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0.4633→0.5
B、 1.0501→1.0
C、 33.450→33.5
D、 15.3500→ 15.3
答案:A
A、 0.4633→0.5
B、 1.0501→1.0
C、 33.450→33.5
D、 15.3500→ 15.3
答案:A
A. 氯胺 T
B. NaDDT
C. 苯酚
D. 硝普钠。
A. 盐酸羟胺
B. 邻苯二甲酸氢钾
C. 亚硝酸钠
D. 硫代硫酸钠
A. 硫代硫酸钠
B. 盐酸羟按
C. 亚硫酸
D. 乙酸钠
解析:好的!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道题。 题目是关于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定锌时,如何掩蔽其他金属离子的干扰。我们需要找到一种物质,它能够在测定锌的过程中有效地抑制其他金属离子(如铅、铜)的干扰。 ### 分析选项: - **A: 硫代硫酸钠** 硫代硫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掩蔽剂,它可以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从而减少它们对目标金属离子测定的影响。在锌测定中,硫代硫酸钠可以有效掩蔽铅、铜等金属离子,避免它们干扰锌的测定。 - **B: 盐酸羟胺** 盐酸羟胺通常用于还原某些氧化态的金属离子,但并不常用于掩蔽其他金属离子的干扰。因此,这个选项不太合适。 - **C: 亚硫酸** 亚硫酸主要作为一种还原剂使用,虽然也能与某些金属离子反应,但在这种测定中并不是最佳选择。 - **D: 乙酸钠** 乙酸钠主要用于调节溶液的pH值,而不是掩蔽其他金属离子。因此,这个选项也不适合。 ### 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硫代硫酸钠是最合适的掩蔽剂,它能有效地掩蔽铅、铜等金属离子,避免它们干扰锌的测定。 所以,正确答案是:**A: 硫代硫酸钠**。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你在做一个实验,需要准确测定水中的锌含量。但是,水里还有其他一些金属离子(比如铅和铜),这些金属离子会干扰你的测定结果。这时候,就像给锌“穿上保护衣”一样,硫代硫酸钠可以将其他金属离子“包裹”起来,使它们不再干扰锌的测定,从而让你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A. 总需氧量
B. 化学需氧量
C. 生化需氧量
D. 总有机碳
A. 二价
B. 三价
C. 六价
D. 零价
A. 操作失误
B. 记录错误
C. 试剂失效
D. 随机误差大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题。 题目描述了一组分析结果,其中“精密度好”意味着每次测量的结果都非常接近,而“准确度不好”则表示这些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存在较大偏差。那么我们需要找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 首先来看选项: - A: 操作失误——如果操作出现失误,可能会导致数据混乱,既影响精密度也影响准确度。而题干中提到的是精密度好,因此排除A。 - B: 记录错误——记录错误通常会导致数据不一致,影响精密度。但题干中提到精密度好,因此排除B。 - C: 试剂失效——试剂失效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即每次测量结果都偏向某个固定的方向,但重复性(精密度)依然很好。因此C是合理的。 - D: 随机误差大——随机误差会使得每次测量结果差异很大,影响精密度。但题干中提到精密度好,因此排除D。 所以正确答案是C:试剂失效。 **联想举例** 想象一下你在做蛋糕时,需要称量面粉。如果你用了一个精确度很高的电子秤(保证了精密度),但这个秤没有校准,总是比实际重量少10克(准确度差)。这样,你每次称量的结果都很接近(精密度好),但每次做的蛋糕都不如预期(准确度差)。这就好比试剂失效的情况,虽然每次用量一致,但实际效果不佳。
A. 有机物含量较多的废水
B. 较清洁的河水
C. 生活污水
D. 含微生物很少的工业废水
A. ZnSO4 和 HC1
B. ZnSO4 和 NaOH
C. SnCl2 和 NaOH
D. Al(OH)3
A. 乙醇
B. 亚硝酸钠
C. 尿素
D. 草酸钠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解答这道单选题,并通过一些生动的例子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 ### 题目背景 题目涉及的是化学分析方法中的“碱性高锰酸钾法”测定总铬含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将过量的高锰酸钾去除,以确保测定结果准确无误。 ### 选项解析 - **A: 乙醇** 乙醇(酒精)可以有效地与高锰酸钾反应,将其还原为二氧化锰或锰离子,从而消除其对后续测定的影响。 - **B: 亚硝酸钠** 亚硝酸钠虽然也可以还原高锰酸钾,但通常不用于这种场合,因为它的还原能力不如乙醇稳定且操作复杂。 - **C: 尿素** 尿素主要用于有机合成和其他化学反应中,不是常用的还原剂,尤其是在高锰酸钾的还原过程中。 - **D: 草酸钠** 草酸钠也可以还原高锰酸钾,但它在实际应用中不如乙醇方便快捷,且可能会引入其他干扰因素。 ### 生动的例子 想象一下你在做一道复杂的烹饪菜谱,需要精确测量各种调料的用量。如果某个调料(比如盐)不小心加多了,你需要用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将其去除,以保证最终的味道正确。在这里,乙醇就像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去味剂”,能迅速中和掉多余的“调料”(高锰酸钾),使你的菜品恢复到预期的状态。 ### 总结 因此,最合适的答案是 **A: 乙醇**,因为它能够高效、便捷地去除过量的高锰酸钾,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希望这个解释对你有所帮助!
A. 酸性高锰酸钾法测耗氧量
B. 碱性高锰酸钾法测耗氧量
C. 重铬酸钾法测化学耗氧量
D.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化学耗氧量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理解这道题。 题干提到的是一个地区饮用水的问题,具体来说是水中的氯化物超标,并且颜色发黄。现在我们需要判断是否被有机物污染。为了检测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来测定水中的耗氧量。 ### 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耗氧量: 耗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水中还原性物质与强氧化剂反应所需的氧气量。耗氧量越高,说明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越多。 ### 接下来我们来看选项: - **A: 酸性高锰酸钾法测耗氧量** -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测量水样中的还原性无机物,比如亚硝酸盐等。虽然也可以用来测量有机物,但不是最佳选择。 - **B: 碱性高锰酸钾法测耗氧量** -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测定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因为有机物在碱性条件下更容易被高锰酸钾氧化,从而更准确地测量出有机物的含量。 - **C: 重铬酸钾法测化学耗氧量** - 重铬酸钾法也是测量COD的一种方法,但它更适合测量含有较高浓度有机物的工业废水。对于地表水中的有机物,这种方法可能不够灵敏。 - **D: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化学耗氧量** - 紫外分光光度法可以测量某些特定有机物的含量,但不如高锰酸钾法广泛适用。 ### 综合分析: 根据题意,我们需要检测的是地表水中是否含有有机物。碱性高锰酸钾法是一种常用的、较为敏感的方法,特别适合检测地表水中的有机物含量。 因此,正确答案是 **B: 碱性高锰酸钾法测耗氧量**。 希望这个解释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