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心尖区
B、 胸骨中下1/3处
C、 胸骨上段
D、 胸骨左侧
E、 胸骨右侧
答案:B
A、 心尖区
B、 胸骨中下1/3处
C、 胸骨上段
D、 胸骨左侧
E、 胸骨右侧
答案:B
A. 避免登高及操作高运转的器械
B. 外出时应有人陪伴
C. 随身携带标有患者姓名、住址、联系电话的“安全卡片”
D. 一个人有空时进行适当体育锻炼
E. 加强日常生活、平衡功能的康复训练
A. 呼吸道
B. 消化道
C. 蚊虫叮咬
D. 血液和血制品
E. 母婴传播
A. 吸痰前洗手、戴手套
B. 吸痰前需穿好防护服
C. 吸痰前戴好护目镜
D. 吸痰前戴好帽子、外科口罩
E. 用后的吸痰管及纱布放入高危品袋中焚烧
A. 3ml
B. 6ml
C. 9ml
D. 12ml
E. 15ml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背景知识:钾离子在人体中的作用及其补充原则。 ### 背景知识: 1. **钾离子的重要性**:钾是维持细胞内外液体平衡、神经肌肉兴奋性和心脏功能的重要电解质。 2. **钾离子补充原则**:补钾时需遵循“不宜过快、不宜过多”的原则,以免造成高钾血症(血液中钾浓度过高)。 3. **浓度限制**:静脉补钾时,钾的浓度不应超过40mmol/L(相当于相当于约0.04g/ml或0.3ml/ml的10%氯化钾溶液)。 ### 解析题目: - **患者情况**:1.5岁男婴,腹泻导致重度脱水,经补液后脱水有所改善,但仍有四肢无力、腹胀、腱反射减弱等症状,提示可能存在低钾血症(血液中钾浓度过低)。 - **医嘱内容**:将10%氯化钾加入300ml无钾余液中。 #### 具体计算: 1. **浓度要求**:根据临床指南,静脉补钾时钾的浓度不应超过40mmol/L。 2. **换算公式**:10%氯化钾溶液的浓度为10g/100ml,即1g/ml。每克氯化钾含13.4mmol钾。 3. **计算最大允许量**:300ml溶液中钾的最大浓度为40mmol/L。 - 40mmol × (1g/13.4mmol) = 2.98g(约3g) - 3g / (1g/ml) = 3ml 因此,根据上述计算,300ml溶液中最多可以加入3ml的10%氯化钾溶液。 ### 答案选项: - A: 3ml - B: 6ml - C: 9ml - D: 12ml - E: 15ml ### 最终答案: 正确答案是 **C: 9ml**。 ### 生动有趣的例子: 想象一下,如果把补钾比作给植物浇水,钾就像水分一样重要。但过多的水会导致植物根部腐烂,同样过多的钾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所以,我们既要确保植物(身体)得到足够的水分(钾),又要避免过量。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不能超过安全的上限,即40mmol/L。这样既能满足需要,又能保证安全。
A. 风湿性关节炎
B. 痛风性关节炎
C. 类风湿关节炎
D. 多发性骨髓瘤
E. 化脓性关节炎
A. 直方图
B. 鱼骨图
C. 统计表
D. 控制图
E. 散点图
A. 心
B. 肝
C. 脾
D. 肺
E. 肾
A. 瞳孔
B. 肢体活动
C. 肌张力
D. 血压
E. 压迫眶上孔的反应
A. 2~3次
B. 4~5次
C. 6~7次
D. 7~8次
E. 9~10次
解析:好的!我们来一起探讨这道关于药物动力学的单选题。 **题干**: 恒比消除的药物,每隔1个t1/2(即半衰期)给药1次,经过几次可以达到稳态血药浓度? **选项**: A: 2~3次 B: 4~5次 C: 6~7次 D: 7~8次 E: 9~10次 **正确答案**: B ### 解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药物动力学概念**: - **半衰期(t1/2)**:是指药物在体内浓度下降到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 **恒比消除**:指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度与血药浓度成正比。 2. **稳态血药浓度**: - 当药物的输入速度等于输出速度时,体内药物浓度保持相对稳定,称为稳态血药浓度。 3. **计算过程**: - 假设首次给药后体内药物浓度为C。 - 经过一个t1/2后,药物浓度降至C/2。 - 再次给药后,体内药物浓度变为C/2 + C = 1.5C。 - 继续重复上述过程,每次给药后药物浓度逐渐增加。 具体来看: - 第一次给药:体内药物浓度为C。 - 第二次给药:体内药物浓度为C/2 + C = 1.5C。 - 第三次给药:体内药物浓度为(1.5C)/2 + 1.5C ≈ 2.25C。 - 第四次给药:体内药物浓度为(2.25C)/2 + 2.25C ≈ 3.375C。 - 第五次给药:体内药物浓度为(3.375C)/2 + 3.375C ≈ 5.0625C。 通过这样的逐步增加,一般在4~5次给药后,药物浓度会逐渐接近并稳定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水平,即达到稳态血药浓度。 因此,正确答案是 **B: 4~5次**。 希望这个解释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解释,请随时告诉我。
A. 定时翻身
B. 预防泌尿系感染
C. 防止出现压疮
D. 预防口腔溃疡,保持皮肤清洁
E. 防止发生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