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不加填充材料
B、 25-20型的A407焊条
C、 25-13型的A307焊条
D、 18-8型的A102焊条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焊接材料的选择以及焊接接头组织的基本知识。
选项解析如下:
A. 不加填充材料:这种情况下,焊接过程中不会加入任何填充材料,焊缝金属的成分将主要由母材熔化后决定。由于1Cr18Ni9不锈钢和Q235低碳钢的成分差异较大,不加填充材料很难得到奥氏体+马氏体组织。
B. 25-20型的A407焊条:这种焊条是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焊条,但其合金成分与1Cr18Ni9不锈钢不完全匹配,且25-20型焊条的含碳量较高,可能导致焊缝组织中出现过多的马氏体,不利于获得奥氏体+马氏体组织。
C. 25-13型的A307焊条:这种焊条的合金成分比25-20型的A407焊条更接近1Cr18Ni9不锈钢,但仍然不是最佳选择,因为其熔合比和化学成分不完全符合题目要求。
D. 18-8型的A102焊条:这种焊条是典型的奥氏体不锈钢焊条,含有大约18%的铬和8%的镍,与1Cr18Ni9不锈钢的成分较为接近。在母材熔合比为30%~40%时,焊缝中的合金元素含量能够满足形成奥氏体+马氏体组织的条件。
为什么选D: 选择D的原因在于18-8型的A102焊条的成分与1Cr18Ni9不锈钢较为匹配,能够在适当的熔合比下(30%~40%),通过焊接过程获得奥氏体+马氏体的焊缝组织。这样的焊缝组织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符合焊接质量的要求。因此,正确答案是D。
A、 不加填充材料
B、 25-20型的A407焊条
C、 25-13型的A307焊条
D、 18-8型的A102焊条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焊接材料的选择以及焊接接头组织的基本知识。
选项解析如下:
A. 不加填充材料:这种情况下,焊接过程中不会加入任何填充材料,焊缝金属的成分将主要由母材熔化后决定。由于1Cr18Ni9不锈钢和Q235低碳钢的成分差异较大,不加填充材料很难得到奥氏体+马氏体组织。
B. 25-20型的A407焊条:这种焊条是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焊条,但其合金成分与1Cr18Ni9不锈钢不完全匹配,且25-20型焊条的含碳量较高,可能导致焊缝组织中出现过多的马氏体,不利于获得奥氏体+马氏体组织。
C. 25-13型的A307焊条:这种焊条的合金成分比25-20型的A407焊条更接近1Cr18Ni9不锈钢,但仍然不是最佳选择,因为其熔合比和化学成分不完全符合题目要求。
D. 18-8型的A102焊条:这种焊条是典型的奥氏体不锈钢焊条,含有大约18%的铬和8%的镍,与1Cr18Ni9不锈钢的成分较为接近。在母材熔合比为30%~40%时,焊缝中的合金元素含量能够满足形成奥氏体+马氏体组织的条件。
为什么选D: 选择D的原因在于18-8型的A102焊条的成分与1Cr18Ni9不锈钢较为匹配,能够在适当的熔合比下(30%~40%),通过焊接过程获得奥氏体+马氏体的焊缝组织。这样的焊缝组织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符合焊接质量的要求。因此,正确答案是D。
解析:选项A:“正确” - 这一选项暗示在细丝CO2焊接过程中,熔滴过渡形式总是喷射过渡。
选项B:“错误” - 这一选项表示在细丝CO2焊接过程中,熔滴过渡形式不总是喷射过渡。
为什么选B(错误): 在细丝CO2焊接中,熔滴过渡形式并不总是喷射过渡。熔滴过渡形式取决于多种因素,如焊接电流、电压、气体成分和流量、焊丝直径以及焊接速度等。虽然喷射过渡是细丝CO2焊接中常见的一种过渡形式,尤其是在较高的电流下,但是在不同的焊接参数下,熔滴过渡形式可能是短路过渡或者滴状过渡。
喷射过渡通常发生在较高的焊接电流下,这时熔滴能获得足够的动能以实现从焊丝到熔池的喷射过渡。然而,在较低的焊接电流下,熔滴可能不会获得足够的动能,这时可能会出现短路过渡,其中熔滴与熔池表面接触,形成短路,随后熔滴迅速转移到熔池中。
因此,由于熔滴过渡形式依赖于多种焊接参数,不能一概而论说细丝CO2焊时熔滴过渡形式总是喷射过渡,故选项B(错误)是正确的答案。
A. 食盐
B. 松香
C. 玻璃
D. 沥青
解析:选项解析如下:
A. 食盐:食盐(氯化钠)是一种典型的晶体材料。它的分子结构在微观层面上呈现出规则的几何排列,具有明确的熔点。
B. 松香:松香是一种非晶体材料,主要成分是树脂酸,其分子结构没有长程有序性,没有固定的熔点。
C. 玻璃:玻璃也是一种非晶体材料,虽然它看起来是硬的,但其内部结构是无规则的,没有固定的熔点,而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软化。
D. 沥青:沥青同样是一种非晶体材料,它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点,而是在加热时逐渐软化。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选A(食盐)是因为食盐具有晶体的特性,即具有规则的分子结构和明确的熔点。而其他选项B(松香)、C(玻璃)和D(沥青)都是非晶体材料,它们没有规则的分子结构和固定的熔点。因此,正确答案是A。
A. Ni、Cr
B. Mn、Mo
C. Mn、Si
D. Cr、Mo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CO₂焊接过程中焊丝成分选择的理解。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Ni、Cr:Ni(镍)和Cr(铬)主要是用于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耐热性和强度,而不是作为脱氧元素使用。在焊接过程中,虽然它们能提高焊缝的某些性能,但并不直接参与脱氧反应,因此A选项不正确。
B. Mn、Mo:Mn(锰)是一种常用的脱氧元素,但Mo(钼)主要用于提高材料的强度、硬度和耐腐蚀性,并不作为主要的脱氧元素。Mo在焊接中的作用更偏向于改善焊缝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而非脱氧,所以B选项也不正确。
C. Mn、Si:Mn和Si都是常用的脱氧元素。在焊接过程中,它们能与氧结合,形成稳定的氧化物,从而有效地减少焊缝中的氧含量,提高焊缝的质量和性能。因此,C选项是正确的。
D. Cr、Mo:与A选项类似,Cr主要用于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耐热性和强度,而Mo则主要用于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耐腐蚀性。它们都不是主要的脱氧元素,所以D选项不正确。
综上所述,CO₂焊所用的焊丝必须含有较高的脱氧元素以减少焊缝中的氧含量,提高焊缝质量。在这些选项中,Mn和Si是最佳的脱氧元素组合,因此正确答案是C。
A. 社会主义企业建设
B.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C. 社会主义法律法规
D. 社会主义伦理建设
解析:选项解析如下:
A. 社会主义企业建设:这个选项指的是企业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遵循社会主义原则,虽然职业道德与企业建设有关,但它不是企业建设的组成部分,而是更广泛的社会道德体系的一部分。
B.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这个选项正确。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社会主义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C. 社会主义法律法规:这个选项指的是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体系,虽然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有一定的关联,但它不是法律法规的组成部分,而是道德层面的规范。
D. 社会主义伦理建设:这个选项指的是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建设,职业道德确实是伦理建设的一部分,但更准确地说,它是道德体系的一部分,而不是伦理建设的全部。
为什么选B:因为职业道德是指在职业活动中遵循的道德规范,它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包括了个人道德、家庭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等多个方面,而职业道德正是其中之一。因此,选项B是最准确的答案。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焊接技术中连弧焊法理解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连弧焊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然后对比题目中的描述,逐一分析选项的正确性。
连弧焊法,在焊接领域,通常指的是在焊接过程中电弧保持连续燃烧,但这一方法并不单纯依赖于较大的坡口钝边间隙和较大的焊接电流。连弧焊的关键在于电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以及焊工对焊接过程的精确控制,以确保焊缝的质量和外观。
现在,我们来分析题目中的描述和选项:
题目描述:连弧焊法是在焊接过程中,电弧连续燃烧,不熄灭,采取较大的坡口钝边间隙,选用较大的焊接电流,始终保持短弧连续施焊。
A选项:正确。如果选择这个选项,意味着我们完全认同题目中的所有描述,包括“采取较大的坡口钝边间隙”和“选用较大的焊接电流”是连弧焊法的必要条件,但这并不准确。
B选项:错误。选择这个选项,意味着我们认为题目中的描述并不完全准确地反映了连弧焊法的全部特点或必要条件。实际上,虽然连弧焊确实要求电弧连续燃烧,但并不严格要求必须使用较大的坡口钝边间隙和较大的焊接电流。这些参数的选择应基于具体的焊接材料和工艺要求。
综上所述,题目中的描述过于绝对地定义了连弧焊法的某些特征,而实际上这些特征(如坡口钝边间隙和焊接电流的大小)并非连弧焊法的必要条件。因此,B选项“错误”是正确答案,因为它指出了题目描述中的不准确之处。
A. 作业时间
B. 辅助时间
C. 准备、结束时间
D. 布置工作时间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生产过程中的时间分类。
A. 作业时间:指的是直接用于产品加工或制造的时间,即操作者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时间。
B. 辅助时间:指的是在作业过程中,不直接创造产品价值但为作业顺利进行所必需的时间,如机器调整、物料搬运等。
C. 准备、结束时间:包括生产前的准备工作时间和生产结束后的整理时间。领取生产任务单、图纸和焊接工艺卡片是为了开始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因此属于准备时间。
D. 布置工作时间:通常指的是对工作场所、机器设备等进行布置和调整的时间,以确保生产作业可以顺利进行。
根据以上解析,领取生产任务单、图纸和焊接工艺卡片是为了开始作业前做准备,所以正确答案是C. 准备、结束时间。
解析:选项A:“正确” - 这一选项暗示铸铁气焊时选择平焊位置,并且使用氧化焰是恰当的做法。
选项B:“错误” - 这一选项表明铸铁气焊时选择平焊位置,并且使用氧化焰不是正确的做法。
解析: 铸铁气焊时选择平焊位置通常是为了便于操作和保证焊接质量,这一点是正确的。但是,关于火焰类型的选择,铸铁气焊通常使用的是碳化焰(还原焰),而不是氧化焰。氧化焰的温度较高,容易导致铸铁中的碳与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从而导致铸铁的焊接部位出现气孔、裂纹等缺陷。碳化焰则能够减少氧化,有利于获得优质的焊接接头。
因此,选项B“错误”是正确的答案,因为铸铁气焊时火焰应为碳化焰,而不是氧化焰。
A. 一氧化碳气孔
B. 二氧化碳气孔
C. 氢气孔
D. 氧气孔
E. 氮气孔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CO₂气体保护焊中可能出现的气孔类型的问题。我们需要基于焊接过程中的气体环境和化学反应来分析每个选项。
A. 一氧化碳气孔:在CO₂气体保护焊中,虽然主要保护气体是CO₂,但在焊接过程中,由于高温和电弧的作用,部分CO₂可能与焊丝中的碳元素或其他杂质反应,生成一氧化碳(CO)。如果焊接环境控制不当,如通风不良或焊接参数设置不合理,这些一氧化碳气体可能无法及时排出,从而在焊缝中形成气孔。因此,一氧化碳气孔是可能出现的。
B. 二氧化碳气孔:在正常情况下,CO₂作为保护气体,其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进入焊接区域,从而避免氧化和氮化等不良反应。由于CO₂本身在常温下是气态,且在焊接过程中会持续供给,因此它不会在焊缝中形成气孔。此选项不正确。
C. 氢气孔:氢气孔是焊接中常见的气孔类型之一,可能来源于焊丝、母材中的水分或油污等含氢物质。在焊接高温下,这些含氢物质可能分解产生氢气,若氢气未能及时逸出,就会在焊缝中形成氢气孔。因此,氢气孔在CO₂气体保护焊中也是可能出现的。
D. 氧气孔:在CO₂气体保护焊中,由于使用了高纯度的CO₂作为保护气体,并且焊接区域被气体层有效覆盖,空气中的氧气很难进入焊接区域。因此,氧气孔在正常情况下几乎不可能出现。此选项不正确。
E. 氮气孔:尽管CO₂气体保护焊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进入焊接区域,但在某些情况下(如保护气体层被破坏或焊接参数设置不当),空气中的氮气仍有可能少量进入焊接区域。如果氮气未能及时排出,就可能在焊缝中形成氮气孔。因此,氮气孔也是可能出现的。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A、C、E,即一氧化碳气孔、氢气孔和氮气孔是CO₂气体保护焊中可能出现的气孔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