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财会金融
>
昭通市煤矿兼职救护队员培训技能理论考试题库
搜索
昭通市煤矿兼职救护队员培训技能理论考试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28.灭火应从进风侧进行,为控制火势可采取()等措施阻止火势蔓延。

A、 设置水幕

B、 拆除木支架

C、 对巷道实施爆破处理

D、 拆除一定区段巷道中的木背板

答案:ABD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煤矿火灾扑救策略的选择题。我们需要分析每个选项对于控制火势蔓延的有效性,并确定哪些措施是合理且可行的。

首先,理解题目背景:在煤矿火灾中,为了有效控制火势,需要从进风侧进行灭火,并采取额外措施来阻止火势的进一步蔓延。

接下来,分析每个选项:

A选项(设置水幕):水幕能够有效降低空气中的温度,隔绝或减缓火势的蔓延。在煤矿火灾中,设置水幕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防火措施。
B选项(拆除木支架):木支架等易燃材料在火灾中可能加剧火势。拆除这些易燃材料有助于减少火源,从而控制火势的蔓延。
C选项(对巷道实施爆破处理):爆破处理在火灾情况下是极其危险和不合理的。它可能引发更大的火灾或爆炸,对救援人员和矿井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D选项(拆除一定区段巷道中的木背板):与B选项类似,拆除易燃的木背板有助于减少火势的蔓延,是一种合理的防火措施。

综上所述,A、B、D三个选项都是有效控制火势蔓延的合理措施,而C选项则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不适用于火灾救援场景。

因此,正确答案是A、B、D。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从不同角度控制火势,减少火灾对煤矿的破坏。

Scan me!
昭通市煤矿兼职救护队员培训技能理论考试题库
29.处理上山巷道水灾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6ff06-6b8f-916b-c0f6-b63fe774e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0.为保证在高温区工作的安全,采取的降温方法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6ff06-6b8f-939d-c0f6-b63fe774e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1. 影响瓦斯爆炸的因素有()及其他可燃气体和煤尘的影响。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6ff06-6b8f-953d-c0f6-b63fe774e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2.《煤矿救护规程》规定了矿山救护队的组织、救护队指战员的条件()以及抢救救灾,处理事故的行为准则,是煤矿安全救护工作管理规范化的重要法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6ff06-6b8f-9718-c0f6-b63fe774e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3.预防突出的技术措施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6ff06-6b8f-98ec-c0f6-b63fe774e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4.煤尘爆炸的危害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6ff06-6b8f-9b03-c0f6-b63fe774e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5.ASZ-30型苏生器在使用中自动肺不工作的原因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6ff06-6b8f-9d17-c0f6-b63fe774e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6.侦察小队人员应有明确分工, 分别检查通风()顶板等况,并做好记录,把侦察结果标记在图纸上。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6ff06-6b8f-9efa-c0f6-b63fe774e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7.处理水灾事故时,矿山救护队到达事故矿井后,应根据矿井具有生存条件的地点及其进入的通道等,并根据被堵人员所在地点的空间、()浓度以及救出人员所需的大致时间制定相应救灾方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6ff06-6b8f-a09e-c0f6-b63fe774e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8.《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可以通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系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6ff06-6b8f-a3c5-c0f6-b63fe774e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财会金融
>
昭通市煤矿兼职救护队员培训技能理论考试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昭通市煤矿兼职救护队员培训技能理论考试题库

28.灭火应从进风侧进行,为控制火势可采取()等措施阻止火势蔓延。

A、 设置水幕

B、 拆除木支架

C、 对巷道实施爆破处理

D、 拆除一定区段巷道中的木背板

答案:ABD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煤矿火灾扑救策略的选择题。我们需要分析每个选项对于控制火势蔓延的有效性,并确定哪些措施是合理且可行的。

首先,理解题目背景:在煤矿火灾中,为了有效控制火势,需要从进风侧进行灭火,并采取额外措施来阻止火势的进一步蔓延。

接下来,分析每个选项:

A选项(设置水幕):水幕能够有效降低空气中的温度,隔绝或减缓火势的蔓延。在煤矿火灾中,设置水幕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防火措施。
B选项(拆除木支架):木支架等易燃材料在火灾中可能加剧火势。拆除这些易燃材料有助于减少火源,从而控制火势的蔓延。
C选项(对巷道实施爆破处理):爆破处理在火灾情况下是极其危险和不合理的。它可能引发更大的火灾或爆炸,对救援人员和矿井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D选项(拆除一定区段巷道中的木背板):与B选项类似,拆除易燃的木背板有助于减少火势的蔓延,是一种合理的防火措施。

综上所述,A、B、D三个选项都是有效控制火势蔓延的合理措施,而C选项则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不适用于火灾救援场景。

因此,正确答案是A、B、D。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从不同角度控制火势,减少火灾对煤矿的破坏。

Scan me!
昭通市煤矿兼职救护队员培训技能理论考试题库
相关题目
29.处理上山巷道水灾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A. 检查并加固巷道支护,防止二次透水、积水和淤泥的冲击

B. 透水点下方要有能存水及存沉积物的有效空间,否则人员要撤到安全地点

C. 保证人员在作业中的通信联系和退路安全畅通

D. 指定专人检测风量和风流变化情况

解析:选项A:检查并加固巷道支护,防止二次透水、积水和淤泥的冲击。这是因为在处理上山巷道水灾时,水灾可能造成巷道结构的损害,如果不进行加固,可能会发生二次透水事故,同时积水与淤泥的冲击也会对救援人员和设备造成威胁。

选项B:透水点下方要有能存水及存沉积物的有效空间,否则人员要撤到安全地点。透水点下方如果没有足够的存水空间,可能会造成水灾的进一步扩大,对人员安全造成威胁,因此需要确保有足够空间或者撤离到安全地带。

选项C:保证人员在作业中的通信联系和退路安全畅通。救援作业中保持通信畅通是基本的安全要求,以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救援协调。同时,确保退路安全畅通是为了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撤离,保障人员安全。

选项D:指定专人检测风量和风流变化情况。虽然监测风量和风流变化对于矿井安全非常重要,但在处理上山巷道水灾的特定情况下,它并不是首要考虑的事项。因此,这个选项在这种情况下不是必须优先考虑的。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答案为ABC,因为这三个选项直接关联到处理上山巷道水灾时的紧急措施和安全保障,是救援行动中必须优先考虑的事项。选项D虽然也是矿井安全的重要方面,但在这种紧急救援情况下,相较于ABC选项,它的重要性较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6ff06-6b8f-916b-c0f6-b63fe774e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0.为保证在高温区工作的安全,采取的降温方法有()。

A. 利用局部通风机、风管、通风装置、水幕和水冷却巷道

B. 临时封闭高温区

C. 穿防热服

D. 调整风流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高温区工作安全降温方法的选择题。我们需要分析每个选项,以确定哪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在高温区工作时降低温度,保证安全。

A选项:利用局部通风机、风管、通风装置、水幕和水冷却巷道。这是一种有效的降温方法。通过增加通风,可以带走巷道内的热量,降低温度。同时,水幕和水冷却巷道可以直接降低巷道表面的温度,进一步改善工作环境。

B选项:临时封闭高温区。虽然这个选项听起来可能与降温相悖,但在某些情况下,临时封闭高温区可以减少热量的扩散,为救援或维修工作提供一个相对低温的环境。此外,封闭后可以进行更集中的降温处理,如注入冷却剂或进行其他降温作业。

C选项:穿防热服。防热服可以保护工作人员免受高温的伤害,虽然它本身不直接降低环境温度,但它是保护工作人员免受高温影响的重要措施,因此也是降温策略的一部分。

D选项:调整风流。调整矿井内的风流方向和速度,可以更有效地带走热量,降低工作区域的温度。这是一种常用的矿井降温方法。

综上所述,A、B、C、D四个选项都是有效的降温方法,它们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帮助在高温区工作的人员保持安全。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6ff06-6b8f-939d-c0f6-b63fe774e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1. 影响瓦斯爆炸的因素有()及其他可燃气体和煤尘的影响。

A. 瓦斯绝对涌出量的影响

B. 温度的影响

C. 气压的影响

D. 点燃源能量的影响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影响瓦斯爆炸的因素。下面是对各个选项的解析:

A. 瓦斯绝对涌出量的影响:这个选项是正确的。瓦斯的绝对涌出量越大,矿井中瓦斯的浓度可能越高,从而增加了瓦斯爆炸的风险。

B. 温度的影响:这个选项也是正确的。温度升高可以加速化学反应,提高瓦斯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范围,更容易达到点燃条件。

C. 气压的影响:这个选项是错误的。虽然理论上气压的变化可能会影响气体混合物的爆炸极限,但在煤矿生产实践中,气压对瓦斯爆炸的影响相对较小,不是主要因素。

D. 点燃源能量的影响:这个选项是正确的。点燃源能量足够高时,能够点燃瓦斯与空气的混合物,引发爆炸。

综上所述,影响瓦斯爆炸的主要因素包括瓦斯的绝对涌出量、温度和点燃源能量,因此正确答案是ABD。气压虽然对爆炸有一定影响,但在实际煤矿生产中,它不是主导因素,所以不选择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6ff06-6b8f-953d-c0f6-b63fe774e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2.《煤矿救护规程》规定了矿山救护队的组织、救护队指战员的条件()以及抢救救灾,处理事故的行为准则,是煤矿安全救护工作管理规范化的重要法规。

A. 救护队的任务和职责

B. 救护队的技术装备和设施

C. 救护的培训与训练

D. 救护队的管理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煤矿救护规程》内容理解的选择题,我们需要分析每个选项,并确定它们是否都是《煤矿救护规程》所规定的内容。

首先,理解题目背景:《煤矿救护规程》是关于煤矿安全救护工作的重要法规,它详细规定了矿山救护队的多个方面,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

接下来,分析每个选项:
A选项(救护队的任务和职责):这是《煤矿救护规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规程会明确救护队在紧急情况下的具体任务和职责,以确保队员清楚自己的使命和行动方向。

B选项(救护队的技术装备和设施):规程通常会规定救护队所需的技术装备和设施,以确保队员在执行任务时拥有必要的工具和资源。

C选项(救护的培训与训练):为了保持救护队的专业能力和应对能力,规程会规定队员需要接受的培训和训练内容,以提升他们的技能和知识。

D选项(救护队的管理):规程还会涉及救护队的管理方面,包括组织结构、人员配置、日常管理等,以确保救护队的整体运作高效有序。

综上所述,A、B、C、D四个选项都是《煤矿救护规程》可能规定的内容,它们共同构成了规程的完整框架,确保了煤矿安全救护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

因此,答案是ABCD。这四个选项都准确地反映了《煤矿救护规程》所涵盖的关键内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6ff06-6b8f-9718-c0f6-b63fe774e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3.预防突出的技术措施有()。

A. 开采解放层

B. 震动放炮

C. 水力冲孔

D. 超前钻孔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预防煤矿突出的技术措施。以下是对各个选项的解析:

A. 开采解放层:这是一种预防煤矿突出的措施,通过开采解放层,可以降低煤层的应力集中,从而减少突出的风险。

B. 震动放炮:震动放炮是一种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常用的技术,通过控制爆破的震动,可以减小煤层的应力,降低突出危险性。

C. 水力冲孔:水力冲孔是一种利用高压水射流对煤层进行预处理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煤层的应力,预防突出。

D. 超前钻孔:超前钻孔是指在煤层中提前施工钻孔,释放煤层的应力,从而降低突出风险。

答案:ABCD

这道题的答案是ABCD,因为以上四个选项都是预防煤矿突出的技术措施。这些措施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降低煤层的应力,减小突出风险,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在实际情况中,这些措施可能会根据煤矿的具体条件进行综合运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6ff06-6b8f-98ec-c0f6-b63fe774e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4.煤尘爆炸的危害有()。

A. 高温

B. 高压

C. 大量有害气体

D. 衍生事故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煤尘爆炸危害的选择题,我们需要分析煤尘爆炸时可能产生的各种危害,并从给定的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答案。

首先,我们梳理一下煤尘爆炸的基本特点和可能产生的后果:

高温:煤尘爆炸时,会产生极高的温度,这是因为爆炸反应释放了大量的热能。高温不仅会对人员造成烧伤,还可能引发火灾。

高压:爆炸会产生冲击波,形成高压环境。这种高压可以破坏矿井结构,对人员和设备造成严重伤害。

大量有害气体:煤尘爆炸后,会释放出大量的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对人体有毒害作用,可能导致人员中毒甚至死亡。

衍生事故:煤尘爆炸后,可能引发次生灾害,如火灾、瓦斯爆炸等,进一步加剧事故的严重性。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 高温:符合煤尘爆炸的特点,是爆炸产生的直接危害之一。
B. 高压: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会形成高压环境,对矿井和人员构成威胁。
C. 大量有害气体:煤尘爆炸会释放有害气体,对人体有毒害作用。
D. 衍生事故:煤尘爆炸后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也是其危害之一。

综上所述,煤尘爆炸的危害包括高温、高压、大量有害气体以及可能引发的衍生事故。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6ff06-6b8f-9b03-c0f6-b63fe774e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5.ASZ-30型苏生器在使用中自动肺不工作的原因是()。

A. 呼吸道不畅通

B. 面罩接触不严密

C. 面罩漏气

D. 氧气压力过大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ASZ-30型苏生器在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原因的理解。

A. 呼吸道不畅通:这个选项指的是使用者的呼吸道存在阻塞,这会导致苏生器即便工作也无法将氧气送入使用者肺部。但题目问的是“自动肺不工作”的原因,呼吸道不畅通不会直接导致自动肺不工作,所以这个选项不正确。

B. 面罩接触不严密:如果面罩与使用者的面部接触不严密,会导致自动肺工作时的气压泄漏,从而影响自动肺的正常工作。这是一个可能导致自动肺不工作的原因。

C. 面罩漏气:这个选项与B选项类似,如果面罩漏气,那么自动肺产生的压力会泄露,无法形成有效的呼吸循环,因此自动肺可能不会正常工作。

D. 氧气压力过大:一般情况下,氧气压力过大会导致苏生器其他部件的损坏或功能异常,但不会直接导致自动肺不工作。自动肺不工作通常是因为无法形成有效的工作压力差,而不是压力过大。

所以,正确答案是B和C,因为这两个选项都直接指向了可能导致自动肺不工作的原因,即面罩接触不严密和面罩漏气,这会影响自动肺的工作效率和工作循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6ff06-6b8f-9d17-c0f6-b63fe774e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6.侦察小队人员应有明确分工, 分别检查通风()顶板等况,并做好记录,把侦察结果标记在图纸上。

A. 气体含量

B. 人员分部

C. 人员的数量

D. 温度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煤矿救援侦察小队任务分工及检查内容的选择题。我们需要根据煤矿救援的实际情况,分析每个选项与侦察小队职责的相关性。

首先,理解题目背景:侦察小队在煤矿救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需要详细检查矿井内的各种情况,以便为后续的救援行动提供准确的信息。

接下来,分析每个选项:
A. 气体含量:在煤矿中,气体含量(特别是有害气体如甲烷、一氧化碳等)是直接关系到救援人员安全和救援行动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因此,检查气体含量是侦察小队的重要任务之一。

B. 人员分部:虽然了解矿井内人员分布情况对救援行动有帮助,但这不是侦察小队的首要或核心任务。侦察小队的主要职责是检查环境状况,而非详细追踪人员位置。

C. 人员的数量:同样,确定矿井内人员的具体数量虽然重要,但并非侦察小队的直接职责。这一信息更多依赖于矿井的日常管理和紧急情况下的通讯联络。

D. 温度:矿井内的温度也是影响救援行动安全性的重要因素。高温可能导致救援人员中暑或设备故障,因此检查温度是侦察小队不可忽视的任务。

综上所述,侦察小队在煤矿救援中应主要关注矿井内的环境状况,包括气体含量和温度等直接影响救援行动安全性的因素。因此,正确答案是A(气体含量)和D(温度)。这两个选项直接关联到侦察小队的核心职责和救援行动的安全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6ff06-6b8f-9efa-c0f6-b63fe774e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7.处理水灾事故时,矿山救护队到达事故矿井后,应根据矿井具有生存条件的地点及其进入的通道等,并根据被堵人员所在地点的空间、()浓度以及救出人员所需的大致时间制定相应救灾方案。

A. CO

B. CO2

C. CH4

D. O2

解析:在处理水灾事故时,矿山救护队需要考虑多个因素来制定救灾方案,其中包括矿井中可能存在的有害气体和氧气浓度,因为这些会直接影响到被困人员的生存状况。

选项解析如下:

A. CO( carbon monoxide,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高浓度时能迅速导致人员中毒甚至死亡。虽然一氧化碳的浓度是救援中必须监测的,但在制定救灾方案时,它不是唯一需要考虑的因素。

B. CO2(carbon dioxide,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也会导致窒息,因此了解二氧化碳的浓度对于评估被困人员所处的生存环境至关重要。

C. CH4(methane,甲烷):甲烷是矿井中常见的可燃性气体,高浓度的甲烷不仅会影响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还可能引发爆炸,所以它的浓度也是救援中必须监测的。

D. O2(oxygen,氧气):氧气浓度直接关系到被困人员能否维持生命,是制定救援方案时必须考虑的首要因素。

为什么选择BCD:

B选项CO2需要考虑,因为二氧化碳浓度高可能会导致被困人员窒息。
C选项CH4需要考虑,因为甲烷的存在可能会增加爆炸风险,且其浓度影响氧气的含量。
D选项O2需要考虑,因为足够的氧气浓度是维持被困人员生命的必要条件。

A选项虽然也是有害气体,但在这种情况下,BCD选项中的气体对制定救援方案更为直接和关键。因此,正确答案是BC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6ff06-6b8f-a09e-c0f6-b63fe774e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8.《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可以通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系统()。

A. 办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备案手续

B. 报送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情况

C. 报送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

D. 报送应急救援资金使用情况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内容理解的选择题。我们需要根据条例内容,分析每个选项是否符合规定,并确定正确答案。

首先,理解题目背景:《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是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法规,旨在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在应急救援方面的行为。

接下来,分析各个选项:

A选项(办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备案手续):根据条例,生产经营单位需要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可能需要进行备案。此选项符合条例的常规要求。
B选项(报送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情况):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不是终点,实际演练和效果评估同样重要。条例可能要求生产经营单位报告演练情况,以评估预案的有效性和进行必要的调整。
C选项(报送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应急救援队伍是实施应急救援的关键力量,条例可能要求生产经营单位报告队伍建设情况,以确保队伍具备足够的应急能力。
D选项(报送应急救援资金使用情况):虽然资金使用是应急救援工作的一部分,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可能并不直接要求生产经营单位通过应急救援信息系统报送资金使用情况。这更多可能是财务管理或审计方面的要求,而非应急条例的直接内容。

综上所述,A、B、C三个选项均符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可能规定的生产经营单位在应急救援方面的行为要求,而D选项则可能不属于该条例直接规定的范畴。

因此,正确答案是ABC。这三个选项准确地反映了生产经营单位在应急救援方面需要履行的报告和备案义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6ff06-6b8f-a3c5-c0f6-b63fe774e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