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20
B、 60
C、 30
D、 10
答案:B
A、 120
B、 60
C、 30
D、 10
答案:B
A. COD×BOD5
B. COD/BOD5
C. BOD5/COD
D. COD+BOD5
A. 改变阀门开度
B. 改变泵的转速
C. 车削叶轮外径
D. 旁路调节
A. 3~5
B. 4~7
C. 6~9
D. 9~11
A.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
B. 城市供水
C. 高浓度有机废水
D. 城市生活污水
A. 流动性
B. 比重
C. 颗粒大小
D. 成分
解析:好的,我们来一起分析这道题。 题目问的是“污泥按照什么不同可以分为污泥和沉渣”。这里我们需要找出一个合适的分类依据。 首先,我们来看选项: - A: 流动性。虽然污泥和沉渣的流动性可能有所不同,但它们的主要区别并不是基于流动性。 - B: 比重。比重确实会影响污泥和沉渣的状态,但这也不是主要的分类标准。 - C: 颗粒大小。颗粒大小是一个比较直观的区别,但也不是最根本的区分方式。 - D: 成分。成分是决定污泥和沉渣性质的关键因素。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类比。假设你在厨房里处理食材,比如面粉和砂糖。尽管它们在手感(流动性)、重量(比重)和颗粒大小上有所不同,但最根本的区别还是在于它们的成分不同:一个是淀粉,另一个是蔗糖。 同样地,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泥和沉渣的成分差异是最关键的。污泥通常含有较多的有机物,而沉渣则更多是无机物质。因此,从成分的角度来区分是最合理的。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D:成分。
A. 单位质量湿污泥
B. 单位质量干污泥
C. 单位质量有机物
D. 单位质量灰分
A. 接种培养法和逐步培养法
B. 接种培养法和间接培养法
C. 直接培养法和间接培养法
D. 直接培养法和和逐步培养法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理解这道题目。 题目涉及的是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甲烷菌的培养与驯化方法。具体来说,有以下两种方法: 1. **接种培养法**:这种方法是将已经适应特定环境条件的甲烷菌(例如从其他成熟的厌氧消化系统中提取)加入到新的系统中。这样做可以快速启动新的厌氧消化过程,因为这些甲烷菌已经适应了类似的环境条件。 比如说,你可以想象自己在种植一株植物时,直接从一个已经长得很好的花盆里挖出一些土壤,放到新花盆里,这样新种下的植物就能更快地生长。 2. **逐步培养法**:这种方法则是逐步调整环境条件,让微生物慢慢适应新的环境。具体做法是从简单的底物开始,逐渐增加复杂性,直到微生物完全适应所需的条件。 类似于训练小狗的过程,一开始可能只是让它做一些简单的动作,然后逐步增加难度,最终让它学会更复杂的指令。 根据题目描述,这两种方法分别是“接种培养法”和“逐步培养法”,因此正确答案是 A: 接种培养法和逐步培养法。 希望这个解释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
A. 使污泥中的有机物稳定化
B. 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
C. 减小污泥的体积
D. 从污泥中回收有用物质
A. 重力沉淀
B. 真空过滤
C. 混凝法
D. 生物分解
解析:好的!我们来看这道单选题: **题干:污泥中的空隙水可通过什么方法去除?** 选项如下: A: 重力沉淀 B: 真空过滤 C: 混凝法 D: 生物分解 **正确答案是 A: 重力沉淀。**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这样思考: ### 背景知识 1. **污泥中的空隙水**:这是指污泥内部的水分,存在于固体颗粒之间的空间中。 2. **去除方法**:我们需要找到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来去除这些空隙水。 ### 分析每个选项 - **A: 重力沉淀** - 这种方法利用重力作用,使污泥中的固体颗粒沉降到底部,从而将空隙水分离出来。 - 比如,想象一下你有一杯泥浆水,放置一段时间后,泥沙会自然沉到底部,上面的清水就可以被倒掉。 - **B: 真空过滤** - 这是一种物理方法,通过负压使液体通过滤纸或滤网,适用于较细小的颗粒。 - 对于较大的空隙水来说,这种方法效率不高,而且设备成本较高。 - **C: 混凝法** -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通过加入化学药剂使微小颗粒聚集成较大颗粒。 - 它主要针对的是悬浮物,而不是空隙水。 - **D: 生物分解** - 这种方法通过微生物的作用降解有机物质。 - 它主要用于处理有机污染物,而不是直接去除水分。 ###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重力沉淀**是最直接且有效的去除污泥中空隙水的方法。因此,正确答案是 A: 重力沉淀。 希望这个解释对你有帮助!如果有任何疑问,请随时提问。
A. 10%
B. 30%
C. 70%
D.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