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
B、 脱出的肠管应及时还纳
C、 置患者于恰当的体位
D、 及时包扎损伤部位
E、 对腹腔内脏破裂出血者应在抗休克同时手术止血
答案:B
A、 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
B、 脱出的肠管应及时还纳
C、 置患者于恰当的体位
D、 及时包扎损伤部位
E、 对腹腔内脏破裂出血者应在抗休克同时手术止血
答案:B
A. T波倒置
B. 心肌缺血
C. 预激综合征
D. 室性心律失常
E. 房室传导阻滞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题。 首先,我们要了解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症。这种疾病会导致心肌受损,从而影响心脏的电活动,进而产生一些典型的心电图(ECG)改变。 现在我们来看选项: - **A:T波倒置**:这是心电图上一个常见的异常表现,提示心肌缺血或损伤,常见于病毒性心肌炎。 - **B:心肌缺血**:这也是心电图上的一个常见表现,表明心肌供血不足,病毒性心肌炎时心肌受损可能会导致这种现象。 - **C:预激综合征**:这是一种特定的心电图表现,通常与心脏传导系统的先天性异常有关,并不是病毒性心肌炎常见的并发症。 - **D:室性心律失常**:心肌受损时,容易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律失常,这也是病毒性心肌炎常见的表现之一。 - **E:房室传导阻滞**:心肌受损后,心脏传导系统可能出现问题,导致房室传导阻滞,这也是病毒性心肌炎常见的表现之一。 因此,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预激综合征(C)**并不是病毒性心肌炎常见的表现,所以它是最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希望这个解释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如果你还有任何疑问,请随时提问!
A. 西咪替丁
B. 雷尼替丁
C. 奥美拉唑
D. 哌仑西平
E. 法莫替丁
A. 嘱患者半卧位
B. 嘱患者深呼吸
C. 给患者高浓度氧气吸入
D. 给患者测体温
E. 测出凝血时间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题。 ### 题目背景: - 患者:56岁男性 - 病情:深静脉血栓(DVT)溶栓治疗过程中 - 突发症状:胸痛、呼吸困难、血压下降 ### 分析: 根据题干描述,这位患者在溶栓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了胸痛、呼吸困难和血压下降。这些症状很可能是由于肺栓塞(PE)导致的,即深静脉中的血栓脱落并堵塞了肺部血管。 ### 各选项分析: - **A. 嘱患者半卧位**:虽然半卧位有助于缓解呼吸困难,但并不是最紧急的处理措施。 - **B. 嘱患者深呼吸**:深呼吸可能会加重患者的不适,甚至增加心脏负担,因此不推荐。 - **C. 给患者高浓度氧气吸入**: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措施。高浓度氧气可以迅速提高患者的血氧水平,缓解缺氧状态,从而减轻呼吸困难和胸痛的症状。 - **D. 给患者测体温**:体温不是当前最需要关注的指标。 - **E. 测出凝血时间**:虽然监测凝血功能很重要,但在急性期更重要的是先稳定生命体征。 ### 最佳选择: - **C. 给患者高浓度氧气吸入**:这是最紧急且有效的措施,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 ### 生动的例子: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一个高海拔的地方(比如珠穆朗玛峰),你会感到呼吸困难。这时,给你提供高浓度氧气就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可以帮助你迅速缓解症状,恢复正常呼吸。 希望这个解释对你有所帮助!
A. 0分
B. 3分
C. 5分
D. 6分
E. 7分
解析:好的,我们来一起分析这道题。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Apgar评分。Apgar评分是新生儿出生后用来评估其健康状况的一个标准,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打分:心率、呼吸、肌张力、喉反射以及肤色。每个指标的评分范围是0-2分,总分为10分。以下是具体评分标准: 1. **心率**: - 无心率(0分) - 心率<100次/分(1分) - 心率≥100次/分(2分) 2. **呼吸**: - 没有呼吸(0分) - 呼吸慢且不规则(1分) - 呼吸好且哭声响亮(2分) 3. **肌张力**: - 肢体松弛(0分) - 肢体有些动作(1分) - 肢体活动良好(2分) 4. **喉反射**: - 无反应(0分) - 有轻微反应(1分) - 反应强烈(2分) 5. **肤色**: - 全身皮肤苍白(0分) - 四肢末端发绀(1分) - 全身皮肤红润(2分) 根据题干信息: - 心率每分钟98次(1分) - 呼吸浅慢不规则(1分) - 全身皮肤青紫(0分) - 喉部有轻微反射(1分) - 四肢肌张力稍有抵抗(1分) 将这些分数加起来:1 + 1 + 0 + 1 + 1 = 4分 但是,题干中提到“全身皮肤青紫”,这是指新生儿全身皮肤颜色发绀,通常情况下应该计为1分而不是0分。因此,正确的计算方法应该是: 1 + 1 + 1 + 1 + 1 = 5分 所以,正确答案是C: 5分。 希望这个解释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Apgar评分及其应用。
A. 5~10cm
B. 10~15cm
C. 15~20cm
D. 20~25cm
E. 25~30cm
解析:好的,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这道题。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腋杖的正确使用方法。腋杖是为了帮助行走不便的人更好地支撑身体,保持平衡。在使用腋杖时,腋杖的高度需要适当调整,以确保使用者舒适且安全。 对于腋杖底端与足跟之间的距离,我们需要考虑几个因素: 1. 腋杖不能直接抵住腋窝,因为这样可能会损伤神经。 2. 腋杖应该支撑在侧面靠近腋下而不是正下方,这样才能提供足够的支撑力。 根据临床经验和实际应用,腋杖底端离足跟的距离一般推荐为 15-20 厘米。这个距离可以保证使用者在行走时,腋杖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同时又不会太远导致失去平衡。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类比来帮助记忆:想象你在走路时,脚跟到腋下的距离大约是 15-20 厘米左右,这样你走起来会比较自然、稳定。 因此,正确答案是 C: 15-20 厘米。 希望这个解释对你有帮助!
A. 双耳听力障碍
B. 色盲
C. 色弱
D. 近视
E. 精神病史
A. 先测心率,再测右侧脉率
B. 先测右侧脉率,再测心率
C. 一人同时测心率和脉率,测量1分钟
D. 一人听心率,一人测右侧脉率,同时测1分钟
E. 一人听心率,一人测左侧脉率,同时测1分钟
A. 丙种球蛋白
B. 糖皮质激素
C. 血浆置换
D. 脾切除
E. 静脉输注血小板悬液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题,并通过一些形象的例子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 ### 题目背景信息: - **患者情况**:35岁女性,反复出现双下肢瘀斑(皮肤下出血点),月经量增多(提示有凝血问题),乏力。 - **血液检查结果**: - 血红蛋白92g/L(正常范围约为110-160g/L) - 红细胞3.1×10^12/L(正常范围约为3.5-5.5×10^12/L) - 血小板50×10^9/L(正常范围约为150-400×10^9/L) ### 初步诊断: -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会攻击自己的血小板,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从而引起出血症状。 ### 治疗选择: - A: 丙种球蛋白 —— 主要用于急性感染或免疫缺陷病,不是首选。 - B: 糖皮质激素 —— 是治疗这类疾病的首选药物,因为它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减少对血小板的破坏。 - C: 血浆置换 —— 适用于严重的急性病例,不是慢性病例的首选。 - D: 脾切除 —— 在糖皮质激素无效的情况下才会考虑。 - E: 静脉输注血小板悬液 —— 只是暂时提高血小板水平,不是长期治疗方案。 ### 解析: -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 是最常用的初始治疗方法,它可以迅速降低免疫系统对血小板的攻击,从而提高血小板数量,改善出血症状。 - 举个形象的例子:想象你的身体里有一群士兵(免疫系统),他们误以为血小板是敌人并开始攻击它们。糖皮质激素就像一个和平使者,告诉这些士兵:“停火!血小板不是敌人。” 这样血小板就能恢复正常功能了。 因此,正确答案是 **B: 糖皮质激素**。
A. 31℃
B. 32℃
C. 33℃
D. 34℃
E. 35℃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题目。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些背景信息:这是一个早产儿(胎龄35周),体重较轻(1900g),并且出现了硬肿(皮肤水肿并硬)。这意味着她的体温调节功能可能不够完善,需要外部的帮助来维持正常体温。 题干中提到的“入暖箱”是指将婴儿放入保温箱内以维持其体温稳定。为了确定最合适的暖箱温度,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婴儿的实际体温**:肛温33℃,腋温34℃。 2. **硬肿范围**:30%。 3. **体重**:1900g。 根据临床经验,对于早产儿来说,理想的暖箱温度应该能够让婴儿的体温逐渐恢复到正常范围内(即36.5-37℃)。 接下来我们分析每个选项: - A: 31℃ — 这个温度太低,无法有效提升婴儿的体温。 - B: 32℃ — 这个温度仍然偏低,不足以让婴儿迅速恢复正常体温。 - C: 33℃ — 这个温度接近婴儿当前的体温,但不足以快速提升体温至正常范围。 - D: 34℃ — 这个温度适中,可以逐渐提升婴儿的体温,使其达到正常范围。 - E: 35℃ — 这个温度偏高,可能会导致体温过快上升,不利于婴儿的健康。 因此,最合适的暖箱温度应该是 **D: 34℃**。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联想到一个生动的例子:假设你在寒冷的冬天外出后回到温暖的房间,如果你直接进入一个非常热的房间,会感觉不舒服甚至出汗;相反,如果逐步增加房间的温度,你会感到更加舒适。同样,对于早产儿来说,逐步提升暖箱温度是更安全和有效的做法。
A. 护理人力资源相关风险
B. 护理核心制度相关风险
C. 高危药物管理与使用风险
D. 执行高危护理技术风险
E. 高危重点患者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突发高危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