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答:标准溶液的标定方法有两种:(1)用基准物质标定: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基准物质,溶于水后用待标定的溶液滴定至反应完全,根据所消耗的待标定溶液的体积和基准物的质量,计算出待标定溶液的准确浓度。(2)用基准溶液标定: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基准物,溶于水,并在容量瓶中配制成一定体积,即成基准溶液,它的浓度可以算得。然后取出部分此基准溶液,标定待标定的溶液。根据基准溶液的浓度体积和待标定溶液所消耗的体积,算出待标定溶液的准确浓度。
解析:好的,让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标准溶液的标定方法。 ### 1. 用基准物质标定 **步骤解释:** - **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基准物质:** 基准物质是指纯度高、稳定性好、化学组成恒定的物质。例如,NaCl(氯化钠)或K2Cr2O7(重铬酸钾)等。 - **溶于水后用待标定的溶液滴定至反应完全:** 将基准物质溶解在水中,然后用待标定的溶液(如HCl溶液)进行滴定。当反应达到终点时,记录下消耗的待标定溶液的体积。 - **根据所消耗的待标定溶液的体积和基准物的质量,计算出待标定溶液的准确浓度:** 利用反应方程式和基准物质的质量,计算出待标定溶液的浓度。具体公式为: \[ \text{待标定溶液的浓度} = \frac{\text{基准物质的质量}}{\text{反应的摩尔比} \times \text{消耗的待标定溶液的体积}} \] **举例说明:** 假设我们要标定0.1 M的HCl溶液,使用基准物质Na2CO3(碳酸钠)。反应方程式为: \[ \text{HCl} + \text{Na}_2\text{CO}_3 \rightarrow \text{NaCl} + \text{H}_2\text{O} + \text{CO}_2 \] 假设我们准确称取了0.1 g的Na2CO3,消耗了20 mL的HCl溶液。已知Na2CO3的摩尔质量为106 g/mol。 计算过程如下: \[ \text{Na}_2\text{CO}_3 \text{的摩尔数} = \frac{0.1}{106} \approx 0.000943 \, \text{mol} \] \[ \text{HCl的摩尔数} = 0.000943 \, \text{mol} \] \[ \text{HCl的浓度} = \frac{0.000943 \, \text{mol}}{0.02 \, \text{L}} = 0.04715 \, \text{M} \] ### 2. 用基准溶液标定 **步骤解释:** - **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基准物,溶于水,并在容量瓶中配制成一定体积,即成基准溶液:** 首先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基准物质,溶解在水中,然后在容量瓶中稀释到一定体积(如1 L),这样就得到了基准溶液。 - **然后取出部分此基准溶液,标定待标定的溶液:** 取一部分基准溶液(如25 mL),用待标定的溶液进行滴定。 - **根据基准溶液的浓度体积和待标定溶液所消耗的体积,算出待标定溶液的准确浓度:** 根据基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以及消耗的待标定溶液的体积,计算出待标定溶液的浓度。 **举例说明:** 假设我们要标定0.1 M的HCl溶液,使用基准溶液NaOH(氢氧化钠)。已知基准溶液的浓度为0.1 M。取25 mL的基准溶液,用待标定的HCl溶液进行滴定。假设消耗了20 mL的HCl溶液。 计算过程如下: \[ \text{NaOH的摩尔数} = 0.1 \, \text{M} \times 0.025 \, \text{L} = 0.0025 \, \text{mol} \] \[ \text{HCl的摩尔数} = 0.0025 \, \text{mol} \] \[ \text{HCl的浓度} = \frac{0.0025 \, \text{mol}}{0.02 \, \text{L}} = 0.125 \, \text{M} \] 希望这些详细的解释和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标准溶液的标定方法。如果有任何疑问,请随时提问!
答案:答:标准溶液的标定方法有两种:(1)用基准物质标定: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基准物质,溶于水后用待标定的溶液滴定至反应完全,根据所消耗的待标定溶液的体积和基准物的质量,计算出待标定溶液的准确浓度。(2)用基准溶液标定: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基准物,溶于水,并在容量瓶中配制成一定体积,即成基准溶液,它的浓度可以算得。然后取出部分此基准溶液,标定待标定的溶液。根据基准溶液的浓度体积和待标定溶液所消耗的体积,算出待标定溶液的准确浓度。
解析:好的,让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标准溶液的标定方法。 ### 1. 用基准物质标定 **步骤解释:** - **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基准物质:** 基准物质是指纯度高、稳定性好、化学组成恒定的物质。例如,NaCl(氯化钠)或K2Cr2O7(重铬酸钾)等。 - **溶于水后用待标定的溶液滴定至反应完全:** 将基准物质溶解在水中,然后用待标定的溶液(如HCl溶液)进行滴定。当反应达到终点时,记录下消耗的待标定溶液的体积。 - **根据所消耗的待标定溶液的体积和基准物的质量,计算出待标定溶液的准确浓度:** 利用反应方程式和基准物质的质量,计算出待标定溶液的浓度。具体公式为: \[ \text{待标定溶液的浓度} = \frac{\text{基准物质的质量}}{\text{反应的摩尔比} \times \text{消耗的待标定溶液的体积}} \] **举例说明:** 假设我们要标定0.1 M的HCl溶液,使用基准物质Na2CO3(碳酸钠)。反应方程式为: \[ \text{HCl} + \text{Na}_2\text{CO}_3 \rightarrow \text{NaCl} + \text{H}_2\text{O} + \text{CO}_2 \] 假设我们准确称取了0.1 g的Na2CO3,消耗了20 mL的HCl溶液。已知Na2CO3的摩尔质量为106 g/mol。 计算过程如下: \[ \text{Na}_2\text{CO}_3 \text{的摩尔数} = \frac{0.1}{106} \approx 0.000943 \, \text{mol} \] \[ \text{HCl的摩尔数} = 0.000943 \, \text{mol} \] \[ \text{HCl的浓度} = \frac{0.000943 \, \text{mol}}{0.02 \, \text{L}} = 0.04715 \, \text{M} \] ### 2. 用基准溶液标定 **步骤解释:** - **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基准物,溶于水,并在容量瓶中配制成一定体积,即成基准溶液:** 首先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基准物质,溶解在水中,然后在容量瓶中稀释到一定体积(如1 L),这样就得到了基准溶液。 - **然后取出部分此基准溶液,标定待标定的溶液:** 取一部分基准溶液(如25 mL),用待标定的溶液进行滴定。 - **根据基准溶液的浓度体积和待标定溶液所消耗的体积,算出待标定溶液的准确浓度:** 根据基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以及消耗的待标定溶液的体积,计算出待标定溶液的浓度。 **举例说明:** 假设我们要标定0.1 M的HCl溶液,使用基准溶液NaOH(氢氧化钠)。已知基准溶液的浓度为0.1 M。取25 mL的基准溶液,用待标定的HCl溶液进行滴定。假设消耗了20 mL的HCl溶液。 计算过程如下: \[ \text{NaOH的摩尔数} = 0.1 \, \text{M} \times 0.025 \, \text{L} = 0.0025 \, \text{mol} \] \[ \text{HCl的摩尔数} = 0.0025 \, \text{mol} \] \[ \text{HCl的浓度} = \frac{0.0025 \, \text{mol}}{0.02 \, \text{L}} = 0.125 \, \text{M} \] 希望这些详细的解释和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标准溶液的标定方法。如果有任何疑问,请随时提问!
解析:好的,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这个问题。 ### 题目背景 **水样色度(颜色深)对BOD测定的影响** - **BOD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是指水中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所需的氧气量,是衡量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 **色度** 是指水样的颜色深度,如果水样颜色很深,会对BOD测定结果产生干扰。 ### 解决方案 1. **稀释接种法** - 将水样适当稀释后进行测定。 - 稀释可以显著降低水样的色度,使得测定更加准确。 2. **使用特定方法** - 可以采用《水质生化需氧量(BOD)的测定微生物传感器快速测定法》(HJ/T 86-2002)。 - 这种方法主要依赖于传感器读数,而不是通过观察颜色变化来进行测定,因此不会受到水样颜色的干扰。 ### 生动的例子 想象一下,如果你要测量一杯果汁中的糖分含量,但果汁的颜色太深,难以通过颜色变化来判断。这时你可以: - **稀释果汁**:加入适量清水,使果汁颜色变淡,再进行测量。 - **使用电子仪器**:用一个专门的糖分检测仪,直接读取数值,而不需要观察颜色变化。 通过这两种方法,可以有效解决水样色度对BOD测定的影响,从而获得更准确的结果。希望这个解释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