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B 、B
解析:解析:E1划分成32相等的子信道,信道编号为CHO-CH31。其中信道CHO用作帧同步,CH16 用作 传送信令,剩下CH1~CH15和CH17~CH31 共30个信道用于用户数据传输,E1的一个时分复用帧传送时间 为125μs, 即每秒8000次。每个子信道含8位数据,其速率为:8*800=64kbps。扩展考点①:E1帧的时隙是125μs;扩展考点②: E1信道的利用率是:93.75%(总共32个信道,其中30个用于传输信息,2个用于控制) 扩展考点③:T1=1.544Mb/s, 每个语音信道的数据速率是64kb/s。
答案:B 、B
解析:解析:E1划分成32相等的子信道,信道编号为CHO-CH31。其中信道CHO用作帧同步,CH16 用作 传送信令,剩下CH1~CH15和CH17~CH31 共30个信道用于用户数据传输,E1的一个时分复用帧传送时间 为125μs, 即每秒8000次。每个子信道含8位数据,其速率为:8*800=64kbps。扩展考点①:E1帧的时隙是125μs;扩展考点②: E1信道的利用率是:93.75%(总共32个信道,其中30个用于传输信息,2个用于控制) 扩展考点③:T1=1.544Mb/s, 每个语音信道的数据速率是64kb/s。
解析:解析:E1的一个时分复用帧(其长度t=125μs)共划分为32相等的时隙,时隙的编号CHO~CH31。 其中时隙CHO用作帧同步,时隙CH16用来传送信令,剩下CH1~CH15和CH17~CH31共30个时隙用作30个话 路。E1数据率是2.048Mb/s,E3 是16个E1复用,为34.368Mb/s。助记:E3=4E2=16E1 (都是4倍关系)
解析:解析:E1载波提供2.048Mb/s的数据传输速率,它把32个8位一组的数据样本组装成125μs的 基本帧,其中30个子信道用于传送数据,两个子信道用于传送控制信令。我国和欧洲使用E1作为数字 载波的传输标准。在E1载波中,每个子信道的数据速率是64kb/s 。E1 载波控制开销为2/32=6.25%。
解析:解析:RAID5 至少3块盘,RAID6 至少4块盘。
解析:解析:CRC 只能检错,不能纠错,自动请求重发。
解析:解析:掌握CRC计算过程,可以检测出小于等于校验位长度的突发错误。
解析:解析:海明距离:一个码字要变成另一个码字时必须改变的最小位数。海明不等式:2-1≥m+k (m为数据位,k为校验位)
解析:解析:海明不等式:校验码个数为k, 包含2的k次方个校验信息,1个校验信息用来指出“没 有错误”,满足m+k+1<=2'。所以32位的数据位,需要6位校验码。
第二问考察的是海明编码的规则,构造监督关系式,和校验码的位置相关:数据位D9用P4 、P3 、P2校 验(14=8+4+2),那么D5(10=8+2), 因此用第8位的P4和第二位的P2校验。
解析:解析:REJ 用于后退N帧ARQ流控方案,SREJ 帧用于选择重发ARQ 流控方案。当发送站发送了编 号为0、1、2、3、4的5帧时,收到了对方应答帧REJ3,此时发送站应从编号为3的帧重新发送后续的帧:3、4、5;若收到对方应答为SREJ3, 则重新发送编号为3的帧,以及后续5、6帧,即3,5,6。
解析:解析:考查HDLC基础,记忆即可。
解析:解析:数据链路层协议有:以太网、帧中继、X.25 、HDLC 、PPP, 其中帧中继和X.25 采用虚电 路方式。帧中继没有流量控制功能,但具有拥塞控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