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偏高
B、 偏低
C、 无影响
D、 可能偏高也可能偏低
答案:B
A、 偏高
B、 偏低
C、 无影响
D、 可能偏高也可能偏低
答案:B
A. K2CrO4
B. 荧光黄
C. 铁铵矾
D. 曙红
A. 增多
B. 转化
C. 溶解
D. 不变
A. 加快沉淀凝聚
B. 减小沉淀比表面
C. 加大沉淀比表面
D. 加速沉淀的转化
A. 偏高
B. 偏低
C. 不影响
D. 难以确定其影响
A. 用莫尔法测定
B. 用福尔哈德法测定
C. 用法扬司法(采用曙红指示剂)滴定
D. 高锰酸钾法
A. 入射光的强度
B. 吸收光的强度
C. 透过光的强度
D. 溶液颜色的深浅
A. 0--0·2
B. 0·1--∞
C. 1--2
D. 0·2--0·8
A. 320~760
B. 340~760
C. 400~760
D. 520~760
解析:### 题目解析
题目问的是721分光光度计的波长使用范围。我们需要了解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和它的波长范围。
#### 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
分光光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光的强度与波长之间关系的仪器。它通过分光元件(如棱镜或光栅)将光分解为不同波长的成分,然后测量特定波长的光的强度。这个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样品的成分、浓度等。
#### 波长范围
在分光光度计中,波长范围通常是指它能够有效测量的光波长的区间。对于721分光光度计,常见的波长范围是320 nm到760 nm。
- **320 nm**:接近紫外线区域,通常用于分析一些特定的化合物。
- **760 nm**:接近红外线区域,适合测量一些特定的生物样品或化学物质。
### 选项分析
- **A: 320~760 nm**:这个范围是正确的,但题目要求的是721分光光度计的特定范围。
- **B: 340~760 nm**:这个范围较窄,排除了320 nm的紫外线部分。
- **C: 400~760 nm**:这个范围是正确的,通常用于可见光的测量。
- **D: 520~760 nm**:这个范围更窄,主要集中在绿色到红色的可见光部分。
### 正确答案
根据题干,721分光光度计的波长使用范围是 **C: 400~760 nm**。这个范围涵盖了可见光的主要部分,适合大多数光谱分析。
### 生动的例子
想象一下你在进行一个科学实验,想要测量某种溶液中蓝色染料的浓度。你使用721分光光度计,设定波长为450 nm(蓝色光的波长),然后通过仪器测量光的吸收程度。根据比尔-朗伯定律,你可以通过吸光度计算出染料的浓度。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用不同的“钥匙”打开不同的“门”。每个波长就像一把钥匙,只有合适的波长才能打开特定的“门”,让你看到样品的特性。
A. E=h/v
B. E=h/v=hג/c
C. E=hv/hc/ג
D. E=cג/h
A. 保险丝断了
B. 电流表动线圈不通电
C. 稳压电源输出导线断了
D. 电源不稳定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分光光度计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漂移现象及其原因。我们来逐一分析选项,并深入理解这个知识点。
### 题目解析
**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
分光光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物质吸光度的仪器。它通过将光分解成不同波长,并测量样品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来进行分析。在理想情况下,仪器的读数应该是稳定的,但在实际使用中,可能会出现漂移现象。
**漂移现象**:
漂移是指仪器的读数在没有任何样品或变化的情况下,仍然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的不准确。
### 选项分析
- **A: 保险丝断了**
- 保险丝断了通常会导致仪器无法启动,或者完全失去电源,而不是在100%处漂移。因此,这个选项不太可能是漂移的原因。
- **B: 电流表动线圈不通电**
- 如果电流表的动线圈不通电,仪器可能无法正常显示读数,但这也不会导致在100%处的漂移。
- **C: 稳压电源输出导线断了**
- 稳压电源的导线断了会导致仪器无法获得稳定的电压,可能会影响仪器的整体性能,但不一定直接导致漂移。
- **D: 电源不稳定**
- 电源不稳定是导致漂移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电源的电压波动,仪器的读数也会随之变化,导致在100%处的漂移。
### 正确答案
因此,正确答案是 **D: 电源不稳定**。
### 深入理解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用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
想象一下,你在家里使用一台电风扇。如果电源插座的电压不稳定,风扇的转速可能会忽快忽慢,甚至有时会停下来。这就像分光光度计在电源不稳定的情况下,读数会出现漂移。
再比如,想象你在一个非常嘈杂的环境中打电话,背景噪音会影响你听到的声音,使得你无法清晰地听到对方说的话。这种情况下,背景噪音就像是不稳定的电源,影响了你与对方的沟通质量。
###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