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建筑工程
>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搜索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人类活动(例如修建水库、灌溉、水土保持等)通过改变下墊面的性质间接影响年径流量,一般说来,这种影响使得(),从而()。

A、(A) 蒸发量基本不变

B、(B) 蒸发量增加

C、(C) 年径流量减少

D、(D) 年径流量增加

答案:BC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人类活动对水文循环中径流变化的影响。具体来说,人类活动如修建水库、灌溉、水土保持等会改变地表(即下垫面)的性质,进而影响到水循环中的蒸发和径流过程。

选项A:蒸发量基本不变。这是不正确的,因为人类活动通常会影响蒸发量。
选项B:蒸发量增加。这是正确的。当修建水库或进行灌溉时,水面面积增加,导致水分蒸发量增大;同时,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使得植物蒸腾作用增强,总的蒸发量也会增加。
选项C:年径流量减少。这是正确的。随着蒸发量的增加,进入河流系统的水量会相应减少,因此年径流量可能会减少。
选项D:年径流量增加。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如果蒸发量增加,那么实际上到达河流等地表径流系统的水量是会减少的。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选项B和C:人类活动导致蒸发量增加,从而使年径流量减少。

Scan me!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绘制年径流频率曲线,必须已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4e2b1f-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甲乙两河,通过实测年径流量资料的分析计算,得各自的年径流量均值Q 甲、Q 乙 和均方差σ 甲、σ 乙 为: 甲河:Q 甲 =100m 3 /s,σ 甲 =42m 3 /s;乙河:Q 乙 =1000m 3 /s,σ 乙 =200m 3 /s。两河相比,可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4e2cee-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设计洪水的三个设计要素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4e2e7b-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三点法配线适用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4e4e39-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用典型洪水同倍比(按峰的倍比)放大法推求设计洪水,则()。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4e6ce4-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用典型洪水同频率放大法推求设计洪水,则()。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4e6e49-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用典型洪水同倍比(按量的倍比)放大法推求设计洪水,则()。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4e902b-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洪水地区组成的计算方法有()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4e9177-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以前期影响雨量(PA)为参数的降雨(P)径流(R)相关图 P~PA~R,当 P 相同时,应该PA 越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4e92a3-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以前期影响雨量(PA)为参数的降雨(P)径流(R)相关图 P~PA~R,当 PA 相同时,应该 P 越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4e93c9-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建筑工程
>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人类活动(例如修建水库、灌溉、水土保持等)通过改变下墊面的性质间接影响年径流量,一般说来,这种影响使得(),从而()。

A、(A) 蒸发量基本不变

B、(B) 蒸发量增加

C、(C) 年径流量减少

D、(D) 年径流量增加

答案:BC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人类活动对水文循环中径流变化的影响。具体来说,人类活动如修建水库、灌溉、水土保持等会改变地表(即下垫面)的性质,进而影响到水循环中的蒸发和径流过程。

选项A:蒸发量基本不变。这是不正确的,因为人类活动通常会影响蒸发量。
选项B:蒸发量增加。这是正确的。当修建水库或进行灌溉时,水面面积增加,导致水分蒸发量增大;同时,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使得植物蒸腾作用增强,总的蒸发量也会增加。
选项C:年径流量减少。这是正确的。随着蒸发量的增加,进入河流系统的水量会相应减少,因此年径流量可能会减少。
选项D:年径流量增加。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如果蒸发量增加,那么实际上到达河流等地表径流系统的水量是会减少的。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选项B和C:人类活动导致蒸发量增加,从而使年径流量减少。

Scan me!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相关题目
绘制年径流频率曲线,必须已知()。

A. (A) 年径流的均值

B. (B) Cv,Cs

C. (C) 线型

D. (D) 年径流的最大值

E. (E) 年径流的最小值

解析:在解析这个问题时,我们首先要理解年径流频率曲线的含义及其绘制所需的条件。年径流频率曲线是描述年径流量在不同频率下(即不同概率)的分布情况,它对于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和管理至关重要。

现在,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 年径流的均值:均值是数据集中所有数值的平均,对于年径流来说,均值反映了多年的平均径流量,是绘制频率曲线时的一个重要基准点。因此,A选项是必需的。

B. Cv,Cs:Cv(变差系数)和Cs(偏态系数)是描述径流随机性特征的统计参数。Cv反映了径流年际变化的程度,而Cs则描述了径流分布的偏斜程度。这两个参数对于确定频率曲线的形状和特性至关重要,因此B选项也是必需的。

C. 线型:在绘制频率曲线时,需要选择或确定一个合适的线型(如皮尔逊III型曲线)来拟合或近似实际的径流频率分布。虽然“线型”这个表述可能有些宽泛,但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确定曲线形状所需的方法或模型,因此C选项同样重要。

D. 年径流的最大值:虽然年径流的最大值是描述径流特性的一个重要数据点,但它并不是绘制年径流频率曲线的必要条件。频率曲线更多地依赖于整体的分布特性,而不仅仅是极端值。

E. 年径流的最小值:与D选项类似,年径流的最小值也是描述径流特性的一个数据点,但同样不是绘制频率曲线的必要条件。

综上所述,绘制年径流频率曲线必须已知年径流的均值(A)、变差系数Cv和偏态系数Cs(B),以及确定曲线形状所需的线型或方法(C)。因此,正确答案是AB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4e2b1f-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甲乙两河,通过实测年径流量资料的分析计算,得各自的年径流量均值Q 甲、Q 乙 和均方差σ 甲、σ 乙 为: 甲河:Q 甲 =100m 3 /s,σ 甲 =42m 3 /s;乙河:Q 乙 =1000m 3 /s,σ 乙 =200m 3 /s。两河相比,可知()。

A. (A) 甲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小

B. (B) 乙河水资源丰富

C. (C) 径流量年际变化大

D. (D) 径流量年际变化小

解析:首先,我们来分析各个选项:

A. 甲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小

从题目中给出的数据来看,甲河的年径流量均值(Q甲)为100m³/s,远小于乙河的年径流量均值(Q乙)1000m³/s,因此不能说甲河水资源丰富。
对于年际变化,通常用均方差(σ)来表示径流量的波动情况。甲河的均方差σ甲为42m³/s,而乙河的均方差σ乙为200m³/s。均方差相对值(均方差除以均值)对于甲河是42/100=0.42,对于乙河是200/1000=0.2,这表明甲河的径流量年际变化相对较大。

B. 乙河水资源丰富

根据年径流量均值Q乙为1000m³/s,远大于甲河的100m³/s,可以判断乙河的水资源比甲河丰富。

C. 径流量年际变化大

如前所述,乙河的均方差σ乙虽然绝对值大于甲河的σ甲,但是其相对值较小,表明乙河的径流量年际变化相对较小。因此,不能选C。

D. 径流量年际变化小

如前所述,乙河的均方差相对值较小,表明乙河的径流量年际变化小。

综合以上分析,选项B和D是正确的。因此,答案是BD。乙河的水资源比甲河丰富,且乙河的径流量年际变化相对较小。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4e2cee-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设计洪水的三个设计要素是()。

A. (A) 洪水标准

B. (B) 洪峰流量

C. (C) 洪水总量

D. (D) 洪水过程线

E. (E) 洪水历时

解析:设计洪水通常是指根据特定频率(如百年一遇)推算出的洪水特征值,用于水利工程的设计。设计洪水的三个基本要素如下:

B. 洪峰流量:指在洪水期间河流中出现的最大瞬时流量。这是评价河流防洪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确定堤防高度、水库泄洪能力等至关重要。
C. 洪水总量:指的是洪水期间通过某一断面的水量总和。它是衡量洪水灾害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对水库蓄水能力和防洪调度有直接影响。
D. 洪水过程线:描述了洪水从起涨到回落的整个过程中流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它对于了解洪水特性以及制定合理的调度方案非常重要。

选项分析:

A. 洪水标准:通常是指用来定义设计洪水的重现期或频率,例如50年一遇或是100年一遇的标准,但它不是洪水本身的一个要素,而是用来定义洪水规模的标准。
E. 洪水历时:虽然也是洪水的一个特征,但是它并不作为设计洪水的三大要素之一。洪水历时指的是洪水持续的时间长度。

因此,正确的答案是BCD。这些要素综合起来可以全面地描述一次洪水事件的主要特性,并为水利工程的设计提供依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4e2e7b-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三点法配线适用于()。

A. (A) 连续系列

B. (B) 不连续系列

C. (C) 实测系列

D. (D) 调查系列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三点法配线在数据系列中的适用性。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三点法配线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

三点法配线通常用于根据有限的数据点来推测或拟合整个数据系列的趋势或规律。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那些数据点相对稀疏,但具有明确变化趋势的系列。

现在,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连续系列:连续系列指的是数据在时间或空间上连续分布,没有明显的间断或跳跃。三点法配线适用于这样的系列,因为它可以基于少量的连续数据点来推测整体趋势。

B. 不连续系列:尽管“不连续”一词听起来与三点法配线的直觉应用相悖,但在此上下文中,不连续可能指的是数据点之间的间隔不固定或数据存在缺失,但整体上仍有一定的趋势可循。在这种情况下,三点法配线同样可以基于有限的、不连续的数据点来推测趋势。

C. 实测系列:实测系列指的是通过实际观测或测量得到的数据系列。这个选项本身并不直接说明数据的连续性或变化趋势,因此它不是一个判断三点法配线适用性的直接依据。而且,如果实测系列的数据点非常稀疏或没有明确的趋势,三点法配线可能不适用。

D. 调查系列:调查系列通常指的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的数据。这类数据可能受到多种主观因素的影响,且数据的连续性和准确性可能不如实测系列。因此,在没有明确说明数据具有明确趋势和足够连续性的情况下,不能断定三点法配线适用于调查系列。

综上所述,三点法配线最适用于那些具有明确变化趋势的数据系列,无论是连续的还是不连续的。因此,正确答案是A(连续系列)和B(不连续系列)。这两个选项都强调了数据的趋势性,这是三点法配线能够有效应用的关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4e4e39-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用典型洪水同倍比(按峰的倍比)放大法推求设计洪水,则()。

A. (A) 峰等于设计洪峰

B. (B) 量等于设计洪量

C. (C) 峰不一定等于设计洪峰

D. (D) 量不一定等于设计洪量

解析:选项解析:

A.(A)峰等于设计洪峰:这个选项表述的是在使用同倍比放大法时,放大后的洪水峰值将与设计洪峰相等。这个说法是正确的,因为同倍比放大法就是按照设计洪峰与典型洪水洪峰的比值来放大整个洪水过程线的,所以放大后的洪峰自然与设计洪峰一致。

B.(B)量等于设计洪量:这个选项表述的是放大后的洪水总量将与设计洪量相等。这不一定正确,因为同倍比放大法只保证了洪峰的一致性,但由于洪水过程线的形状可能不完全相同,所以放大后的洪水总量可能与设计洪量存在差异。

C.(C)峰不一定等于设计洪峰:这个选项是错误的,正如在选项A中解释的,同倍比放大法正是为了保证放大后的洪峰与设计洪峰一致。

D.(D)量不一定等于设计洪量:这个选项是正确的。由于洪水过程线的形状可能因流域特性和降雨分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即使洪峰相同,放大后的洪水总量也可能与设计洪量不同。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答案为AD,因为同倍比放大法的核心是按照设计洪峰与典型洪峰的比值来放大整个洪水过程,所以放大后的洪峰(A)一定等于设计洪峰。但是由于洪水过程线的形状可能不同,导致放大后的洪水总量(D)不一定等于设计洪量。选项B和C因此是不正确的。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4e6ce4-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用典型洪水同频率放大法推求设计洪水,则()。

A. (A) 峰等于设计洪峰

B. (B) 量等于设计洪量

C. (C) 峰不一定等于设计洪峰

D. (D) 量不一定等于设计洪量

解析:在使用典型洪水同频率放大法进行设计洪水推求时,通常的做法是选择历史上发生过的一次具有代表性的洪水过程线(即典型洪水),然后根据设计频率放大该典型洪水,使得放大的洪水在所关注的时段内其洪量或洪峰与设计洪水相符。

解析如下:

A选项:如果典型洪水经过放大处理后,其洪峰流量与根据频率分析得到的设计洪峰流量相等,那么就可以说峰等于设计洪峰。这是同频率放大法的一个基本要求之一。
B选项:同理,如果对典型洪水进行放大处理,使其洪量(一定时段内的径流总量)与根据频率分析得到的设计洪量相等,那么就可以说量等于设计洪量。这也是同频率放大法的一个基本要求。
C选项:按照同频率放大法的要求,经过放大的典型洪水洪峰应该与设计洪峰相等,所以这个选项不正确。
D选项:同样地,按照同频率放大法的要求,经过放大的典型洪水洪量应该与设计洪量相等,因此这个选项也不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答案应该是AB,因为在使用同频率放大法时,我们调整典型洪水,使其洪峰和洪量分别与设计频率下的洪峰和洪量相匹配。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4e6e49-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用典型洪水同倍比(按量的倍比)放大法推求设计洪水,则()。

A. (A) 峰等于设计洪峰

B. (B) 峰不一定等于设计洪峰

C. (C) 量等于设计洪量

D. (D) 量不一定等于设计洪量

解析:解析这道题目时,我们首先要理解“典型洪水同倍比(按量的倍比)放大法”的基本含义。这种方法通常用于通过已知的一场或几场典型洪水,按照一定的倍数放大其流量过程,以模拟可能发生的更大洪水,进而推求设计洪水。关键在于理解“同倍比放大”这一操作对洪水特征(如洪峰和洪量)的影响。

A选项“(A) 峰等于设计洪峰”:这个选项不正确,因为同倍比放大虽然会改变洪水的整体量级,但并不会直接保证放大后的洪峰流量就等于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洪峰流量通常是根据防洪标准、流域特性等因素综合确定的,不一定与放大后的典型洪水洪峰相同。

B选项“(B) 峰不一定等于设计洪峰”:这个选项是正确的,如上所述,同倍比放大后的洪水洪峰不一定等于设计洪峰。

C选项“(C) 量等于设计洪量”:这个选项也是正确的,因为题目中明确提到了“同倍比(按量的倍比)放大法”,这里的“按量的倍比”就是指按照洪量的倍数进行放大。因此,放大后的洪水洪量(即设计洪量)确实会等于按倍比放大后的洪量。

D选项“(D) 量不一定等于设计洪量”:这个选项与C选项相矛盾,既然已经按照洪量的倍数进行了放大,那么放大后的洪量(即设计洪量)就应该是确定的,且等于放大后的结果。因此,这个选项是不正确的。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和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4e902b-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洪水地区组成的计算方法有()和()。

A. (A) 设计年法

B. (B) 典型年法

C. (C) 同频率法

D. (D) 同倍比法

解析:洪水地区组成的计算方法是水利工程专业中用于估算洪水特征的重要技术手段。以下是对各个选项的解析以及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A. 设计年法 设计年法是通过选取一个或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洪水事件作为设计依据,以确定设计洪水的大小。这种方法不是洪水地区组成的计算方法,而是确定设计洪水标准的一种方法。

B. 典型年法 典型年法是选择一个或几个典型的洪水年份,分析这些年份的洪水特性,然后将这些特性应用到其他年份,以估算洪水的大小和组成。这是一种洪水地区组成的计算方法。

C. 同频率法 同频率法是通过分析不同地区洪水的频率分布,确定相同频率下的洪水大小,进而计算洪水地区组成的方法。这也是一种洪水地区组成的计算方法。

D. 同倍比法 同倍比法是指将设计洪水按照一定的倍比关系分配到流域的各个部分,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设计洪水的分配,而不是洪水地区组成的计算。

答案选择BC的原因是: B选项典型年法和C选项同频率法都是洪水地区组成的计算方法,它们分别通过选取典型年份洪水特性和分析洪水频率分布来计算不同地区洪水的组成情况。而A选项设计年法和D选项同倍比法并不是用于计算洪水地区组成的方法,因此正确答案是B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4e9177-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以前期影响雨量(PA)为参数的降雨(P)径流(R)相关图 P~PA~R,当 P 相同时,应该PA 越大,()。

A. (A) 损失愈大

B. (B) 损失愈小

C. (C) R 愈小

D. (D) R 愈大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降雨径流关系的问题,其中提到了前期影响雨量(PA),这是水文学中用来描述土壤含水量的一个概念。PA越大,意味着之前已经有较多的降雨,土壤接近饱和状态,因此新的降雨更容易形成径流。

对于选项分析如下:
A. 损失愈大 - 这里的损失通常指的是降雨转化为径流前的消耗,如蒸发、植物截留、入渗等。如果PA较大,意味着土壤湿润度高,新的降雨会更快地成为径流而不是被损失掉,所以这个选项是错误的。
B. 损失愈小 - 相反于A,当PA较大时,土壤已经比较湿润,新的降雨更容易形成径流而不会被大量损失掉,这是一个正确的选项。
C. R 愈小 - R代表径流量。如果PA较大,意味着土壤接近饱和,新的降雨会迅速形成径流,因此径流量不会减少,这个选项也是错误的。
D. R 愈大 - 与C相反,当PA较大时,新的降雨更容易转化成径流,因此径流量会增加。这也是一个正确的选项。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 B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4e92a3-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以前期影响雨量(PA)为参数的降雨(P)径流(R)相关图 P~PA~R,当 PA 相同时,应该 P 越大,()。

A. (A) 损失相对于 P 愈大

B. (B) 损失相对于 P 愈小

C. (C) R 愈大

D. (D) R 愈小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水文学和水资源工程中的降雨-径流关系的问题。我们需要理解前期影响雨量(PA)如何影响降雨(P)与径流(R)之间的关系,并据此分析各个选项。

首先,理解前期影响雨量(PA)的概念:它是指降雨发生前的一段时间内,土壤湿润程度或前期降雨累积效应对后续降雨产生的径流量的影响。PA越大,通常意味着土壤越湿润,对后续降雨的吸收能力越弱,因此更容易产生径流。

接下来,分析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和各个选项:

当PA相同时,意味着土壤湿润程度或前期降雨累积效应对后续降雨的影响是一致的。
我们需要分析P(降雨)与R(径流)之间的关系。

现在,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 损失相对于P愈大:这个选项意味着随着P的增大,损失(如蒸发、入渗等)占P的比例也增大。但在PA相同的情况下,土壤对降雨的吸收能力相对固定,因此随着P的增大,更多的降雨会转化为径流,而非损失,所以A选项错误。

B. 损失相对于P愈小:这个选项与A相反,意味着随着P的增大,损失占P的比例减小。在PA相同的情况下,这是合理的,因为土壤对降雨的吸收能力有限,当P增大时,更多的降雨会转化为径流,而非损失,所以B选项正确。

C. R愈大:这个选项直接指出随着P的增大,径流R也增大。在PA相同的情况下,土壤对降雨的吸收能力相对固定,因此随着P的增大,转化为径流的水量也会增大,所以C选项正确。

D. R愈小:这个选项与C相反,但在PA相同且P增大的情况下,径流R应该增大而非减小,所以D选项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和C。这两个选项都正确地描述了在PA相同的情况下,随着P的增大,损失相对于P的比例减小,且径流R增大的现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4e93c9-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