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Redirect
B、 Echoreply
C、 Sourcequench
D、 DestinationUnreachable
答案:B
解析:题目询问的是PING命令使用了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的哪种类型。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PING的工作原理以及ICMP的不同类型。
PING是一个用来测试网络连通性的工具,它发送一个ICMP Echo Request(回显请求)数据包到目标主机,并等待接收一个ICMP Echo Reply(回显应答)作为响应。这样可以验证两台设备之间的网络是否通畅,并且可以测量往返时间。
现在让我们看一下每个选项:
A. Redirect(重定向):这是当路由器想建议更优路径给主机时使用的ICMP消息类型。PING命令并不涉及重定向信息。
B. Echoreply(回显应答):这是目标主机在接收到Echo Request后返回给源主机的消息类型,用于确认收到请求并回应。PING命令正是等待这种类型的回复。
C. Sourcequench(源抑制):这是在路由器或网关想要抑制源主机的流量时发送的消息类型,通常是因为网络拥塞。PING命令与流量控制无关。
D. DestinationUnreachable(目的地不可达):这是当路由器或目的地无法到达时发送的消息类型。虽然PING可能会收到这种回应,但这不是PING的主要预期回应。
因此,正确答案是B. Echoreply,因为PING命令的主要功能就是发送Echo Request并等待接收Echoreply来确认网络连通性。
A、 Redirect
B、 Echoreply
C、 Sourcequench
D、 DestinationUnreachable
答案:B
解析:题目询问的是PING命令使用了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的哪种类型。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PING的工作原理以及ICMP的不同类型。
PING是一个用来测试网络连通性的工具,它发送一个ICMP Echo Request(回显请求)数据包到目标主机,并等待接收一个ICMP Echo Reply(回显应答)作为响应。这样可以验证两台设备之间的网络是否通畅,并且可以测量往返时间。
现在让我们看一下每个选项:
A. Redirect(重定向):这是当路由器想建议更优路径给主机时使用的ICMP消息类型。PING命令并不涉及重定向信息。
B. Echoreply(回显应答):这是目标主机在接收到Echo Request后返回给源主机的消息类型,用于确认收到请求并回应。PING命令正是等待这种类型的回复。
C. Sourcequench(源抑制):这是在路由器或网关想要抑制源主机的流量时发送的消息类型,通常是因为网络拥塞。PING命令与流量控制无关。
D. DestinationUnreachable(目的地不可达):这是当路由器或目的地无法到达时发送的消息类型。虽然PING可能会收到这种回应,但这不是PING的主要预期回应。
因此,正确答案是B. Echoreply,因为PING命令的主要功能就是发送Echo Request并等待接收Echoreply来确认网络连通性。
A. rip
B. rip10.0.0.0
C. network10.0.0.1
D. network10.0.0.0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路由器配置RIP(路由信息协议)的问题。我们需要理解RIP协议的配置步骤,以及如何在路由器的命令行接口(CLI)中正确启用和配置RIP。
首先,RIP是一种基于距离矢量的内部网关协议(IGP),用于在自治系统(AS)内部交换路由信息。要在路由器上配置RIP,通常需要几个关键步骤:
进入RIP配置模式。
指定参与RIP的接口或网络。
现在,我们分析题目中的选项:
A. rip
这个命令通常用于进入RIP配置模式。在配置RIP之前,首先需要进入这个模式,然后才能指定哪些接口或网络参与RIP。
B. rip10.0.0.0
这个命令格式不正确。rip命令后面不能直接跟IP地址。IP地址应该在进入RIP配置模式后,通过network命令来指定。
C. network10.0.0.1
这个命令虽然格式上是正确的(用于指定参与RIP的接口或网络),但必须在先进入RIP配置模式后才能使用。因此,它不能作为第一条命令。
D. network10.0.0.0
同C选项,这个命令也需要先进入RIP配置模式后才能使用。
根据以上分析,题目要求的是在系统视图下运用的第一条命令,即进入RIP配置模式的命令。因此,正确答案是A选项rip,这是配置RIP的第一步,之后才能通过network命令指定参与RIP的接口或网络。
综上所述,选择A是因为它是进入RIP配置模式的正确命令,是配置RIP的第一步。
A. 规则序列号是100,禁止到10.1.10.10主机的全部主机不行达报文
B. 规则序列号是100,禁止到10.1.0.0/16网段的全部主机不行达报文
C. 规则序列号是100,禁止从10.1.0.0/16网段来的全部主机不行达报文
D. 规则序列号是100,禁止从10.1.10.10主机来的全部主机不行达报文
解析:联网阅读:打开“0013b755b97da5...”, 读取56字
我无法直接查看或分析您提供的图片内容。但是,我可以根据您提供的选项来解释为什么答案是C。
选项A:规则序列号是100,禁止到10.1.10.10主机的全部主机不行达报文。
这个选项描述的是阻止所有主机向10.1.10.10发送报文,但并没有提及报文的方向。
选项B:规则序列号是100,禁止到10.1.0.0/16网段的全部主机不行达报文。
这个选项描述的是阻止所有主机向10.1.0.0/16网段发送报文,同样没有明确报文的方向。
选项C:规则序列号是100,禁止从10.1.0.0/16网段来的全部主机不行达报文。
这个选项明确指出了报文的方向,即阻止来自10.1.0.0/16网段的报文到达某个目的地。这符合一般的访问控制列表(ACL)的描述方式。
选项D:规则序列号是100,禁止从10.1.10.10主机来的全部主机不行达报文。
这个选项有语法错误,"禁止从10.1.10.10主机来的全部主机不行达报文"这部分表述不清楚,且不符合通常的ACL描述方式。
因此,根据这些选项的描述,选项C是最合理和最符合访问控制列表描述方式的答案。
A. 水平分割
B. 路由保持法
C. 路由器重启
D. 定义路由权的最大值
解析:题目考查的是解决路由环问题的方法。路由环问题是当一条路由信息在网络中循环传播而无法到达最终目的地时发生的情况。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打破循环或者防止其形成。下面是对各个选项的解析:
A. 水平分割(Split Horizon):
水平分割是一种防止路由信息在相邻路由器之间形成环路的技术。它禁止路由器向邻居广播刚刚从邻居那里收到的路由更新信息。这样可以有效地阻止路由信息在两个或多个路由器之间的无限循环传递。
B. 路由保持法(Poison Reverse):
路由保持法是另一种防止路由环的方法,它是指当路由器从一个接口接收到路由更新后,会在返回给该接口的更新中设置一个非常高的度量值(通常为无穷大),使得接收方会认为这条路由不再有效,从而避免了路由环的产生。
D. 定义路由权的最大值(Route Metric Limitation):
定义路由权的最大值是指在路由协议中设置一个最大跳数或者度量值限制,一旦路由信息的度量值超过了这个预设的阈值,则认为此路由不可达。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路由环路,因为一旦跳数过大就会被认为不可到达。
C. 路由器重启(Router Restart):
路由器重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路由环的问题,它只是在某些情况下能够暂时清除配置错误或者软件故障带来的影响。因此这不是一个有效的长期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 ABD,这些方法都能有效地帮助防止路由环的发生。
A. 允许数据包在主机间传送的一种协议
B. 定义数据包中域的格式和用法的一种方式
C. 通过执行一个算法来完成路由选择的一种协议
D. 指定MAC地址和IP地址捆绑的方式和时间的一种协议3、以下哪些内容是路由信息中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计算机网络中路由协议的选择题。我们需要分析每个选项,以确定哪个选项最准确地描述了路由协议。
选项A:允许数据包在主机间传送的一种协议
这个描述更接近网络层协议(如IP协议)的功能,它负责数据包在网络中的传输,但并不特指路由协议。路由协议更侧重于在路由器之间传递路由信息,以便确定最佳的数据包传输路径。
选项B:定义数据包中域的格式和用法的一种方式
这描述的是数据包格式的定义,如IP头部中的各个字段的含义和用法,而不是路由协议的功能。路由协议关注的是如何根据这些信息做出路由决策。
选项C:通过执行一个算法来完成路由选择的一种协议
这个描述准确地反映了路由协议的核心功能。路由协议使用算法(如Dijkstra算法、Bellman-Ford算法等)来计算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最佳路径,并根据这些信息来更新路由表,从而指导数据包的传输。
选项D:指定MAC地址和IP地址捆绑的方式和时间的一种协议
这描述的是地址解析协议(如ARP)的功能,它负责将IP地址映射到MAC地址,而不是路由协议的功能。路由协议关注的是网络层(IP层)的路由决策,而不是数据链路层的地址解析。
综上所述,选项C最准确地描述了路由协议的功能,即通过执行算法来完成路由选择。因此,正确答案是C。
A. 路由优先级与路由权值的计算是一致的
B. 路由权的计算可能基于路径某单一特性计算,也可能基于路径多种属性
C. 如果几个动态路由协议都找到了到达同一目标网络的最佳路由,这几条路由都会被加入路由表中
D. 动态路由协议是按照路由的路由权值来判断路由的好坏,并且每一种路由协议的判断方法都是不一样的
解析:选项A:路由优先级与路由权值的计算是一致的。 解析: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路由优先级(Administrative Distance)和路由权值(Metric)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路由优先级是指路由器选择路由时对路由信息源的可信度,而路由权值是指到达目标网络路径的代价或性能指标。不同的路由协议可能会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选项B:路由权的计算可能基于路径某单一特性计算,也可能基于路径多种属性。 解析:这个说法是正确的。路由权值的计算可以基于单一特性,如跳数(Hop Count),也可以基于多种属性,如带宽、延迟、负载、可靠性等。
选项C:如果几个动态路由协议都找到了到达同一目标网络的最佳路由,这几条路由都会被加入路由表中。 解析: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通常情况下,路由器只会将具有最高优先级(即最低的Administrative Distance)和最佳路由权值(Metric)的一条路由加入到路由表中。如果有多个路由协议找到了到达同一目标网络的路由,路由器只会选择一个最佳路由。
选项D:动态路由协议是按照路由的路由权值来判断路由的好坏,并且每一种路由协议的判断方法都是不一样的。 解析:这个说法是正确的。不同的动态路由协议使用不同的算法和标准来计算路由权值,并据此判断路由的好坏。例如,RIP使用跳数作为路由权值,而EIGRP和OSPF可能会考虑带宽、延迟、可靠性等多种因素。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D。
A. 区域内
B. 局域网内
C. 自治系统内
D. 自然子网范围内
解析:IGP(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内部网关协议)是一种用于互联网中的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 AS)内的路由选择协议。它用于在网络内的路由器之间交换路由信息,以确定数据包的最佳传输路径。IGP的主要作用是在同一个自治系统内部的路由器之间工作,而不跨越不同的自治系统。
我们来看一下每个选项的解析:
A. 区域内:虽然某些IGP协议(如OSPF)中有区域(Area)的概念,但是IGP的作用并不仅限于区域内,而是整个自治系统内。
B. 局域网内:局域网(LAN)只是自治系统内的一部分,IGP的作用范围比局域网要广。
C. 自治系统内:这是正确的答案,因为IGP确实是在一个自治系统内部工作的协议。
D. 自然子网范围内:自然子网是根据IP地址的子网掩码划分的,而IGP工作在更高层次,其作用范围超越了单一的子网。
因此,正确答案是C,即IGP的作用范围是在自治系统内。
A. RIP
B. BGP
C. IS-IS
D. OSPF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对几种常见网络路由协议的理解,特别是它们是否属于距离矢量协议。
解析各个选项:
A. RIP (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RIP 是一种基于距离矢量的内部网关协议(IGP),它使用跳数作为度量标准来选择最佳路径。因此,RIP 是距离矢量协议的一部分,这个选项是正确的。
B. BGP (Border Gateway Protocol):虽然 BGP 主要用于自治系统(AS)之间的路由,但它也基于距离矢量(或路径矢量)的概念,因为它传递的是到达目的地的路径信息。BGP 的路径选择不仅仅是基于简单的度量(如跳数),而是基于更复杂的策略和多路径选择。尽管如此,BGP 仍然被视为一种距离矢量(或更准确地说是路径矢量)协议,因此这个选项也是正确的。
C. IS-IS (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IS-IS 是一种链路状态协议,与 OSPF 类似,它构建并维护整个网络的拓扑图,而不是仅仅基于邻居传递的距离信息。因此,IS-IS 不是距离矢量协议,这个选项是错误的。
D. OSPF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OSPF 同样是一种链路状态协议,它构建并维护整个网络的拓扑图,并使用 Dijkstra 算法来计算最短路径。因此,OSPF 也不是距离矢量协议,这个选项是错误的。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 A 和 B,因为 RIP 和 BGP 都是基于距离矢量(或路径矢量)概念的路由协议。
A. 矢量距离算法不会产生路由环路问题
B. 矢量距离算法是靠传递路由信息来实现的
C. 路由信息的矢量表示法是(目标网络,metric)
D. 使用矢量距离算法的协议只从自己的邻居获得信息
解析:选项A:矢量距离算法不会产生路由环路问题 解析:这个说法是错误的。矢量距离算法(如距离矢量算法RIP协议)可能会产生路由环路问题。这是因为每个路由器仅根据其直接邻居的信息来更新自己的路由表,而没有全局的网络视图,因此在某些网络条件下可能会形成路由环路。
选项B:矢量距离算法是靠传递路由信息来实现的 解析:这个说法是正确的。矢量距离算法中的路由器通过传递包含目标网络和到达目标网络的距离(metric)的路由信息来更新自己的路由表。
选项C:路由信息的矢量表示法是(目标网络,metric) 解析:这个说法是正确的。在矢量距离算法中,路由信息通常表示为一个矢量,包含目标网络地址和到达该网络的距离度量(metric),这个度量可以是跳数、延迟或其他指标。
选项D:使用矢量距离算法的协议只从自己的邻居获得信息 解析:这个说法是正确的。矢量距离算法的路由器仅与其直接相邻的路由器交换路由信息,不会直接从非邻居路由器获取信息。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答案选A,因为矢量距离算法确实可能会产生路由环路问题,这与选项A的说法相矛盾,所以选项A是错误的。其他选项B、C和D的描述都是正确的,因此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错误的说法”。
A. OSPF支持基于接口的报文验证
B. OSPF支持到同一目的地址的多条等值路由
C. OSPF是一个基于链路状态算法的边界网关路由协议
D. OSPF发现的路由可以根据不同的类型而有不同的优先级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了对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协议的理解。让我们逐一分析给出的选项:
A. OSPF支持基于接口的报文验证
这是正确的。OSPF协议允许管理员在接口上配置认证机制,以确保只有合法的路由器才能加入到OSPF域中,从而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B. OSPF支持到同一目的地址的多条等值路由
这也是正确的。当存在多个具有相同度量值的路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时,OSPF可以将这些路径作为等价路由处理,并且可以负载均衡流量在这几条路径上。
C. OSPF是一个基于链路状态算法的边界网关路由协议
这是错误的。OSPF确实是基于链路状态算法的,但它不是边界网关协议(BGP),而是内部网关协议(IGP)。它用于在一个自治系统(AS)内部进行路由信息的交换。
D. OSPF发现的路由可以根据不同的类型而有不同的优先级
这是正确的。在OSPF协议中,不同类型的LSA(Link State Advertisement)可能会有不同的优先级或权重,这影响到了路由的选择与计算。
因此,根据以上分析,正确答案是 ABD。选项C是不正确的,因为它错误地将OSPF描述为一个边界网关协议。
A. undorip
B. auto-summany
C. undoauto-summany
D. undonetwork10.0.0.0
解析:这道题目是关于RIP(路由信息协议)配置中的一个特定命令,旨在识别哪个命令用于禁止RIP的路由聚合功能。
解析各个选项:
A. undorip:这个命令看起来像是尝试撤销或禁用RIP的某种配置,但它不是标准的RIP配置命令。在Cisco等网络设备制造商的命令集中,通常没有这样的命令格式。
B. auto-summany:这个选项中的单词拼写有误(正确的可能是auto-summary),但在RIP配置中,auto-summary是启用路由聚合的命令,而不是禁用。此外,即使考虑到拼写错误,它也不是用于禁用的命令。
C. undoauto-summany:尽管选项中的单词拼写仍然有误(正确的可能是undo auto-summary),但从上下文来看,这个命令的意图是撤销(undo)自动路由聚合(auto-summary)的功能。在H3C等网络设备制造商的命令集中,undo通常用于禁用或撤销之前的配置命令。因此,这个选项(尽管拼写不准确)最符合题目要求禁用RIP路由聚合功能的命令。在实际使用中,应确保命令拼写正确,即undo auto-summary。
D. undonetwork10.0.0.0:这个命令看起来像是尝试撤销与特定网络(如10.0.0.0)相关的RIP配置。然而,它并不直接关联到禁用路由聚合的功能。在RIP配置中,network命令用于指定哪些接口或网络参与RIP进程,而undo network命令则用于从RIP进程中撤销这些接口或网络,但并不影响路由聚合的设置。
综上所述,选择C(尽管拼写有误,但意图明确)是因为它最符合题目要求禁用RIP路由聚合功能的命令。在实际应用中,应使用正确的命令拼写,即undo auto-summ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