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血小板数量异常
B、 血浆凝血因子异常
C、 血管功能或结构异常
D、 血小板功能异常
E、 红细胞数量减少
答案:B
A、 血小板数量异常
B、 血浆凝血因子异常
C、 血管功能或结构异常
D、 血小板功能异常
E、 红细胞数量减少
答案:B
A. 经期尽量不做妇科检查
B. 输卵管通畅术应于月经前3-7日进行
C. 经期避免剧烈运动
D. 宫颈管粘连引起经血潴留,及时手术治疗
E. 多次妊娠、流产、剖宫产为可能诱因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题,并用一些生动的例子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 ### 题目背景 陆女士,27岁,之前有过一次人工流产,之后出现了痛经且逐渐加重,同时未避孕但未能再次怀孕。妇科检查发现子宫后倾固定,并在盆腔后部摸到触痛性结节。根据这些症状,可以初步判断她可能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 ###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表现为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以外的位置(如卵巢、输卵管、盆腔等),会导致疼痛、不孕等症状。 ### 题目核心 题目问的是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预防措施中,哪个选项是**不正确**的。 ### 选项分析 A. **经期尽量不做妇科检查** - 经期时子宫颈口较开放,容易感染,所以尽量不在经期做妇科检查。 - 这个措施是正确的。 B. **输卵管通畅术应于月经前3-7日进行** - 输卵管通畅术通常应在月经周期的特定时间进行,以减少感染风险。但通常推荐在月经干净后的几天内进行。 - 将输卵管通畅术安排在月经前3-7天进行,这个时间点不合适,因为此时子宫颈口仍较开放,易感染。 - 这个措施是不正确的。 C. **经期避免剧烈运动** - 经期剧烈运动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碎片移位,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的风险。 - 这个措施是正确的。 D. **宫颈管粘连引起经血潴留,及时手术治疗** - 宫颈管粘连会导致经血潴留,需要及时手术治疗。 - 这个措施是正确的。 E. **多次妊娠、流产、剖宫产为可能诱因** - 多次妊娠、流产、剖宫产可能会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 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 最终答案 综上所述,唯一不正确的预防措施是B项:**输卵管通畅术应于月经前3-7日进行**。 希望这些解释能帮助你理解这道题,如果有任何疑问,请随时提问!
A. 1000-2000ml
B. 1500-2000ml
C. 2500-3000ml
D. 3000-3500ml
E. 800-1500ml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题目。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题目的背景信息:患者是男性,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且体温高达39℃。医生开了退热药给患者。那么接下来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患者在用药后一天需要摄入多少水量? 我们知道,发热时身体会失去更多的水分,因为体温升高会导致出汗增加,从而加速水分的流失。此外,使用退热药物也可能导致患者出汗增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补充丢失的水分并维持体内水平衡,患者需要比平时喝更多的水。 下面我们来分析选项: A. 1000-2000ml B. 1500-2000ml C. 2500-3000ml D. 3000-3500ml E. 800-1500ml 一般成年人每天正常的饮水量大约是2000-2500ml左右,这还不包括从食物中获取的水分。对于一个健康的人来说,每天摄入2000ml(约4瓶500ml矿泉水)的水是比较合适的。但在这个题目中,患者体温较高,出汗较多,所以需要更多的水分来补充体内的水分损失。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患者需要摄入的水量应该在2500-3000ml之间。因此,正确答案是C选项。 希望这个解释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A. 硫酸镁
B. 氢化钙
C. 高渗葡萄糖
D. 钾盐及苯妥英钠
E. 阿托品
解析:好的,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道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背景信息: 1. **患者情况**:35岁女性,患有风湿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 2. **治疗方案**:使用了洋地黄(一种强心药)和利尿剂。 3. **症状表现**:出现恶心、呕吐,并且心电图显示有室性早搏呈二联律及三联律。 接下来,我们来逐一分析选项: - **A: 硫酸镁** 硫酸镁主要用于抗惊厥和治疗心律失常,但它不是首选药物。 - **B: 氢化钙** 这个选项不太合理,因为氢化钙并不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 - **C: 高渗葡萄糖** 高渗葡萄糖主要用于补充能量或纠正低血糖,与心律失常无关。 - **D: 钾盐及苯妥英钠** - **钾盐**:洋地黄中毒时,常常伴有低血钾,补充钾盐可以缓解这种症状。 - **苯妥英钠**:用于治疗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 - **E: 阿托品** 阿托品主要用于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对于室性早搏并不是最佳选择。 结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洋地黄中毒的情况下,最需要补充的是钾盐和苯妥英钠,因此正确答案是 D。 **总结**:这道题主要考察了洋地黄中毒的处理方法。通过补充钾盐可以缓解低血钾的症状,而苯妥英钠则可以有效控制心律失常。希望这个解释对你有所帮助!
A. 每班记录 1 次
B. 至少每天记录 1 次
C. 至少 2 天记录 1 次
D. 白天记录 1 次
E. 至少 4 天记录 1 次
解析:好的!我们来一起理解这道题。 ### 题目背景 护理记录是医护人员对病人情况的重要记录,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并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不同级别的护理有不同的记录频率要求。 ### 选项分析 - **A: 每班记录 1 次**:这意味着每个班次都要记录一次。 - **B: 至少每天记录 1 次**:意味着每天至少记录一次,但可以更频繁。 - **C: 至少 2 天记录 1 次**:意味着每隔一天记录一次。 - **D: 白天记录 1 次**:只在白天记录一次。 - **E: 至少 4 天记录 1 次**:意味着每四天记录一次。 ### 关键点 Ⅰ级护理通常是指病情较为严重或需要密切观察的病人。因此,这类病人的护理记录需要非常频繁,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变化。 ### 生动的例子 想象一下你在照顾一个刚做完心脏手术的病人。这位病人需要密切监控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如果你只是每天记录一次,可能会错过一些重要的信息。但如果每班记录一次(每班通常是8小时),就能确保及时发现任何异常情况。 ### 结论 因此,对于Ⅰ级护理的病人,最合理的做法是 **每班记录一次**。这样能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突发状况。 所以,正确答案是 **A: 每班记录 1 次**。
A. 地西泮
B. 丙戊酸钠
C. 氯丙嗪
D. 卡马西平
E. 苯妥英钠
A. 安慰并阻止患者哭泣
B. 待患者平静下来可主动聆听
C. 鼓励其将哭泣的原因说出来
D. 不能训斥评论患者
E. 陪伴患者
A. 腘动脉损伤
B. 胫后动脉损伤
C. 近骨折段血供减少
D. 远骨折段血供明显减少
E. 远骨折段完全丧失血供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关键点: 1. 患者是小腿的 **胫骨** 下1/3骨折。 2. 术后6个月,X线检查无明显骨痂。 3. 我们需要找出造成延迟愈合的主要因素。 **胫骨** 是小腿内侧的一根主要骨骼,而下1/3骨折意味着骨折发生在小腿靠近脚踝的位置。这里有一个重要的解剖学知识:小腿的血液供应主要由 **胫前动脉** 和 **胫后动脉** 提供,其中 **胫后动脉** 更重要,因为它负责供应小腿后部肌肉群以及远端胫骨的大部分血液。 现在我们来看选项: - **A: 腘动脉损伤** 腘动脉位于膝关节后面,并不是直接供应胫骨下1/3部分的主要动脉。因此,腘动脉损伤通常不会导致该位置的延迟愈合。 - **B: 胫后动脉损伤** 胫后动脉虽然对小腿的血液供应非常重要,但它主要负责小腿后方的肌肉群。对于胫骨下1/3部分来说,影响并不是最大的。 - **C: 近骨折段血供减少** 近骨折段指的是骨折点上方的部分。如果这里的血供减少,确实会影响骨折愈合,但题干中提到的是远骨折段无明显骨痂形成,因此这个选项不太合适。 - **D: 远骨折段血供明显减少** 远骨折段指的是骨折点下方的部分。胫骨下1/3处的血液供应主要依赖于胫后动脉的小分支。如果这些小分支受损或被切断,远骨折段的血供会显著减少,从而导致延迟愈合。 - **E: 远骨折段完全丧失血供** 如果远骨折段完全丧失血供,那么情况会更加严重,可能会导致坏死而不是单纯的延迟愈合。因此,这个选项也不太合适。 综上所述,**D** 选项是最合理的解释:远骨折段血供明显减少,导致了骨折延迟愈合。 希望这个解释对你有所帮助!
A. 生理性黄疸
B. 病理性黄疸
C. 溶血
D. 肝脏疾病
E. 胆道闭锁
A. 青霉素毒性反应
B. 血清病型反应
C. 呼吸道过敏反应
D.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E. 皮肤组织过敏反应
A. 1月
B. 2月
C. 3月
D. 4月
E. 5月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乙肝疫苗接种的基本情况。通常情况下,乙肝疫苗是按照“0-1-6”方案进行接种的,即出生时接种第一剂(0个月),然后在1个月后接种第二剂,最后在6个月时接种第三剂。这样可以确保宝宝得到充分的免疫保护。 现在我们来看题目中的情况:宝宝已经完成了第一次接种,并且是在出生后不久完成的。根据“0-1-6”的接种方案,第二剂应该在出生后的1个月接种。 选择题中,A选项表示1个月,这正是我们要找的答案。因此,正确答案是A。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假设今天是你宝宝出生的日子,那么: - 第一针已经在出生时打了; - 接下来的一个月后,也就是宝宝满月的时候,需要打第二针; - 然后,在宝宝6个月大的时候,再打最后一针。 这样,宝宝就能获得完整的免疫保护了。希望这个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