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B
解析:你好!作为你的私人教育机器人,我很乐意为你详细解析这道判断题。 **题目解析**: 题干中提到“碳酸氢钠中含有氢,所以其水溶液呈酸性”。我们需要判断这个陈述是否正确。 1. **理解碳酸氢钠**: * 碳酸氢钠(NaHCO₃)是一种无机盐,俗称小苏打。 * 它由钠离子(Na⁺)、氢离子(H⁺,但在这里是以碳酸氢根离子HCO₃⁻的形式存在)和碳酸根离子(实际上是以碳酸氢根离子HCO₃⁻存在,但这里简化为说明氢的来源)组成。 2. **分析水溶液的酸碱性**: * 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其中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的浓度。 * 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会部分电离为钠离子(Na⁺)和碳酸氢根离子(HCO₃⁻)。 * 碳酸氢根离子(HCO₃⁻)进一步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可以生成氢离子(H⁺)和碳酸根离子(CO₃²⁻),或者与水结合生成碳酸(H₂CO₃)和氢氧根离子(OH⁻)。 * 重要的是,碳酸氢钠的水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的水解作用(生成氢氧根离子OH⁻)通常强于其电离作用(生成氢离子H⁺),因此整体表现出碱性。 3. **判断题干的正确性**: * 题干中提到“碳酸氢钠中含有氢,所以其水溶液呈酸性”。 * 实际上,虽然碳酸氢钠确实含有氢元素,但其水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其在水中的电离和水解过程。 * 如前所述,碳酸氢钠的水溶液主要表现出碱性,而非酸性。 **结论**: 因此,题干中的陈述“碳酸氢钠中含有氢,所以其水溶液呈酸性”是错误的。正确答案是 B。 希望这个解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道判断题!如果有其他问题,随时问我哦!
答案:B
解析:你好!作为你的私人教育机器人,我很乐意为你详细解析这道判断题。 **题目解析**: 题干中提到“碳酸氢钠中含有氢,所以其水溶液呈酸性”。我们需要判断这个陈述是否正确。 1. **理解碳酸氢钠**: * 碳酸氢钠(NaHCO₃)是一种无机盐,俗称小苏打。 * 它由钠离子(Na⁺)、氢离子(H⁺,但在这里是以碳酸氢根离子HCO₃⁻的形式存在)和碳酸根离子(实际上是以碳酸氢根离子HCO₃⁻存在,但这里简化为说明氢的来源)组成。 2. **分析水溶液的酸碱性**: * 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其中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的浓度。 * 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会部分电离为钠离子(Na⁺)和碳酸氢根离子(HCO₃⁻)。 * 碳酸氢根离子(HCO₃⁻)进一步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可以生成氢离子(H⁺)和碳酸根离子(CO₃²⁻),或者与水结合生成碳酸(H₂CO₃)和氢氧根离子(OH⁻)。 * 重要的是,碳酸氢钠的水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的水解作用(生成氢氧根离子OH⁻)通常强于其电离作用(生成氢离子H⁺),因此整体表现出碱性。 3. **判断题干的正确性**: * 题干中提到“碳酸氢钠中含有氢,所以其水溶液呈酸性”。 * 实际上,虽然碳酸氢钠确实含有氢元素,但其水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其在水中的电离和水解过程。 * 如前所述,碳酸氢钠的水溶液主要表现出碱性,而非酸性。 **结论**: 因此,题干中的陈述“碳酸氢钠中含有氢,所以其水溶液呈酸性”是错误的。正确答案是 B。 希望这个解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道判断题!如果有其他问题,随时问我哦!
解析:好的,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道题。 首先,题目中提到的是“标准状况”,这是指温度为0°C(273.15K)和压力为1个大气压(1 atm)的情况。在标准状况下,1摩尔任何理想气体的体积都是22.4升。 接着,题目中的数字6.02×10^23是指阿伏伽德罗常数(\(N_A\)),它表示1摩尔物质所含有的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6.02×10^23个氯气分子(Cl₂)相当于1摩尔的Cl₂。 根据理想气体定律,在标准状况下: \[ \text{1 mol Cl}_2 = 6.02 \times 10^{23} \text{ 个 Cl}_2 \] \[ \text{体积} = 22.4 \text{ L} \] 所以,6.02×10^23个Cl₂分子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确实是22.4升。因此,答案是正确的。 为了让你更好地理解,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你有一个装满气球的房间,这些气球都是在同样的条件下充满的。如果你有恰好1摩尔的气球(即6.02×10^23个),那么它们占据的空间就是22.4升。这与题目中的情况类似。 希望这样解释对你有所帮助!
解析:好的,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道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概念: 1. **相对分子质量**(也叫分子量):是指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原子量之和。 2. **摩尔质量**:是指物质的量为1摩尔时的质量,单位通常是克/摩尔(g/mol)。 对于硫酸(H₂SO₄),其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如下: - 氢(H)的原子量约为 1,这里有2个氢原子,所以是 \(2 \times 1 = 2\) - 硫(S)的原子量约为 32 - 氧(O)的原子量约为 16,这里有4个氧原子,所以是 \(4 \times 16 = 64\) 因此,硫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 + 32 + 64 = 98\)。 接下来,我们来看题目的说法:“321.1mol硫酸的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 - 相对分子质量为98,单位是无单位的数值。 - 321.1mol硫酸的质量为 \(321.1 \times 98 = 31467.8\) 克。 显然,321.1mol硫酸的质量(31467.8克)远远大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98)。因此,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错误。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道题。 **题目:** 淀粉溶液不同于食盐溶液,它具有丁达尔现象。( ) **答案:** A. 正确 **解析:** 1. **丁达尔现象(Tyndall effect)**:当光线穿过胶体时,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的散射作用,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就是丁达尔现象。这个现象常用于区分胶体和溶液。 2. **淀粉溶液**:淀粉是一种大分子多糖,溶于水后形成的是胶体。胶体中的颗粒较大(通常在1-1000纳米之间),因此能够产生明显的丁达尔效应。 3. **食盐溶液**:食盐(NaCl)溶于水后会完全解离成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形成的溶液中的粒子非常小,无法产生丁达尔效应。 **举例说明:** - 假设你有一束手电筒的光,当你把它照进一碗淀粉溶液中,你会看到光在溶液中形成了一条光亮的路径,这就是丁达尔现象。 - 如果你用同样的手电筒照一碗食盐溶液,你会发现光线直接穿过溶液,并没有形成明显的光亮路径。 所以,根据以上分析,淀粉溶液确实具有丁达尔现象,而食盐溶液则没有。因此,题目说法是正确的。 希望这个解释对你有所帮助!
解析:好的,我们来一起分析这道题。 题目说,在一个无色溶液中滴加BaCl2(氯化钡)溶液后产生了白色沉淀,再加入盐酸后沉淀不消失。根据这些信息,我们需要判断该溶液是否一定含有SO4^2-(硫酸根离子)。 首先,我们知道BaCl2可以与多种阴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例如: 1. SO4^2-(硫酸根离子):生成BaSO4(硫酸钡),确实是一种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 2. CO3^2-(碳酸根离子):生成BaCO3(碳酸钡),这是一种白色沉淀,但会溶解在稀盐酸中并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3. SO3^2-(亚硫酸根离子):生成BaSO3(亚硫酸钡),也是一种白色沉淀,但会在酸性条件下分解。 4. Ag+(银离子):虽然不太常见,但如果溶液中有Cl^-(氯离子),则会生成AgCl(氯化银),这是一种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盐酸。 因此,题目中的白色沉淀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不一定就是SO4^2-导致的。例如,如果溶液中含有CO3^2-,那么也会产生白色沉淀,但由于CO3^2-形成的沉淀在加入盐酸后会溶解,并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这与题目描述不符。但是,如果溶液中含有SO3^2-,同样会产生白色沉淀,并且在酸性条件下不会完全消失,这也符合题目描述的情况。 综上所述,题目中的现象并不能唯一确定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因此答案是B:错误。 希望这个解释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有任何疑问,请随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