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B
答案:B
解析:好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道题。 **题干**:291.4-氨基安替比林法测定挥发酚的结果均以甲酚计。测定波长为 460nm。 **答案**:B(错误) ### 解析 #### 方法背景 - **4-氨基安替比林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水中挥发性酚类化合物的方法。 - 这种方法利用酚类化合物与4-氨基安替比林反应生成橙红色的化合物,然后通过分光光度法在特定波长下测量吸光度,从而定量分析。 #### 关键点 1. **结果表达**: - 实际上,4-氨基安替比林法测定的是**苯酚**(Phenol),而不是甲酚(Cresol)。 - 虽然甲酚也是酚类化合物的一种,但通常情况下,该方法的结果是以苯酚作为标准来表示的。 2. **测定波长**: - 4-氨基安替比林法通常在**510nm**波长处进行测定,而不是460nm。 - 510nm是橙红色化合物的最大吸收峰所在的位置,因此在这个波长下吸光度最强,测量结果更准确。 ### 结论 - 题干中的两个关键点都不正确:测定结果应以苯酚计,而非甲酚;同时,测定波长应该是510nm,而不是460nm。 因此,正确答案是B(错误)。希望这个解释对你有帮助!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题。 题目说的是在测定总磷的过程中,如果样品中含有硫化物且浓度超过2 mg/L,会对测定结果造成干扰,并且提到可以用硫代硫酸钠来去除这种干扰。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硫化物对总磷测定的影响。硫化物在水样中确实可能与一些试剂反应,从而影响测定结果。但是,去除硫化物的方法通常是采用氧化剂,比如过硫酸钾或高锰酸钾等,而不是硫代硫酸钠。 硫代硫酸钠(Na2S2O3)通常用作还原剂或者作为某些显色反应的稳定剂,而不是用来去除硫化物干扰的。 因此,题目中的说法是不正确的,答案是B:错误。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可以想象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在做一道化学实验,需要消除某种干扰物质,通常会选择一种与该干扰物质发生特定反应的试剂,而不是选择一种功能不相关的试剂。这就像是你在厨房做饭,如果发现菜里盐放多了,你会选择加糖来中和咸味,而不是加醋(虽然醋也有调节味道的作用,但在这里并不适用)。 希望这个解释对你有所帮助!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道题。 **题目:** 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氯化物需在酸性溶液中进行。 ( ) **答案:** 错误 **解析:** 硝酸银滴定法是一种经典的用于测定氯离子(Cl⁻)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用到一个指示剂来观察反应的终点。常用的指示剂是铬酸钾(K₂CrO₄),它与过量的银离子(Ag⁺)反应生成黄色沉淀——铬酸银(Ag₂CrO₄),从而指示滴定终点的到来。 为了确保滴定的准确性,实验通常需要在一个**中性或弱碱性**的环境中进行。这是因为在**酸性条件**下,氯离子(Cl⁻)可能会与氢离子(H⁺)结合形成次氯酸(HOCl),从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化学方程式如下: \[ \text{Cl}^- + \text{H}^+ \rightarrow \text{HOCl} \] 因此,正确的操作是在中性或弱碱性的条件下进行滴定,以避免这种副反应的发生。 **生动的例子:** 想象一下你在做一杯美味的果汁。如果这杯果汁需要加入一些特定的成分才能达到最佳口感,那么你需要确保其他成分不会干扰这些特定成分的作用。同样地,在滴定过程中,我们希望只检测氯离子,而不希望其他因素(如酸性条件下的副反应)对结果产生影响。 希望这个解释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