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飞行中直接操纵航空器和航空器上航行、通信等设备的人员
B、 机组
C、 机长和副驾驶
答案:A
A、 在飞行中直接操纵航空器和航空器上航行、通信等设备的人员
B、 机组
C、 机长和副驾驶
答案:A
A. 教学原理,所申请飞行教员合格证航空器类别的驾驶员、驾驶员机长合格证要求的航空知识,及所申请飞行教员合格证等级要求的航空知识。
B. 教学原理,所申请飞行教员合格证航空器类别的驾驶员、商用和航线驾驶员执照要求的航空知识,及所申请飞行教员执照航空器类别的仪表等级要求的航空知识。
C. 教学原理,所申请飞行教员合格证航空器类别的私用、商用和航线驾驶员执照要求的航空知识。
A. 由该教员在飞行经历记录本或者在学生驾驶员执照上签字而被授予单飞权利的每个人的姓名,包括每次签字的日期以及所涉及的航空器型号
B. 教学的内容、课时、日期和航空器型号
C. 由该教员签字推荐参加理论考试或者实践考试的每个人的姓名,包括考试的种类、日期和考试结果用和
A. 飞行管制区、飞行管制分区、机场飞行管制区
B. 飞行管制区、飞行情报区、机场飞行管制区
C. 航路飞行管制区、空域飞行管制区、机场飞行管制区
A. .一米至 5 米高度
B. 1 米至 10 米高度
C. .1 米至 15 米高度
A. 左, 300 米至 600米
B. 300 米至 500米
C. 左, 300 米至 500米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解析这道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起落航线”的概念。起落航线是指飞机在机场附近进行起飞、着陆时所遵循的一个特定飞行路径。这个路径通常是围绕机场的一个圈形路线。 **方向选择:** - 起落航线的方向一般选择为“左”,这是因为飞行员通常坐在飞机的左侧,这样可以更好地观察地面情况,确保飞行安全。 **高度范围:** - 飞机在起落航线中的飞行高度通常规定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安全并避免与其他飞机发生冲突。题目中给出了两个选项,分别是300米至600米和300米至500米。 结合以上信息,我们来看一下各个选项: - A: 左,300米至600米 - B: 300米至500米(缺少方向信息) - C: 左,300米至500米 根据题目的描述,正确答案应该是同时包含“左”方向以及合理的高度范围。因此,最终答案是C:“左,300米至500米”。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类比: 想象你在公园里骑自行车,你需要绕着一个圆形花坛骑行。为了安全,你选择顺时针方向(左),并且保持一定的高度(相当于自行车的高度)。这样可以让你更清楚地看到前面的情况,并且不会撞到其他骑车的人。 希望这个解释对你有所帮助!
A. 飞行任务、起飞时间、航线、高度、允许机长飞行的最低气象条件以及其他的有关事项
B. 飞行任务、机组成员、起飞时间、航线、高度、允许机长飞行的最低气象条件以及其他的有关事项
C. 飞行任务、起飞时间、航线、允许机长飞行的最低气象条件以及其他的有关事项
A. 航线或航路走向、航空器性能、飞行区域以及航线的地形、天气和飞行情况
B. 飞行任务的性质、航空器等级、 飞行区域以及航线的地形、天气和飞行情况
C. 飞行任务的性质、航空器性能、飞行区域以及航线的地形、天气和飞行情况
解析:好的,我们来一起分析这道题。 题目要求选择正确选项来确定飞行高度层的配备依据。首先,我们要明确飞行高度层是为了保证航空安全而设定的,它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现在来看各个选项: A选项提到了“航线或航路走向、航空器性能、飞行区域以及航线的地形、天气和飞行情况”。这里,“航线或航路走向”并不是一个关键因素,因为飞行高度层主要是为了确保不同航班的安全间隔,而不是具体某条航线的方向。 B选项提到的是“飞行任务的性质、航空器等级、飞行区域以及航线的地形、天气和飞行情况”。这里的“航空器等级”并不是一个准确的概念,因为它没有明确指出是性能还是其他方面的等级。 C选项提到了“飞行任务的性质、航空器性能、飞行区域以及航线的地形、天气和飞行情况”。这些因素都是确保飞行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 **飞行任务的性质**:比如是商业航班还是军用飞行。 - **航空器性能**:包括飞机的最大飞行高度、速度等。 - **飞行区域**:不同区域可能有不同的管制规则。 - **航线的地形、天气和飞行情况**:这些都是影响飞行高度层的重要因素。 因此,最合适的选项是C。 通过联想和生动的例子,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假设你要驾驶一架飞机穿越山区。你需要考虑到飞机本身的性能(是否能飞得足够高以越过山峰),天气情况(是否有云雾或风暴),以及飞行任务的具体需求(例如是否需要紧急救援)。所有这些因素都需要综合考虑,以确定最佳的飞行高度层,从而确保飞行的安全与顺利。 希望这个解释对你有所帮助!
A. 5 公里
B. 10 公里
C. 15 公里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理解这道题目。 ### 题目解析 题目的核心在于:**云外绕飞雷雨时,航空器距离积雨云、浓积云的安全距离**。这里提到的是在白天和夜晚都适用的距离要求。 #### 安全飞行距离 - **积雨云(Cb)** 和 **浓积云(TCu)** 是两种常见的强烈对流云系,常伴有雷暴、强风等恶劣天气。 - 航空器需要避开这些云体,以确保飞行安全,避免遭遇湍流和其他危险。 #### 选项分析 - **A: 5公里** 这个距离对于避开积雨云和浓积云来说太短了,不足以保证安全。 - **B: 10公里** 这是一个较为合理的距离,可以有效避开雷暴带来的影响。 - **C: 15公里** 虽然更远,但并不是所有情况下都需要这么远的距离,10公里已经足够。 ### 生动的例子 想象一下,你在驾驶一架飞机,前方有一片乌云密布的天空。这片乌云不仅有强烈的气流,还可能伴随着闪电和冰雹。为了确保安全,你需要绕开这片区域。根据国际航空标准,夜间或白天飞行时,至少需要保持10公里的距离来避开这些危险。 ### 总结 为了确保飞行安全,航空器在绕飞雷雨时,必须与积雨云、浓积云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题目中给出的答案是 **B: 10公里**,这是合理且符合国际航空规定的安全距离。 希望这个解释对你有所帮助!
A. 5 公里
B. 10 公里
C. 15 公里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道题。 题干是关于飞行空域边界的规定,具体是指仪表(云中)飞行空域与航路、空中走廊以及其他空域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题目问的是这个最小距离是多少公里。 正确答案是 **B: 10 公里**。 ### 解析 1. **背景知识**: - **仪表飞行**:指飞行员在能见度低的情况下,依靠仪表进行飞行。 - **空域管理**:为了保证飞行安全,各国对不同类型的飞行区域有严格的规定,包括各种空域之间的间隔。 2. **实际应用**: - 在航空领域,保持一定的间隔是非常重要的,以避免飞机之间或不同类型飞行区之间的冲突。 - 因此,国际和国内的航空管理规定通常会明确这些间隔的具体数值。 3. **联想与举例**: -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开车时,前方有一个施工区域,你会提前多远减速并变道?同样道理,在空中也需要有足够的空间来确保飞行安全。 - 这个10公里的距离就像是一个“安全缓冲带”,给飞行员足够的反应时间和空间来应对可能的变化。 这样理解后,相信你能更好地记住这个知识点,并且明白其背后的原理。 希望这个解释对你有帮助!
A. 300 米
B. 600 米
C. 平原地区不小于 300 米,丘陵山区不小于 6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