能):太阳能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可以通过太阳辐射不断产生,是可再生能源的典型代表。
B选项(电力):电力本身不是一种能源,而是一种能源的使用形式。电力的来源可以是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发电),也可以是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炭、石油发电)。因此,电力不能单独归类为可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
C选项(煤炭):煤炭是经过长时间地质变化形成的,属于典型的不可再生能源。
D选项(石油):石油同样是经过长时间地质变化形成的,也是不可再生能源。

综上所述,根据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定义,以及各选项的特点,我们可以确定A选项(太阳能)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可再生能源。
因此,答案是A。

分享
Scan me!
烹饪师技能知识题库
相关题目
PM10和PM2.5等颗粒物粒径是指( )。

A.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B. 几何平均直径

C. 体积直径

D. 面积直径

解析:选项解析:

A.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这是指颗粒物在空气中的运动特性与某一球形颗粒物的直径相等时的直径。PM10和PM2.5的定义是基于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即直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和2.5微米的颗粒物。

B. 几何平均直径:这是指颗粒物集合体中所有颗粒直径的几何平均数,通常用于描述颗粒物大小的分布,但不是用于定义PM10和PM2.5的粒径。

C. 体积直径:这是指颗粒物的体积等于某一球形颗粒物的直径所对应的体积时的直径,这个参数不用于定义PM10和PM2.5。

D. 面积直径:这是指颗粒物的表面积等于某一球形颗粒物的直径所对应的表面积时的直径,同样不用于定义PM10和PM2.5。

为什么选择A: PM10和PM2.5的定义是基于颗粒物的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这意味着它们是根据颗粒物在空气中的沉降行为来分类的,而不是根据颗粒物的几何尺寸、体积或表面积。因此,正确答案是A,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这个参数能够反映出颗粒物在空气中的悬浮和沉降特性,这对于环境和健康影响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a-12d7-4cf9-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坚持( )的原则。

A. 污染担责

B. 谁污染谁治理

C. 损害赔偿

D. 损害担责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选项解析如下:

A. 污染担责 - 这一原则意味着产生污染的一方应当对造成的环境污染负责,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费用,包括预防、控制和治理污染的责任。

B. 谁污染谁治理 - 这个说法强调了污染者自身应该采取行动来治理自己所造成的污染问题。虽然这个原则在实践中也非常重要,但它更多地指向了一个具体的操作层面,而不是一个基本原则的表述。

C. 损害赔偿 - 这个原则指的是当污染导致他人财产或健康受损时,污染者需要向受害者支付赔偿金。这是针对已经发生的损害后果的一种补救措施。

D. 损害担责 - 与“损害赔偿”类似,但更侧重于责任归属的问题,即谁造成了损害,谁就应该承担责任。不过,这个选项没有明确指出是关于污染防治的原则。

正确答案选A(污染担责)的原因在于,它是一个更为全面且基础性的环境保护法律原则,涵盖了从源头上防止污染发生到事后处理整个过程中的责任归属。该原则不仅要求污染者对其行为负责,还鼓励他们在活动开始之前就考虑到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并采取适当措施避免或减少污染。因此,在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方面,“污染担责”是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a-12d7-9d2e-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在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属于( )。

A. 环境保护基本法

B. 环境保护单行法

C.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D. 环境保护部门规章

解析:这是一道定义判断类型的问题,我们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性质和地位,在提供的选项中确定其所属的法律类别。

首先,我们来分析各个选项:
A选项(环境保护基本法):通常指的是在环境保护领域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普遍约束力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是针对特定环节(环境影响评价)的法规,不属于基本法范畴。

B选项(环境保护单行法):是指针对环境保护中的某一特定领域或特定问题制定的法律。环境影响评价法正是针对环境影响评价这一特定环节制定的单行法规,因此符合此选项定义。

C选项(环境保护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务院制定的,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规范性文件。环境影响评价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不属于行政法规。

D选项(环境保护部门规章):是指由环境保护部门(如生态环境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环境影响评价法是全国性的法律,不是由单一部门制定的规章。

综上所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特性和制定机构,我们可以确定它属于环境保护单行法。
因此,答案是B(环境保护单行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a-12d7-ef61-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强调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企业实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法定代表人和( )同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A. 总经理

B. 董事长

C. 实际控制人

D. 股东

解析:选项解析如下:

A. 总经理:总经理是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负责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但在安全生产责任上,并非所有企业的总经理都是第一责任人。

B. 董事长:董事长是公司董事会的领导,负责召集和主持董事会会议,对公司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虽然董事长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并非所有企业的董事长都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C. 实际控制人:实际控制人是指虽不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股东,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实际控制人与法定代表人同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这是因为实际控制人往往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决定性影响。

D. 股东:股东是公司资本的提供者,享有公司收益分配权等权益。但股东并不直接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因此通常不承担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角色。

答案选择C的原因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企业实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法定代表人和实际控制人同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这是因为实际控制人虽然可能不在企业前台出现,但对企业安全生产具有实质性的影响力,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a-12d8-61eb-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下列不属于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的是( )。

A. 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B. 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

C. 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D. 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关于事故调查报告内容的理解。根据该条例,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A. 事故发生单位概况:这是必须包括的内容,因为它提供了事故发生的背景信息,帮助理解事故的环境。

C. 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这部分也是报告的核心部分之一,它描述了事故发生的过程以及采取的救援措施,对于分析事故原因及后续改进措施非常重要。

D. 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了解事故的根本原因以及判断其性质(如是否为责任事故)是制定预防措施的关键,因此这也是调查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B. 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直接经济损失:虽然提到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是重要的,但这里特别指出了“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在实际的规定中,事故调查报告通常只涵盖直接经济损失,而不涉及间接经济损失,因为后者往往难以准确评估且范围较广。因此,选项 B 中提到的“间接经济损失”不属于标准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 B,因为“间接经济损失”不是事故调查报告的标准内容之一。其他选项 A、C 和 D 都是《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需要包含在事故调查报告中的内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a-12d8-b8f7-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根据《安全生产法》, 下列关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相关职责的说法中, 错误的是( )。

A. 组织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B. 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

C. 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D. 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安全生产法》中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职责的选择题。我们需要分析各个选项,找出不符合《安全生产法》规定的选项。

A选项(组织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这是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重要职责之一。根据《安全生产法》,单位负责人需要确保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制定与实施,因此A选项正确。

B选项(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实际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通常是建设单位或项目负责人的职责,而不是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职责。虽然单位负责人可能对这类项目有决策权或监督权,但直接进行预评价并非其主要职责。因此,B选项表述有误。

C选项(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这是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核心职责之一。确保安全生产投入,包括资金、人力、物力等,是预防事故、保障生产安全的关键,所以C选项正确。

D选项(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负责人有义务及时、如实向有关部门报告,以便采取救援措施、调查事故原因,并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这是《安全生产法》的明确要求,因此D选项正确。

综上所述,B选项(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是错误的说法,因为它并非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职责。
因此,答案是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a-12d9-10ba-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突发事件应对法》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突发事件性质,可控性、行业特点等因素,将突发事件分为( )。

A. 较大事件和一般事件

B. 重大事件和较大事件

C. 重大事件、较大事件和一般事件

D. 特别重大事件、重大事件、较大事件和一般事件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对突发事件分类的知识点。

选项解析如下:

A. 较大事件和一般事件:这个选项不完整,没有涵盖《突发事件应对法》中所有的突发事件分类。

B. 重大事件和较大事件:这个选项同样不完整,缺少了特别重大事件和一般事件的分类。

C. 重大事件、较大事件和一般事件:这个选项虽然包含了三个分类,但仍然缺少了特别重大事件的分类。

D. 特别重大事件、重大事件、较大事件和一般事件:这个选项完整地包含了《突发事件应对法》中突发事件的四个分类,符合法律规定。

因此,正确答案是D。选择D的原因是它完全符合《突发事件应对法》对突发事件分类的规定,包括了所有四个级别的突发事件:特别重大事件、重大事件、较大事件和一般事件。这样的分类有助于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a-12d9-656f-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 ),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A. 逃生路线

B. 引发职业病因素

C. 安全技术措施

D. 事故应急措施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中的知情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相关规定,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并且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选项解析:

A. 逃生路线:虽然了解逃生路线是重要的安全知识之一,但这里更侧重于全面的安全信息,而不仅仅是逃生。
B. 引发职业病因素:尽管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特别是对于长期暴露于特定环境下可能引发健康问题的情况,但它不是题目所指的主要内容。
C. 安全技术措施:这是关于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来保证安全的内容,但题目特别提到了“事故应急措施”,因此这个选项不完全符合题意。
D. 事故应急措施:正确答案。当事故发生时,知道如何迅速有效地采取行动以减少伤害是非常关键的。根据法律,员工应该被明确告知如果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时应采取什么步骤。

综上所述,根据题干的要求以及《安全生产法》的规定,正确答案是D. 事故应急措施。这是因为事故应急措施直接关联到员工面对突发状况时能够做出快速反应的能力,这对于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a-12d9-b915-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章操作,发生重大事故,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其构成( )。

A. 违章操作罪

B. 重大责任事故罪

C. 劳动安全事故罪

D. 冒险作业罪

解析:这是一道法律定义理解的问题。我们需要先理解题目背景信息和问题核心,再仔细分析每个选项,并将其与问题中给出的信息进行对比。

理解题目背景信息:题目描述的是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因不服从管理,违章操作,导致发生重大事故,并构成犯罪的情况。

理解问题的核心:我们需要基于这个关系,判断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法律定义。

分析选项:

A选项(违章操作罪):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违章操作罪”这一罪名,所以A选项不正确。
B选项(重大责任事故罪):这是指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或者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这与题目描述的情境相符,所以B选项正确。
C选项(劳动安全事故罪):这通常指的是对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负有直接责任的情况,而题目中并未提及安全生产设施或条件的问题,所以C选项不正确。
D选项(冒险作业罪):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冒险作业罪”这一罪名,所以D选项不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选项(重大责任事故罪),因为它准确地描述了题目中从业人员因不服从管理,违章操作,导致发生重大事故,并构成犯罪的情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a-12da-0b7c-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安全检查管理办法》规定,季节性安全检查是指:各单位以夏季四防、冬季四防组织、物资、措施等落实情况为主要内容开展的专项隐患排查,季节性检查“四防”期间()应不少于1次。

A. 每季度

B. 每月

C. 每周

D. 每天

解析:选项解析如下:

A. 每季度:这个选项的时间跨度较大,季节性安全检查通常是为了应对季节性变化带来的安全隐患,如果每季度进行一次,可能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B. 每月:这个选项的时间跨度相对合理,能够确保在季节性变化期间,定期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C. 每周:这个选项的时间跨度较小,虽然能够更加频繁地检查,但可能会增加企业的工作负担,且季节性安全检查的重点是针对季节性特点,不需要如此高频率的检查。

D. 每天:这个选项的时间跨度过于密集,对于季节性安全检查来说,每天进行检查既不现实也不必要。

为什么选择B: 根据《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安全检查管理办法》的规定,季节性安全检查主要针对夏季四防和冬季四防,这两个季节通常持续时间较长,每月进行一次检查能够确保在季节变化期间,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排查和整改,因此选择B选项每月进行一次季节性检查是合理且有效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3935a-12da-621b-c0a8-777418075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