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消防救援
>
矿山救护队理论2000题
搜索
矿山救护队理论2000题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踝关节扭伤,为防止皮下出血和组织肿胀,在早期应选用[ ]。

A、A.局部按摩

B、B.红外线照射

C、C.冷敷

答案:C

解析:题目解析:踝关节扭伤后,为了防止皮下出血和组织肿胀,应该在早期采取冷敷的方法。冷敷可以通过收缩血管和减少血液流入受伤区域,从而减少出血和组织肿胀。因此,答案选项C.C是正确的。

矿山救护队理论2000题
斜井提升时,[ ]等属于违章行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2ebdbe9e-9d47-11eb-b135-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大腿骨折的固定用绷带或宽布带分别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2ed5a933-9d47-11eb-b135-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老空区透水的特点是出现[ ],水的酸度大,水味发涩,有臭鸡蛋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2164b384-9d47-11eb-b135-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对于脊柱损伤人员,严禁让其坐起、站立和行走。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c925a4a6-9d46-11eb-b135-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M40多种气体检测仪在氧气不足或过足的环境中可能造成读数偏低或偏高于实际浓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fd283984-9d46-11eb-b135-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用担架搬运伤员,向担架上抬放伤情重伤员时,3人站在伤员一侧或两侧,每人抱抬[]部位,动作一致,平稳托放担架上。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2ed69ba3-9d47-11eb-b135-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某队员佩用BG4氧气呼吸器工作满4h后需要更换氧气瓶,已知Ca(OH)2吸收剂完全失效,气囊内气体体积为5L、O2浓度20%、CO2浓度1%,当时该队员氧气消耗量为0.3L/分钟、呼出的二氧化碳为0.27 L/分钟,人的生存环境为O2浓度≥10%、CO2浓度≤10%,该队员换瓶操作必须在[ ]秒内完成。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11c6abd1-9d47-11eb-b135-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99号] 文件要求:开展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研究确定煤矿工人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下井补贴标准,提高煤矿工人收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fd508e29-9d46-11eb-b135-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救护小队在进行一般技术操作训练时建造砖密闭墙厚度为[ ]mm。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216d878a-9d47-11eb-b135-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在煤矿井下搬运伤员的方法有[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2ec17642-9d47-11eb-b135-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消防救援
>
矿山救护队理论2000题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矿山救护队理论2000题

踝关节扭伤,为防止皮下出血和组织肿胀,在早期应选用[ ]。

A、A.局部按摩

B、B.红外线照射

C、C.冷敷

答案:C

解析:题目解析:踝关节扭伤后,为了防止皮下出血和组织肿胀,应该在早期采取冷敷的方法。冷敷可以通过收缩血管和减少血液流入受伤区域,从而减少出血和组织肿胀。因此,答案选项C.C是正确的。

分享
矿山救护队理论2000题
相关题目
斜井提升时,[ ]等属于违章行为。

A. A.扒、蹬、跳运行中的矿车(人车)、胶带

B. B.行车时行人

C. C.超员乘坐人车

D. D.不带电放车

E. E.没有跟车人行车

解析:斜井提升时,[ ]等属于违章行为。 选项A表示在运行中的矿车(人车)中扒、蹬、跳,选项B表示行车时有人行走,选项C表示超员乘坐人车,选项D表示不带电放车,选项E表示没有跟车人行车。根据常规的矿山安全规定,这些行为都是违章行为,违反了安全规定,可能会导致事故发生。因此,答案选项ABCDE都是正确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2ebdbe9e-9d47-11eb-b135-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大腿骨折的固定用绷带或宽布带分别在。()

A. A.胸部

B. B.髋部

C. C.骨折上端和下端

D. D.膝关节

解析:大腿骨折的固定用绷带或宽布带分别在。() A.A.胸部 B.B.髋部 C.C.骨折上端和下端 D.D.膝关节 答案:ABCD 解析:选项A表示在胸部固定,选项B表示在髋部固定,选项C表示在骨折上端和下端固定,选项D表示在膝关节固定。对于大腿骨折的固定,通常需要在骨折上端和下端进行固定,同时也可以辅助使用胸部和髋部进行固定。因此,选项ABCD是正确的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2ed5a933-9d47-11eb-b135-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老空区透水的特点是出现[ ],水的酸度大,水味发涩,有臭鸡蛋味。

A. A.瓦斯浓度异常

B. B.二氧化碳浓度异常

C. C.气温异常

D. D.挂红

解析:老空区透水的特点是出现[ ],水的酸度大,水味发涩,有臭鸡蛋味。 A.A.瓦斯浓度异常 B.B.二氧化碳浓度异常 C.C.气温异常 D.D.挂红 答案:D 解析:根据题目描述,老空区透水的特点是水的酸度大、水味发涩、有臭鸡蛋味。这些特点与挂红现象相符。挂红是指含有硫化氢(H2S)的水接触到空气后,硫化氢气体被氧化生成硫,使水呈现红色。因此,选项D.D.挂红是正确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2164b384-9d47-11eb-b135-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对于脊柱损伤人员,严禁让其坐起、站立和行走。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c925a4a6-9d46-11eb-b135-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M40多种气体检测仪在氧气不足或过足的环境中可能造成读数偏低或偏高于实际浓度。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fd283984-9d46-11eb-b135-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用担架搬运伤员,向担架上抬放伤情重伤员时,3人站在伤员一侧或两侧,每人抱抬[]部位,动作一致,平稳托放担架上。

A. A.一人抱伤员背部和颈部

B. B.一人托住头部

C. C.一人托住腰和后背

D. D.一人抱臂部和大腿

解析:用担架搬运伤员,向担架上抬放伤情重伤员时,3人站在伤员一侧或两侧,每人抱抬部位,动作一致,平稳托放担架上。选项A表示一人抱伤员背部和颈部,这样可以稳定伤员的上半身。选项C表示一人托住腰和后背,这可以提供伤员的中部支持。选项D表示一人抱臂部和大腿,这可以保护伤员的四肢。因此,选项ACD是正确的操作方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2ed69ba3-9d47-11eb-b135-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某队员佩用BG4氧气呼吸器工作满4h后需要更换氧气瓶,已知Ca(OH)2吸收剂完全失效,气囊内气体体积为5L、O2浓度20%、CO2浓度1%,当时该队员氧气消耗量为0.3L/分钟、呼出的二氧化碳为0.27 L/分钟,人的生存环境为O2浓度≥10%、CO2浓度≤10%,该队员换瓶操作必须在[ ]秒内完成。

A. A.80

B. B. 90

C. C.100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描述,队员佩戴的是BG4氧气呼吸器,并且已知Ca(OH)2吸收剂完全失效。根据氧气呼吸器的工作时间和气体浓度等信息,需要计算队员换瓶操作的时间限制。 根据人的生存环境要求,氧气浓度应该大于等于10%,而题目中给出的O2浓度为20%,满足要求。同样,CO2浓度应该小于等于10%,而题目中给出的CO2浓度为1%,也满足要求。 队员的氧气消耗量为0.3L/分钟,呼出的二氧化碳为0.27L/分钟。假设氧气瓶中初始氧气体积为V,需要计算V可以供应的时间。 根据氧气消耗量和呼出的二氧化碳量,每分钟净消耗氧气的量为0.3L - 0.27L = 0.03L。而队员需要工作满4小时,即240分钟。因此,总共需要消耗的氧气量为240分钟 × 0.03L/分钟 = 7.2L。 由于气囊内气体体积为5L,初始氧气浓度为20%,可以计算出初始氧气量为5L × 20% = 1L。因此,初始氧气体积V满足 V + 1L = 7.2L,解得V = 6.2L。 换瓶操作必须在队员氧气消耗完前完成,即在240分钟内。因此,换瓶操作必须在240分钟 × 60秒/分钟 = 14400秒内完成。因此,答案选项C是正确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11c6abd1-9d47-11eb-b135-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99号] 文件要求:开展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研究确定煤矿工人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下井补贴标准,提高煤矿工人收入。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fd508e29-9d46-11eb-b135-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救护小队在进行一般技术操作训练时建造砖密闭墙厚度为[ ]mm。

A. A. 370

B. B. 240

C. C. 500

解析:救护小队在进行一般技术操作训练时建造砖密闭墙厚度为[ ]mm。 A.A. 370 B.B. 240 C.C. 500 答案:A 答案选项A:370 mm 在救护小队进行一般技术操作训练时,建造砖密闭墙的厚度应该为370毫米。选择这个答案是因为370毫米的厚度可以提供足够的防护和支撑力,确保墙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216d878a-9d47-11eb-b135-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在煤矿井下搬运伤员的方法有[ ]。

A. A.担架搬运

B. B.单人徒手搬运

C. C.双人徒手搬运

D. D.车辆搬运

解析:在煤矿井下搬运伤员的方法有[ ]。 A.A.担架搬运 B.B.单人徒手搬运 C.C.双人徒手搬运 D.D.车辆搬运 答案:ABC 解析:选项A、B和C是在煤矿井下搬运伤员常用的方法。担架搬运(选项A)是一种常见的方法,适用于伤员无法行走或需要固定的情况。单人徒手搬运(选项B)和双人徒手搬运(选项C)则适用于伤员自身可以行走或提供一定协助的情况下进行搬运。车辆搬运(选项D)可能不太适用于煤矿井下环境,因为车辆可能难以进入矿井或在狭窄的空间中操作困难。因此,选项A、B和C是更合理的搬运方法选择。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2ec17642-9d47-11eb-b135-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