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污泥沉降比
B、 BOD5
C、 污泥容积指数
D、 污泥浓度
答案:B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题。 题目要求选择“不属于微生物活性的监测方法”的选项。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每个选项的具体含义: A: **污泥沉降比(SVI)**:这是指混合液在量筒内静置30分钟后形成的沉淀污泥体积占原混合液体积的比例,它反映了活性污泥的凝聚性和沉降性。因此,污泥沉降比是监测微生物活性的方法之一。 B: **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这是指在20℃条件下,培养5天期间,水中有机物分解消耗的溶解氧量。BOD5主要用来衡量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的程度,并不是直接反映微生物活性的指标。 C: **污泥容积指数(SVI)**:虽然题目的表述有些不准确,但假设这里指的是“污泥体积指数”,它也是反映活性污泥絮凝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SVI值可以间接表明微生物活性的状态。 D: **污泥浓度(MLSS)**:即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它表示曝气池中单位体积混合液所含悬浮固体的质量。污泥浓度也是反映微生物数量及活性的重要指标。 综上所述,只有BOD5(B选项)并不是直接用于监测微生物活性的方法,而是评估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程度的指标。因此正确答案是B。 希望这个解释能帮助你理解这道题。如果有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解释,请随时告诉我!
A、 污泥沉降比
B、 BOD5
C、 污泥容积指数
D、 污泥浓度
答案:B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题。 题目要求选择“不属于微生物活性的监测方法”的选项。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每个选项的具体含义: A: **污泥沉降比(SVI)**:这是指混合液在量筒内静置30分钟后形成的沉淀污泥体积占原混合液体积的比例,它反映了活性污泥的凝聚性和沉降性。因此,污泥沉降比是监测微生物活性的方法之一。 B: **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这是指在20℃条件下,培养5天期间,水中有机物分解消耗的溶解氧量。BOD5主要用来衡量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的程度,并不是直接反映微生物活性的指标。 C: **污泥容积指数(SVI)**:虽然题目的表述有些不准确,但假设这里指的是“污泥体积指数”,它也是反映活性污泥絮凝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SVI值可以间接表明微生物活性的状态。 D: **污泥浓度(MLSS)**:即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它表示曝气池中单位体积混合液所含悬浮固体的质量。污泥浓度也是反映微生物数量及活性的重要指标。 综上所述,只有BOD5(B选项)并不是直接用于监测微生物活性的方法,而是评估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程度的指标。因此正确答案是B。 希望这个解释能帮助你理解这道题。如果有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解释,请随时告诉我!
A. CH4、CO2
B. H2O、CO2
C. H2O、CH4
D. 小分子有机物
A. 0.5~0.6
B. 0.6~0.7
C. 0.7~0.8
D. 0.8~0.9
A. 水力停留时间与进水浓度、温度等因素有关
B. 厌氧段水力停留时间一般在 1~2h
C. 缺氧段水力停留时间在 0.5~2h
D. 好氧段水力停留时间在 7~14h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题,并用一些生动的例子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 ### 题目背景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这个过程中,污水会经过不同的处理阶段,包括厌氧段、缺氧段和好氧段。 ### 各选项分析 - **A:水力停留时间与进水浓度、温度等因素有关** - 这个说法是正确的。水力停留时间确实受到进水浓度和温度的影响。比如,进水浓度高时,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处理;温度低时,微生物活性下降,也需要更多时间。 - **B:厌氧段水力停留时间一般在 1~2h** - 这个说法也是正确的。厌氧段主要是进行一些初步的分解作用,通常需要较短的时间。 - **C:缺氧段水力停留时间在 0.5~2h** -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实际上,缺氧段的主要功能是反硝化作用(即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完成这一过程,大约需要 2~4 小时。 - **D:好氧段水力停留时间在 7~14h** - 这个说法是正确的。好氧段是整个处理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需要足够的时间让微生物充分降解有机物。 ### 答案 根据以上分析,**C** 项是错误的。 ### 生动的例子 假设活性污泥法是一个大型的游泳池。不同段落就像游泳池的不同区域: - **厌氧段**:相当于浅水区,小朋友可以在这里玩一会儿(1-2小时)。 - **缺氧段**:相当于中等深度的区域,青少年需要多待一会儿才能完成任务(2-4小时)。 - **好氧段**:相当于深水区,成年人需要在这里待很长时间(7-14小时)来完成复杂的任务。 希望这个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各个段落的作用和所需的时间。
A. 1.5~2.0mg/L
B. 2.0~2.5mg/L
C. 2.5~3.0mg/L
D. 2.5~3.5mg/L
A. 适当减小曝气量
B. 喷水
C. 增加曝气池污泥浓度
D. 适当加大曝气量
A. 0.2~0.4m/s
B. 0.4~0.6m/s
C. 0.6~0.8m/S
D. 0.6~0.9m/s
A. 每小时一次
B. 每天一次
C. 每周一次
D. 每月一次
A. 材质
B. 流量
C. 扬程
D. 功率
A. 设备选择时,主要考察泵的流量、扬程、功率、允许吸上真空高度等参数
B. 输送酸、碱等腐蚀性液体时,可选用耐腐蚀泵
C. 输送含悬浮物和颗粒物的污水可选用污水泵,输送含有较大直径固体污 泥时可用排污泵
D. 以上都包括
A. 重力浓缩
B. 气浮浓缩
C. 离心浓缩
D. 超滤浓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