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卡紧装配
B、 装配夹具定位装配
C、 用安装孔装配
D、 划线定位装配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焊接结构装配方法的知识。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卡紧装配:卡紧装配通常指的是使用卡具、螺栓等紧固件将工件临时固定在一起,以便进行后续操作(如焊接)。然而,在焊接结构的装配过程中,卡紧装配并不是一种专门的装配方法,而是装配过程中的一个辅助手段,用于确保工件在焊接前的相对位置稳定。它并不构成焊接结构装配的主要或独特方法。
B. 装配夹具定位装配:这是一种常用的焊接结构装配方法,通过设计专门的装配夹具来确保工件在装配过程中的准确定位和固定,从而提高装配精度和效率。
C. 用安装孔装配:这也是一种焊接结构装配的方法,特别适用于需要精确对齐的部件。通过在部件上预先加工安装孔,然后使用螺栓、销钉等紧固件穿过这些孔来固定和定位部件。
D. 划线定位装配:在大型或复杂结构的焊接装配中,划线定位装配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它通过在工件上划线标记来指示装配位置和角度,从而确保工件能够准确无误地装配在一起。
综上所述,卡紧装配(A选项)虽然在焊接装配过程中可能会被用到,但它并不属于焊接结构装配的主要或独特方法,而是一种辅助手段。相比之下,装配夹具定位装配、用安装孔装配和划线定位装配都是焊接结构装配中常用的、具有特定目的和效果的方法。
因此,答案是A。
A、 卡紧装配
B、 装配夹具定位装配
C、 用安装孔装配
D、 划线定位装配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焊接结构装配方法的知识。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卡紧装配:卡紧装配通常指的是使用卡具、螺栓等紧固件将工件临时固定在一起,以便进行后续操作(如焊接)。然而,在焊接结构的装配过程中,卡紧装配并不是一种专门的装配方法,而是装配过程中的一个辅助手段,用于确保工件在焊接前的相对位置稳定。它并不构成焊接结构装配的主要或独特方法。
B. 装配夹具定位装配:这是一种常用的焊接结构装配方法,通过设计专门的装配夹具来确保工件在装配过程中的准确定位和固定,从而提高装配精度和效率。
C. 用安装孔装配:这也是一种焊接结构装配的方法,特别适用于需要精确对齐的部件。通过在部件上预先加工安装孔,然后使用螺栓、销钉等紧固件穿过这些孔来固定和定位部件。
D. 划线定位装配:在大型或复杂结构的焊接装配中,划线定位装配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它通过在工件上划线标记来指示装配位置和角度,从而确保工件能够准确无误地装配在一起。
综上所述,卡紧装配(A选项)虽然在焊接装配过程中可能会被用到,但它并不属于焊接结构装配的主要或独特方法,而是一种辅助手段。相比之下,装配夹具定位装配、用安装孔装配和划线定位装配都是焊接结构装配中常用的、具有特定目的和效果的方法。
因此,答案是A。
A. 电弧光
B. 可见光
C. 紫外线
D. 红外线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眼睛在未适当保护下长期暴露于不同光线类型可能导致的健康问题。
A. 电弧光:电弧光是指电弧放电时产生的光线,它包含了可见光、紫外线和红外线等多种光波。虽然电弧光中的紫外线可能会对眼睛造成伤害,但是电弧光本身并不是一个特定的光波类型,而是多种光线的混合,因此这个选项不够具体。
B. 可见光:可见光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以直接感知的部分,通常情况下,可见光对眼睛的慢性损害较小,不会导致调视机能减退或早期花眼。
C. 紫外线:紫外线是波长比可见光短的电磁波,长期暴露于紫外线下确实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如引起白内障等,但它并不是导致调视机能减退或早期花眼的主要原因。
D. 红外线:红外线是波长比可见光长的电磁波,长期慢性小剂量暴露于红外线下可能导致眼睛的调视机能减退,引起早期花眼。红外线可以穿透眼睛的部分组织,对视网膜和水晶体造成热损伤,从而影响视力。
因此,正确答案是D。红外线由于其特定的波长特性,长期慢性暴露会对眼睛的调视机能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在没有适当保护的情况下。
A. 关掉电灯
B. 操作人员一齐离开
C. 切断气源
D. 切断电源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焊条电弧焊的一般安全操作规程。
A选项“关掉电灯”:电灯虽然属于用电设备,但其关闭与否并不直接影响焊条电弧焊作业的安全性。焊条电弧焊的主要安全隐患来自于焊接电源和焊接过程中的高温、火花等,而非照明设备。因此,A选项不是本题的关键安全措施。
B选项“操作人员一齐离开”:这一选项并未涉及到具体的安全操作措施,只是描述了人员行为的一个方面。在离开作业现场时,确保所有设备都处于安全状态才是最重要的,而非仅仅关注人员的离开方式。因此,B选项不是正确答案。
C选项“切断气源”:焊条电弧焊主要使用的是电能进行焊接,而非气源。在焊条电弧焊作业中,气源通常不是必需的(除非在特定的气体保护焊中),且切断气源与防止焊条电弧焊作业现场留下事故隐患无直接关联。因此,C选项不符合题意。
D选项“切断电源”:焊条电弧焊是依靠焊接电源提供电能进行焊接的。在作业完毕后,切断电源是确保焊接设备不再带电、防止触电事故和火灾等安全隐患的重要措施。同时,切断电源也能避免设备长时间待机造成的能源浪费和设备老化。因此,D选项是本题的正确答案。
综上所述,焊条电弧焊一般安全操作规程之一是工作完毕离开作业现场时须切断电源,以确保作业现场的安全性和设备的完好性。
答案:D。
A. 防风措施
B. 防护措施
C. 防火措施
D. 绝缘措施
解析:选项解析如下:
A. 防风措施:这是为了防止焊接过程中因风的影响导致焊接不稳定或焊渣回火,但与金属飞溅引起的火灾危险性无直接关系。
B. 防护措施:这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可能包括防护眼镜、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及防护屏等,但并没有直接针对金属飞溅引起的火灾危险性。
C. 防火措施:这个选项直接针对金属飞溅可能引起的火灾风险,包括使用防火材料覆盖、配备灭火器材、保持焊接现场清洁等措施,以降低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D. 绝缘措施:这通常是为了防止电击,与金属飞溅引起的火灾危险性无直接关系。
为什么选C:题目明确指出金属飞溅可能引起火灾,因此需要采取的措施应该是直接针对火灾风险的。选项C“防火措施”恰好是针对这一风险的,所以正确答案是C。
A. 36V
B. 70V
C. 45V
D. 90V
解析:在解析这个问题时,我们首先要理解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在容器或舱室内进行气刨作业,并需要使用电灯照明。这类环境通常具有空间狭小、通风不畅、可能积聚易燃气体或粉尘等特点,因此安全用电尤为重要。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 36V:在潮湿、金属容器等环境恶劣的工作场所,通常规定安全电压不应超过36V。这是因为低电压能显著降低触电的风险,特别是在可能存在导电介质(如水蒸气、金属表面)的环境中。对于气刨作业这样的高风险操作,在容器或舱室内使用36V或以下的电压作为照明电源是符合安全规定的。
B. 70V:这个电压远高于在潮湿或金属容器内作业时的安全电压限制。在这样的环境中使用70V电压,会大大增加触电的风险,因此这个选项是不合适的。
C. 45V:虽然这个电压低于常见的市电电压(如220V或110V),但在特定的安全规定中,对于潮湿或导电环境,通常要求更低的电压以确保安全。因此,45V虽然比70V和90V低,但仍高于36V的安全限制。
D. 90V:这个电压明显高于在容器或舱室内进行作业时允许的安全电压。在这样的环境中使用90V电压是极其危险的,极易导致触电事故。
综上所述,考虑到容器或舱室内进行气刨作业时的特殊环境和安全要求,应使用不超过36V的电压进行照明,以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因此,正确答案是A选项:36V。
A. 一个月
B. 两个月
C. 三个月
D. 四个月
解析:选项解析:
A. 一个月:这个时间太短,可能无法完成复审的全部流程,包括资料准备、申请提交、审核等。
B. 两个月:虽然比一个月的时间长,但考虑到行政流程和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两个月的时间也可能不足以完成复审。
C. 三个月:这是一个合理的时间段,焊工有足够的时间准备相关资料,并且可以让发证部门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审核,确保在复审期满前完成全部流程。
D. 四个月:这个时间相对较长,虽然能够确保复审的完成,但可能会造成焊工合格证短时间的空档,影响焊工的正常工作。
为什么选择C: 根据相关规定,持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合格证的焊工,需要在合格证有效期满前进行复审。选择C选项的三个月,符合《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管理规定》中对焊工合格证复审时间的要求,确保焊工在合格证到期前顺利完成复审,避免合格证过期导致无法正常工作。因此,正确答案是C。
A. 焊条药皮熔化分解
B. 焊芯熔化分解
C. 焊芯和焊条药皮熔化分解
D. 母材熔化和分解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手工电弧焊焊接过程中,哪种材料或组分的熔化分解能够生成气体和熔渣,从而有效排除周围空气的有害影响。我们来逐一分析选项:
A. 焊条药皮熔化分解:在手工电弧焊中,焊条药皮的主要作用之一是保护焊缝,防止空气中的氧气、氮气等有害气体侵入熔池,产生焊接缺陷。焊条药皮在焊接过程中会熔化分解,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熔渣。这些气体和熔渣在电弧空间形成一层保护层,有效地隔绝了空气,从而避免了空气中有害成分对焊缝质量的影响。因此,这个选项是正确的。
B. 焊芯熔化分解:焊芯是焊条中的金属芯,它主要负责提供焊缝所需的金属。焊芯在焊接过程中会熔化并与母材融合,但它本身并不产生气体和熔渣来保护焊缝。因此,这个选项是错误的。
C. 焊芯和焊条药皮熔化分解:虽然焊芯和焊条药皮在焊接过程中都会熔化,但如前所述,只有焊条药皮熔化分解才会产生气体和熔渣来保护焊缝。焊芯的熔化主要是为了提供焊缝金属,并不直接参与保护焊缝的过程。因此,这个选项虽然提到了两个都会熔化的部分,但表述不够准确,因为它强调了焊芯也产生保护效果,而实际上焊芯并不产生气体和熔渣来保护焊缝。所以,这个选项也是错误的。
D. 母材熔化和分解:母材是焊接的基体材料,它在焊接过程中会熔化并与焊芯熔化的金属融合形成焊缝。但母材本身并不产生气体和熔渣来保护焊缝,这一保护过程是由焊条药皮来完成的。因此,这个选项也是错误的。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A,即焊条药皮熔化分解生成气体和熔渣,在气、渣的联合保护下有效排除了周围空气的有害影响。
A. 阴极发射电子
B. 阳离子撞击阴极斑点
C. 阴极发射离子
D. 负离子撞击阴极斑点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焊条电弧焊过程中的电弧特性。
选项解析如下:
A. 阴极发射电子:在焊条电弧焊过程中,阴极(焊条)会发射电子,这些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加速向阳极(工件)运动。电子在离开阴极时需要消耗一部分能量,这部分能量来自于阴极,导致阴极温度相对较低。
B. 阳离子撞击阴极斑点: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离子,它们在电弧中向阴极运动并撞击阴极斑点。但这并不是导致阴极温度低的主要原因。
C. 阴极发射离子:阴极发射的主要是电子,而非离子。因此,这个选项与问题无关。
D. 负离子撞击阴极斑点:在电弧焊过程中,负离子(实际上是电子)会撞击阴极斑点,但这同样不是导致阴极温度低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选A:在焊条电弧焊过程中,阴极发射电子需要消耗一部分能量,这部分能量来自于阴极本身,从而导致阴极温度相对较低。因此,阳极温度比阴极温度高一些。所以正确答案是A。
A. CJ101
B. CJ201
C. CJ301
D. CJ401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铜气焊熔剂牌号识别的问题。我们需要从给定的选项中找出正确的铜气焊熔剂牌号。
首先,我们来分析各个选项:
A. CJ101:这个牌号并不对应于常见的铜气焊熔剂。在标准的熔剂牌号中,CJ101并不特指铜气焊熔剂,因此可以排除。
B. CJ201:同样,CJ201也不是专门用于铜气焊的熔剂牌号。在熔剂分类中,它可能代表其他类型的熔剂,因此不是本题的正确答案。
C. CJ301:在铜及铜合金的气焊和钎焊过程中,CJ301是一种常用的熔剂。它主要用于去除焊接表面的氧化物,防止焊接过程中再次氧化,从而保证焊接质量。因此,这个选项与题目要求相符。
D. CJ401:CJ401同样不是专门用于铜气焊的熔剂牌号。在熔剂分类体系中,它可能代表其他金属或合金的焊接熔剂,故不是本题的答案。
综上所述,根据铜气焊熔剂的常见牌号和应用场景,我们可以确定CJ301是正确答案。这种熔剂在铜及铜合金的气焊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够去除氧化物并防止再氧化,从而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和性能。
因此,答案是C. CJ301。
A. 减少有害气体的浸入
B. 提高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
C. 改善焊接接头化学成分
D. 起填充金属作用
解析:气焊熔剂的作用主要包括保护熔池、去除熔池中形成的氧化物杂质以及增加熔池金属的流动性。以下是对各个选项的解析:
A. 减少有害气体的浸入:这个选项是正确的。气焊熔剂能够在焊接过程中覆盖熔池,减少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如氮、氧)与熔池金属反应,从而保护熔池。
B. 提高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这个选项是错误的。气焊熔剂并不直接作用于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力学性能主要取决于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
C. 改善焊接接头化学成分:这个选项是错误的。气焊熔剂的加入不会改变焊接接头的化学成分,其主要作用是保护熔池和去除氧化物。
D. 起填充金属作用:这个选项是错误的。填充金属的作用是由焊接材料(如焊丝)来实现的,而不是气焊熔剂。
因此,正确答案是A,气焊熔剂的作用之一是减少有害气体的浸入,保护熔池。
A. 1.0~2.0 mm
B. 2.0~3.0 mm
C. 3.0~4.0 mm
D. 4.0~5.0 mm
解析:在解析这道关于气焊焊丝直径选择的题目时,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焊丝直径与工件厚度的匹配关系。气焊过程中,焊丝的选择对于焊接质量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焊缝的填充效果、焊接速度和焊接质量。
现在,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1.0~2.0 mm:这个直径范围的焊丝通常适用于较薄的工件,因为焊丝较细,能够更精确地控制焊缝的宽度和深度,避免在较厚的工件上造成焊缝填充不足的问题。对于3.0~5.0 mm的工件,这个直径可能偏小。
B. 2.0~3.0 mm:虽然这个直径的焊丝比A选项稍大,但仍然可能不足以充分填充3.0~5.0 mm厚度工件的焊缝,特别是在需要较高焊接效率和质量要求的场合。
C. 3.0~4.0 mm:这个直径范围的焊丝与3.0~5.0 mm的工件厚度相匹配,能够确保焊缝得到充分的填充,同时保持较好的焊接质量和效率。这是因为在气焊过程中,焊丝直径与工件厚度的适当匹配对于获得均匀、致密的焊缝至关重要。
D. 4.0~5.0 mm:这个直径的焊丝对于3.0~5.0 mm的工件来说可能偏大,可能会导致焊接过程中焊丝熔化过快,难以精确控制焊缝形状,甚至可能造成焊缝过宽、过深,影响焊接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3.0~5.0 mm的工件,选择直径为3.0~4.0 mm的焊丝最为合适。这不仅能够确保焊缝得到充分填充,还能保持较高的焊接质量和效率。因此,正确答案是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