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医疗卫生
>
2024年全省新入职护士理论考核复习题
搜索
2024年全省新入职护士理论考核复习题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176.男性患者,58岁,外出途中突然头痛,眩晕,伴呕吐,走路不稳,查血压 180/105mmHg,心率62次/分,双眼向右震颤,右侧指鼻欠稳准,右侧巴氏征阳 性。最可能的疾病是( )

A、 脑桥出血

B、 基底节区出血

C、 小脑出血

D、 大脑中动脉梗死

E、 脑血栓形成

答案:C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题。首先我们要明确题目的背景信息:这是一个58岁的男性患者,他突然出现了一系列症状,包括头痛、眩晕、呕吐、走路不稳等,并且有一些特定的体征。 ### 症状和体征解析 1. **头痛** 和 **眩晕**:这些症状通常与颅内压增高或脑部病变有关。 2. **呕吐**:这可能是由于颅内压增高导致的。 3. **走路不稳**:这提示可能存在小脑功能障碍。 4. **双眼向右震颤**(眼球震颤):这也是小脑病变的常见表现之一。 5. **右侧指鼻欠稳准**:这进一步支持了小脑功能受损的可能性。 6. **右侧巴氏征阳性**:这表明存在锥体束损伤,但更具体地,它可能是因为小脑病变影响了对侧肢体的功能。 ### 选项分析 - **A: 脑桥出血**:脑桥位于脑干中部,主要影响的是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而不是小脑功能。 - **B: 基底节区出血**:基底节区主要控制运动协调,但不会引起明显的眩晕和走路不稳。 - **C: 小脑出血**:小脑负责协调身体平衡和精细运动,因此出血会导致眩晕、走路不稳等症状。 - **D: 大脑中动脉梗死**:大脑中动脉梗死主要影响的是大脑半球,不会导致如此显著的小脑症状。 - **E: 脑血栓形成**:虽然也可能引起一些神经功能障碍,但通常不会有这么典型的小脑症状。 ### 结论 根据上述症状和体征,尤其是走路不稳和眼球震颤,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小脑出血**(选项 C)。 希望这个解释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

Scan me!
2024年全省新入职护士理论考核复习题
177.患者,男性,60岁。原发性高血压近20年,与邻居发生口角后突然昏迷不 醒,呕出咖啡样液体,急送医院。体格检查:T39℃, 一侧肢体瘫痪、偏身感觉 障碍,同向偏盲,初步诊断为脑出血。出血部位可能在(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d684b-74e9-fdbd-c027-53ec875e9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78.患者,男性,78岁。高血压23年。因突发右侧肢体活动不便3小时入院。查 体:神志清楚,呼吸21次/分,脉搏95次/分,血压175/105mmHg,右侧肢体可见 肌肉收缩,但无肢体运动,肌力1级。医嘱要求进行CT检查,护士应首先(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d684b-74ea-d8fb-c027-53ec875e9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79.患者,女性,63岁。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21年。5天前受凉后出 现咳嗽,咳黄色脓痰,伴发热、心悸、胸闷、气短,上3层楼梯需中间休息12分 钟,自服感冒药后未见好转,急诊以“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肺部感 染”收入院。根据患者目前的情况,护士判断其心功能分级属于(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d684b-74eb-d943-c027-53ec875e9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80.患者,女,58岁。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32年。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咳 痰,稍活动就出现心慌、憋气等表现,查体:体温39.5℃,呼吸30次/分,血压 130/85mmHg;口唇发紫,端坐呼吸,大汗淋漓;心率128次/分,律不齐,心音 强弱不等;双肺底湿啰音,双下肢轻度水肿。护士遵医嘱静脉注射西地兰前,应重点测量该患者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d684b-74ec-97ed-c027-53ec875e9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81.患者,女,58岁。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32年。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咳 痰,稍活动就出现心慌、憋气等表现,查体:体温39.5℃,呼吸30次/分,血压 130/85mmHg;口唇发紫,端坐呼吸,大汗淋漓;心率128次/分,律不齐,心音 强弱不等;双肺底湿啰音,双下肢轻度水肿。在用药过程中,患者出现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视力模糊、黄视,心率 59次/分,心律不齐等现象,考虑该患者最可能出现了(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d684b-74ed-48c2-c027-53ec875e9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82.患者,女,58岁。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32年。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咳 痰,稍活动就出现心慌、憋气等表现,查体:体温39.5℃,呼吸30次/分,血压 130/85mmHg;口唇发紫,端坐呼吸,大汗淋漓;心率128次/分,律不齐,心音 强弱不等;双肺底湿啰音,双下肢轻度水肿。出现上述症状应首选的护理措施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d684b-74ee-0d63-c027-53ec875e9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83.患者,女性,65岁,肥胖,有糖尿病和失眠史,近来发现血压升高波动在 160-170/90-100mmHg,伴有头痛头胀,检查血脂正常、心肾无异常发现,有眼 底动脉硬化。父亲有高血压和糖尿病。护士随访中发现患者出现微量蛋白尿, 时有心绞痛发生。血压控制在130-150/80-95mmHg,此时最适合的降压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d684b-74ee-decb-c027-53ec875e9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85.患者,女性,45岁。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史,临床诊断为联合瓣膜病变,二尖瓣狭窄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卧床状态亦表现有心悸、气短、 不能平卧,其心功能评估为(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d684b-74ef-9101-c027-53ec875e9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86.患者,女性,35岁。胸闷、心悸2月余来院就诊,医嘱予以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机探查电极于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的导联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d684b-74f0-3360-c027-53ec875e9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87.患者,女性,35岁。胸闷、心悸2月余来院就诊,医嘱予以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显示心律不规则,P波有脱落,宽大畸形的QRS波提早出现。判断为 (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d684b-74f0-dac4-c027-53ec875e9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医疗卫生
>
2024年全省新入职护士理论考核复习题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2024年全省新入职护士理论考核复习题

176.男性患者,58岁,外出途中突然头痛,眩晕,伴呕吐,走路不稳,查血压 180/105mmHg,心率62次/分,双眼向右震颤,右侧指鼻欠稳准,右侧巴氏征阳 性。最可能的疾病是( )

A、 脑桥出血

B、 基底节区出血

C、 小脑出血

D、 大脑中动脉梗死

E、 脑血栓形成

答案:C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题。首先我们要明确题目的背景信息:这是一个58岁的男性患者,他突然出现了一系列症状,包括头痛、眩晕、呕吐、走路不稳等,并且有一些特定的体征。 ### 症状和体征解析 1. **头痛** 和 **眩晕**:这些症状通常与颅内压增高或脑部病变有关。 2. **呕吐**:这可能是由于颅内压增高导致的。 3. **走路不稳**:这提示可能存在小脑功能障碍。 4. **双眼向右震颤**(眼球震颤):这也是小脑病变的常见表现之一。 5. **右侧指鼻欠稳准**:这进一步支持了小脑功能受损的可能性。 6. **右侧巴氏征阳性**:这表明存在锥体束损伤,但更具体地,它可能是因为小脑病变影响了对侧肢体的功能。 ### 选项分析 - **A: 脑桥出血**:脑桥位于脑干中部,主要影响的是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而不是小脑功能。 - **B: 基底节区出血**:基底节区主要控制运动协调,但不会引起明显的眩晕和走路不稳。 - **C: 小脑出血**:小脑负责协调身体平衡和精细运动,因此出血会导致眩晕、走路不稳等症状。 - **D: 大脑中动脉梗死**:大脑中动脉梗死主要影响的是大脑半球,不会导致如此显著的小脑症状。 - **E: 脑血栓形成**:虽然也可能引起一些神经功能障碍,但通常不会有这么典型的小脑症状。 ### 结论 根据上述症状和体征,尤其是走路不稳和眼球震颤,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小脑出血**(选项 C)。 希望这个解释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

Scan me!
2024年全省新入职护士理论考核复习题
相关题目
177.患者,男性,60岁。原发性高血压近20年,与邻居发生口角后突然昏迷不 醒,呕出咖啡样液体,急送医院。体格检查:T39℃, 一侧肢体瘫痪、偏身感觉 障碍,同向偏盲,初步诊断为脑出血。出血部位可能在( )

A.  内囊

B.  小脑

C.  脑桥

D.  脑室

E.  蛛网膜下腔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题。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些背景知识:脑出血是指脑内的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流入脑实质或脑周围区域。这种情况下,血液会压迫周围的神经组织,造成相应的功能障碍。 接下来我们看题干信息: - 患者有长期的高血压病史。 - 突然昏迷并呕吐咖啡样液体(提示消化道出血,可能是应激性溃疡)。 - 体格检查发现一侧肢体瘫痪、偏身感觉障碍、同向偏盲。 这些症状表明患者的脑出血位置可能影响到了多个重要的神经功能区。我们需要找到一个位置,它能同时解释这些症状。 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 **内囊**:这是连接大脑皮层和脊髓的重要通道之一,包含大量的运动纤维和感觉纤维。如果这里出血,会影响对侧肢体的运动和感觉,并且可能会出现同向偏盲(因为视觉传导通路也经过此区域)。因此,这一选项是合理的。 B. **小脑**:主要负责协调运动,出血在这里通常会导致平衡失调、共济失调等症状,但不会导致一侧肢体瘫痪和同向偏盲。 C. **脑桥**:虽然出血在这里也可能导致瘫痪,但它通常表现为双侧的面部肌肉瘫痪和四肢瘫痪,不符合题干描述的症状。 D. **脑室**:脑室内出血主要影响脑脊液循环,可能会引起颅内压增高,但通常不会导致明显的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 E. **蛛网膜下腔**:出血在这里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颈项强直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典型症状,不会导致明显的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 综合以上分析,最符合题干描述的症状的是 **内囊** 出血。因此,正确答案是 A。 希望这个解析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解释,请随时告诉我。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d684b-74e9-fdbd-c027-53ec875e9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78.患者,男性,78岁。高血压23年。因突发右侧肢体活动不便3小时入院。查 体:神志清楚,呼吸21次/分,脉搏95次/分,血压175/105mmHg,右侧肢体可见 肌肉收缩,但无肢体运动,肌力1级。医嘱要求进行CT检查,护士应首先( )

A.  先等患者用完餐后再送检查

B.  确认CT检查是否收费

C.  向家属解释CT与MRI的区别

D.  安排用平车运送患者

E.  为保证检查顺利进行,应携带氧气枕

解析:让我为您解析这道题: 正确答案是D:安排用平车运送患者 选项分析: A. 不正确。患者突发右侧肢体活动不便,可能是脑卒中症状,需要尽快检查,不能等待用餐完毕。 B. 不正确。收费问题不是首要考虑事项,应优先考虑患者病情。 C. 不正确。此时向家属解释CT与MRI区别并非当务之急。 D. 正确。使用平车运送是最安全的方式,因为: - 患者肌力仅1级,无法自行行走 - 高血压患者站立可能引发头晕跌倒 - 平车可以平稳运送,避免颠簸加重病情 E. 虽然携带氧气枕有一定道理,但不是首要任务,且题目未提示患者有明显缺氧症状。 选择D的原因: 1. 安全性最高:平车能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保持平卧位,避免因体位改变导致血压波动 2. 符合急救原则:快速、安全地将患者送至检查室 3. 便于观察:护士可以在平车上更好地观察患者情况 这是一个典型的急诊护理场景,要求护士能够迅速判断并采取最恰当的措施。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d684b-74ea-d8fb-c027-53ec875e9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79.患者,女性,63岁。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21年。5天前受凉后出 现咳嗽,咳黄色脓痰,伴发热、心悸、胸闷、气短,上3层楼梯需中间休息12分 钟,自服感冒药后未见好转,急诊以“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肺部感 染”收入院。根据患者目前的情况,护士判断其心功能分级属于( )

A.  I级

B.  Ⅱ级

C.  Ⅲ级

D.  Ⅳ级

E.  V级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心功能分级的概念。心功能分级是用来评估心脏功能的一种方法,通常分为四个等级: - **I级(无症状)**:日常活动不受限制。 - **II级(轻度症状)**:日常活动轻度受限,但可以完成大部分活动。 - **III级(中度症状)**:日常活动明显受限,只能进行轻微的活动。 - **IV级(重度症状)**:即使在休息时也感到不适,不能进行任何体力活动。 题目描述了这位63岁的女性患者有以下情况: - 有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和二尖瓣狭窄的历史。 - 受凉后出现咳嗽、咳黄色脓痰、发热、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 - 上3层楼梯需要中间休息12分钟。 从这些信息可以看出: - 她在进行日常活动(如上楼梯)时感到明显的气短,需要中途休息。 - 但是她仍然能够完成这些活动,只是需要休息一下。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可以判断她的症状符合 **II级** 的标准:日常活动轻度受限,但可以完成大部分活动。 因此,正确答案是 **B: Ⅱ级**。 希望这个解释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有任何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d684b-74eb-d943-c027-53ec875e9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80.患者,女,58岁。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32年。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咳 痰,稍活动就出现心慌、憋气等表现,查体:体温39.5℃,呼吸30次/分,血压 130/85mmHg;口唇发紫,端坐呼吸,大汗淋漓;心率128次/分,律不齐,心音 强弱不等;双肺底湿啰音,双下肢轻度水肿。护士遵医嘱静脉注射西地兰前,应重点测量该患者的是( )

A.  呼吸

B.  体温

C.  血压

D.  脉搏

E.  体重

解析:让我来为您解析这道题: 正确答案是D. 脉搏(心率) 解析: 1) 为什么选脉搏(心率): - 西地兰(地高辛)是一种强心苷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和某些心律失常 - 使用这类药物前必须监测心率,因为: * 地高辛的安全有效剂量范围较窄 * 当心率<60次/分时禁用该药 * 心率过慢使用地高辛可能导致严重的心脏传导阻滞 2) 其他选项分析: A. 呼吸:虽然患者存在呼吸困难,但这不是西地兰用药前最需要关注的指标 B. 体温:发热是患者的症状之一,但与西地兰用药安全无直接关系 C. 血压:虽然重要,但不是决定能否使用西地兰的关键指标 E. 体重:对评估心衰程度有帮助,但不是用药前最急需监测的指标 3) 临床提示: 在实际工作中,护士在给患者使用地高辛前,除了要测量心率外,还需要注意: - 观察心律是否规则 - 询问患者是否有恶心、呕吐等中毒先兆症状 - 确认心率≥60次/分才能给药 这个题目考察的是护士对特殊药物使用的安全意识,以及对患者病情的整体评估能力。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d684b-74ec-97ed-c027-53ec875e9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81.患者,女,58岁。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32年。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咳 痰,稍活动就出现心慌、憋气等表现,查体:体温39.5℃,呼吸30次/分,血压 130/85mmHg;口唇发紫,端坐呼吸,大汗淋漓;心率128次/分,律不齐,心音 强弱不等;双肺底湿啰音,双下肢轻度水肿。在用药过程中,患者出现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视力模糊、黄视,心率 59次/分,心律不齐等现象,考虑该患者最可能出现了( )

A.  电解质紊乱

B.  消化不良

C.  洋地黄中毒

D.  心力衰竭加重

E.  呼吸衰竭

解析:让我来为您解析这道题: 正确答案是C. 洋地黄中毒 解析: 1. 题干信息分析: - 患者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病史 - 出现心衰症状(心慌、憋气、端坐呼吸等) - 使用药物治疗(推测可能使用了洋地黄类药物) - 新出现的症状: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视力模糊、黄视、心率减慢、心律不齐 2. 选项分析: A. 电解质紊乱:虽然可能导致类似症状,但无法解释视觉异常(黄视) B. 消化不良:只能解释胃肠道症状,无法解释视觉和心律变化 C. 洋地黄中毒:最符合所有症状表现,特别是特征性的黄视 D. 心力衰竭加重:无法解释视觉异常和心率显著减慢 E. 呼吸衰竭: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症状,与本病例不符 3. 关键判断依据: - 黄视是洋地黄中毒的典型症状之一 - 心率从128次/分降至59次/分,提示药物过量 - 视力模糊和胃肠道症状也是洋地黄中毒常见表现 4. 实际应用示例: 就像我们吃药时要严格遵医嘱,剂量过多可能会产生副作用。洋地黄是用来治疗心衰的药物,但如果用量过大,就会像题目中描述的那样出现中毒反应。 因此,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用药情况及新出现的症状,最合理的判断是洋地黄中毒。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d684b-74ed-48c2-c027-53ec875e9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82.患者,女,58岁。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32年。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咳 痰,稍活动就出现心慌、憋气等表现,查体:体温39.5℃,呼吸30次/分,血压 130/85mmHg;口唇发紫,端坐呼吸,大汗淋漓;心率128次/分,律不齐,心音 强弱不等;双肺底湿啰音,双下肢轻度水肿。出现上述症状应首选的护理措施是( )

A.  给予高浓度鼻导管吸氧

B.  将患者扶起坐床边,两腿自然下垂

C.  遵医嘱使用利多卡因

D.  遵医嘱使用利尿剂

E.  停用洋地黄类药物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题,并通过一些生动的例子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 ### 题目背景 - **患者信息**:58岁女性,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病史32年。 - **当前症状**: - 发热(体温39.5℃) - 咳嗽、咳痰 - 心慌、憋气(稍微活动就会出现) - 口唇发紫(发绀) - 端坐呼吸(需要坐着才能呼吸顺畅) - 大汗淋漓 - 心率快(128次/分),心律不齐 - 双肺底湿啰音 - 双下肢轻度水肿 ### 分析 1. **发热**:提示可能有感染。 2. **咳嗽、咳痰**:提示呼吸道感染。 3. **心慌、憋气**:提示心功能不全。 4. **口唇发紫、端坐呼吸、大汗淋漓**:提示严重的缺氧和心脏负担加重。 5. **心率快、心律不齐**:提示心律失常。 6. **双肺底湿啰音、双下肢轻度水肿**:提示可能存在心力衰竭。 ### 关键点 - **心力衰竭**:结合上述症状,尤其是心慌、憋气、端坐呼吸、双肺底湿啰音,提示心力衰竭的可能性很大。 - **心律失常**:心率快、心律不齐,提示可能存在房颤或其他严重的心律失常。 - **洋地黄类药物**:这类药物用于治疗心力衰竭,但过量或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心律失常。 ### 选择最佳护理措施 - **A: 给予高浓度鼻导管吸氧**:虽然可以缓解缺氧,但不是首要措施。 - **B: 将患者扶起坐床边,两腿自然下垂**:有助于减轻呼吸困难,但也不是最首要的措施。 - **C: 遵医嘱使用利多卡因**:主要用于室性心律失常,不是首要措施。 - **D: 遵医嘱使用利尿剂**:有助于减轻水肿,但不是首要措施。 - **E: 停用洋地黄类药物**:鉴于患者已有心律失常(心率快、心律不齐),可能是洋地黄过量导致的,因此首要措施是停用洋地黄类药物。 ### 结论 综上所述,最佳的护理措施是 **E: 停用洋地黄类药物**。 希望这个解释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有任何疑问,请随时提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d684b-74ee-0d63-c027-53ec875e9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83.患者,女性,65岁,肥胖,有糖尿病和失眠史,近来发现血压升高波动在 160-170/90-100mmHg,伴有头痛头胀,检查血脂正常、心肾无异常发现,有眼 底动脉硬化。父亲有高血压和糖尿病。护士随访中发现患者出现微量蛋白尿, 时有心绞痛发生。血压控制在130-150/80-95mmHg,此时最适合的降压药( )

A.  β受体阻滞剂

B.  利尿剂

C.  钙离子拮抗剂

D.  α受体阻滞剂

E.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题,并通过一些形象的例子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 ### 题目背景 - **患者情况**:65岁女性,肥胖,有糖尿病和失眠史。 - **血压**:160-170/90-100 mmHg,伴有头痛头胀。 - **其他情况**:血脂正常,心肾无异常,但有眼底动脉硬化。 - **家族病史**:父亲有高血压和糖尿病。 - **新发现**:微量蛋白尿,偶尔有心绞痛。 - **当前血压控制**:130-150/80-95 mmHg。 ### 分析 我们需要选择一种最合适的降压药物,来帮助这位患者进一步控制血压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 1. β受体阻滞剂(A) - 优点:可以降低心率,减少心脏负荷。 - 缺点:可能会导致血糖水平波动,对糖尿病患者不利。 #### 2. 利尿剂(B) - 优点:通过排尿减少体内钠盐,从而降低血压。 - 缺点: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特别是钾离子水平下降,增加心脏病风险。 #### 3. 钙离子拮抗剂(C) - 优点: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 缺点:可能引起面部潮红、心跳加快等副作用。 #### 4. α受体阻滞剂(D) - 优点:减少血管收缩,降低血压。 - 缺点:可能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容易造成晕厥。 #### 5.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E) - 优点: - 减少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降低血压。 - 对肾脏有保护作用,有助于减少微量蛋白尿。 - 对心血管系统有益,减少心绞痛的发生。 - 缺点: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等不良反应。 ### 结论 根据患者的综合情况,尤其是微量蛋白尿和偶尔的心绞痛,最适合的药物是 **E: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这种药物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血压,还能保护肾脏和心血管系统,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希望这个解释对你有所帮助!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d684b-74ee-decb-c027-53ec875e9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85.患者,女性,45岁。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史,临床诊断为联合瓣膜病变,二尖瓣狭窄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卧床状态亦表现有心悸、气短、 不能平卧,其心功能评估为( )

A.  Ⅰ级

B.  Ⅱ级

C.  Ⅲ级

D.  Ⅳ级

E.  V级

解析:让我来为您解析这道题: 正确答案是D. Ⅳ级 解析: 这道题考查的是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我们来分析每个选项: A. I级:日常活动不受限,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短或心绞痛。(最轻) B. II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症状。 C. III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低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症状。 D. IV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也有症状,如有心悸、呼吸困难等。 根据题目描述: 1. 患者“卧床状态亦表现有心悸、气短” 2. "不能平卧" 这两个关键信息表明患者即使在完全休息状态下(卧床)仍然存在症状,且症状严重到影响基本体位(无法平卧),这符合IV级的定义。 简单示例: 就像一个人即使躺在床上不动也会觉得喘不过气来,连睡觉都不能平躺,这种程度的心功能不全已经非常严重了,属于最严重的IV级。 因此,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和题干描述,正确答案为D. IV级。 补充说明:这个级别的患者通常需要立即住院治疗,并且可能需要考虑更积极的治疗方案,如手术干预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d684b-74ef-9101-c027-53ec875e9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86.患者,女性,35岁。胸闷、心悸2月余来院就诊,医嘱予以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机探查电极于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的导联是( )

A.  V1导联

B.  V2导联

C.  V3导联

D.  V4导联

E.  V5导联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解析这道题,并通过一些生动的例子帮助你更好地理解。 ### 题目解析 **题干:** 患者,女性,35岁。胸闷、心悸2月余来院就诊,医嘱予以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机探查电极于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的导联是( )。 **背景知识:** 心电图检查是一种常用的诊断心脏疾病的工具。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需要将多个电极放置在特定的位置上,以记录心脏的电信号变化。 **关键点:** 题目要求找到位于“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的导联位置。 ### 选项分析 - **A: V1导联** - 位置: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 这个位置在右侧,不是我们要找的位置。 - **B: V2导联** - 位置: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 这个位置在左侧,但还是第四肋间,不是第五肋间。 - **C: V3导联** - 位置:V2与V4之间。 - 这个位置介于V2和V4之间,不是我们要找的确切位置。 - **D: V4导联** - 位置: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 - 这正是我们要找的位置! - **E: V5导联** - 位置: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 - 这个位置在左侧较远的地方,不是我们要找的位置。 ### 简明总结 - 我们需要找到的是位于“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的导联。 - 根据心电图导联的位置定义,V4导联正好位于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 因此,正确答案是 **D: V4导联**。 ### 生动例子 想象一下,如果你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左边有一条路标示为“左锁骨中线”,而这条路与第五条横向的小路交叉。那么,在这个交叉点上放置的电极就是V4导联。这样可以帮助你形象地记住V4导联的具体位置。 希望这个解释对你有所帮助!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d684b-74f0-3360-c027-53ec875e9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87.患者,女性,35岁。胸闷、心悸2月余来院就诊,医嘱予以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显示心律不规则,P波有脱落,宽大畸形的QRS波提早出现。判断为 ( )

A.  房性期前收缩

B.  交界性期前收缩

C.  室性期前收缩

D.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E.  房室传导阻滞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题。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一些基本概念: -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这是一种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方法。 - **P波**:代表心房的去极化过程。 - **QRS波群**:代表心室的去极化过程。 - **期前收缩**(Premature contraction):指心脏在正常心跳周期之外提前发生的一次收缩。 现在来看题目的描述: - 患者胸闷、心悸2月余。 - 心电图显示心律不规则。 - P波有脱落。 - 宽大畸形的QRS波提早出现。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1. **A: 房性期前收缩** - 房性期前收缩是指起源于心房的额外搏动。 - 其特征是P波提前出现,并且形态可能与窦性P波不同。 - 但QRS波通常是正常的。 2. **B: 交界性期前收缩** - 交界性期前收缩是指起源于房室交界的额外搏动。 - 其特征是P波提前出现,但通常P波倒置或消失。 - QRS波也是正常的。 3. **C: 室性期前收缩** - 室性期前收缩是指起源于心室的额外搏动。 - 其特征是QRS波提前出现,并且形态宽大畸形(因为心室的去极化路径异常)。 - 常常伴有P波脱落或P波位于QRS波之后。 4. **D: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 这是一种持续性的心动过速,心率通常超过100次/分。 - QRS波通常是正常的。 5. **E: 房室传导阻滞** - 这是指心房和心室之间的传导出现问题。 - 特征是P波和QRS波之间的时间延长。 根据题干中的描述“宽大畸形的QRS波提早出现”,这是室性期前收缩的典型特征。因此,正确答案是 **C: 室性期前收缩**。 希望这个解释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d684b-74f0-dac4-c027-53ec875e9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