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正确
B、B、错误
答案:A
A、A、正确
B、B、错误
答案:A
A. A、正确
B. B、错误
解析:选项A:“正确” - 这个选项意味着如果两个点具有相同的高程,那么它们一定位于同一个等高线上。等高线是在地图上连接所有具有相同高程的点的线条。然而,这个陈述忽略了等高线之间的间隔和地形的复杂性。
选项B:“错误” - 这个选项表明即便两个点具有相同的高程,它们也不一定位于同一个等高线上。这是因为等高线是按照固定的高程间隔绘制的,例如每隔10米或20米。因此,如果两个点的高程相同,但它们之间的高程变化超过了等高线的间隔,这两个点可能不会位于同一个等高线上。此外,地形可能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有起伏,使得即使在相同高程的两个点之间,也可能没有等高线通过。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选择答案B是因为等高线的绘制是基于固定的高程间隔,并不是每一个相同高程的点都会用一条等高线连接起来。因此,即使两个点具有相同的高程,它们也不一定在同一个等高线上,这取决于等高线的绘制间隔和地形的详细情况。例如,如果两个相同高程的点之间的高差小于等高线间隔,那么这两个点可能就不会被同一个等高线连接。这就是为什么这个陈述是错误的。
A. (A) 1~3
B. (B) 3~5
C. (C) 5~7
D. (D) 7~9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导流隧洞设计中关于底坡选择的知识。
解析各个选项:
A.(A) 1~3:这个选项符合有压隧洞常见的底坡设计范围。在有压隧洞中,为了保持水流的稳定性和减少对隧洞壁面的冲刷,底坡一般设计得较为平缓,通常在1‰到3‰之间。
B.(B) 3~5:这个底坡范围对于有压隧洞来说相对较陡,不利于保持水流的稳定,也可能增加对隧洞壁面的冲刷。
C.(C) 5~7:这个底坡范围更陡,更不适合用于有压隧洞的设计,因为过陡的底坡会显著增加水流速度,对隧洞结构造成不利影响。
D.(D) 7~9:这个底坡范围极陡,完全不适合有压隧洞的设计要求,会导致水流速度过快,对隧洞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构成严重威胁。
选择A的原因是有压隧洞为了保持水流稳定,减少冲刷和磨损,通常会采用较为平缓的底坡设计。而1‰到3‰的底坡范围正好符合这一设计原则,因此是正确答案。这个设计也考虑了隧洞内的流态和截流等要求,确保了隧洞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A. (A) 顺时针方向流动
B. (B) 反时针方向流动
C. (C) 垂直于等压线流动
D. (D) 平行于等压线流动
解析:解析:
这道题考查的是大气动力学中的风向规律。在北半球,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科里奥利效应(Coriolis effect),风向会受到偏转。具体来说,在低压系统(气旋)中,风会从四周向中心吹,但由于科里奥利力的作用,在北半球风向会被向右偏转(相对于风的运动方向)。
选项分析如下:
A. (顺时针方向流动)这是错误的,因为在北半球,低压系统的气流是逆时针方向旋转的。
B. (反时针方向流动)这是正确的答案,在北半球,低压系统中气流会向中心辐合,并且因为科里奥利力而呈现逆时针方向旋转。
C. (垂直于等压线流动)这也是不准确的描述,虽然风通常是从高压吹向低压,即与等压线大致垂直的方向,但在低压系统内部,风会受到旋转影响而并非完全垂直。
D. (平行于等压线流动)这是不对的,因为等压线通常是和风向垂直的,风不会沿着等压线移动。
因此,正确答案是 B. 反时针方向流动。
A. (A) 1/3000
B. (B) 1/3200
C. (C) 1/3300
D. (D) 1/3100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相对误差的计算。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相对误差的定义。相对误差是测量所造成的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约定)真值之比乘以100%所得的数值,以百分数表示。但在本题中,我们并没有直接给出真值,而是使用了往测和返测的平均值作为近似真值来计算相对误差。
计算步骤如下:
计算往测和返测的平均值,即
2
162.73+162.78
=162.755m。
计算绝对误差。对于往测,绝对误差为 ∣162.73−162.755∣=0.025m;对于返测,绝对误差为 ∣162.78−162.755∣=0.025m。由于我们只需要计算一次相对误差,这里选择往测或返测的绝对误差均可,因为它们相等。
计算相对误差。相对误差 =
平均值
绝对误差
=
162.755
0.025
≈
6510
1
。但注意,这个结果是基于单次测量的绝对误差计算的。为了与选项中的形式相匹配,我们需要找到一个近似的分母,使得
分母
1
接近
6510
1
。
然而,直接观察选项,我们可以发现题目可能是希望我们直接通过往测和返测的差值(即 162.78−162.73=0.05m)与平均值的比值来计算相对误差的一个简化形式。这种简化形式虽然不严格等于上述定义的相对误差,但在工程测量中常被采用以快速评估测量精度。
按照这种简化方法计算:
相对误差(简化形式) =
2×平均值
往测与返测的差值
=
2×162.755
0.05
≈
6510
1
。
为了与选项匹配,我们再次寻找近似的分母。观察选项,
3200
1
是最接近
6510
1
的两倍(因为我们是通过差值与两倍平均值的比值来近似的),所以选择B选项。
综上所述,虽然直接计算得到的相对误差与选项不完全一致,但根据工程测量中的简化方法和选项的近似性,我们选择B选项(
3200
1
)作为答案。
A. (A) 坝体渗漏
B. (B) 坝基渗漏
C. (C) 绕坝渗漏
D. (D) 集中渗漏
解析:此题考察的是对水库大坝渗漏类型的理解。
A. 坝体渗漏:指的是渗漏发生在坝体本身,通常是因为坝体材料不均匀或存在缺陷导致。 B. 坝基渗漏:指的是渗漏发生在坝体与坝基接触的地方,通常是坝基处理不当或坝基条件不佳导致的。 C. 绕坝渗漏:指的是水流绕过坝体,通过坝体与岸坡接触的地方渗漏,这种渗漏通常发生在坝体两侧与岸坡的接合部。 D. 集中渗漏:指的是渗漏集中在一个或几个点,通常是因为坝体或坝基有明显的缺陷或孔洞。
根据题目描述,“大坝下游左侧坝体与岸坡接触处有渗漏现象”,这说明渗漏是发生在坝体与岸坡的接触部位,而不是坝体本身或坝基。因此,这种渗漏属于绕坝渗漏。
所以,正确答案是 C. 绕坝渗漏。
A. A、正确
B. B、错误
A. A、正确
B. B、错误
A. A、正确
B. B、错误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静水总压力的方向判断。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静水总压力的概念。静水总压力是指静止液体作用在与其接触的某一物体表面上的总压力。这个总压力可以分解为两个分量:水平分力和垂直分力。
对于本题,题目描述的是“若压力体为实(有水)压力体”,这意味着我们考虑的是一个被水充满的封闭或半封闭的空间(即压力体)。在这个空间中,水对压力体各个表面的压力是均匀分布的,并且方向垂直于接触面。
接下来,我们分析曲面上的静水总压力。由于水是不可压缩的,且压力体被水充满,因此曲面上的每一点都受到来自水的压力,这些压力的方向都是垂直于曲面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静水总压力的垂直分力一定向上。
静水总压力的垂直分力的方向取决于压力体的形状和水的分布。如果压力体的形状使得水对曲面的压力在垂直方向上的合力向上(例如,一个倒置的碗形结构),那么垂直分力就向上。但如果压力体的形状使得水对曲面的压力在垂直方向上的合力向下(例如,一个正置的碗形结构),那么垂直分力就向下。
由于题目没有给出具体的压力体形状,因此我们无法直接判断垂直分力的方向。但题目中的表述“则作用于曲面上的静水总压力的垂直分力的方向向上”是一个绝对化的说法,它忽略了压力体形状对垂直分力方向的影响。
因此,这个表述是错误的。无论压力体是实(有水)还是空(无水),静水总压力的垂直分力方向都取决于压力体的具体形状和水的分布。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错误)。
A. (A) 加热
B. (B) 保温
C. (C) 掺防冻剂
D. (D) 防冻
E. (E) 翻晒
解析:土石坝冬季施工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温度过低可能导致材料冻结,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因此,在选择施工方法时,需要考虑如何保证施工材料不冻结,并维持其应有的物理力学性能。下面是对各个选项的简要解析以及为什么选择这些答案的原因:
A. 加热:通过加热可以提升施工环境或材料本身的温度,使其保持在不会冻结的状态,适用于某些情况下对局部区域或关键环节的处理。
B. 保温:保温措施可以防止已铺设的土石材料因低温而冻结,是冬季施工中常用的手段之一,有助于维持材料的工作性。
D. 防冻: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材料冻结,如覆盖保温材料、使用保温棚等,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C. 掺防冻剂:虽然在混凝土工程中常用防冻剂来防止混凝土在硬化前冻结,但对于土石坝来说,掺加防冻剂并不是一个常规做法,因为土石料通常不需要化学防冻剂来保持其可施工性。
E. 翻晒:翻晒主要是为了去除土壤中的水分,使其更易于压实,但在冬季气温较低的情况下,翻晒效果有限,且无法直接解决防冻问题。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ABD,即采用加热、保温及防冻措施来应对冬季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A. A、正确
B. B、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