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醇氧化成醛RCH2OH→RCHO+H2O
B、醛氧化成酸RCHO→RCOOH
C、醇、酸酯化成酯RCOOH+ROH→RCOOR
D、醇、醛缩合成缩醛2R’OH+RCHO→RCH(OR’)2+H2O
答案:ABCD
A、醇氧化成醛RCH2OH→RCHO+H2O
B、醛氧化成酸RCHO→RCOOH
C、醇、酸酯化成酯RCOOH+ROH→RCOOR
D、醇、醛缩合成缩醛2R’OH+RCHO→RCH(OR’)2+H2O
答案:ABCD
A. Ca2+
B. Fe3+
C. Pb2+
D. A13+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解答这道多选题,并且通过一些生动的例子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 ### 题目分析 **题干:** 陶缸(坛)透气性较好,其所含多种金属氧化物在贮存过程中溶于酒中,其中()去新酒味能力较强。 **选项:** - A: Ca2+ (钙离子) - B: Fe3+ (铁离子) - C: Pb2+ (铅离子) - D: Al3+ (铝离子) **正确答案:** A 和 B ### 解析 1. **陶缸的作用:** - 陶缸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材料特性,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可以帮助酒在存储过程中与外界空气进行微弱的交换,促进酒的老熟和陈化。 2. **金属离子的作用:** - 陶缸内壁含有多种金属氧化物,这些金属离子在酒的储存过程中会逐渐溶解到酒中,对酒的风味产生影响。 - 其中,Ca2+ (钙离子) 和 Fe3+ (铁离子) 对去除新酒的刺激性味道(即“新酒味”)有较强的效果。 3. **具体解释:** - **Ca2+ (钙离子)**:钙离子可以与酒中的某些成分结合,形成较为稳定的化合物,从而改善酒的口感。 - **Fe3+ (铁离子)**:铁离子同样可以与酒中的有机物质发生反应,有助于减少酒中的异味,提升酒的整体品质。 4. **排除其他选项:** - **Pb2+ (铅离子)**:铅是有毒的重金属,如果溶解到酒中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不会用来改善酒的风味。 - **Al3+ (铝离子)**:虽然铝离子也可以与酒中的某些成分反应,但其去新酒味的能力相对较弱,不如钙离子和铁离子显著。 ### 生动例子 想象一下,你正在制作一款美味的果酱。为了使果酱更加美味,你会加入一些特殊的调料。钙离子和铁离子就像是那些能够增强果酱风味的调料,它们能帮助去除一些不愉快的味道,让果酱更加可口。而铅离子和铝离子则像是有害的调料,不仅不能改善味道,还会带来负面效果。 希望这个解析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提问。
A. 白色沉淀物可能是钙镁物质或铝的化合物
B. 黑色沉淀物可能是铅、单宁铁和硫化物
C. 黑色沉淀物可能是铁、铜等金属物质
D. 铁与软木塞中的单宁生成单宁铁而产生棕色沉淀物
A. 新酒老熟的有效催化剂
B. 消除苦味
C. 增长后味
D. 出现回甜感
A. 质量百分浓度
B. 体积百分浓度
C. 质量体积百分浓度
D. 物质的量浓度
A. 小样调味
B. 分别添加,对比尝评
C. 一次添加,确定方案
D. 大样调味
A. 乙酸钠
B. 乳酸亚铁
C. 乳酸钙
D. 磷酸钙
A. 窖香浓郁
B. 清香纯正
C. 酱香突出
D. 蜜香清雅
A. 后味带苦的酒,可以增加组合酒的陈味。
B. 后味带涩的酒,可以增加基础酒的香味。
C. 后味带酸的酒,可以增加基础酒的醇甜味。
D. 带麻味的酒,可以提高组合酒的浓香味。
A. 醛
B. 酮
C. 羧酸
D. α-联酮类化合物
A. 总酸、总酯
B. 己酸乙酯
C. 酸酯总量
D. 己酸+乙酸乙酯
解析:好的!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道多选题。 题目问的是:在标准G/T 10781.1-2021中,哪些指标属于理化要求?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G/T 10781.1-2021是关于白酒质量的一个国家标准。这个标准会规定一些理化指标,以确保白酒的质量。 ### 分析选项 **A: 总酸、总酯** - 总酸指的是酒中的所有酸的总含量。 - 总酯指的是酒中的所有酯类化合物的总含量。 - 这两个指标都是衡量酒体风味的重要因素,因此它们是理化要求的一部分。 **B: 己酸乙酯** - 己酸乙酯是一种特定的酯类化合物,它在白酒中具有特殊的香气特征。 - 在标准中,通常会单独列出一些重要的酯类化合物作为检测指标,所以这也是一个合理的选项。 **C: 酸酯总量** - 酸酯总量是指酒中所有酸和酯类化合物的总含量。 - 这个指标是对整体风味的一个综合评估,也是理化要求的一部分。 **D: 己酸 + 乙酸乙酯** - 己酸和乙酸乙酯是两种具体的化合物,虽然它们都很重要,但标准通常不会这样组合使用。 - 标准更倾向于分别列出各个具体的化合物或整体的酸酯总量。 ### 结论 根据上述分析,正确答案应该是: **A: 总酸、总酯** **B: 己酸乙酯** **C: 酸酯总量** 选项 **D: 己酸 + 乙酸乙酯** 并不符合标准中的常见表述方式。 希望这些解释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有任何疑问,请随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