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物理爆炸
B、 化学爆炸
C、 炸药爆炸
D、 核爆炸
答案:ABD
解析:解析:P024,第三章第一节知识点23。依据物质产生爆炸的原因和性质,通常将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核爆炸,其中最常见的是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
A、 物理爆炸
B、 化学爆炸
C、 炸药爆炸
D、 核爆炸
答案:ABD
解析:解析:P024,第三章第一节知识点23。依据物质产生爆炸的原因和性质,通常将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核爆炸,其中最常见的是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
A. 一级耐火等级
B. 二级耐火等级
C. 三级耐火等级
D. 四级耐火等级
E. 五级耐火等级
解析:解析:我国将建筑的耐火等级划分为一、二、三、四
A. 挡烟垂壁
B. 防火墙
C. 隔墙
D. 顶棚下突出不小于0.5m的梁
E. 水幕系统
解析:解析:P050,第四章第五节知识点9。防烟分区通常以不燃材料制成的挡烟垂壁、隔墙或从顶棚下突出不小于0.50m的梁进行划分,且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A. 对于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不应布置在楼地面设计标高大于54m的楼层上。
B. 对于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应布置在首层或二层。
C. 居室和休息室不应布置在地下或半地下。
D. 老年人公共活动用房、康复与医疗用房,应布置在地下一层及以上楼层,当布置在半地下或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及以上楼层时,每个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m2且使用人数不应大于30人。
E. 老年人照料设施应采用防火门、防火窗、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楼板与其他区域分隔。
解析:解析:P055,第四章第六节知识点13。
A. 甲、乙类生产场所
B. 平时使用的人民防空工程中的公共场所
C. 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门
D. 室内通向室外疏散楼梯的门
E. 室内通向室外的门
解析:解析:P058,第四章第七节知识点8。下列场所或部位的疏散出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1)甲、乙类生产场所。2)甲、乙类物质的储存场所。3)平时使用的人民防空工程中的公共场所。4)其他建筑中使用人数大于60人的房间或每樘门的平均疏散人数大于30人的房间。5)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门。6)室内通向室外疏散楼梯的门。
A. 敞开楼梯间
B. 封闭楼梯间
C. 防烟楼梯间
D. 室外疏散楼梯
E. 半封闭楼梯间
解析:解析:P059,第四章第七节知识点9。疏散楼梯一般分为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和室外疏散楼梯等。
A. 发电机
B. 电动机
C. 开关
D. 蓄电池
E. 灯泡
解析:解析:P064,第五章第一节知识点3。负载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设备,如电动机、灯泡等。发电机、蓄电池属于电源,开关属于中间环节。
A. 气体导电
B. 金属导电
C. 电解液导电
D. 纯电阻电路
E. 半导体元件
解析:解析:P065,第五章第一节知识点9。欧姆定律适用于纯电阻电路、金属导电和电解液导电,不适用于气体导电和半导体元件。
A. 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相等。
B. 总电压(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分电压(每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
C. 总电阻等于分电阻之和。
D. 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与其阻值成正比。
E. 各个电阻消耗的功率与其阻值成正比。
解析:解析:P065,第五章第一节知识点11。电阻串联电路的特点:(1)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相等。(2)总电压(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分电压(每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3)总电阻等于分电阻之和。(4)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与其阻值成正比。(5)各个电阻消耗的功率与其阻值成正比。
A. 电路有若干条通路
B. 干路开关控制所有元件,支路开关控制所在支路的元件
C. 各元件相互有影响
D. 并联电路中,每一元件两端的电压U都是相同的
E.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的倒数之和
解析:解析:P066,第五章第一节知识点13。电阻并联电路的特点:(1)电路有若干条通路。(2)干路开关控制所有元件,支路开关控制所在支路的元件。(3)各元件相互无影响。(4)并联电路中,每一元件两端的电压U都是相同的。(5)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的倒数之和。(6)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7)各个电阻消耗的功率与其阻值成反比。
A. 甲、乙、丙类液体的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场所
B. 石油化工企业
C. 炼油厂
D. 储油罐区
E. 飞机库
解析:解析:P123,第七章第一节知识点9。低倍泡沫灭火剂主要用于甲、乙、丙类液体的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场所,如石油化工企业、炼油厂、储油罐区、飞机库、车库、为铁路油槽车装卸油的鹤管栈桥、码头、机场以及燃油锅炉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