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建筑工程
>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搜索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霍顿提出的河流地方定律有()。

A、(A) 河数率

B、(B) 河长率

C、(C) 面积率

D、(D) 比降率

答案:ABCD

解析:解析这道题目,我们首先要了解霍顿提出的河流地方定律的基本概念。霍顿定律,也称为河流等级定律或霍顿定律体系,是描述河流系统中河流数量、长度、流域面积以及比降等属性之间关系的定律。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河数率:这一率描述了河流数量与河流等级之间的关系。在河流系统中,随着河流等级的升高,河流的数量通常会减少。霍顿的定律体系包括了这一关系,因此A选项是正确的。

B. 河长率:这个率涉及的是河流长度与河流等级之间的关系。通常,随着河流等级的上升,河流的总长度也会增加,但增加的速度会逐渐减缓。这也是霍顿定律体系中的一部分,所以B选项也是正确的。

C. 面积率:这一率关注的是流域面积与河流等级之间的关系。在河流系统中,随着河流等级的上升,流域面积会显著增加,且增加的速度也会逐渐加快。这同样是霍顿定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故C选项正确。

D. 比降率:比降是指河流在某一河段上的垂直高度差与水平距离的比值,它反映了河流的坡度或倾斜度。霍顿的定律体系也包括了河流比降与河流等级之间的关系,即随着河流等级的升高,河流的比降可能会有所变化(尽管这种关系可能不如前三个率那么直接和明显)。因此,D选项也是正确的。

综上所述,霍顿提出的河流地方定律包括了河数率、河长率、面积率和比降率等多个方面,这四个选项都正确地反映了霍顿定律的内容。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Scan me!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对流雨的特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4ebf65-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影响我国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4ec064-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取多次洪水过程线的退水部分,沿时间轴平移使其尾部重合,作出光滑的下包线,该下包曲线称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4eef89-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从大气环流看,在北半球近地面层自赤道至北极存在哪些纬向的气压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4f10e4-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蒸发器折算系数 K 值的大小主要随下列()因素影响而变化。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4f122e-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关于净雨和径流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4f133a-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已知某地某水库某日的水面温度为 20℃,水面上的饱和水汽压 E s ,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4f34a0-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皮尔逊Ⅲ型频率曲线,当 x、Cs 不变,减小 Cv 值时,则该线()。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4f36cb-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已知 x 系列为 90、100、110,y 系列为 5、10、15,比较两系列的绝对离散程度和相对离散程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4f3852-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年径流设计成果合理性分析,主要是对配线所得的()进行合理性分析。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4f39b0-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建筑工程
>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霍顿提出的河流地方定律有()。

A、(A) 河数率

B、(B) 河长率

C、(C) 面积率

D、(D) 比降率

答案:ABCD

解析:解析这道题目,我们首先要了解霍顿提出的河流地方定律的基本概念。霍顿定律,也称为河流等级定律或霍顿定律体系,是描述河流系统中河流数量、长度、流域面积以及比降等属性之间关系的定律。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河数率:这一率描述了河流数量与河流等级之间的关系。在河流系统中,随着河流等级的升高,河流的数量通常会减少。霍顿的定律体系包括了这一关系,因此A选项是正确的。

B. 河长率:这个率涉及的是河流长度与河流等级之间的关系。通常,随着河流等级的上升,河流的总长度也会增加,但增加的速度会逐渐减缓。这也是霍顿定律体系中的一部分,所以B选项也是正确的。

C. 面积率:这一率关注的是流域面积与河流等级之间的关系。在河流系统中,随着河流等级的上升,流域面积会显著增加,且增加的速度也会逐渐加快。这同样是霍顿定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故C选项正确。

D. 比降率:比降是指河流在某一河段上的垂直高度差与水平距离的比值,它反映了河流的坡度或倾斜度。霍顿的定律体系也包括了河流比降与河流等级之间的关系,即随着河流等级的升高,河流的比降可能会有所变化(尽管这种关系可能不如前三个率那么直接和明显)。因此,D选项也是正确的。

综上所述,霍顿提出的河流地方定律包括了河数率、河长率、面积率和比降率等多个方面,这四个选项都正确地反映了霍顿定律的内容。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Scan me!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相关题目
对流雨的特点()。

A. (A) 雨强大

B. (B) 降雨范围小

C. (C) 降雨范围大

D. (D) 降雨历时短

E. (E) 降雨历时长

解析:选项解析:

A. 雨强大:正确。对流雨是由于地面受热不均,空气受热上升形成的对流运动强烈,因此降雨强度大。

B. 降雨范围小:正确。对流雨一般发生在局部地区,受对流单体的大小限制,其影响范围相对较小。

C. 降雨范围大:错误。如上所述,对流雨的范围相对较小,不会覆盖很大的区域。

D. 降雨历时短:正确。对流雨是短时强降水,通常持续时间不长,可能就几分钟到几小时。

E. 降雨历时长:错误。与D选项相对,对流雨的特点之一就是历时短,不是长时间的降雨。

为什么选择ABD:

选择ABD是因为这三个选项正确描述了对流雨的特点。对流雨通常伴随着强降雨、范围较小且历时较短。这些特点都是由对流雨的形成机制所决定的,即由局部的热力对流引起的强降水现象。选项C和E描述的是与对流雨特点不符的降雨情况,因此不选。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4ebf65-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影响我国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有()。

A. (A) 高空槽

B. (B) 锋面气旋

C. (C) 低涡

D. (D) 切变线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影响我国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以下是各个选项的解析及为何选择这些答案的原因:

A. 高空槽:高空槽是高空低压系统的延伸部分,它通常伴随着冷空气的南下。当高空槽与地面暖湿气流相遇时,容易形成强烈的对流活动,导致暴雨。因此,高空槽是影响我国暴雨的一个重要因素。

B. 锋面气旋:锋面气旋是指在锋面附近发展起来的低压系统。这种系统通常伴随着强烈的风速梯度和温度梯度,能够引起大范围的降水,尤其是在春季和秋季。因此,锋面气旋也是造成我国暴雨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

C. 低涡:低涡是指地面上或近地面层中出现的小尺度低压系统。它们能够引发局地性的强降水事件,特别是在夏季,低涡常常成为我国南方地区暴雨的触发因素。

D. 切变线:切变线指的是不同风向或风速区域之间的边界。在我国,特别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切变线常常与季风气流相互作用,形成持续性强降水,从而成为影响暴雨的关键因素。

综上所述,这四个选项都是影响我国暴雨的重要天气系统,因此正确答案为ABC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4ec064-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取多次洪水过程线的退水部分,沿时间轴平移使其尾部重合,作出光滑的下包线,该下包曲线称为()。

A. (A) 径流

B. (B) 地面径流

C. (C) 壤中流

D. (D) 地下径流

解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题目中描述的操作和各个选项所代表的含义。题目描述的是取多次洪水过程线的退水部分,将这些部分沿时间轴平移以使其尾部重合,并作出一条光滑的下包线。这条下包线反映了洪水过程中退水阶段的一种总体趋势或包络线。

现在,我们来逐一分析选项:

A. 径流:径流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了地面径流、壤中流和地下径流等多种类型的水流。但题目中描述的下包曲线更具体地反映了洪水退水阶段的一种特性,而非径流这一广泛概念。因此,A选项不符合题意。

B. 地面径流:虽然题目描述的下包曲线并非直接等同于地面径流,但考虑到它是通过洪水退水部分得出的,而这些洪水退水部分可能包含地面径流的成分(特别是初期退水阶段),且地面径流是洪水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此选项单独并不完全准确地描述题目中的下包曲线,因为它更偏向于一个具体的径流类型而非整体特性。但在此选择题中,我们需要考虑哪个选项与题目描述最为接近。

C. 壤中流:壤中流是介于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之间的一种水流形式,主要发生在土壤表层以下但未达到深层地下水的水流。虽然题目描述的下包曲线并非直接针对壤中流,但壤中流在洪水退水过程中也可能有所贡献,且这一选项与水流在土壤中的运动状态有关,与题目描述的操作有一定的关联性。然而,同样地,它也不是最直接或最准确的答案。

D. 地下径流:地下径流是指存储在土壤和岩层孔隙、裂隙中的水流,并在重力作用下沿这些介质流动的水流。在洪水退水阶段,特别是后期,地下径流可能占据主导地位。题目中描述的下包曲线,通过取多次洪水退水部分并作出下包线,很可能反映了洪水过程中地下径流的一种总体趋势或包络线。因此,D选项与题目描述最为吻合。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题目中的选项设置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B、C、D三个选项都是径流的不同类型,而题目要求的是一个描述洪水退水阶段下包曲线的特定术语。但根据题目描述和选项内容,D选项“地下径流”最符合题目要求,因为它最有可能代表洪水退水阶段下包曲线的总体特性。

但这里有一个明显的错误:答案中包含了B、C、D三个选项,而根据题目描述和逻辑推理,应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可以推断题目或答案可能存在误导或错误。在正常的逻辑推理下,我们应选择D选项“地下径流”作为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D选项“地下径流”,但请注意题目或答案中可能存在的误导或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4eef89-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从大气环流看,在北半球近地面层自赤道至北极存在哪些纬向的气压带()

A. (A) 赤道低压带

B. (B) 副热带低压带

C. (C) 副热带高压带

D. (D) 副极地低压带

E. (E) 极地高压带

解析:选项解析:

A. 赤道低压带:在北半球,赤道附近由于受热多,空气上升,形成低压区,因此赤道低压带是存在的。

B. 副热带低压带:实际上,在北半球副热带地区存在的是高压带而不是低压带,因为在此区域,高空的空气下沉形成高压区,所以这个选项是错误的。

C. 副热带高压带:如前所述,在副热带地区存在高压带,因此这个选项是正确的。

D. 副极地低压带:在副极地地区,暖空气与冷空气交汇,形成低压区,因此副极地低压带是存在的。

E. 极地高压带:在极地地区,由于气温低,空气密度大,形成高压区,因此极地高压带也是存在的。

为什么选择ACDE:

这道题询问的是北半球近地面层自赤道至北极存在的纬向气压带。根据大气环流的基本知识,我们知道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是北半球近地面层的主要气压带。因此,正确答案应该包括A(赤道低压带)、C(副热带高压带)、D(副极地低压带)和E(极地高压带)。选项B(副热带低压带)不符合实际情况,所以不选。最终答案是ACDE。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4f10e4-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蒸发器折算系数 K 值的大小主要随下列()因素影响而变化。

A. (A) 观测次数的多少

B. (B) 蒸发器的类型

C. (C) 季节月份的不同

D. (D) 地理环境情况

解析:蒸发器折算系数K值是指为了将小型蒸发器观测到的数据转换为大型水体(如湖泊、水库)的实际蒸发量而使用的一个修正系数。它是为了消除由于不同尺寸的蒸发器或不同环境下观测到的数据差异而引入的。

解析各个选项:

A. 观测次数的多少:观测次数的多少主要是影响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但不会直接影响蒸发器折算系数K值的变化。因此,这不是一个正确的影响因素。

B. 蒸发器的类型:不同类型的蒸发器(例如,小型蒸发皿与大型蒸发池)由于其表面面积、水深以及水体与周围环境交互方式的不同,会导致蒸发速率存在差异。因此,蒸发器的类型会影响K值。

C. 季节月份的不同:季节的变化会影响气温、湿度、风速等气象条件,这些条件都会对蒸发速率产生影响。因此,在不同的季节月份里,K值可能会有所不同。

D. 地理环境情况:地理环境包括了气候特征、地理位置等因素,比如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同,这会直接影响到蒸发量。所以地理环境情况也会影响K值。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CD,即蒸发器折算系数K值受蒸发器的类型、季节月份的不同以及地理环境情况的影响。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4f122e-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关于净雨和径流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 (A) 净雨是径流的来源,径流是净雨的归宿

B. (B) 净雨和径流过程相同

C. (C) 净雨经过流域汇流形成出口的径流过程,降雨停止后径流就停止了

D. (D) 净雨经过流域汇流形成出口的径流过程,降雨停止后净雨就停止了

解析:解析这道题目,我们首先需要理解“净雨”和“径流”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A. (A)净雨是径流的来源,径流是净雨的归宿:

净雨指的是扣除流域表面填洼、植物截留、蒸发和下渗等损失后,真正沿地表或地下产生流动的雨水。这部分雨水是形成径流的直接来源。
径流则是沿流域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它最终会汇入河流、湖泊或海洋,因此可以说是净雨的归宿。
此选项正确描述了净雨与径流的关系。

B. (B)净雨和径流过程相同:

净雨和径流虽然紧密相关,但它们的产生和流动过程并不完全相同。净雨主要关注降雨后扣除各种损失后的剩余水量,而径流则涉及这些剩余水量在流域内的流动和汇集过程。
因此,此选项错误。

C. (C)净雨经过流域汇流形成出口的径流过程,降雨停止后径流就停止了:

降雨停止后,由于流域内的蓄水和地下水位的存在,径流并不会立即停止。地下水可能会继续渗出,形成地下径流,而地表水也可能在流域内继续流动一段时间。
因此,此选项错误。

D. (D)净雨经过流域汇流形成出口的径流过程,降雨停止后净雨就停止了:

当降雨停止时,不再有新的雨水进入流域,因此净雨(即扣除损失后的有效降雨)也就停止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径流会立即停止,因为如前所述,流域内的蓄水和地下水位会继续影响径流。
此选项正确描述了降雨停止后净雨的状态。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A和D。A选项准确描述了净雨与径流的关系,D选项则正确指出了降雨停止后净雨的状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4f133a-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已知某地某水库某日的水面温度为 20℃,水面上的饱和水汽压 E s ,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 (A) E s =24.3hPA

B. (B) E s =25.5hPA

C. (C) E s =23.4hPA

D. (D) E s =23.7hPA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饱和水汽压与温度之间关系的问题。饱和水汽压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的压力。这个值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温度越高,饱和水汽压越大。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水面温度为20℃。我们需要根据这个温度来估算对应的饱和水汽压。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选项(E s = 24.3hPA):这个值相对较高,通常不是20℃对应的饱和水汽压。在标准大气压下,20℃的饱和水汽压会低于这个值。
B选项(E s = 25.5hPA):虽然这个值也偏高,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如非标准大气压),它可能是合理的,或者是一个接近但稍高的估计值。然而,在没有额外信息的情况下,我们不能直接断定它是不正确的。
C选项(E s = 23.4hPA):这个值在合理范围内,接近20℃时饱和水汽压的预期值。
D选项(E s = 23.7hPA):同样,这个值也在合理范围内,且略高于C选项,但仍在可能的误差范围内。

为了确定哪个选项是不正确的,我们需要参考已知的饱和水汽压与温度的关系表或公式。在标准条件下,20℃的饱和水汽压通常远低于24.3hPA。因此,A选项给出的值显然过高,与实际情况不符。

综上所述,A选项(E s = 24.3hPA)是不正确的,因为它给出的饱和水汽压值远高于20℃时的预期值。

所以,正确答案是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4f34a0-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皮尔逊Ⅲ型频率曲线,当 x、Cs 不变,减小 Cv 值时,则该线()。

A. (A) 两端上抬

B. (B) 中部上抬

C. (C) 中部下降

D. (D) 两端下降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皮尔逊Ⅲ型频率曲线的特性及其参数变化对曲线形状的影响。

皮尔逊Ⅲ型频率曲线是水文统计中常用的一种频率分布曲线,用于描述水文变量的概率分布。该曲线由三个参数决定:均值x(位置参数)、离势系数Cv(形状参数,反映分布的离散程度)和偏态系数Cs(形状参数,反映分布的偏斜程度)。

现在分析题目中的选项:

A. 两端上抬:当减小Cv值时,实际上是在减小分布的离散程度,即数据点更加集中。这会导致曲线在均值x附近变得更加陡峭,而在远离均值的两端(即曲线的两端)则会变得更加平缓,而不是上抬。因此,A选项错误。

B. 中部上抬:减小Cv值会使数据点更加集中在均值x附近,导致曲线在均值x(即中部)处变得更加陡峭,从而给人一种“中部上抬”的视觉效果。因此,B选项正确。

C. 中部下降:与B选项相反,减小Cv值实际上会使中部变得更加陡峭,而不是下降。因此,C选项错误。

D. 两端下降:如前所述,减小Cv值会使数据点更加集中在均值x附近,导致曲线在远离均值的两端变得更加平缓,这可以视为一种“两端下降”的视觉效果(尽管实际上是在两端变得更加平缓,而不是真正的“下降”)。但在这个语境下,我们可以理解为相对于中部变陡峭而言,两端看起来就像是“下降”了。因此,D选项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和D。这两个选项准确地描述了减小Cv值时皮尔逊Ⅲ型频率曲线的变化特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4f36cb-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已知 x 系列为 90、100、110,y 系列为 5、10、15,比较两系列的绝对离散程度和相对离散程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x 系列比 y 系列的绝对离散程度小

B. (B) x 系列比 y 系列的绝对离散程度大

C. (C) y 系列比 x 系列的相对离散程度大

D. (D) y 系列比 x 系列的相对离散程度小

解析: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什么是绝对离散程度和相对离散程度。

绝对离散程度通常是指一组数据的标准差,它反映了数据点与均值的偏差程度。标准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

相对离散程度,又称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V),是标准差与平均值的比值,用来比较不同单位或不同量级数据集的离散程度。变异系数越大,相对离散程度越大。

现在,我们来计算 x 和 y 系列的绝对离散程度(标准差)和相对离散程度(变异系数)。

对于 x 系列(90, 100, 110): 平均值(mean)= (90 + 100 + 110) / 3 = 300 / 3 = 100 标准差(std_dev)= √[((90-100)² + (100-100)² + (110-100)²) / 3] = √[(100 + 0 + 100) / 3] = √[200 / 3] ≈ 11.55 变异系数(CV)= 标准差 / 平均值 ≈ 11.55 / 100 ≈ 0.1155

对于 y 系列(5, 10, 15): 平均值(mean)= (5 + 10 + 15) / 3 = 30 / 3 = 10 标准差(std_dev)= √[((5-10)² + (10-10)² + (15-10)²) / 3] = √[(25 + 0 + 25) / 3] = √[50 / 3] ≈ 4.08 变异系数(CV)= 标准差 / 平均值 ≈ 4.08 / 10 ≈ 0.408

根据计算结果: A. x 系列比 y 系列的绝对离散程度小 —— 不正确,因为 x 系列的标准差(11.55)比 y 系列的标准差(4.08)大。 B. x 系列比 y 系列的绝对离散程度大 —— 正确,因为 x 系列的标准差更大。 C. y 系列比 x 系列的相对离散程度大 —— 正确,因为 y 系列的变异系数(0.408)比 x 系列的变异系数(0.1155)大。 D. y 系列比 x 系列的相对离散程度小 —— 不正确,如上所述,y 系列的变异系数更大。

因此,正确答案是 B 和 C。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4f3852-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年径流设计成果合理性分析,主要是对配线所得的()进行合理性分析。

A. (A) 均值

B. (B) 均方差

C. (C) 离差系数

D. (D) 偏态系数

解析:在水利工程专业的业务考试中,年径流设计成果合理性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该过程主要涉及评估所得到的数据分布是否合理,并确保它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在分析中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统计量:

A. 均值:均值反映了样本数据的平均水平,是衡量径流量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比较不同样本或历史数据的均值,可以了解径流量的一般规模。
C. 离差系数:离差系数(又称变异系数),是标准差与均值的比值,用于衡量相对变异性。在径流分析中,它可以反映径流数据的波动情况,帮助理解径流量的稳定性。
D. 偏态系数:偏态系数描述了数据分布的不对称性。正值表示正偏态(长尾偏向右侧),负值表示负偏态(长尾偏向左侧)。在径流分析中,偏态系数可以揭示径流数据是否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这对于预测极端事件(如洪水或干旱)非常重要。

选项 B. 均方差 并未包含在正确答案之中,可能是因为均方差本身并不直接提供关于分布形态的信息,而是在计算标准差等其他统计量时使用。

综上所述,选择 A. 均值、C. 离差系数 和 D. 偏态系数 是因为它们共同提供了对径流数据分布特性的全面描述,包括中心趋势、变异性以及分布形状等信息,从而有助于判断年径流设计成果的合理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4f39b0-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