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
B、 结肠右曲又称肝曲,结肠左曲又称脾曲
C、 乙状结肠和横结肠活动度甚小
D、 结肠脾曲的位置较肝曲高而深
E、 乙状结肠系膜长,活动度大,易扭转
答案:C
A、 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
B、 结肠右曲又称肝曲,结肠左曲又称脾曲
C、 乙状结肠和横结肠活动度甚小
D、 结肠脾曲的位置较肝曲高而深
E、 乙状结肠系膜长,活动度大,易扭转
答案:C
A. 1%-3%过氧化氢溶液
B. 1% 4%碳酸氢钠溶液
C. 复方硼酸溶液
D. 0.02%呋喃西林溶液
E. 0.1%醋酸溶液
解析:好的,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这道题。 首先,题干描述了患者张某在大量使用青霉素之后出现了一些症状:口腔黏膜充血,并且有白色斑片带淡黄色。这些斑片稍微用力可以擦掉,暴露出红色的黏膜糜烂面并伴有轻微出血。我们需要根据这些信息选择合适的漱口液。 ### 分析: 1. **症状分析**:白色斑片带淡黄色,容易擦掉,并且暴露出红的黏膜糜烂面,这些症状提示可能存在真菌感染(通常是念珠菌感染)。这是因为抗生素会破坏口腔内的正常菌群平衡,导致真菌过度生长。 2. **治疗原则**:针对真菌感染,通常需要使用抗真菌药物。在这个选项中,1%-4%的碳酸氢钠溶液具有碱性,能够抑制真菌生长,是一种常见的抗真菌漱口液。 ### 选项分析: - **A. 1%-3%过氧化氢溶液**:主要用于消毒和清除口腔中的细菌,对真菌效果有限。 - **B. 1%-4%碳酸氢钠溶液**:碱性环境可以抑制真菌生长,适合用于真菌感染。 - **C. 复方硼酸溶液**:主要用于消炎止痛,对真菌感染作用不大。 - **D. 0.02%呋喃西林溶液**:主要用于广谱抗菌,但对真菌效果有限。 - **E. 0.1%醋酸溶液**:主要用于中和碱性物质,对于真菌感染帮助不大。 综上所述,最适合的漱口液是 **B. 1%-4%碳酸氢钠溶液**。 ### 联想与举例: 想象一下,如果你家里的花盆里长了霉菌,通常我们会用碱性的水来清理,因为碱性环境不利于霉菌生长。同理,口腔里的真菌感染也需要一个碱性的环境来抑制其生长,所以碳酸氢钠溶液是最合适的选择。 希望这样解释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
A.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B. 抑制或干扰蛋白质合成
C. 影响细胞膜通透性
D. 抑制细菌核酸合成
E. 影响细菌叶酸代谢
A. 血清淀粉酶一般在起病后6-12小时开始升高
B. 尿淀粉酶一般在起病后12-14小时开始升高
C. 淀粉酶高低与病情轻重成正比
D. 尿淀粉酶受患者尿量的影响
E. 出血坏死型胰腺炎血清淀粉酶值可正常或低于正常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题,并通过一些生动的例子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 ### 题目背景 患者是一位35岁的女性,患有胆石症5年。今天早上突然感到上腹部剧烈疼痛,伴有恶心和呕吐。她尝试服用止痛药但没有效果,因此被紧急送往医院,疑似急性胰腺炎。 ### 淀粉酶测定的相关知识 1. **血清淀粉酶**:通常在发病后的6-12小时内开始升高。 2. **尿淀粉酶**:通常在发病后的12-14小时内开始升高。 3. **淀粉酶的水平与病情的关系**:淀粉酶的高低并不能直接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 4. **尿淀粉酶受尿量影响**:尿淀粉酶的测定结果会受到患者尿量的影响。 ### 选项分析 - **A: 血清淀粉酶一般在起病后6-12小时开始升高** - 这是正确的,符合实际情况。 - **B: 尿淀粉酶一般在起病后12-14小时开始升高** - 这也是正确的,符合实际情况。 - **C: 淀粉酶高低与病情轻重成正比** - 这是错误的。淀粉酶的高低并不一定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例如,有些严重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淀粉酶水平可能正常甚至偏低。 - **D: 尿淀粉酶受患者尿量的影响** - 这是正确的,因为尿淀粉酶的测定结果确实会受到尿量的影响。 - **E: 出血坏死型胰腺炎血清淀粉酶值可正常或低于正常** - 这是正确的,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时,淀粉酶水平可能正常或偏低。 ### 最终答案 根据上述分析,选项C是错误的,即“淀粉酶高低与病情轻重成正比”这一说法不正确。 ### 生动例子 假设一个病人在发病后测得淀粉酶非常高,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病情一定非常严重。有时候,淀粉酶的升高只是因为炎症反应强烈,而实际上病情并没有那么严重。相反,有些病人淀粉酶水平正常,但实际病情却非常危急。所以,淀粉酶的高低并不能直接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 希望这些解释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
A. 心室停顿
B. 肥厚性心脏病
C. 心律失常型心脏病
D. 病毒性心肌炎
E. 冠心病
解析:好的,我们来看这道题。题目问的是“引起成人心脏骤停的最常见心源性病因是什么”。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心脏骤停: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有效泵血,导致血液循环中断。这通常是因为心脏的电活动出现问题。 在选项中: - A 项“心室停顿”指的是心室完全不收缩,但这是比较罕见的情况。 - B 项“肥厚性心脏病”虽然会导致心脏功能异常,但它不是最常见的原因。 - C 项“心律失常型心脏病”确实会导致心脏骤停,但也不是最常见的原因。 - D 项“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但同样不是最常见的原因。 - E 项“冠心病”是最常见的原因。 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是由于冠状动脉硬化导致的心肌供血不足。当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时,心肌缺血缺氧,可能导致心脏电活动紊乱,进而引发心脏骤停。 举个例子:想象一下,心脏就像一座城市,冠状动脉就是供水管道。如果供水管道堵塞了,整个城市就会瘫痪。同理,冠状动脉堵塞会导致心脏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引发心脏骤停。 因此,正确答案是 E 项“冠心病”。
A. 嘱家人陪同前往
B. 用开塞露后,再允许前往
C. 先给予缓泻剂,再允许前往
D. 如无便秘史,应允许前往
E. 制止患者,指导其床上使用便盆
A. 肌无力
B. 静脉血栓形成
C. 动脉栓塞
D. 动脉痉挛、供血不足
E. 维生素C缺乏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题。 首先,我们来看题干描述:这位45岁的男性患者感到右下肢发凉、麻木,并且出现了间歇性跛行。根据这些症状,医生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缺血期。那么,问题的核心在于为什么会出现跛行? ### 分析选项: - **A: 肌无力** 肌无力通常指的是肌肉力量下降,但与血管疾病关系不大,不符合题意。 - **B: 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主要影响静脉回流,而本题中提到的是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症状,因此排除。 - **C: 动脉栓塞** 动脉栓塞是指动脉被栓子堵塞,通常会导致急性缺血,但本题描述的是慢性缺血过程,因此也不符合。 - **D: 动脉痉挛、供血不足** 这是一个合理的解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慢性血管炎症性疾病,会导致动脉痉挛、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引起肢体缺血,进而出现间歇性跛行等症状。 - **E: 维生素C缺乏** 维生素C缺乏主要表现为坏血病,与本题描述的症状无关,排除。 ### 结论: 最终答案是 **D: 动脉痉挛、供血不足**。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用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想象一下,你的腿就像是一条水管,如果水管内部出现狭窄或堵塞(类似于动脉痉挛),水流就会减少。当水流减少时,水压也会变小,这就相当于腿部供血不足,导致行走时感觉疼痛或无力,这就是间歇性跛行的原因。
A. 静滴生理盐水+小剂量胰岛素
B. 静滴高渗盐水+小剂量胰岛素
C. 静滴低渗盐水+小剂量胰岛素
D. 静滴生理盐水+大剂量胰岛素
E. 静滴碳酸氢钠+大剂量胰岛素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位患者的病情背景。根据题干描述,患者出现了口渴、多饮、消瘦等症状,并且突发昏迷。这些症状表明患者可能患有糖尿病,并且发生了酮症酸中毒(DKA)的情况。 接下来我们看看实验室检查结果: - 血糖:30 mmol/L(正常范围约为3.9-6.1 mmol/L),说明血糖非常高。 - 血钠:132 mmol/L(正常范围约为135-145 mmol/L),说明血钠偏低。 - 血钾:4.0 mmol/L(正常范围约为3.5-5.5 mmol/L),血钾在正常范围内。 - 尿糖:++++(阳性),说明尿液中含大量葡萄糖。 - 尿酮体:+++(阳性),说明体内酮体含量很高。 对于酮症酸中毒的治疗,主要目标是降低血糖水平、纠正电解质紊乱以及补充液体。具体来说: 1. **降低血糖**:需要使用胰岛素来降低血糖水平。这里选择的是“小剂量胰岛素”,因为大剂量胰岛素可能会导致低血糖或其他并发症。 2. **补充液体**:由于患者血钠偏低(132 mmol/L),说明体内水分不足,需要补充液体。但是,由于血钠已经偏低,不能使用高渗盐水或低渗盐水,而应该使用**生理盐水**(0.9% NaCl)来补充水分并纠正电解质紊乱。 3. **纠正酸碱平衡**:CO2结合力为18.3 mmol/L(正常范围约为22-27 mmol/L),说明有代谢性酸中毒,但目前不需要立即使用碳酸氢钠来纠正酸碱平衡。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 **A: 静滴生理盐水+小剂量胰岛素** 希望这个解释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有任何疑问,请随时提问。
A. 心前区压迫感
B. 面部潮红
C. 四肢麻木
D. 黄疸和血红蛋白尿
E. 血压下降
A. 肺炎链球菌
B. 肺炎克雷伯杆菌
C. 支原体
D. 铜绿假单胞菌
E. 金黄色葡萄球菌
解析:好的,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这道题。 首先,我们要了解这位患者的症状:她有咳嗽、咳痰、发热,并且体温达到38.9℃,心率加快(102次/分),呼吸频率增加(26次/分),还有左侧胸痛,特别是在咳嗽或深呼吸时更为明显。X光检查显示右下肺有斑片状阴影,诊断为“右下肺炎”。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各个选项: A. 肺炎链球菌:这是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常见于年轻人和儿童。 B. 肺炎克雷伯杆菌:多见于医院内感染,特别是免疫力低下的患者。 C. 支原体:常见于年轻成人,症状通常较轻,但发热和胸痛相对少见。 D. 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在免疫功能低下或长期住院的患者中发现。 E. 金黄色葡萄球菌:虽然可能引起肺炎,但更常见的是皮肤感染等其他类型的感染。 结合这位患者的情况,我们可以排除一些选项: - 她是24岁的年轻人,没有提到免疫力低下或长期住院,因此可以排除B、D。 - 她的症状比较典型,包括高热和胸痛,不太符合支原体感染的特点,因此可以排除C。 - 金黄色葡萄球菌虽然可能引起肺炎,但不如肺炎链球菌常见。 综上所述,最有可能的病原体是**肺炎链球菌**。 希望这个解析对你有所帮助!
A. B超检查
B. MRI检查
C. X线检查
D. 脑脊液穿刺检查
E. CT检查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题。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题干中的信息:患者从高处坠落导致胸背部疼痛,并且双下肢不能活动。这意味着患者可能有脊柱或骨骼损伤。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每个选项: - **A: B超检查**:B超主要用于检查内脏器官如肝、胆、胰、脾等,对于骨骼损伤不适用。 - **B: MRI检查**:MRI可以提供详细的软组织图像,对脊髓损伤的诊断很有帮助。但是它通常用于进一步明确损伤情况,在初步检查时不太常用。 - **C: X线检查**:X线是最常用的骨折初步筛查方法,可以快速了解是否有骨折发生,非常适合用于初步判断患者的骨骼损伤情况。 - **D: 脑脊液穿刺检查**:这项检查主要用于诊断颅内感染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对于骨骼损伤没有直接帮助。 - **E: CT检查**:CT检查可以提供比X线更详细的图像,有助于发现骨折的具体位置和程度。但它通常在X线检查后使用,作为进一步的诊断手段。 考虑到患者的情况需要迅速确定是否有骨折,**X线检查**(选项 C)是最佳选择。它可以快速有效地发现是否有明显的骨折,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希望这个解释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