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左视图
B、 俯视图
C、 仰视图
D、 剖视图
E、 主视图
答案:ACDE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机械制图基础概念的问题。我们需要理解在机械制图中,物体的不同投影方式所对应的术语。
首先,我们来分析题目中给出的各个选项:
A. 左视图:在机械制图中,左视图是指从物体的左方垂直投影到与物体主视图成90度角的投影面上所得到的视图。这明显不是一个水平投影,因为它是从物体的侧面进行投影的。
B. 俯视图:俯视图是指从物体的上方垂直投影到与物体主视图平行的投影面上所得到的视图。这是一个水平投影,因为它是从物体的顶部垂直向下看的。
C. 仰视图:仰视图并不是机械制图中的标准术语,且从字面意思理解,它更接近于从下方往上看,这与水平投影无关。此外,在机械制图中,我们通常不采用“仰视图”这一术语。
D. 剖视图:剖视图是通过假想的剖切平面(或剖切组合平面)剖开物体,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平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剖视图并不是基于水平投影的,而是基于物体被剖切后的内部结构投影。
E. 主视图:主视图是指物体由前方向后做正投影所得的视图。这也是一个垂直投影,但不是水平投影,因为它是从物体的正前方看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确定在机械制图中,物体的水平投影特指俯视图。而左视图、仰视图(非标准术语且不符合水平投影定义)、剖视图和主视图都不是水平投影。
因此,正确答案是A、C、D、E,即题目中给出的除了B(俯视图)之外的所有选项。但根据题目中的“不能称为”的表述,我们实际上应选择那些不是水平投影的选项,即ACDE。
A、 左视图
B、 俯视图
C、 仰视图
D、 剖视图
E、 主视图
答案:ACDE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机械制图基础概念的问题。我们需要理解在机械制图中,物体的不同投影方式所对应的术语。
首先,我们来分析题目中给出的各个选项:
A. 左视图:在机械制图中,左视图是指从物体的左方垂直投影到与物体主视图成90度角的投影面上所得到的视图。这明显不是一个水平投影,因为它是从物体的侧面进行投影的。
B. 俯视图:俯视图是指从物体的上方垂直投影到与物体主视图平行的投影面上所得到的视图。这是一个水平投影,因为它是从物体的顶部垂直向下看的。
C. 仰视图:仰视图并不是机械制图中的标准术语,且从字面意思理解,它更接近于从下方往上看,这与水平投影无关。此外,在机械制图中,我们通常不采用“仰视图”这一术语。
D. 剖视图:剖视图是通过假想的剖切平面(或剖切组合平面)剖开物体,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平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剖视图并不是基于水平投影的,而是基于物体被剖切后的内部结构投影。
E. 主视图:主视图是指物体由前方向后做正投影所得的视图。这也是一个垂直投影,但不是水平投影,因为它是从物体的正前方看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确定在机械制图中,物体的水平投影特指俯视图。而左视图、仰视图(非标准术语且不符合水平投影定义)、剖视图和主视图都不是水平投影。
因此,正确答案是A、C、D、E,即题目中给出的除了B(俯视图)之外的所有选项。但根据题目中的“不能称为”的表述,我们实际上应选择那些不是水平投影的选项,即ACDE。
解析:选项A:“正确” - 这个选项表述的是在电弧冷焊灰铸铁时,通过增加焊接热输入,可以达到减小焊接应力、防止裂纹的目的,并且认为这样做会使半熔化区的白口铸铁组织变薄,有利于加工。
选项B:“错误” - 这个选项表示上述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为什么答案是B:
焊接热输入的影响:在电弧冷焊灰铸铁时,如果增加焊接热输入,反而会使焊接部位的温度梯度减小,可能导致铸铁的石墨化,这样不仅不会减小焊接应力,反而可能增加焊接应力,导致裂纹的产生。
白口铸铁组织:白口铸铁组织硬而脆,如果增加焊接热输入,可能会使白口铸铁组织增厚,而不是变薄,这样反而不利于加工。
防止裂纹的方法:为了防止裂纹,通常需要控制焊接热输入,采用较小的热输入,并采取适当的预热和焊后热处理措施,以减少焊接应力和防止裂纹的产生。
综上所述,增加焊接热输入并不能达到题目所述的目的,因此正确答案是B,即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A. 单相奥氏体
B. 奥氏体+马氏体
C. 珠光体+铁素体
D. 马氏体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焊接材料组织和性能的题目,主要考察的是不同材质焊接时焊缝的组织变化。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单相奥氏体:这通常出现在纯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中,但在此题中,我们焊接的是1Cr18Ni9不锈钢(一种奥氏体不锈钢)和Q235低碳钢。由于Q235低碳钢并不含有足够的镍和铬来形成奥氏体,因此单纯形成单相奥氏体组织的可能性不大。
B. 奥氏体+马氏体:当奥氏体不锈钢(如1Cr18Ni9)与低碳钢(如Q235)焊接时,由于两者化学成分的差异,焊缝中会出现奥氏体和马氏体的混合组织。这是因为焊缝中的化学成分会介于两种母材之间,部分区域可能因镍、铬含量较高而形成奥氏体,而另一部分则可能因这些元素含量较低而形成马氏体。特别是在熔合比为30%~40%时,这种混合组织的出现是合理的。
C. 珠光体+铁素体:这两种组织主要出现在碳钢或低合金钢的焊接中。由于1Cr18Ni9不锈钢中并不含有足够的碳来形成珠光体,且其镍、铬含量较高,不利于铁素体的形成,因此这个选项不太可能。
D. 马氏体:虽然马氏体可能出现在焊缝的某些区域,但单独作为焊缝的主要组织类型并不准确。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有奥氏体不锈钢的参与,焊缝中更可能形成奥氏体和马氏体的混合组织,而非单纯的马氏体。
综上所述,考虑到焊接材料的性质、熔合比以及焊缝中可能出现的组织变化,最合理的答案是B选项:奥氏体+马氏体。这是因为焊缝中的化学成分会介于两种母材之间,导致部分区域形成奥氏体,而另一部分则可能形成马氏体。
A. R
B. A
C. W
D. V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电压单位的选择题。
选项解析如下: A. R:这是电阻的单位,符号为欧姆(Ω),不是电压的单位。 B. A:这是电流的单位,符号为安培(A),不是电压的单位。 C. W:这是功率的单位,符号为瓦特(W),不是电压的单位。 D. V:这是电压的单位,符号为伏特(V),是正确答案。
选择答案D的原因是,伏特(V)是国际单位制中表示电压的标准单位,符合题目要求。其他选项分别代表电阻、电流和功率的单位,与电压单位不符。因此,正确答案是D。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焊接技术中气孔产生原因的判断题。我们来逐一分析题干和选项:
首先,理解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题目提到“产生气孔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焊接工艺参数不合适,如电弧电压偏低、焊接速度太慢等”。这里的核心是探讨焊接工艺参数与气孔产生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我们分析选项:
A. 正确
这个选项认为题干中提到的焊接工艺参数不合适(如电弧电压偏低、焊接速度太慢)是导致气孔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这种表述并不完全准确。
B. 错误
选择这个选项,意味着我们认为题干中的描述不是气孔产生的主要原因,或者至少不是唯一的主要原因。实际上,虽然焊接工艺参数不合适(如电弧电压偏低、焊接速度太慢)可能增加气孔产生的风险,但它们并不是气孔产生的唯一或必然原因。气孔的产生还可能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焊接材料的质量、焊接环境的湿度、焊接前的清洁程度等。
现在,我们详细解析为什么选择B选项:
焊接工艺参数的影响:电弧电压偏低和焊接速度太慢确实可能增加焊接过程中的气体滞留,从而增加气孔产生的风险。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气孔产生的唯一原因。
其他因素的影响:气孔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例如,焊接材料中的杂质、焊接环境中的湿度、焊接前的清洁不彻底等都可能导致气孔的产生。
题干表述的局限性:题干将焊接工艺参数不合适描述为气孔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表述忽略了其他可能同样重要的因素,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虽然焊接工艺参数不合适可能增加气孔产生的风险,但它们并不是气孔产生的唯一或主要原因。因此,题干中的描述是片面的,选项B“错误”是正确的选择。
A. HJ250
B. HJ431
C. CJ101
D. CJ201
E. CJ301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气焊中用于焊接铜及铜合金的熔剂选择。
A. HJ250 - 这种熔剂主要用于焊接碳钢和低合金钢,不适合焊接铜及铜合金。 B. HJ431 - 同样,这种熔剂也主要用于焊接碳钢,特别是高碳钢的焊接,不适用于铜及铜合金。 C. CJ101 - 这种熔剂是铜焊熔剂,但不是用于气焊,而是用于钎焊,因此它也不符合题目要求。 D. CJ201 - 这也是一种钎焊熔剂,用于铜及铜合金的钎焊,而非气焊。 E. CJ301 - 这实际上是一种适用于铜及铜合金气焊的熔剂。
所以,选项A、B、C和D都是不适合用于气焊铜及铜合金的熔剂,而E选项CJ301是适用于气焊铜及铜合金的熔剂。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因为题目问的是“不是”用于气焊铜及铜合金的熔剂。
A. 不应超过65dB,最高不能超过80dB
B. 不应超过75dB,最高不能超过85dB
C. 不应超过85dB,最高不能超过90dB
D. 不应超过90dB,最高不能超过95dB
E. 不应超过95dB,最高不能超过100dB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工业企业噪声标准的选择题。为了准确解答,我们需要参考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规定,了解工业企业噪声的允许范围。
首先,我们分析题目中的各个选项:
A选项(不应超过65dB,最高不能超过80dB):这个范围远低于一般工业企业噪声的允许标准,因此不正确。
B选项(不应超过75dB,最高不能超过85dB):同样,这个范围也低于通常的工业企业噪声标准,故不正确。
C选项(不应超过85dB,最高不能超过90dB):这个范围与工业企业噪声的常规控制标准相符。在多数国家和地区,为了保护工人的听力健康,工业场所的噪声水平通常被限制在85dB以下,对于无法避免的高噪声区域,也会设定严格的最高限值,如90dB,并采取额外的防护措施。
D选项(不应超过90dB,最高不能超过95dB):这个范围超出了常规的工业企业噪声控制标准,因此不正确。
E选项(不应超过95dB,最高不能超过100dB):这个范围同样远高于常规的工业企业噪声控制标准,故不正确。
接下来,我们解释为什么选择C选项:
C选项符合工业企业噪声控制的普遍原则,即工作场所的噪声水平应尽可能低,以保护工人的听力健康。具体来说,85dB是许多国家和地区设定的长期暴露噪声的限值,而90dB则可能是针对某些特殊情况下(如短时间暴露或采取额外防护措施)的更高限值。
综上所述,C选项(不应超过85dB,最高不能超过90dB)是正确的,因为它符合工业企业噪声控制的常规标准。
因此,答案是C。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气焊操作中的基本技能知识。
A. 正确:这个选项意味着在水平固定位置进行管子对接气焊时,焊嘴与焊丝之间的夹角应该保持在45°左右。如果这是正确的操作方法,那么选择这个选项将是正确的。
B. 错误:这个选项意味着在水平固定位置进行管子对接气焊时,焊嘴与焊丝之间的夹角不需要保持在45°左右,可能是其他角度或者没有固定角度。
为什么选B(错误): 在气焊过程中,焊嘴与焊丝之间的夹角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需要根据具体的焊接情况来调整。例如,焊接的厚度、管子的材质、焊接的速度等因素都会影响这个角度的选择。对于水平固定位置的管子对接焊接,通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焊嘴与焊丝之间的角度,而不是固定在45°左右。因此,说焊嘴与焊丝间的夹角约在45°左右是一个过于具体且不准确的表述,所以正确答案是B(错误)。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角度以确保焊接质量。
A. 电弧稳定
B. 焊条适应性强
C. 成本较低
D. 触电危险性较大
E. 功率因数较低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直流弧焊机与交流弧焊机在性能特点上的比较。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电弧稳定:直流弧焊机的电弧稳定性通常优于交流弧焊机。因为直流电弧的磁场分布较为稳定,不易产生磁偏吹现象,使得电弧更加稳定,焊接质量更高。因此,A选项正确。
B. 焊条适应性强:直流弧焊机可以方便地调节电流极性,以适应不同种类的焊条。例如,使用碱性焊条时,采用直流反接(焊条接负极)可以有效减少气孔等焊接缺陷,提高焊接质量。而交流弧焊机由于电流方向不断变化,无法直接调节极性,因此在焊条适应性上相对较差。所以,B选项正确。
C. 成本较低:从设备成本的角度来看,直流弧焊机的制造成本往往高于交流弧焊机,因为其内部结构更为复杂,需要更多的电子元件来实现电流的稳定和极性的调节。因此,C选项错误。
D. 触电危险性较大:无论是直流弧焊机还是交流弧焊机,只要操作不当或防护措施不到位,都存在触电的危险性。但两者在触电危险性上并无显著差异,因此D选项错误地将直流弧焊机描述为触电危险性较大,这是不准确的。
E. 功率因数较低:实际上,直流弧焊机的功率因数通常高于交流弧焊机。因为直流电在传输过程中没有无功功率的损耗(如电感或电容产生的无功电流),所以其功率因数较高。而交流电在传输过程中,由于电感、电容等元件的存在,会产生一定的无功功率损耗,导致功率因数降低。因此,E选项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A和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