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l
B、 Cl2
C、 OCl-
D、 HOCl
答案:D
A、 Cl
B、 Cl2
C、 OCl-
D、 HOCl
答案:D
A. 混凝
B. 絮凝
C. 絮聚
D. 脱稳
A. 肥皂水
B. 蒸馏水
C. 嗅觉
D. 明火
A. 15℃
B. 20℃
C. 25℃
D. 30℃
A. 氢氧化钾
B. 碘化钾
C. 氯化钾
D. 碘酸钾
A. 15ml
B. 15.0ml
C. 15.00ml
D. 15.000ml
A. 100mg
B. 1g
C. 0.1648g
D. 0.5085g
A. 0.1g
B. 0.01g
C. 0.001g
D. 0.0001g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题。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所需 K2Cr2O7 的质量。根据题目信息: - 需要配制 1 升 0.01000 mol/L 的 K2Cr2O7 溶液 - K2Cr2O7 的摩尔质量为 294.2 g/mol 所需 K2Cr2O7 的物质的量为: \[ n = 0.01000 \, \text{mol/L} \times 1 \, \text{L} = 0.01000 \, \text{mol} \] 所需 K2Cr2O7 的质量为: \[ m = n \times M = 0.01000 \, \text{mol} \times 294.2 \, \text{g/mol} = 2.942 \, \text{g} \] 接下来,我们考虑相对误差的要求为 ± 0.2%。这意味着称量的质量误差不能超过总质量的 ± 0.2%。 误差范围为: \[ 2.942 \, \text{g} \times 0.002 = 0.005884 \, \text{g} \] 因此,称量的质量误差必须小于 0.005884 g。天平的准确度为 ± 0.1 mg(即 ± 0.0001 g),这意味着称量的质量应该至少精确到: \[ 0.001 \, \text{g} \] 所以,正确答案是 C:0.001 g。 为了更形象地理解这个概念,我们可以这样联想: 想象一下你在做一个非常精细的实验,需要称量一个小药片。如果你想要确保药片的质量误差不超过 0.2%,那么你需要一个非常精确的天平来称量。就好比在制作糕点时,如果需要精确到几克,就需要使用高精度的电子秤。 希望这个解释对你有帮助!
A. 碳架和官能团
B. 碳类型及官能团
C. 碳架和碳的类型
D. 官能团 及组成元素
A. 泡沫式灭火器
B. 干粉灭火器
C. 1211 灭火器
D. 7150 灭火器
解析:好的!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题目问的是:金属钠着火时,应该选择哪种灭火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金属钠的特性。金属钠是一种活泼的碱金属,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反应,并且与水接触会剧烈反应生成氢气,产生大量热量甚至爆炸。因此,常规的灭火方法并不适用于金属钠火灾。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 **A. 泡沫式灭火器**:泡沫灭火器主要用于扑灭油类火灾,它的泡沫含有水分,与金属钠接触会引发剧烈反应,所以不适合用来扑灭金属钠火灾。 - **B. 干粉灭火器**:干粉灭火器适用于电气设备、易燃液体等火灾,但对于活泼金属火灾效果有限,因为它不能完全隔绝空气,可能无法有效扑灭金属钠火灾。 - **C. 1211 灭火器**(即卤代烷灭火器):这类灭火器主要适用于电器、精密仪器等火灾,虽然不导电且能迅速降低温度,但对活泼金属火灾效果不佳。 - **D. 7150 灭火器**:这是一种专门用于扑灭活泼金属火灾的灭火器,其主要成分是三甲氧基硼氧六环(Boran Trioxime),能够与金属钠反应生成稳定的化合物,从而有效地扑灭火灾。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 **D. 7150 灭火器**。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如果你在实验室里不小心让一小块金属钠着火了,你肯定不会用水去扑灭它,因为那样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相反,你会选择一种专门针对活泼金属的灭火器,那就是 **7150 灭火器**。
A. 原子吸收法
B. 沉淀法
C. 电极法
D. 气相色谱法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道单选题。 **题干:** 下述方法中,常用作有机物分析的方法是 ( ) 选项包括: - A: 原子吸收法 - B: 沉淀法 - C: 电极法 - D: 气相色谱法 **正确答案:D - 气相色谱法** ### 解析 #### 1. **原子吸收法 (A)** - **原理:**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测定无机元素的含量,通过测量样品中的原子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来确定元素的存在。 - **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金属离子或无机元素的检测,例如铅、铜等。 #### 2. **沉淀法 (B)** - **原理:** 通过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然后通过过滤和称重来测定物质的含量。 - **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无机盐类的定量分析,如硫酸盐、氯化物等。 #### 3. **电极法 (C)** - **原理:** 利用电化学反应来测定溶液中特定离子的浓度。 - **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无机电解质(如钠、钾等)的测定。 #### 4. **气相色谱法 (D)** - **原理:** 通过将待测样品转化为气态,并在色谱柱中进行分离,然后通过检测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 **适用范围:** 广泛用于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和分析,可以精确地检测和定量多种挥发性有机物。 ### 联想与例子 想象一下你在厨房里做饭,需要区分不同的香料。如果你有一瓶肉桂粉和一瓶胡椒粉,如何快速准确地区分它们呢?气相色谱法就像一个超级鼻子,它可以把这些复杂的有机物成分分开,并告诉你每一种成分的具体含量。这种方法不仅高效,还能提供详细的定性和定量信息。 因此,在实验室中,如果你想分析某种复杂有机混合物的组成,气相色谱法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它可以帮你迅速而准确地识别并定量各种有机化合物。 希望这个解释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