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胆囊功能检测
B、 心肌标志物检测
C、 胃镜检查
D、 淀粉酶测定
E、 血糖测定
答案:D
解析:让我来为您解析这道题: 正确答案是D. 淀粉酶测定。我将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胆囊功能检测: - 不合适,因为患者的主要症状是中上腹痛,而不是右上腹痛(胆囊问题通常表现为右上腹痛) B. 心肌标志物检测: - 与症状不符,患者没有心绞痛或心脏相关症状的表现 C. 胃镜检查: - 这是一个侵入性检查,虽然可以考虑,但不是首选的初步筛查方法 - 患者已经呕吐,胃镜可能需要在病情稳定后再进行 D. 淀粉酶测定(正确答案): - 是急性胰腺炎诊断的首选指标 - 血清淀粉酶在发病后2-12小时开始升高,符合患者的病程 - 饮酒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诱因之一 - 疼痛部位(中上腹)也符合胰腺炎的特点 E. 血糖测定: - 与主要症状关联不大 - 虽然胰腺疾病可能影响血糖,但这不是首选检查项目 选择淀粉酶测定的原因: 1. 患者有饮酒史(200g白酒) 2. 中上腹疼痛持续12小时 3. 呕吐症状 4. 发病时间与淀粉酶升高的时间窗相符 这些特征高度提示可能是急性胰腺炎,因此淀粉酶测定是最合适的初步筛查手段。 简单示例:就像我们怀疑一个人发烧时先量体温一样,在怀疑胰腺问题时,淀粉酶测定就是最直接、最快速的“体温计”。
A、 胆囊功能检测
B、 心肌标志物检测
C、 胃镜检查
D、 淀粉酶测定
E、 血糖测定
答案:D
解析:让我来为您解析这道题: 正确答案是D. 淀粉酶测定。我将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胆囊功能检测: - 不合适,因为患者的主要症状是中上腹痛,而不是右上腹痛(胆囊问题通常表现为右上腹痛) B. 心肌标志物检测: - 与症状不符,患者没有心绞痛或心脏相关症状的表现 C. 胃镜检查: - 这是一个侵入性检查,虽然可以考虑,但不是首选的初步筛查方法 - 患者已经呕吐,胃镜可能需要在病情稳定后再进行 D. 淀粉酶测定(正确答案): - 是急性胰腺炎诊断的首选指标 - 血清淀粉酶在发病后2-12小时开始升高,符合患者的病程 - 饮酒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诱因之一 - 疼痛部位(中上腹)也符合胰腺炎的特点 E. 血糖测定: - 与主要症状关联不大 - 虽然胰腺疾病可能影响血糖,但这不是首选检查项目 选择淀粉酶测定的原因: 1. 患者有饮酒史(200g白酒) 2. 中上腹疼痛持续12小时 3. 呕吐症状 4. 发病时间与淀粉酶升高的时间窗相符 这些特征高度提示可能是急性胰腺炎,因此淀粉酶测定是最合适的初步筛查手段。 简单示例:就像我们怀疑一个人发烧时先量体温一样,在怀疑胰腺问题时,淀粉酶测定就是最直接、最快速的“体温计”。
A. 胸骨右侧第 5 肋间锁骨中线内 0.5 1.0cm
B. 胸骨左侧第 5 肋间左锁骨中线内 0.5-1.0cm 处
C. 胸骨左侧第 4 肋间左锁骨中线内 0.5-1.0cm 处
D. 胸骨左侧第 6 肋间锁骨中线内 0.5-1.0cm 处
E. 胸骨左侧第 5 肋间左锁骨中线外 0.5-1.0cm 处
解析:让我来为您解析这道题: 正确答案是B:胸骨左侧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1.0cm处 解析: 1. 心尖搏动的位置是一个重要的体表标志,它反映了心脏的大小和位置是否正常。 2. 选项分析: - A选项错误:心尖搏动在左侧,不是右侧 - B选项正确:准确描述了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 - C选项错误:肋间位置不对(应为第5肋间而非第4肋间) - D选项错误:肋间位置不对(应为第5肋间而非第6肋间) - E选项错误:方向不对(应在锁骨中线"内",而不是"外") 3. 记忆技巧: 可以简单记忆为“左五内一”: - 左:左侧 - 五:第5肋间 - 内:锁骨中线内侧 - 一:0.5-1.0cm 4. 实际应用: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会通过触诊来确定心尖搏动的位置。如果发现心尖搏动位置异常,可能提示存在心脏扩大或其他心脏疾病。 这个知识点对于护士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有助于理解心脏检查的基本原理,并能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护理工作。
A. 压力性尿失禁
B. 急迫性尿失禁
C. 功能性尿失禁
D. 紧张性尿失禁
E. 充溢性尿失禁
解析:让我来为您解析这道题: 正确答案是A. 压力性尿失禁。让我解释各个选项并说明为什么选择这个答案: 1. A. 压力性尿失禁(正确答案) - 定义:当腹压突然增加时(如咳嗽、打喷嚏、提重物等)发生的不自主排尿 - 特点:与题目描述完全吻合,患者在提重物时出现少量尿液溢出 - 举例:就像一个装满水的气球,当你挤压它时会有少量水流出 2. B. 急迫性尿失禁 - 发生原因:膀胱过度活动引起强烈尿意后立即发生不自主排尿 - 特点:通常伴有尿急感,而不是由体力活动诱发 - 不符合题目中仅在提重物时发生的特征 3. C. 功能性尿失禁 - 原因:由于身体或认知功能障碍导致不能及时到达厕所 - 例如:行动不便的老人无法及时上厕所 - 不符合本题情境 4. D. 紧张性尿失禁 - 这个选项本身就是一个错误概念,在医学上并不存在这种分类 5. E. 充溢性尿失禁 - 原因:膀胱过度充盈后缓慢漏尿 - 常见于神经源性膀胱或前列腺增生患者 - 特点是持续性漏尿,而非特定动作诱发 总结:题目中提到患者“在提重物时”才会出现少量尿液溢出,这是典型的压力性尿失禁表现,因此选择A为正确答案。 补充说明:压力性尿失禁在老年女性中较为常见,主要与盆底肌肉松弛有关。
A. 肝炎
B. 肝硬化
C. 胰头癌
D. 胆道蛔虫症
E. 胆石症
解析:让我来为您解析这道题: 正确答案是B. 肝硬化。以下是对各选项的分析: 1. A. 肝炎: - 患者确实有30年肝炎病史,但这只是基础病因 - 单纯肝炎不会出现如此严重的症状群 2. B. 肝硬化(正确答案): - 解释:长期慢性肝炎可发展为肝硬化 - 典型症状完全符合: * 黄疸(皮肤及巩膜黄染) * 消化系统症状(消瘦、纳差、腹胀) * 皮肤瘙痒(胆汁淤积表现) 3. C. 胰头癌: - 主要表现为无痛性黄疸 - 但胰头癌通常不会有长期肝炎病史 - 发病年龄一般更大 4. D. 胆道蛔虫症: - 急性发作性疾病 - 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 不会出现长期慢性症状 5. E. 胆石症: - 多为阵发性右上腹痛 - 症状相对局限 - 不会出现全身性症状 选择B的原因: 患者有长达30年的肝炎病史,加上典型的肝硬化临床表现(黄疸、消瘦、纳差、腹胀、皮肤瘙痒),这些都指向肝硬化是最终的发展结果。肝硬化是慢性肝病发展的终末阶段,所有症状都与肝功能逐渐丧失相关。 简单示例: 就像一个长期使用的机器,随着时间推移会慢慢老化(肝炎→肝硬化),而不是突然坏掉(急性疾病如胆道蛔虫)。
A.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B. 心房颤动
C. 窦性心动过速
D. 心房扑动
E. 心室颤动
解析:好的,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道题。 首先,我们要了解几个关键点: 1. **心率**:题干提到的心率为210次/分钟。 2. **心律规则**:即心跳节奏一致。 3. **心音强弱相等**:说明每次心跳的力度一致。 4. **发作突然开始并突然停止**:提示这个情况不是持续性的,而是突发的,并且可以突然恢复。 接下来,我们来看每个选项: - **A: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 这种情况下,心率通常会非常高(通常是150-250次/分钟),心律规则,心音强弱相等,并且常常突然开始和停止。 - **B: 心房颤动** - 心房颤动时,心律通常是不规则的,并且心音也会有变化,不符合题干描述。 - **C: 窦性心动过速** - 窦性心动过速虽然心律规则,但心率一般在100-150次/分钟之间,不会达到210次/分钟。 - **D: 心房扑动** - 心房扑动时心律通常也是规则的,但心率一般在150-350次/分钟之间,且心音可能会有变化。 - **E: 心室颤动** - 心室颤动时心律极度不规则,并且通常伴有严重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不符合题干描述。 综合以上信息,最符合题干描述的是**A: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总结:患者心率高达210次/分钟,心律规则,心音强弱相等,并且突然开始和停止,这些都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典型特征。因此,正确答案是A。
A. 尿路感染
B. 良性前列腺增生
C. 膀胱癌
D. 尿道损伤
E. 尿路结石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题。首先我们要明确几个关键点:症状描述、病程发展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1. **症状描述**: - 尿频(经常上厕所) - 尿急(突然很想上厕所) - 尿痛(排尿时疼痛) 2. **病程发展**: - 3天前开始有上述症状 - 1天前出现阵发性腰部绞痛,并且这种疼痛会向下延伸到腹股沟和大腿内侧 3. **实验室检查**: - 尿液显微镜检查显示每高倍镜视野下红细胞计数大于3个(即血尿) 接下来我们逐一排除选项: - **A: 尿路感染** - 尿路感染确实会导致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但通常不会引起剧烈的腰痛或血尿。 - **B: 良性前列腺增生** - 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中老年男性,而且主要症状是排尿困难,而不是尿频、尿急、尿痛和血尿。 - **C: 膀胱癌** - 膀胱癌的症状包括血尿,但通常不会有明显的腰部绞痛。此外,20岁的年轻人患膀胱癌的概率相对较低。 - **D: 尿道损伤** - 尿道损伤通常是由外伤引起的,而题干没有提到任何外伤史,因此不太可能是尿道损伤。 - **E: 尿路结石** - 尿路结石可以导致典型的腰部绞痛,并且这种疼痛会向下放射到腹股沟和大腿内侧。同时,尿路结石也会引起血尿。 结合以上分析,最符合题干描述的是尿路结石。因此,正确答案是 E: 尿路结石。 希望这个解释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提问。
A. 尿量、尿色
B. 饮食、营养
C. 体重有无减轻
D. 有无眩晕
E. 粪便颜色
解析:让我来为您解析这道题: 正确答案是E. 粪便颜色 解析: 1. 为什么选E(粪便颜色): - 患者有消化性溃疡病史 - 昨天出现明显腹痛 - 今晨出现头晕、乏力、黑矇(眼前发黑) 这些症状高度提示可能存在上消化道出血。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时,粪便会呈现黑色柏油样(医学上称为“黑便”),这是由于血液在胃肠道内被分解所致。 2. 其他选项分析: A. 尿量、尿色:虽然重要,但与当前病情关联度较低 B. 饮食、营养:虽然是溃疡患者需要关注的,但不是最紧急的重点 C. 体重变化:属于慢性指标,不是当前最紧迫的问题 D. 眩晕:题目中已提到"黑矇",无需重复采集 3. 临床意义: 观察粪便颜色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判断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这对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如果发现黑便,可能需要立即采取止血措施或进一步检查。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在处理有溃疡病史且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时,首先要排除是否有活动性出血,而粪便颜色是最直接、最重要的观察指标之一。
A. 换气过度综合征
B. 高血压
C. 癔症
D. 急性左心衰
E. 脑出血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题。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题干描述的症状:情绪激动或生气后出现四肢抽搐、四肢末端及颜面麻木,并且神经系统检查和脑电图均无异常。 接下来,我们逐一排除选项: - **A: 换气过度综合征**:虽然换气过度也可能引起四肢麻木和抽搐,但通常持续时间较短,而且不会出现长时间的抽搐。 - **B: 高血压**:高血压通常表现为头痛、头晕等症状,而不是四肢抽搐和麻木。 - **D: 急性左心衰**:急性左心衰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与题干描述不符。 - **E: 脑出血**:脑出血通常会有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如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检查也会有明显异常。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该患者的症状更符合**C: 癔症**(也称为转换性障碍)。癔症是一种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症状,常见于情绪激动或压力大时出现抽搐、麻木等症状,但神经系统检查和脑电图均正常。 希望这个解释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提问。
A. 发绀部位皮肤温暖
B. 按摩或加温后发绀可消失
C. 血液呈深棕色
D. 发绀常出现于肢体下垂部分及周围部位
E. 外周血中红细胞计数下降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题。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发绀”的概念。发绀是指由于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导致皮肤和黏膜呈现青紫色的现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会导致氧气交换功能受损,从而引起血液中的氧合血红蛋白减少、还原血红蛋白增多,进而导致发绀。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 发绀部位皮肤温暖。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的发绀,通常是因为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这种情况下,发绀部位的皮肤温度通常不会降低,因此这部分皮肤仍然是温暖的。 B: 按摩或加温后发绀可消失。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周围性发绀,比如局部血液循环受阻导致的发绀,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的发绀是中心性的,不会因为按摩或加温而消失。 C: 血液呈深棕色。这个描述不准确,虽然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会使血液颜色变暗,但血液并不会变成深棕色。 D: 发绀常出现于肢体下垂部分及周围部位。这种情况也是周围性发绀的特点,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的发绀是全身性的,不仅限于肢体下垂部分及周围部位。 E: 外周血中红细胞计数下降。这个选项与发绀无关,红细胞计数下降会导致贫血,但不会直接导致发绀。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A:发绀部位皮肤温暖。 希望这个解释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有任何疑问,请随时提问。
A. 30~60ml
B. 60~120ml
C. 120~180ml
D. 180~250ml
E. 250~300ml
解析:让我来为您解析这道题: 正确答案是E:250~300ml 解析: 1) 胃内积血量与呕血的关系: - 当胃内积血量达到250-300ml时,才会刺激胃黏膜引起呕吐反射,导致呕血 - 较少量的积血(如100ml以内)通常只会引起黑便,而不会引发呕血 2) 选项分析: A. 30~60ml:这个量仅会引起隐性出血,肉眼不可见 B. 60~120ml:这个量可能会引起黑便,但不足以引发呕血 C. 120~180ml:接近临界值,但仍不足以稳定引发呕血 D. 180~250ml:处于临界状态,可能偶尔会引发呕血 E. 250~300ml:这是标准的能稳定引发呕血的最低量 3) 实际案例: 想象一个装水的气球,当水量较少时,气球只是慢慢变重;但当水装到一定程度(相当于250-300ml血液),气球就会因为承受不住压力而突然破裂,这就类似于胃内积血达到一定量后引发的呕血现象。 因此,对于肝硬化患者出现呕血的情况,提示胃内积血量至少达到了250-300ml。
A. 左心房肥大
B. 右心房肥大
C. 房颤
D. 室颤
E. 心肌梗死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题。 首先,我们要了解P波在心电图中的意义。P波代表的是心房的除极过程,也就是心房开始收缩的过程。P波的形态、宽度和振幅可以反映心房的功能状态。 根据题干描述: - P波宽度为0.14秒(正常P波宽度通常在0.06到0.11秒之间) - P波呈现双峰形态 - 振幅小于0.2mV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 左心房肥大** - 左心房肥大时,由于心房增大,导致P波变宽且振幅降低。 - 双峰P波常见于左心房肥大,尤其是“二尖瓣型P波”(P波在V1导联呈双峰)。 - 题干中的P波宽度超过正常范围,符合左心房肥大的特点。 **B: 右心房肥大** - 右心房肥大时,P波振幅升高,但宽度变化不大。 - 题干中提到P波振幅小于0.2mV,并不符合右心房肥大的特点。 **C: 房颤** - 房颤时,心房失去规律的收缩,P波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小f波。 - 题干中P波依然存在,因此排除房颤的可能性。 **D: 室颤** - 室颤时,心电图表现为无规律的波动,不存在P波。 - 题干中P波存在,因此排除室颤的可能性。 **E: 心肌梗死** - 心肌梗死主要影响心室,表现为ST段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等。 - 题干中没有提到这些特征,因此排除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题干中的心电图表现符合左心房肥大的特点。因此,正确答案是 **A: 左心房肥大**。 希望这个解释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