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皮肤金属化
B、 金属热
C、 铅中毒
D、 焊工尘肺
E、 锰中毒
答案:BDE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焊工在职业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健康风险。
A. 皮肤金属化:这种情况指的是金属微小颗粒沉积在皮肤上,但这种情况并不是长期接触金属烟尘的主要健康风险,因此不是最佳选项。
B. 金属热:这是由于吸入某些金属氧化物(如锌、铜)烟尘引起的职业性疾病,表现为发热、出汗、疲劳等症状,是焊工可能面临的风险之一。
C. 铅中毒:虽然铅中毒是金属中毒的一种,但焊工在工作中接触铅的机会相对较少,因此不是焊工长期接触金属烟尘的主要风险。
D. 焊工尘肺:长期吸入金属烟尘可能导致焊工尘肺,这是一种职业病,由于肺部长期吸入有害物质导致肺部纤维化,是焊工常见的健康风险。
E. 锰中毒:焊工在焊接作业中可能会接触到含锰的焊条或材料,长期吸入锰烟尘可能导致锰中毒,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
因此,正确答案是 BDE。这三个选项分别对应焊工可能因长期接触金属烟尘而形成的金属热、焊工尘肺和锰中毒,这些都是焊工职业活动中常见的健康风险。
A、 皮肤金属化
B、 金属热
C、 铅中毒
D、 焊工尘肺
E、 锰中毒
答案:BDE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焊工在职业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健康风险。
A. 皮肤金属化:这种情况指的是金属微小颗粒沉积在皮肤上,但这种情况并不是长期接触金属烟尘的主要健康风险,因此不是最佳选项。
B. 金属热:这是由于吸入某些金属氧化物(如锌、铜)烟尘引起的职业性疾病,表现为发热、出汗、疲劳等症状,是焊工可能面临的风险之一。
C. 铅中毒:虽然铅中毒是金属中毒的一种,但焊工在工作中接触铅的机会相对较少,因此不是焊工长期接触金属烟尘的主要风险。
D. 焊工尘肺:长期吸入金属烟尘可能导致焊工尘肺,这是一种职业病,由于肺部长期吸入有害物质导致肺部纤维化,是焊工常见的健康风险。
E. 锰中毒:焊工在焊接作业中可能会接触到含锰的焊条或材料,长期吸入锰烟尘可能导致锰中毒,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
因此,正确答案是 BDE。这三个选项分别对应焊工可能因长期接触金属烟尘而形成的金属热、焊工尘肺和锰中毒,这些都是焊工职业活动中常见的健康风险。
A. 椭圆形黑点
B. 不规则的白亮块状
C. 点状或条状
D. 规则的黑色线状
解析:在解析这道关于X射线探伤中夹钨在胶片上呈现形态的题目时,我们首先要理解X射线探伤的基本原理和夹钨现象的特点。
X射线探伤是一种利用X射线穿透物质并在胶片上形成影像,以检测材料内部缺陷(如裂纹、气孔、夹渣等)的方法。夹钨,作为焊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一种缺陷,指的是钨极在焊接过程中意外地进入焊缝金属中。
现在我们来逐一分析选项:
A. 椭圆形黑点:这个选项描述了一种可能的缺陷影像,但通常不是夹钨的典型表现。椭圆形黑点可能代表其他类型的缺陷或异物,但不是夹钨的直接特征。
B. 不规则的白亮块状:夹钨在X射线胶片上通常呈现为不规则的白亮块状。这是因为钨的密度远高于焊缝金属,X射线在穿透钨时衰减更多,导致胶片上对应位置曝光不足,形成白亮区域。同时,由于夹钨的形状和位置往往不规则,因此形成的影像也是不规则的。
C. 点状或条状:这个选项描述的形状较为简单,但不足以准确描述夹钨在胶片上的复杂形态。夹钨可能形成点状,但更常见的是不规则块状,且条状形态并不典型。
D. 规则的黑色线状:这个选项与夹钨的影像特征完全不符。黑色线状通常代表X射线能够完全穿透且曝光过度的区域,而夹钨由于密度高,会导致曝光不足,形成白亮影像。
综上所述,夹钨在X射线探伤胶片上最典型的呈现形态是不规则的白亮块状,因此正确答案是B。这个选项准确地描述了夹钨在X射线胶片上的影像特征。
解析:选项A:“正确” - 这个选项表述的是在电弧冷焊灰铸铁时,通过增加焊接热输入,可以达到减小焊接应力、防止裂纹的目的,并且认为这样做会使半熔化区的白口铸铁组织变薄,有利于加工。
选项B:“错误” - 这个选项表示上述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为什么答案是B:
焊接热输入的影响:在电弧冷焊灰铸铁时,如果增加焊接热输入,反而会使焊接部位的温度梯度减小,可能导致铸铁的石墨化,这样不仅不会减小焊接应力,反而可能增加焊接应力,导致裂纹的产生。
白口铸铁组织:白口铸铁组织硬而脆,如果增加焊接热输入,可能会使白口铸铁组织增厚,而不是变薄,这样反而不利于加工。
防止裂纹的方法:为了防止裂纹,通常需要控制焊接热输入,采用较小的热输入,并采取适当的预热和焊后热处理措施,以减少焊接应力和防止裂纹的产生。
综上所述,增加焊接热输入并不能达到题目所述的目的,因此正确答案是B,即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A. 0.5
B. 0.4
C. 0.3
D. 0.2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焊缝缺陷及其修复标准的理解。
首先,我们明确题目中提到的焊缝表面和内部的各种缺陷,以及这些缺陷对焊缝质量的影响。焊缝表面的裂纹、气孔、深弧坑和咬边,以及焊缝内部的无损探伤检测中发现的超过标准的缺陷,都是影响焊缝强度、密封性和耐久性的重要因素。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选项(0.5mm):题目中明确指出“收尾处有大于0.5mm深的弧坑”作为需要返修的缺陷之一,同时考虑到咬边深度也是影响焊缝质量的重要因素,且0.5mm是一个相对较大的深度,可能对焊缝的整体性能造成显著影响。因此,将咬边深度的返修标准设定为0.5mm是合理的。
B选项(0.4mm):此选项的咬边深度标准低于A选项,但在没有额外信息表明0.4mm是更合适的标准时,我们倾向于选择更严格的标准以确保焊缝质量。
C选项(0.3mm):同样,此选项的咬边深度标准更低,可能不足以覆盖所有对焊缝质量有显著影响的咬边情况。
D选项(0.2mm):此选项的咬边深度标准过低,很可能导致许多实际上影响焊缝质量的咬边缺陷被忽视。
综上所述,考虑到焊缝表面的裂纹、气孔、深弧坑以及焊缝内部的超标缺陷均对焊缝质量有显著影响,且题目中已明确将大于0.5mm深的弧坑作为需要返修的缺陷之一,因此我们可以合理推断,咬边深度的返修标准也应与之相当或更高。因此,A选项(0.5mm)是最合适的答案。
故答案为A。
A. 钨
B. 碳
C. 硫
D. 磷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金属的物理性质,特别是与金属相似的某些非金属单质或化合物的性质对比。
A选项,钨是一种金属元素,金属通常具有的特性包括不透明性、有光泽以及良好的延展性。因此,钨符合题目中描述的不透明、有光泽、有延展性等特性,A选项正确。
B选项,碳在自然界中存在多种形态,如石墨和金刚石。虽然石墨具有一些金属般的性质(如导电性),但它并不完全具备金属的所有特性,特别是其光泽和延展性并不显著。而金刚石则是透明的,且硬度极高但延展性差。因此,碳不符合题目描述的所有特性,B选项错误。
C选项,硫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其单质通常呈黄色固体,不具备金属的光泽和延展性。硫的导电性也很差,与金属性质相差甚远。因此,C选项错误。
D选项,磷同样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其单质(如白磷和红磷)均不具备金属的光泽和延展性。磷的导电性也很差,不符合金属的特性。因此,D选项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A。
解析:选项A:“正确” - 这一选项暗示使用耳罩时,应避免耳罩软垫圈与周围皮肤贴合。
选项B:“错误” - 这一选项表示使用耳罩时,耳罩软垫圈与周围皮肤贴合是允许的,甚至是必要的。
解析: 正确答案是B,即“错误”。使用耳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隔音,保护听力不受噪音伤害。耳罩软垫圈与周围皮肤贴合能够有效提高隔音效果,因为贴合的软垫可以更好地密封耳道,阻止噪音进入。如果耳罩软垫圈不与皮肤贴合,将可能导致隔音效果不佳,降低耳罩的保护作用。因此,使用耳罩时,应确保软垫圈与皮肤紧密贴合,以达到最佳的隔音效果。选项A的说法与耳罩的正确使用方法相悖,所以是错误的。
A. 不加填充材料
B. 25-20型的A407焊条
C. 25-13型的A307焊条
D. 18-8型的A102焊条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焊接材料的选择以及焊接接头组织的基本知识。
选项解析如下:
A. 不加填充材料:这种情况下,焊接过程中不会加入任何填充材料,焊缝金属的成分将主要由母材熔化后决定。由于1Cr18Ni9不锈钢和Q235低碳钢的成分差异较大,不加填充材料很难得到奥氏体+马氏体组织。
B. 25-20型的A407焊条:这种焊条是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焊条,但其合金成分与1Cr18Ni9不锈钢不完全匹配,且25-20型焊条的含碳量较高,可能导致焊缝组织中出现过多的马氏体,不利于获得奥氏体+马氏体组织。
C. 25-13型的A307焊条:这种焊条的合金成分比25-20型的A407焊条更接近1Cr18Ni9不锈钢,但仍然不是最佳选择,因为其熔合比和化学成分不完全符合题目要求。
D. 18-8型的A102焊条:这种焊条是典型的奥氏体不锈钢焊条,含有大约18%的铬和8%的镍,与1Cr18Ni9不锈钢的成分较为接近。在母材熔合比为30%~40%时,焊缝中的合金元素含量能够满足形成奥氏体+马氏体组织的条件。
为什么选D: 选择D的原因在于18-8型的A102焊条的成分与1Cr18Ni9不锈钢较为匹配,能够在适当的熔合比下(30%~40%),通过焊接过程获得奥氏体+马氏体的焊缝组织。这样的焊缝组织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符合焊接质量的要求。因此,正确答案是D。
A. 图形放大或缩小后的尺寸
B. 实际所画图形尺寸
C. 实际尺寸
D. 图形比例尺寸
解析:在机械制图中,标注尺寸的目的是为了准确表达机件的真实大小,确保加工的准确性。以下是各个选项的解析:
A. 图形放大或缩小后的尺寸:这个选项不正确,因为图形的放大或缩小仅仅是为了便于观察和绘图,并不改变机件的实际大小。
B. 实际所画图形尺寸:这个选项也不正确,因为实际绘图时的尺寸受图纸比例影响,不能直接反映机件的实际大小。
C. 实际尺寸:这是正确答案。在机械制图中,无论图形如何放大或缩小,标注的尺寸都应当是机件的实际尺寸,以确保加工出来的零件符合设计要求。
D. 图形比例尺寸:这个选项不正确,图形比例尺寸仅反映了图形与实际尺寸之间的比例关系,并不直接给出机件的实际尺寸。
因此,正确答案是C,即应按机件的实际尺寸进行标注。这样做可以确保图纸的尺寸信息准确无误,避免在加工过程中出现误差。
A. 焊件厚度
B. 焊接电流大小
C. 电源极性
D. 焊丝直径
E. 电弧电压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钨极氩弧焊(TIG焊)中钨极直径的选择依据。
A. 焊件厚度:焊件厚度会影响焊接过程中所需的焊接电流大小,进而影响钨极直径的选择。较厚的焊件可能需要更大的电流,因此需要选择较大直径的钨极。
B. 焊接电流大小:这是选择钨极直径的直接因素。钨极的直径必须与焊接电流相匹配,以确保电弧稳定和足够的熔深。如果电流过大而钨极直径过小,会导致钨极过热和烧损;反之,如果电流过小而钨极直径过大,则电弧不易维持。
C. 电源极性:电源极性(直流正接或直流反接)也会影响钨极的烧损情况,从而影响钨极直径的选择。不同极性下,钨极的烧损速率不同,因此需要根据电源极性来调整钨极直径。
D. 焊丝直径:虽然焊丝直径在一定程度上与焊接过程有关,但它并不是决定钨极直径的主要因素。焊丝直径主要影响填充金属的输入量和熔敷效率。
E. 电弧电压:电弧电压与焊接电流共同决定了电弧的热量,但它不是单独决定钨极直径的主要因素。通常,电弧电压和焊接电流是相互配合调整的。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ABC,因为焊件厚度、焊接电流大小和电源极性是选择钨极直径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