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财会金融
>
昭通市煤矿兼职救护队员培训技能理论考试题库
搜索
昭通市煤矿兼职救护队员培训技能理论考试题库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128.《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规定所有煤矿都应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

答案:B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煤矿安全规定判断的问题。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题目中的选项以及选择特定答案的原因:

理解问题背景:
题目涉及的是《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中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建设的规定。
分析选项:
A选项(正确):如果选择这个选项,意味着所有煤矿都必须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没有例外。
B选项(错误):选择这个选项则表明,不是所有煤矿都必须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可能存在某些例外或特定条件。
根据规定判断:
根据《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实际内容,规定中确实提到了煤矿应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但通常也会明确特定类型(如小型煤矿、低瓦斯矿井等)或特定条件下的煤矿可能有所豁免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
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地说“所有煤矿都应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
得出答案:
由于规定中可能存在针对特定煤矿的豁免或替代安全措施,因此不能断定所有煤矿都必须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
所以,B选项(错误)是正确答案。

综上所述,选择B选项(错误)是因为虽然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是重要的安全措施,但并非所有煤矿都无条件地必须建设,可能存在特定条件下的豁免或替代方案。

Scan me!
昭通市煤矿兼职救护队员培训技能理论考试题库
129.一般情况下,无烟煤的自燃倾向性要大于褐煤。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6ff06-6b91-8177-c0f6-b63fe774e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30.发生瓦斯爆炸的原因是出现高浓度的瓦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6ff06-6b91-8311-c0f6-b63fe774e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31.应急救援中,要充分发挥专业救援队伍与社会化应急力量的作用,提高抢险救灾工作效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6ff06-6b91-8673-c0f6-b63fe774e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32.炮掘工作面采用压入式通风时,风筒传感器应安装在风筒出风口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6ff06-6b91-8851-c0f6-b63fe774e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33.混合式通风方式即指中央式和对角式的混合布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6ff06-6b91-8a61-c0f6-b63fe774e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34.火区封闭后,人员应立即撤出危险区。进入检查或加固密闭墙,应在12h之后进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6ff06-6b91-8c70-c0f6-b63fe774e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35.我国长壁工作面的采煤工艺主要有三种类型,即爆破采煤工艺、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和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普采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6ff06-6b91-8e4c-c0f6-b63fe774e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36.硫化氢气体至少每半个月监测1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6ff06-6b91-9029-c0f6-b63fe774e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37.对触电伤员的抢救措施,立即切断电源,或以绝缘物将电移开,使触电人员迅速脱离电源,防止抢救者触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6ff06-6b91-9245-c0f6-b63fe774e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38.架木棚时棚腿窝深度不得少于300mm,工作完成之后,必须埋好与地面平,棚子前倾后仰不得超过100mm。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6ff06-6b91-93de-c0f6-b63fe774e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财会金融
>
昭通市煤矿兼职救护队员培训技能理论考试题库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昭通市煤矿兼职救护队员培训技能理论考试题库

128.《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规定所有煤矿都应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

答案:B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煤矿安全规定判断的问题。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题目中的选项以及选择特定答案的原因:

理解问题背景:
题目涉及的是《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中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建设的规定。
分析选项:
A选项(正确):如果选择这个选项,意味着所有煤矿都必须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没有例外。
B选项(错误):选择这个选项则表明,不是所有煤矿都必须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可能存在某些例外或特定条件。
根据规定判断:
根据《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实际内容,规定中确实提到了煤矿应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但通常也会明确特定类型(如小型煤矿、低瓦斯矿井等)或特定条件下的煤矿可能有所豁免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
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地说“所有煤矿都应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
得出答案:
由于规定中可能存在针对特定煤矿的豁免或替代安全措施,因此不能断定所有煤矿都必须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
所以,B选项(错误)是正确答案。

综上所述,选择B选项(错误)是因为虽然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是重要的安全措施,但并非所有煤矿都无条件地必须建设,可能存在特定条件下的豁免或替代方案。

Scan me!
昭通市煤矿兼职救护队员培训技能理论考试题库
相关题目
129.一般情况下,无烟煤的自燃倾向性要大于褐煤。

解析:选项A:正确。这个选项表述的是无烟煤比褐煤更容易自燃的倾向,如果这个说法成立,那么这个选项就是正确的。

选项B:错误。这个选项表明无烟煤的自燃倾向性不大于褐煤,换句话说,褐煤比无烟煤更容易自燃。

为什么选择答案B: 无烟煤是煤炭成熟度最高的一种,其挥发分含量低,水分少,固定碳含量高,因此其自燃倾向性相对较低。而褐煤是煤炭成熟度较低的一种,含有较高的挥发分和水分,固定碳含量相对较低,这使得褐煤在特定条件下更容易氧化和自燃。因此,按照煤炭自燃倾向性的普遍规律,褐煤的自燃倾向性要大于无烟煤,所以正确答案是B,即该题陈述是错误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6ff06-6b91-8177-c0f6-b63fe774e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0.发生瓦斯爆炸的原因是出现高浓度的瓦斯。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瓦斯爆炸原因的判断题。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瓦斯爆炸的基本条件和原因,然后对每个选项进行逐一分析。

理解瓦斯爆炸的基本条件:
瓦斯爆炸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同时满足,即:一定的瓦斯浓度(通常称为爆炸界限或爆炸范围)、足够的氧气含量和足够的高温火源(或点火能量)。
瓦斯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会发生爆炸,只有在特定的浓度范围内(一般为5%~16%)才有可能发生爆炸。
分析选项:
A选项(正确):这个选项认为高浓度的瓦斯是导致爆炸的直接原因,但如上所述,瓦斯爆炸需要特定的浓度范围,而非仅仅是高浓度。因此,这个选项是错误的。
B选项(错误):这个选项否认了“高浓度的瓦斯是发生瓦斯爆炸的原因”这一说法,与瓦斯爆炸的实际情况相符。瓦斯爆炸不仅取决于瓦斯浓度,还取决于氧气含量和点火条件。
总结答案:
根据瓦斯爆炸的基本条件,我们可以确定,仅仅有高浓度的瓦斯并不足以导致爆炸。因此,B选项(错误)是正确的答案。

综上所述,选择B选项(错误)是因为瓦斯爆炸的发生不仅取决于瓦斯浓度,还需要满足氧气含量和点火条件等其他要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6ff06-6b91-8311-c0f6-b63fe774e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1.应急救援中,要充分发挥专业救援队伍与社会化应急力量的作用,提高抢险救灾工作效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6ff06-6b91-8673-c0f6-b63fe774e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2.炮掘工作面采用压入式通风时,风筒传感器应安装在风筒出风口处。

解析:选项A:正确。这个选项表述的是风筒传感器应该安装在风筒出风口处,这看起来似乎合理,因为出风口是风筒通风效果的直接体现位置。

选项B:错误。这个选项是正确答案,原因是风筒传感器的主要作用是监测风筒内风流的状态,包括风量、风速等参数,以确保通风系统正常运行。如果将传感器安装在出风口处,可能无法准确监测到风筒内部的实际通风情况,因为出风口的风速和风量可能已经因为各种因素(如巷道条件、风筒磨损等)发生了变化。正确的做法是将传感器安装在风筒的入口或者靠近入口的地方,这样可以更准确地监测和调控进入风筒的风流参数,从而保证工作面的通风效果。

选择B的原因:根据通风系统的监测原则和实践要求,风筒传感器应该安装在能够准确反映风筒内部通风状态的位置,即风筒的入口或靠近入口的地方,而不是出风口。因此,选项A的说法不正确,应选择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6ff06-6b91-8851-c0f6-b63fe774e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3.混合式通风方式即指中央式和对角式的混合布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6ff06-6b91-8a61-c0f6-b63fe774e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4.火区封闭后,人员应立即撤出危险区。进入检查或加固密闭墙,应在12h之后进行。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煤矿安全操作的问题,需要对火区封闭后的安全操作规范进行判断。我们来逐一分析题目和选项:

理解题目背景:
题目描述的是火区封闭后的安全操作程序,特别是关于人员撤离和再次进入封闭区域的时间限制。
分析选项:
A选项(正确):如果选择这个选项,意味着题目中描述的操作程序是符合安全规范的。但我们需要根据煤矿安全操作的实际规定来判断这一点。
B选项(错误):选择这个选项,意味着题目中描述的操作程序可能存在问题或不符合安全规范。
结合煤矿安全操作规范:
根据煤矿安全的相关规定,火区封闭后,人员应立即撤出危险区。但关于再次进入检查或加固密闭墙的时间,通常不是固定的12小时。这个时间可能因火势大小、封闭效果、气体浓度变化等多种因素而异。
更重要的是,再次进入前必须进行充分的气体检测,确保安全后方可进入。因此,简单地规定12小时后进入是不准确的。
得出结论:
鉴于上述分析,题目中“进入检查或加固密闭墙,应在12h之后进行”的说法是过于绝对和简化的,不符合煤矿安全操作的实际情况。因此,这个描述是错误的。

所以,正确答案是B(错误)。这是因为火区封闭后再次进入的时间并不是固定的12小时,而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气体检测结果来决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6ff06-6b91-8c70-c0f6-b63fe774e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5.我国长壁工作面的采煤工艺主要有三种类型,即爆破采煤工艺、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和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普采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解析:选项A:“正确” - 这个选项表述了普采(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选项B:“错误” - 这个选项表示上述表述是不正确的。

为什么答案是B(错误):

虽然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普采)在一定时期内曾是煤矿采煤工艺的重要发展阶段,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煤炭产业的需求,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综采)因其更高的效率、更好的安全性以及更优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并且继续是煤炭开采技术的发展方向。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集合了多种机械设备的联合运作,实现了采煤的高度机械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减少了劳动强度,是当前和未来煤炭开采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普采并不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所以正确答案是B(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6ff06-6b91-8e4c-c0f6-b63fe774e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6.硫化氢气体至少每半个月监测1次。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硫化氢气体监测频率的判断题。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及其合理性:

选项A(正确):
如果选择A,意味着认为硫化氢气体至少每半个月监测1次是正确的。然而,这个频率可能并不符合实际的安全监测要求,特别是在一些高风险环境中。
选项B(错误):
选择B,即认为硫化氢气体的监测频率并非至少每半个月1次,可能更符合实际情况。根据安全规范和行业标准,对于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测,特别是像硫化氢这样具有剧毒和高度危险性的气体,其监测频率通常需要更加频繁,以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在实际煤矿等工业环境中,硫化氢气体的监测频率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如气体浓度、作业环境、人员暴露风险等)进行动态调整,但通常不会低于每周甚至每日的监测频率。

解析与答案选择: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推断,在大多数安全规范和行业标准中,硫化氢气体的监测频率会高于每半个月1次。因此,认为“硫化氢气体至少每半个月监测1次”是正确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所以,正确答案是B(错误)。这个答案反映了硫化氢气体监测频率的实际要求,即需要更加频繁的监测来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

综上所述,选择B(错误)作为答案是合理的,因为它更符合硫化氢气体监测的实际频率和安全要求。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6ff06-6b91-9029-c0f6-b63fe774e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7.对触电伤员的抢救措施,立即切断电源,或以绝缘物将电移开,使触电人员迅速脱离电源,防止抢救者触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6ff06-6b91-9245-c0f6-b63fe774e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8.架木棚时棚腿窝深度不得少于300mm,工作完成之后,必须埋好与地面平,棚子前倾后仰不得超过100mm。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煤矿兼职救护队员在架设木棚时的安全操作规范。

选项A:正确 这个选项表明所给的架设木棚的参数是符合规定的。

选项B:错误 这个选项表明所给的架设木棚的参数是不符合规定的。

为什么选B(错误):

根据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的相关规定,架设木棚时棚腿窝的深度通常要求不少于500mm,而不是300mm。深度不足可能导致棚腿稳定性不够,影响整体支撑力。
棚子前倾后仰的限制通常也是不得大于50mm,而不是100mm。如果前倾后仰超过规定的范围,可能会影响棚子的承重能力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因此,根据上述规定,题目中给出的参数“棚腿窝深度不得少于300mm”和“棚子前倾后仰不得超过100mm”都不符合实际的安全操作标准,所以正确答案是B(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6ff06-6b91-93de-c0f6-b63fe774e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