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泡沫式灭火器
B、 干粉灭火器
C、 1211 灭火器
D、 7150 灭火器
答案:D
解析:好的!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题目问的是:金属钠着火时,应该选择哪种灭火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金属钠的特性。金属钠是一种活泼的碱金属,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反应,并且与水接触会剧烈反应生成氢气,产生大量热量甚至爆炸。因此,常规的灭火方法并不适用于金属钠火灾。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 **A. 泡沫式灭火器**:泡沫灭火器主要用于扑灭油类火灾,它的泡沫含有水分,与金属钠接触会引发剧烈反应,所以不适合用来扑灭金属钠火灾。 - **B. 干粉灭火器**:干粉灭火器适用于电气设备、易燃液体等火灾,但对于活泼金属火灾效果有限,因为它不能完全隔绝空气,可能无法有效扑灭金属钠火灾。 - **C. 1211 灭火器**(即卤代烷灭火器):这类灭火器主要适用于电器、精密仪器等火灾,虽然不导电且能迅速降低温度,但对活泼金属火灾效果不佳。 - **D. 7150 灭火器**:这是一种专门用于扑灭活泼金属火灾的灭火器,其主要成分是三甲氧基硼氧六环(Boran Trioxime),能够与金属钠反应生成稳定的化合物,从而有效地扑灭火灾。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 **D. 7150 灭火器**。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如果你在实验室里不小心让一小块金属钠着火了,你肯定不会用水去扑灭它,因为那样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相反,你会选择一种专门针对活泼金属的灭火器,那就是 **7150 灭火器**。
A、 泡沫式灭火器
B、 干粉灭火器
C、 1211 灭火器
D、 7150 灭火器
答案:D
解析:好的!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题目问的是:金属钠着火时,应该选择哪种灭火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金属钠的特性。金属钠是一种活泼的碱金属,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反应,并且与水接触会剧烈反应生成氢气,产生大量热量甚至爆炸。因此,常规的灭火方法并不适用于金属钠火灾。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 **A. 泡沫式灭火器**:泡沫灭火器主要用于扑灭油类火灾,它的泡沫含有水分,与金属钠接触会引发剧烈反应,所以不适合用来扑灭金属钠火灾。 - **B. 干粉灭火器**:干粉灭火器适用于电气设备、易燃液体等火灾,但对于活泼金属火灾效果有限,因为它不能完全隔绝空气,可能无法有效扑灭金属钠火灾。 - **C. 1211 灭火器**(即卤代烷灭火器):这类灭火器主要适用于电器、精密仪器等火灾,虽然不导电且能迅速降低温度,但对活泼金属火灾效果不佳。 - **D. 7150 灭火器**:这是一种专门用于扑灭活泼金属火灾的灭火器,其主要成分是三甲氧基硼氧六环(Boran Trioxime),能够与金属钠反应生成稳定的化合物,从而有效地扑灭火灾。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 **D. 7150 灭火器**。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如果你在实验室里不小心让一小块金属钠着火了,你肯定不会用水去扑灭它,因为那样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相反,你会选择一种专门针对活泼金属的灭火器,那就是 **7150 灭火器**。
A. 原子吸收法
B. 沉淀法
C. 电极法
D. 气相色谱法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道单选题。 **题干:** 下述方法中,常用作有机物分析的方法是 ( ) 选项包括: - A: 原子吸收法 - B: 沉淀法 - C: 电极法 - D: 气相色谱法 **正确答案:D - 气相色谱法** ### 解析 #### 1. **原子吸收法 (A)** - **原理:**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测定无机元素的含量,通过测量样品中的原子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来确定元素的存在。 - **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金属离子或无机元素的检测,例如铅、铜等。 #### 2. **沉淀法 (B)** - **原理:** 通过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然后通过过滤和称重来测定物质的含量。 - **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无机盐类的定量分析,如硫酸盐、氯化物等。 #### 3. **电极法 (C)** - **原理:** 利用电化学反应来测定溶液中特定离子的浓度。 - **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无机电解质(如钠、钾等)的测定。 #### 4. **气相色谱法 (D)** - **原理:** 通过将待测样品转化为气态,并在色谱柱中进行分离,然后通过检测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 **适用范围:** 广泛用于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和分析,可以精确地检测和定量多种挥发性有机物。 ### 联想与例子 想象一下你在厨房里做饭,需要区分不同的香料。如果你有一瓶肉桂粉和一瓶胡椒粉,如何快速准确地区分它们呢?气相色谱法就像一个超级鼻子,它可以把这些复杂的有机物成分分开,并告诉你每一种成分的具体含量。这种方法不仅高效,还能提供详细的定性和定量信息。 因此,在实验室中,如果你想分析某种复杂有机混合物的组成,气相色谱法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它可以帮你迅速而准确地识别并定量各种有机化合物。 希望这个解释对你有所帮助!
A. 不确定
B. 14 mg/L
C. 2 mg/L
D. 可忽略不计
A. 考核分析人员的操作水平
B. 纠正各实验室间的系统误差
C. 反映实验室分析质量的稳定性
D. 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标定
解析:作为你的私人教育机器人,我会详细解析这道单选题,帮助你理解为什么答案是 B。 ### 题目分析 **题干**:实验室质量控制的目的在于( )。 **选项**: A: 考核分析人员的操作水平 B: 纠正各实验室间的系统误差 C: 反映实验室分析质量的稳定性 D: 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标定 ### 选项解析 **A: 考核分析人员的操作水平** * 考核分析人员的操作水平是质量控制的一部分,但它不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主要目的。质量控制更侧重于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而不仅仅是人员的操作能力。 **B: 纠正各实验室间的系统误差** * 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核心目标是确保不同实验室之间的结果一致,消除或纠正系统误差。这是通过标准化方法和程序、使用质控样品等方式来实现的。因此,这个选项直接对应了实验室质量控制的主要目的。 **C: 反映实验室分析质量的稳定性** * 反映实验室分析质量的稳定性是质量控制的一个结果或效果,而不是其主要目的。稳定性是质量控制实施后的一个表现,而不是其追求的目标。 **D: 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标定** * 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标定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一个具体措施,但它不是质量控制的目的。标定是确保仪器准确性的方法,但质量控制的目标是确保整个分析过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 结论 综上所述,实验室质量控制的主要目的在于纠正各实验室间的系统误差,确保不同实验室之间的分析结果一致。因此,正确答案是 **B**。这个答案直接关联到质量控制的核心目标,即通过标准化方法和程序来消除或纠正系统误差,从而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A. 20min
B. 半小时
C. 一昼夜
D. 八小时
A. 硫酸盐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B. 天然水中硫酸盐的浓度可能从每几毫克至每升数千毫克
C. 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硫酸盐主要来源于岩石土壤中矿物组分的风化和溶淋
D. 岩石土壤中金属硫化物的氧化对天然水体中硫酸盐的含量无影响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单选题。 首先,我们要明确硫酸盐是什么:硫酸盐是一种由硫酸根离子(SO₄²⁻)与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每个选项: A: 硫酸盐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 这是正确的。硫酸盐确实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各种物质中,包括岩石、土壤、沉积物以及各种水体中。 B: 天然水中硫酸盐的浓度可能从每几毫克至每升数千毫克。 - 这也是正确的。天然水体中的硫酸盐浓度确实有很大的变化范围,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都有可能存在。 C: 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硫酸盐主要来源于岩石土壤中矿物组分的风化和溶淋。 - 这个描述也是正确的。岩石和土壤中的矿物质在风化和溶淋过程中会释放出硫酸盐,这是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硫酸盐的主要来源之一。 D: 岩石土壤中金属硫化物的氧化对天然水体中硫酸盐的含量无影响。 - 这个描述是错误的。实际上,金属硫化物(如黄铁矿FeS₂)在氧化过程中会产生硫酸(H₂SO₄),进而增加水体中的硫酸盐含量。因此,金属硫化物的氧化对天然水体中的硫酸盐含量有显著影响。 综上所述,**D选项**是不正确的描述。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 想象一下一个废弃的矿山,在矿山中存在大量的黄铁矿(FeS₂)。当这些黄铁矿暴露在空气中时,它们会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硫酸。这些生成的硫酸会溶解在周围的水体中,并进一步分解成硫酸盐离子(SO₄²⁻)。因此,即使是在远离工业区的地方,如果存在金属硫化物的氧化过程,天然水体中的硫酸盐含量也会受到影响。 希望这个解释对你有所帮助!
A. 水中悬浮物的理化特性对悬浮物的测定结果无影响。
B. 所用的滤器与孔径的大小对悬浮物的测定结果有影响。
C. 截留在滤器上物质的数量对物的测定结果的有影响。
D. 滤片面积和厚度对悬浮物的测定结果有影响。
A. 1
B. 2
C. 3
D. 4
A. 0.59v
B. 0.59mv
C. 0.059v
D. 0.059mv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题。 首先,题目提到的是pH计的电动势变化问题。根据Nernst方程,在特定温度下,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即pH值)与电动势(E)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在25℃(即298K)时,每改变一个pH单位,电动势的变化大约是0.059V(或59mV)。但是题目中给出的温度是107.25℃,不是25℃,因此需要进行温度校正。 不过,题目并没有提供具体校正的计算方法或者要求我们去精确计算温度影响,所以我们可以假设温度对结果的影响不会改变其数量级。也就是说,尽管实际数值可能略有不同,但基本量级应该是保持一致的。 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pH值变化一个单位时,电动势的变化量为0.059V。 因此,正确答案是C选项:0.059V。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假设你有一个pH计,当你将它放入pH值不同的两种溶液中时,仪表上显示的电压会发生变化。如果这两种溶液的pH值相差1个单位,那么仪表上显示的电压变化大约就是0.059伏特。这种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测量溶液的酸碱度,就像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一样直观。
A. 色谱法
B. 红外光谱法
C. 紫外光谱法
D. 核磁共振法
A. N2 O2
B. H2S HCl
C. H2S SO2
D. CO O2
解析:好的,作为你的私人教育机器人,我会详细解析这道单选题,帮助你理解为什么答案选C。 **题目分析**: 这道题目要求我们判断在通常情况下,哪两种气体混合后能发生反应。我们需要根据气体之间的化学性质来判断。 **选项分析**: A. **N₂ 和 O₂**: * 氮气和氧气在常温常压下是稳定的,它们之间不会发生反应。但在放电条件下(如闪电),它们可以反应生成一氧化氮。题目要求的是“通常情况下”,因此这个选项不符合。 B. **H₂S 和 HCl**: * 硫化氢(H₂S)和氯化氢(HCl)在常温常压下也是稳定的,它们之间不会发生反应。因此,这个选项不符合。 C. **H₂S 和 SO₂**: * 硫化氢(H₂S)和二氧化硫(SO₂)在常温常压下可以发生反应,生成硫单质和水。这是一个典型的归中反应,其中硫的化合价从-2价(在H₂S中)和+4价(在SO₂中)归中为0价(在硫单质中)。反应方程式为:2H₂S + SO₂ = 3S↓ + 2H₂O。因此,这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D. **CO 和 O₂**: * 一氧化碳(CO)和氧气(O₂)在常温常压下是稳定的,它们之间不会发生反应。但在点燃条件下,它们可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题目要求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