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总汞
B、 总碱度
C、 粪大肠菌群
D、 悬浮物 SS
答案:B
A、 总汞
B、 总碱度
C、 粪大肠菌群
D、 悬浮物 SS
答案:B
A. 二沉池
B. 高效沉淀池
C. 滤池
D. 消毒池
A. 池容/进水量
B. 进水量/进水流速
C. 进水量/池容
D. 进水量/生化池表面积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解析这道题目,并通过一些生动的例子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 ### 题目背景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生化池是一个重要的处理单元。生化池中的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来净化水质。为了确保处理效果,需要控制污水在生化池中的停留时间,以保证充分的生物降解。 ### 题目解析 题目要求我们计算生化池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也就是污水在生化池中停留的时间。 #### 水力停留时间的定义 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HRT)是指污水在处理设施中停留的时间,通常用小时(h)表示。它等于处理设施的有效容积除以进水流量。 #### 计算公式 根据定义,水力停留时间的计算公式为: \[ \text{HRT} = \frac{\text{池容}}{\text{进水量}} \] #### 选项分析 - **A: 池容 / 进水量** - 这个选项符合定义:池容代表的是生化池的有效容积,进水量代表的是单位时间内进入生化池的水量。因此,池容除以进水量正好是水力停留时间。 - **B: 进水量 / 进水流速** - 进水量除以进水流速得到的是时间,但这个时间并不是水力停留时间,而是水流经过一定距离所需的时间,与题目要求不符。 - **C: 进水量 / 池容** - 这个选项的分母和分子颠倒了,不是正确的水力停留时间计算方法。 - **D: 进水量 / 生化池表面积** - 这个选项涉及的是生化池的表面积,而不是容积,因此也不是正确的水力停留时间计算方法。 ### 答案 正确答案是 A: 池容 / 进水量。 ### 生动例子 想象一下,你有一个大水缸,每天往里面加一桶水。如果你想知道水在水缸里停留了多久,你需要知道水缸的容量和每天加水的数量。假设水缸容量是100升,每天加10升水,那么水在水缸里停留的时间就是10天(100升 / 10升/天 = 10天)。这与生化池中的水力停留时间计算是一样的道理。 希望这个解释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道题目!
A. 曝气池有效容积
B. 进水 BOD5 浓度
C. 污泥龄
D. 污泥浓度
A. -250
B. -200
C. -100
D. 40
A. 氨化、硝化、反硝化
B. 氨化、硝化、磷释放
C. 硝化、反硝化、磷吸收
D. 氨化、硝化、磷吸收
A. 正比
B. 反比
C. 正相关
D. 以上都不对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理解这道题。 题目问的是“污泥龄与污泥去除负荷成什么关系”。 ### 污泥龄 污泥龄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活性污泥在系统中平均停留的时间。它反映了污泥更新的速度。 ### 污泥去除负荷 污泥去除负荷是指单位时间内处理的污染物量(通常是有机物)。 ### 关系分析 - 如果污泥龄较长,意味着污泥在系统中停留的时间更长,有更多的时间去降解污染物,因此污泥去除负荷会降低。 - 反之,如果污泥龄较短,污泥在系统中的停留时间较短,需要更快地处理污染物,因此污泥去除负荷会增加。 ### 联想举例 想象一下你在洗碗: - 如果你花很长时间慢慢洗一个碗(相当于污泥龄较长),那么你单位时间内能洗的碗数量就会减少(相当于污泥去除负荷降低)。 - 如果你很快地洗一个碗(相当于污泥龄较短),那么你单位时间内能洗的碗数量就会增多(相当于污泥去除负荷增加)。 因此,污泥龄与污泥去除负荷是成**反比**的关系。 正确答案是 **B:反比**。
A. 0.5mg/L 以下
B. 0.2mg/L 以下
C. 2mg/L 以上
D. 0.8mg/L~1.2mg/L
A. 曝气池出水量
B. 二沉池进水量
C. 曝气池回流污泥
D. 二沉池污泥回流量
A. 200nm~280nm
B. 180nm~200nm
C. 120nm~280nm
D. 180nm~280nm
A. 流态
B. 塑态
C. 固态
D. 液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