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建筑工程
>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搜索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地形图的符号包括地物符号和()。

A、(A) 比例符号

B、(B) 非比例符号

C、(C) 地貌符号

D、(D) 半依比例符号

答案:C

解析:地形图的符号是用于表示地图上各种地理信息的图形或标记。在水利工程专业中,地形图的准确解读非常重要。

选项解析如下:

A. 比例符号:这类符号的大小是按比例尺绘制的,可以表示如房屋、桥梁等实际大小的地物,但这并不是地形图符号的分类之一。

B. 非比例符号:这种符号的大小不随比例尺变化,通常用于表示不易按比例表示的小地物,如点状地物(如小树、电线杆等)。这同样不是地形图符号的分类。

C. 地貌符号:这个选项正确。地貌符号是地形图符号的一部分,用于表示地形地貌特征,如等高线、陡坎、河流、植被等。

D. 半依比例符号:这类符号通常用于表示如围墙、管线等地物,其长度按比例尺表示,但宽度不按比例尺绘制。这也是一种符号类型,但不是本题所问的地形图符号的分类。

因此,正确答案是C(地貌符号),因为地形图的符号确实包括地物符号和地貌符号两大类,地貌符号用于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自然形态等,是地形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地形图上最多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3e8e2167-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地形图中地物的符号分为依比例符号、半依比例符号(线性符号)和()比例符号三种。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3e8e22b2-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地形图中地物的符号分为依比例符号、不依比例符号和()比例符号三种。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3e8e23ec-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高程处处相等的一组闭合曲线称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3e8e24f6-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经纬仪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建立标志、测量导线边长以及测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3e8e261c-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3e8e2792-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3e8e28b6-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要绘制地面上某水塔在地形图上,宜采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3e8e29c5-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在地形图上,每 5 根加粗 1 根的等高线称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3e8e2ad3-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在地形图上有高程分别为 26m、27m、28m、29m、30m、31m、32m 的几条相邻的等高线,则需加粗的等高线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3e8e2bec-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建筑工程
>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地形图的符号包括地物符号和()。

A、(A) 比例符号

B、(B) 非比例符号

C、(C) 地貌符号

D、(D) 半依比例符号

答案:C

解析:地形图的符号是用于表示地图上各种地理信息的图形或标记。在水利工程专业中,地形图的准确解读非常重要。

选项解析如下:

A. 比例符号:这类符号的大小是按比例尺绘制的,可以表示如房屋、桥梁等实际大小的地物,但这并不是地形图符号的分类之一。

B. 非比例符号:这种符号的大小不随比例尺变化,通常用于表示不易按比例表示的小地物,如点状地物(如小树、电线杆等)。这同样不是地形图符号的分类。

C. 地貌符号:这个选项正确。地貌符号是地形图符号的一部分,用于表示地形地貌特征,如等高线、陡坎、河流、植被等。

D. 半依比例符号:这类符号通常用于表示如围墙、管线等地物,其长度按比例尺表示,但宽度不按比例尺绘制。这也是一种符号类型,但不是本题所问的地形图符号的分类。

因此,正确答案是C(地貌符号),因为地形图的符号确实包括地物符号和地貌符号两大类,地貌符号用于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自然形态等,是地形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相关题目
地形图上最多的是() 。

A. (A) 助曲线

B. (B) 首曲线

C. (C) 间曲线

D. (D) 计曲线

解析:这个问题涉及到地形图的等高线分类及其在图上的数量占比。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地形图上不同类型的等高线及其定义。

首曲线:这是地形图上最基本的等高线,用于直接显示地貌起伏形态,是每隔一个等高距描绘的细实线。在地形图上,首曲线的数量是最多的,因为它们是最基础、最详细的等高线表示。
计曲线:又称加粗等高线,是每隔四条首曲线加粗描绘的等高线,用于概略地显示地貌。它们在图上的数量相对较少,主要起强调和概略显示的作用。
间曲线:是首曲线间,为了显示局部地貌特征,按二分之一等高距加绘的细长虚线。由于它们是细长的虚线,且在数量上不如首曲线多,所以不是本题答案。
助曲线:是用以表示间曲线仍不能显示某些局部地貌特征时,按四分之一等高距加绘的细短虚线。这类等高线在地形图上更为稀少,主要用于极其详细的地形描绘。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 助曲线:数量较少,主要用于显示极细微的地形变化,不符合题目中“最多的是”这一描述。
B. 首曲线:是地形图上最基本的等高线,数量最多,用于详细显示地貌起伏,符合题目要求。
C. 间曲线:数量介于首曲线和助曲线之间,且为虚线,不是数量最多的等高线。
D. 计曲线:数量明显少于首曲线,主要用于概略显示地貌,不符合题目要求。

综上所述,地形图上最多的是首曲线,因此答案选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3e8e2167-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地形图中地物的符号分为依比例符号、半依比例符号(线性符号)和()比例符号三种。

A. (A) 相等

B. (B) 为零

C. (C) 不依

D. (D) 全依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地形图中地物符号的分类知识。

A.(A) 相等 - 这个选项不正确。在地形图符号中,不存在“相等”比例符号的分类,这个选项不符合地形图符号的常规分类。

B.(B) 为零 - 这个选项同样不正确。如果符号的比例为零,意味着符号没有大小,这在实际的地形图绘制中是不存在的,因为所有符号都需要有一定的尺寸来表达地物的特征。

C.(C) 不依 - 这个答案是正确的。地形图中的符号分为依比例符号、半依比例符号(线性符号)和不依比例符号三种。不依比例符号是指符号的大小不随实际地物的大小而改变,通常用于表示那些大小在图上难以按比例表示的地物,如小的建筑物、独立的树木等。

D.(D) 全依 - 这个选项不正确。虽然“全依”可以理解为符号完全按照实际比例来表示地物,但实际上这样的分类并不存在,地形图符号分类中只有依比例符号和半依比例符号,而“不依比例符号”则涵盖了所有不按实际比例表示的情况。

因此,正确答案是C(不依比例符号)。这是因为这个选项正确地反映了地形图中符号分类的一部分,即那些不按照实际大小比例表示的地物符号。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3e8e22b2-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地形图中地物的符号分为依比例符号、不依比例符号和()比例符号三种。

A. (A) 相等

B. (B) 为零

C. (C) 不依

D. (D) 半依

解析:这个问题考察的是地形图中地物符号的分类。地形图中的地物符号用于表示地面上的各种固定物体,这些符号根据其在地图上的表示方式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解析各个选项:

A. (A)相等:这个选项并不符合地形图中地物符号的分类标准。在地形图中,符号的分类并不是基于它们与真实大小的“相等”或“不相等”来划分的,因此这个选项不正确。

B. (B)为零:同样,这个选项也不符合地形图中地物符号的分类逻辑。在地形图中,没有“比例为零”的符号这一分类,因此这个选项也是错误的。

C. (C)不依:虽然“不依比例符号”是地形图中地物符号的一种,但它只是三种分类中的一种。题目要求的是除了“依比例符号”和“不依比例符号”之外的第三种分类,因此仅选择“不依”并不完整,这个选项也是错误的。

D. (D)半依:“半依比例符号”是地形图中地物符号的另一种重要分类。这种符号在地图上的长度依比例尺表示,而宽度则不依比例尺表示,常用于表示一些狭长地物,如道路、河流等。因此,这个选项是正确的。

综上所述,地形图中地物的符号分为依比例符号、不依比例符号和半依比例符号三种。因此,正确答案是(D)半依。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3e8e23ec-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高程处处相等的一组闭合曲线称为()。

A. (A) 等高线

B. (B) 首曲线

C. (C) 计曲线

D. (D) 等深线

解析:选项解析:

A. 等高线:指的是在地图上连接所有相同高程点的曲线,用来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

B. 首曲线:这个选项在地图学中不是一个标准术语,可能是干扰项。

C. 计曲线:在地图上,每隔一定数量的等高线会有一条加粗的等高线,这种加粗的等高线被称为计曲线,用以便于读图时计算高度差。

D. 等深线:与等高线类似,但用于表示水下的地形,连接的是相同水深的点。

为什么选择A(等高线): 题目中描述的是“高程处处相等的一组闭合曲线”,这正是等高线的定义。等高线是地图上表示地形的基本方式之一,它通过闭合的曲线连接所有相同高程的点,从而反映出地形的三维特征。因此,根据题目的描述,正确答案是A(等高线)。其他选项要么与题目描述不符,要么不是地图学中的标准术语。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3e8e24f6-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经纬仪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建立标志、测量导线边长以及测定()。

A. (A) 导线竖直角

B. (B) 导线转折角

C. (C) 导线高程

D. (D) 导线坐标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经纬仪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内容。

选项解析:
A. 导线竖直角:竖直角通常用于测量地面点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不是导线测量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在使用经纬仪进行导线测量时,不直接涉及大量的竖直角测量。因此,A选项不正确。

B. 导线转折角:在经纬仪导线测量中,转折角(也称为水平角)的测量是关键步骤之一。这些角度用于确定导线各边的方向,是计算导线坐标和长度的基础。因此,B选项正确。

C. 导线高程:高程测量通常涉及使用水准仪或全站仪等设备,而不是主要通过经纬仪来测量。经纬仪主要用于测量水平角和距离,虽然可以间接用于高程计算,但不是其主要功能。因此,C选项不正确。

D. 导线坐标:导线坐标是导线测量的最终结果之一,但它不是外业工作的直接内容。外业工作主要关注数据的采集,如角度和距离的测量,而坐标的计算和确定通常在内业阶段完成。因此,D选项不正确。

综上所述,经纬仪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建立标志、测量导线边长以及测定导线转折角。因此,正确答案是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3e8e261c-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等高距越大,表示坡度越大

B. (B) 等高距越小,表示坡度越大

C. (C) 等高线平距越大,表示坡度越小

D. (D) 等高线平距越小,表示坡度越小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概念。

A. 等高距越大,表示坡度越大。 解析:这是错误的。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它的大小并不直接决定坡度的大小。等高距大,只能说明图上的高度变化快,但不能直接得出坡度大的结论。

B. 等高距越小,表示坡度越大。 解析:这也是错误的。等高距小意味着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小,但这并不表示坡度就大,相反,它通常表示地形较为平缓。

C. 等高线平距越大,表示坡度越小。 解析:这是正确的。等高线平距是指在水平面上量取的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距离。如果这个距离大,说明在相同的高度差下,地形延伸得更远,即坡度较缓;反之,如果平距小,则坡度较陡。

D. 等高线平距越小,表示坡度越小。 解析:这是错误的。正如在选项C中解释的,等高线平距越小,表示坡度越大,因为相同的高度差分布在较短的水平距离上。

因此,正确答案是C,因为等高线平距越大,表示在相同的高度差下,地形变化越平缓,即坡度越小。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3e8e2792-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

A. (A) 等高距

B. (B) 等高线平距

C. (C) 高差

D. (D) 高程

解析:解析这道题时,我们首先要明确题目中的关键概念“等高线”和“等高距”。

等高线:在地形图上,将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
等高距:指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程差。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 等高距:这个选项直接对应了题目中的描述,即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因此,这是一个正确的选项。

B. 等高线平距:等高线平距通常指的是在水平方向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实际水平距离,而非它们之间的高程差。因此,这个选项与题目描述不符。

C. 高差:虽然“高差”这个词与题目中的“高差”字面意思相近,但在地理和地图学中,特别是在描述等高线时,更具体的术语是“等高距”,而不是泛指的“高差”。因此,这个选项不够精确。

D. 高程:高程指的是某一点相对于某一基准面的高度。在描述等高线时,我们并不直接用“高程”来指代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因此,这个选项也是不正确的。

综上所述,最符合题目描述的选项是A,即“等高距”。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3e8e28b6-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要绘制地面上某水塔在地形图上,宜采用()。

A. (A) 比例绘制的符号

B. (B) 非比例绘制的符号

C. (C) 线型比例绘制的符号

D. (D) 地物注记符号

解析:在水利工程绘图中,不同的符号用于表示不同的地理特征或地物。

A. 比例绘制的符号:这种符号的大小与实际物体成比例,适用于那些大小在图纸上可以按比例尺绘制的物体,如小型建筑物、植被等。

B. 非比例绘制的符号:这种符号的大小不随实际物体的大小而变化,适用于那些大小相对较小,无法在图纸上按比例尺绘制的物体,如路灯、标志等。

C. 线型比例绘制的符号:这种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线性地物,如道路、管线等,其长度可以按比例尺绘制,但宽度通常不按比例。

D. 地物注记符号:这种符号主要用于在图纸上标注地物的名称、性质或其他属性,不表示地物的实际形状或大小。

解析: 绘制水塔这样的建筑物,如果是按比例绘制,可能会因为水塔的实际尺寸较大而在地形图上占据过多空间,导致其他细节无法清晰表示;非比例符号和线型比例符号通常用于不同类型的地物。因此,对于水塔这样的特定建筑物,通常采用地物注记符号来标注其位置和性质,而不需要详细绘制其形状和大小。

所以,正确答案是 D. 地物注记符号,因为它最适合在地图上标注水塔的位置和相关信息,而不影响图纸的整体可读性和比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3e8e29c5-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在地形图上,每 5 根加粗 1 根的等高线称为()。

A. (A) 等高线

B. (B) 首曲线

C. (C) 计曲线

D. (D) 间曲线

解析:这个问题考察的是地形图上等高线的不同分类及其标识方式。

解析各个选项:

A. 等高线:这是一个广义的术语,指的是地形图上连接高程相同的各点所成的闭合曲线。它不是一个具体的分类,而是描述一类曲线的总称,因此A选项不正确。

B. 首曲线:首曲线是最基本的等高线,用于表示地面的基本形态,但题目中描述的是“每5根加粗1根”的特定情况,而首曲线并不特指这种加粗处理的等高线,所以B选项也不正确。

C. 计曲线:计曲线,又称加粗等高线,是每隔四条基本等高线(即首曲线)加粗描绘一条的等高线,用于计算高程或查读高程。这完全符合题目中“每5根加粗1根”的描述,因此C选项是正确的。

D. 间曲线:间曲线是当首曲线不足以显示局部地貌特征时,按二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细长虚线。它并不涉及加粗处理,因此D选项与题目描述不符,不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C,即计曲线。这是因为计曲线正是按照“每5根加粗1根”的规则在地形图上描绘的等高线。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3e8e2ad3-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在地形图上有高程分别为 26m、27m、28m、29m、30m、31m、32m 的几条相邻的等高线,则需加粗的等高线为()。

A. (A) 26m、31m

B. (B) 27m、32m

C. (C) 29m

D. (D) 30m

解析:在地形图上,等高线用于表示地面的高程变化。为了更好地表示地形,通常会将某些等高线加粗,这些加粗的等高线称为计曲线,它们通常是每隔一定的高程间隔出现的,比如每隔10米。

根据题目,给出的等高线为26m、27m、28m、29m、30m、31m、32m,可以看出等高线的间隔为1米。

在标准的地形图绘制规则中,每五条等高线会有一条被加粗,通常是每隔一个基本等高距(如10米)的倍数的那条等高线。虽然这里给出的等高线间隔是1米,但是我们可以假设这是一个特殊的绘图规则或者是一个简化的问题。

在这个假设下,我们可以推断,每五条等高线中的第五条应该被加粗。因此,从26m开始数,第五条等高线是30m。

解析各个选项: A. 26m、31m - 26m是第一条等高线,但31m不是第五条。 B. 27m、32m - 27m和32m都不是第五条等高线。 C. 29m - 29m不是第五条等高线。 D. 30m - 30m是从26m开始的第五条等高线。

因此,正确答案是D(30m),因为30m是符合每隔五条等高线加粗规则的等高线。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3e8e2bec-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