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无工作电压
B、 被承载带静电
C、 天平未经调校
D、 室温及天平温度变化太大
答案:A
A、 无工作电压
B、 被承载带静电
C、 天平未经调校
D、 室温及天平温度变化太大
答案:A
A. NaH2PO4
B. Na2HPO4
C. Na3PO4
D. NaH2PO4+Na2HPO4
A. 3
B. 3.15
C. 3.3
D. 4.15
A. Na2CO3
B. Na2CO3+NaHCO3
C. NaHCO3
D. NaOH+Na2CO3
A. [H+]+2[Na+]+[HCO3-]=[OH-]
B. [H+]+2[H2CO3]+[HCO3-]=[OH-]
C. [H+]+[H2CO3]+[HCO3-]=[OH-]
D. [H+]+[HCO3-]=[OH-]+2[CO32-]
解析: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题目中涉及的化学物质。Na3PO4是磷酸钠,它在水溶液中会分解成离子Na+和PO43-。而质子条件是指溶液中氢离子(H+)的浓度及其影响因素。
现在让我们来分析选项:
A: [H+]+2[Na+]+[HCO3-]=[OH-]
B: [H+]+2[H2CO3]+[HCO3-]=[OH-]
C: [H+]+[H2CO3]+[HCO3-]=[OH-]
D: [H+]+[HCO3-]=[OH-]+2[CO32-]
我们知道,磷酸钠Na3PO4在水溶液中会与水分解成Na+和PO43-离子。而在水中,二氧化碳(CO2)也会与水反应形成碳酸(H2CO3),进而产生碳酸氢根离子(HCO3-)和碳酸根离子(CO32-)。所以,我们需要考虑磷酸钠和二氧化碳对溶液中质子条件的影响。
在这道题中,正确的答案是B。因为在溶液中,磷酸钠和二氧化碳会影响溶液中的质子条件,而B选项中包含了磷酸钠和二氧化碳对质子条件的影响,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A. 2.72
B. 4.97
C. 9.03
D. 11.27
A. 1
B. 3.3
C. 8
D. 9.7
A. 甲基橙(3.46)
B. 百里芬兰(1.65)
C. 甲基红(5.00)
D. 酚酞(9.1)
A. V1<V2
B. V1>V2
C. V1=V2
D. 无法判断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化学分析中双指示剂法的应用。双指示剂法是一种常用的滴定分析方法,通过两种指示剂的变化来确定终点,从而测定样品中的成分。
在这道题中,我们首先使用酚酞作为指示剂进行滴定,然后再使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进行滴定。当我们用酚酞滴定至终点时,耗去盐酸体积为V1,然后继续用甲基橙滴定至终点时,耗去盐酸体积为V2。
根据双指示剂法的原理,V1表示第一个指示剂的终点,V2表示第二个指示剂的终点。由于甲基橙的敏感度高于酚酞,所以V2通常会大于V1。
因此,所需盐酸标准溶液体积关系为V1
A. Na2HPO4+NaH2PO4
B. Na3PO4+Na2HPO4
C. Na2HPO4
D. Na3PO4+NaH2PO4
A. 9.7~4.3
B. 8.7~4.3
C. 8.7~5.3
D. 1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