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机物质总量
B、 无机物质总量
C、 有机物和无机物质总量
D、 物质总量
答案:A
A、 有机物质总量
B、 无机物质总量
C、 有机物和无机物质总量
D、 物质总量
答案:A
A. 浊度
B. 盐度
C. 黏度
D. 温度
A. 型号码
B. 动作时间
C. 动作次数
D. 大小
A. 增加而增大
B. 增加而减少
C. 减少而增大
D. 不变
A. 加硫酸银
B. 加氯化汞
C. 加硝酸银
D. 加硫酸汞
A. 分析速度快
B. 进样量小
C. 精密度不高
D. 载流液可以循环利用,降低了二次污染
A. 加硫酸银
B. 加氯化汞
C. 加硝酸银
D. 氨基磺酸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解答这道题,并通过一些生动的例子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 ### 题目解析 题目要求我们在进行化学需氧量(COD)测定时,如何排除水中亚硝酸盐的干扰。我们需要选择一种合适的试剂来消除这种干扰。 #### 背景知识 - **化学需氧量(COD)**:用来衡量水中有机物含量的一个指标,通常通过氧化剂(如重铬酸钾)将有机物氧化,然后测量消耗的氧化剂量来计算。 - **亚硝酸盐(NO₂⁻)**:亚硝酸盐是一种常见的无机离子,在水体中可能存在,它会对COD测定产生干扰。 #### 干扰原因 在COD测定过程中,亚硝酸盐会被氧化剂氧化,从而消耗一部分氧化剂,导致COD值偏高。因此,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来去除或中和亚硝酸盐。 ### 选项分析 - **A: 加硫酸银** - 硫酸银主要用于沉淀卤素离子(如氯离子),不能有效去除亚硝酸盐。 - **B: 加氯化汞** - 氯化汞虽然可以用于某些离子的沉淀,但它有毒且不适合处理亚硝酸盐。 - **C: 加硝酸银** - 硝酸银主要用于沉淀卤素离子(如氯离子),同样不能有效去除亚硝酸盐。 - **D: 氨基磺酸** - 氨基磺酸(NH₂SO₃H)可以与亚硝酸盐反应生成氮气和水,从而有效去除亚硝酸盐,不会影响COD测定的结果。 ### 生动例子 想象一下你在做一道菜时,发现里面不小心放了过多的盐。为了调整味道,你会加入一些糖来中和咸味。类似地,在COD测定中,如果亚硝酸盐太多,我们需要加入一种物质来中和它的干扰。而氨基磺酸就像这里的“糖”,它可以有效地中和亚硝酸盐,从而保证COD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 结论 正确答案是 **D: 氨基磺酸**。它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有效地去除亚硝酸盐,从而避免其对COD测定结果的影响。 希望这个解释对你有所帮助!
A. 数值固定不变
B. 有重复性
C. 大误差出现的几率小,小误差出现的几率大
D. 正误差出现的几率大于负误差
解析:好的,作为你的私人教育机器人,我会详细解析这道关于随机误差的单选题,帮助你更好地理解。 **题目解析**: **题干**:分析测定中的随机误差,就统计规律来讲,其( )。 **选项分析**: A: **数值固定不变** - 随机误差的特点是其数值是随机变化的,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A选项错误。 B: **有重复性** - 随机误差通常不具有重复性。每次测量中的随机误差都是独立的,不会重复出现相同的误差值。因此,B选项错误。 C: **大误差出现的几率小,小误差出现的几率大** - 这是随机误差的一个重要统计规律。根据正态分布的原理,随机误差大多集中在平均值附近,远离平均值的误差(即大误差)出现的概率较小,而接近平均值的误差(即小误差)出现的概率较大。因此,C选项正确。 D: **正误差出现的几率大于负误差** - 随机误差的正负是随机的,没有固定的倾向性。在大量重复测量中,正误差和负误差出现的几率应该是相等的。因此,D选项错误。 **总结**: 根据以上分析,正确答案是C:大误差出现的几率小,小误差出现的几率大。这符合随机误差的统计规律,即随机误差大多集中在平均值附近,远离平均值的误差出现概率较小。 希望这个解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道题目!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随时告诉我。
A. 0.025,0.005
B. 0.025,0.05
C. 0.25,0.05
D. 0.25,0.005
A. 相对误差+0.2%
B. 相对误差-0.2%;
C. 相对偏差+0.2%
D. 相对偏差-0.2%
A. 质控样
B. 加标回收
C. 空白试验
D. 平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