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医疗卫生
>
2024年全省新入职护士理论考核复习题
搜索
2024年全省新入职护士理论考核复习题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11.下列符合足月儿外观特点的是 ( )

A、 皮肤红润,胎毛少

B、 耳壳软骨发育好

C、 阴囊多皱襞

D、 头发分条清楚

E、 足底光滑,纹理少

答案:ABCD

解析:让我来为您解析这道关于足月儿外观特征的多选题: 正确答案是ABCD。让我们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皮肤红润,胎毛少 - 正确。足月儿皮肤发育良好,呈现健康红润,胎毛(细软毳毛)较少。 - 示例:与早产儿相比,足月儿看起来更“干净”,没有那么多绒毛。 B. 耳壳软骨发育好 - 正确。足月儿耳廓软骨已经充分发育,可以直立。 - 示例:你可以轻轻捏一捏新生儿的耳朵,如果能保持形状就是足月儿特征。 C. 阴囊多皱襞 - 正确。这是男性足月儿的典型特征,阴囊皮肤褶皱明显。 - 示例:就像老年人的手一样,有很多自然的皱纹。 D. 头发分条清楚 - 正确。足月儿头发量较多且分布清晰。 - 示例:像成人头发一样有明显的头路和分区。 E. 足底光滑,纹理少 - 错误。这个描述符合早产儿特征,而足月儿足底纹理会比较丰富。 - 正确的应该是:足底纹理多,脚掌纹路清晰。 记忆小技巧: "ABCD"正好是正确答案,可以帮助记忆。这些特征都表明婴儿在母体内发育足够时间,器官和组织发育成熟。 希望这个解释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足月儿的外观特征!

2024年全省新入职护士理论考核复习题
12.对于小儿脱水补液的正确方法有 (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d684e-18bf-6666-c027-53ec875e9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3.关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d684e-18bf-fcee-c027-53ec875e9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4.女婴,11个月,因发热2天,体温在38℃-38.8℃。来院就诊,查体咽部充血,在下磨牙对应的颊粘膜上,可见灰白色小点,小点周围有红晕,诊断为“麻 疹”,患儿应绝对卧床休息至 (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d684e-18c0-9d80-c027-53ec875e9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某伤风患者,阵发性全身肌肉痉挛、抽搐,有关病室环境应包括(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d684e-18c1-34f7-c027-53ec875e9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周先生,48 岁,诊断为“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对于隔离区域的划分,不属于污染区的区域为(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d684e-18c1-cb25-c027-53ec875e9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患儿,8岁。诊断为“流行性感冒”。护士小李为患儿吸痰,做法正确的是 (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d684e-18c2-6b3c-c027-53ec875e9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张先生,35岁,因气急,咳嗽、咳痰1年,痰中带血2周,晚间盗汗,拟诊为 “肺结核”。隔离措施中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d684e-18c3-0eea-c027-53ec875e9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患者马女士,78岁,今日出院,下列措施中正确的包括(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d684e-18c3-ab94-c027-53ec875e9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患者沈女士,62岁,体重约70kg,两护士共同为患者翻身,下面操作正确的 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d684e-18c4-469f-c027-53ec875e9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患者刘先生,46岁,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第2天,护士需要为患者变换卧位,以 下操作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d684e-18c5-036b-c027-53ec875e9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医疗卫生
>
2024年全省新入职护士理论考核复习题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2024年全省新入职护士理论考核复习题

11.下列符合足月儿外观特点的是 ( )

A、 皮肤红润,胎毛少

B、 耳壳软骨发育好

C、 阴囊多皱襞

D、 头发分条清楚

E、 足底光滑,纹理少

答案:ABCD

解析:让我来为您解析这道关于足月儿外观特征的多选题: 正确答案是ABCD。让我们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皮肤红润,胎毛少 - 正确。足月儿皮肤发育良好,呈现健康红润,胎毛(细软毳毛)较少。 - 示例:与早产儿相比,足月儿看起来更“干净”,没有那么多绒毛。 B. 耳壳软骨发育好 - 正确。足月儿耳廓软骨已经充分发育,可以直立。 - 示例:你可以轻轻捏一捏新生儿的耳朵,如果能保持形状就是足月儿特征。 C. 阴囊多皱襞 - 正确。这是男性足月儿的典型特征,阴囊皮肤褶皱明显。 - 示例:就像老年人的手一样,有很多自然的皱纹。 D. 头发分条清楚 - 正确。足月儿头发量较多且分布清晰。 - 示例:像成人头发一样有明显的头路和分区。 E. 足底光滑,纹理少 - 错误。这个描述符合早产儿特征,而足月儿足底纹理会比较丰富。 - 正确的应该是:足底纹理多,脚掌纹路清晰。 记忆小技巧: "ABCD"正好是正确答案,可以帮助记忆。这些特征都表明婴儿在母体内发育足够时间,器官和组织发育成熟。 希望这个解释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足月儿的外观特征!

2024年全省新入职护士理论考核复习题
相关题目
12.对于小儿脱水补液的正确方法有 ( )

A.  低渗性脱水补1/2张含钠液

B.  严重呕吐、腹泻伴中重度脱水应尽快静脉补液

C.  重度脱水伴休克者先扩容

D.  补充累积损失量,补液量为100-120ml/kg

E.  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在12-16h输完

解析:让我为您详细解析这道关于小儿脱水补液的多选题: 正确答案:BCE 解析: B. 正确。严重呕吐、腹泻伴中重度脱水应尽快静脉补液 - 解析:对于中重度脱水,口服补液已无法满足需求,必须通过静脉途径快速补充液体,以纠正血容量不足。 - 示例:一个因急性胃肠炎导致频繁呕吐和腹泻的小儿患者,已经出现皮肤弹性下降、眼窝凹陷等中度脱水表现,此时需要立即建立静脉通道进行补液。 C. 正确。重度脱水伴休克者先扩容 - 解析:重度脱水伴有休克时,首要任务是迅速扩充血容量,通常使用2:1等张含钠液(如生理盐水)在30分钟内快速输入。 - 示例:一个重度脱水患儿出现血压下降、四肢厥冷、脉搏细速等休克表现,应立即给予20ml/kg的等张液快速扩容。 E. 正确。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在12-16h输完 - 解析:这是为了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避免过快补液造成心脏负担或脑水肿等并发症。 - 示例:在完成扩容和累积损失量补充后,剩余的补液量应在较长时间内缓慢输入,以保证安全。 不选选项解析: A. 错误。低渗性脱水应补2/3张或等张含钠液,而不是1/2张含钠液。因为低渗性脱水主要丢失的是钠,需要补充更高浓度的钠来纠正。 D. 错误。补充累积损失量的标准为轻度脱水50ml/kg,中度脱水50-100ml/kg,重度脱水100-150ml/kg,而不是统一的100-120ml/kg。 希望这个解析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小儿脱水补液的原则。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d684e-18bf-6666-c027-53ec875e9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关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 )

A.  保持安静,减少噪音

B.  头肩部抬高15-30度,以减轻脑水肿

C.  注意保暖,治疗护理尽量集中进行

D.  护理操作轻、稳、准

E.  经常翻身,防止肺淤血

解析:让我为您解析这道关于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措施的多选题: 正确选项为ABCD,具体分析如下: A. 保持安静,减少噪音 - 正确。新生儿颅内出血时需要绝对安静的环境。 - 示例:就像我们照顾熟睡的婴儿时要轻声细语一样,避免突然的声音刺激。 B. 头肩部抬高15-30度,以减轻脑水肿 - 正确。这是标准体位护理要求。 - 示例:就像我们在医院看到病人头部会垫高一点,帮助减轻脑部压力。 C. 注意保暖,治疗护理尽量集中进行 - 正确。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需要特别注意保暖。 - 示例:就像我们给婴儿洗澡时要先调好水温,避免着凉。 D. 护理操作轻、稳、准 - 正确。任何操作都要谨慎,避免加重病情。 - 示例:就像我们抱婴儿时要特别小心,动作要轻柔稳定。 E. 经常翻身,防止肺淤血 - 错误。颅内出血患儿不宜频繁翻身,以免加重出血。 - 解释:这个做法虽然对普通患者有益,但对于颅内出血的新生儿来说反而可能造成危险。 总结:E选项不适合颅内出血的新生儿,其他四个选项都是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于这类特殊患者,最重要的是保持安静、平稳和适当的体位。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d684e-18bf-fcee-c027-53ec875e9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4.女婴,11个月,因发热2天,体温在38℃-38.8℃。来院就诊,查体咽部充血,在下磨牙对应的颊粘膜上,可见灰白色小点,小点周围有红晕,诊断为“麻 疹”,患儿应绝对卧床休息至 ( )

A.  麻疹粘膜斑消退

B.  咽部充血消退

C.  皮疹消退

D.  体温<38℃

E.  体温正常

解析:让我来为您解析这道题: 正确答案是C和D。我将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麻疹粘膜斑消退 - 不正确 麻疹粘膜斑(Koplik斑)通常在皮疹出现后1-2天就会消失,而此时患者仍具有传染性,因此不能作为卧床休息的终止标准。 B. 咽部充血消退 - 不正确 咽部充血只是临床表现之一,不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或传染性的主要指标。 C. 皮疹消退 - 正确 这是正确的选择。麻疹皮疹通常在发病第4-7天开始消退,皮疹完全消退意味着病情进入恢复期,传染性明显降低。 D. 体温正常 - 正确 这也是正确选择。发热是麻疹的重要症状,体温恢复正常表明急性期已经过去,病情趋于稳定。 E. 体温<38℃ - 不正确 这个标准不够严格,因为低热仍然可能存在,且不足以说明病情完全好转。 补充说明: 根据护理规范,麻疹患儿应绝对卧床休息至皮疹完全消退且体温恢复正常,一般需要隔离至出疹后5天(如果并发肺炎则需延长至10天)。这样做可以有效防止疾病传播,并帮助患儿更好地恢复。 简单示例:就像感冒时,我们不仅要在发烧时休息,还要在烧退了之后继续休息几天,等身体完全恢复才能正常活动。麻疹也是一样,要等皮疹完全好了,体温也正常了,才能恢复正常活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d684e-18c0-9d80-c027-53ec875e9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某伤风患者,阵发性全身肌肉痉挛、抽搐,有关病室环境应包括( )

A.  加用床档

B.  光线明亮

C.  室内温度18-22℃

D.  室内相对湿度60%-70%

E.  护士操作轻、走路轻、说话轻、关门轻

解析:让我为您解析这道题: 正确答案是ACE。以下是对各选项的分析: A. 加用床档 ✓ 正确 - 破伤风患者会频繁出现肌肉痉挛和抽搐,加装床栏可以防止患者在发作时坠床受伤 - 这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B. 光线明亮 ✗ 错误 - 破伤风患者对声光刺激非常敏感,强光容易诱发肌肉痉挛 - 应保持病室光线柔和、安静 C. 室内温度18-22℃ ✓ 正确 - 这是适宜的人体舒适温度范围 - 有助于维持患者正常体温,减少外界刺激 D. 室内相对湿度60%-70% ✗ 错误 - 标准的室内湿度应为50%-60% - 过高的湿度(70%)会让患者感觉不适 E. 护士操作轻、走路轻、说话轻、关门轻 ✓ 正确 - 破伤风患者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 - 减少各种声音刺激可以有效预防痉挛发作 总结:破伤风患者的护理重点是减少外界刺激,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诱发痉挛发作。因此要选择能提供安全保障和舒适环境的措施。 【示例】就像照顾一个特别容易受惊吓的小朋友一样,我们要给他创造一个安静、温暖、安全的环境,避免任何可能让他受到惊吓的因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d684e-18c1-34f7-c027-53ec875e9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周先生,48 岁,诊断为“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对于隔离区域的划分,不属于污染区的区域为( )

A.  储物间

B.  治疗室

C.  医务人员值班室

D.  内走廊

E.  病室

解析:让我来为您详细解析这道题: 正确答案是:ABCD(储物间、治疗室、医务人员值班室、内走廊) 解析: 1. 污染区的定义: - 指患者直接接触或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 这些区域存在较高的感染风险,需要严格防护 2. 各选项分析: A. 储物间 - 属于半污染区或清洁区 - 主要存放医疗用品和物资 - 人员流动相对较少 - 感染风险较低 B. 治疗室 - 属于清洁区 - 是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准备的地方 - 需保持环境清洁 - 不直接接触患者污染物 C. 医务人员值班室 - 属于清洁区 - 是医护人员休息场所 - 应与污染区严格分开 - 保持空气流通和环境清洁 D. 内走廊 - 属于半污染区 - 是连接清洁区和污染区的通道 - 起到缓冲作用 - 需要严格管理人流物流 E. 病室(正确选项) - 属于污染区 - 是患者居住的地方 - 存在大量病原体 - 感染风险最高 记忆技巧: 可以简单理解为:"凡是患者经常活动的地方就是污染区,其他地方都不是"。病室是患者主要活动场所,所以属于污染区;而其他选项都是医护人员工作或休息的地方,不属于污染区。 这个划分对于控制传染病传播非常重要,能够有效保护医护人员和其他患者的健康安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d684e-18c1-cb25-c027-53ec875e9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患儿,8岁。诊断为“流行性感冒”。护士小李为患儿吸痰,做法正确的是 ( )

A.  吸痰前洗手、戴手套

B.  吸痰前需穿好防护服

C.  吸痰前戴好护目镜

D.  吸痰前戴好帽子、外科口罩

E.  用后的吸痰管及纱布放入高危品袋中焚烧

解析:让我来为您解析这道多选题的各个选项: 正确答案是ABCDE,我将逐一解释每个选项: A. 吸痰前洗手、戴手套 - 正确。这是基本的无菌操作要求。 - 示例:就像我们吃饭前要洗手一样,医疗操作更需要严格的手卫生。 B. 吸痰前需穿好防护服 - 正确。流行性感冒具有传染性,防护服可以有效防止飞沫传播。 - 示例:就像消防员灭火时要穿防火服一样,医护人员也需要适当的防护装备。 C. 吸痰前戴好护目镜 - 正确。吸痰过程中可能会有分泌物喷溅,护目镜能保护眼睛。 - 示例:木工工作时会戴护目镜防止木屑入眼,护士操作时也要保护眼睛安全。 D. 吸痰前戴好帽子、外科口罩 - 正确。这是标准的二级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阻断呼吸道传播。 - 示例:进入手术室的人员都需要戴帽子和口罩,这里也是同样的道理。 E. 用后的吸痰管及纱布放入高危品袋中焚烧 - 正确。这是医疗废物处理的标准流程,防止交叉感染。 - 示例:医院的废弃针头不会随便丢弃,而是专门处理,同理这些用过的物品也需要特殊处理。 总结:这是一道考查传染病护理防护知识的题目,所有选项都是正确的,体现了对医务人员自身防护和院内感染控制的全面要求。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d684e-18c2-6b3c-c027-53ec875e9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张先生,35岁,因气急,咳嗽、咳痰1年,痰中带血2周,晚间盗汗,拟诊为 “肺结核”。隔离措施中正确的是( )

A.  患者应住单间隔离病室

B.  隔离室内空气保特正压通风

C.  接触患者前、后均应洗手

D.  患者病情允许时应戴外科口罩

E.  痰液须经严格消毒后再倾倒

解析:让我为您解析这道关于肺结核隔离措施的多选题: 正确答案是CDE,我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患者应住单间隔离病室 - 不选。虽然肺结核患者确实需要隔离,但不需要专门的单间。根据现行指南,可以与其他肺结核患者同住一间病房。 B. 隔离室内空气保持正压通风 - 不选。这是错误的。肺结核是通过飞沫传播的疾病,应该使用负压通风系统,而不是正压。负压能防止含菌空气向外扩散,保护医护人员和其他患者。 C. 接触患者前、后均应洗手 - 正确。手卫生是预防感染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接触任何传染病患者前后都必须严格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D. 患者病情允许时应戴外科口罩 - 正确。让患者佩戴口罩可以有效减少飞沫传播,降低传染风险。这也是对其他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基本保护措施。 E. 痰液须经严格消毒后再倾倒 - 正确。肺结核患者的痰液中含有大量结核杆菌,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处理才能倾倒,防止病原体扩散。 简单示例: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在一个房间里放了一个装满细菌的气球。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1. 让携带“气球”的人戴上口罩(选项D) 2. 处理好掉出来的“细菌”(选项E) 3. 自己也要做好防护(选项C) 这些措施结合起来,就能有效控制肺结核的传播。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d684e-18c3-0eea-c027-53ec875e9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患者马女士,78岁,今日出院,下列措施中正确的包括( )

A.  为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B.  停止患者病区内的治疗

C.  给予患者卫生指导

D.  协助患者整理用物

E.  铺好暂空床,迎接新患者

解析:让我为您解析这道多选题: 正确答案是ABCD。让我们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为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 正确。这是出院流程中最基本的步骤,需要完成相关文件和手续的办理。 - 示例:护士需要协助患者或家属填写出院登记表、结算费用等。 B. 停止患者病区内的治疗 - 正确。患者出院后不再需要在院内接受治疗,应停止所有医嘱。 - 示例:停止输液、药物发放等治疗措施。 C. 给予患者卫生指导 - 正确。出院时应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帮助其更好地康复。 - 示例:告知伤口护理方法、用药注意事项、复诊时间等。 D. 协助患者整理用物 - 正确。体现人文关怀,帮助患者收拾个人物品。 - 示例:协助整理衣物、生活用品等。 E. 铺好暂空床,迎接新患者 - 错误。这不是针对出院患者的护理内容,而是病房管理的工作。 - 解释:这项工作虽然重要,但属于后续工作,不是直接与出院患者相关的护理措施。 总结:ABCD都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出院护理服务,而E则是面向下一个入院患者的准备工作,因此不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d684e-18c3-ab94-c027-53ec875e9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患者沈女士,62岁,体重约70kg,两护士共同为患者翻身,下面操作正确的 是( )

A.  两护士站在床的同侧

B.  一人托臀部和腘窝

C.  一人托患者腰背部

D.  两人同时抬起患者

E.  轻推患者转向对侧

解析:让我为您解析这道题的各个选项: 正确选项: A. 两护士站在床的同侧 - 正确。这是为了便于协作,两人可以更好地配合用力,也方便操作。 B. 一人托臀部和腘窝(膝盖后方) - 正确。这个部位是翻身时的主要支撑点,能有效防止患者下滑。 D. 两人同时抬起患者 - 正确。同步动作可以保证安全,避免对患者造成拉扯伤害。 E. 轻推患者转向对侧 - 正确。在抬起后轻轻推动是最安全的方式,避免用力过猛。 不选C的原因: "一人托患者腰背部"不合适,原因如下: 1. 单独托腰背部容易导致患者身体弯曲,增加脊柱压力 2. 这种方式不利于整体翻转,可能导致患者滑落或姿势不稳 3. 对护士来说也更容易造成腰部损伤 正确的翻身配合应该是:一个护士负责下半身(臀部和腘窝),另一个护士负责上半身(肩部和背部),这样才能保持患者身体呈一直线,确保安全舒适。 【示例】就像搬重物时需要两个人配合一样,护理操作也需要合理分工。如果一个人只抬腰部,就像只抬箱子的一边,既不稳也不安全。而按照正确的方法,就像两个人一起平稳地搬动一个大床垫,既省力又安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d684e-18c4-469f-c027-53ec875e9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患者刘先生,46岁,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第2天,护士需要为患者变换卧位,以 下操作正确的是( )

A.  将患者导管妥善固定后再翻身

B.  让患者卧于患侧

C.  注意节力原则

D.  先换药,再翻身

E.  两人协助患者翻身

解析:让我为您详细解析这道多选题的各个选项: 正确答案:ACDE 解析: A. 将患者导管妥善固定后再翻身 - 正确。颅内手术后患者通常会有引流管或其他导管,如果不先固定就翻身,可能会导致导管脱落或移位,造成严重后果。 - 示例:就像我们搬动插着充电器的手机时,要先小心整理好充电线,防止扯断。 C. 注意节力原则 - 正确。这是护理操作的基本要求,既能保护护士体力,也能减少对患者的扰动。 - 示例:搬重物时我们要用腿部力量而不是腰部力量,这样更省力也更安全。 D. 先换药,再翻身 - 正确。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伤口感染。 - 示例:就像我们打扫房间时,会先清理桌面再擦地,顺序很重要。 E. 两人协助患者翻身 - 正确。颅脑手术后的患者需要特别小心,多人协作可以更好地保障患者安全。 - 示例:搬重物时两个人一起抬比一个人搬更稳当、更安全。 B. 让患者卧于患侧(错误) - 不正确。颅脑手术后应避免压迫手术侧,防止影响血液循环和恢复。 - 正确做法是选择健侧卧位或平卧位。 这道题目主要考察护士在为术后患者变换体位时的安全意识和规范操作,每个正确选项都体现了对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的关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d684e-18c5-036b-c027-53ec875e9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