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建筑工程
>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搜索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孔隙率增大,材料的()降低。

A、(A) 密度

B、(B) 表观密度

C、(C) 憎水性

D、(D) 抗冻性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材料物理性质中孔隙率对材料性质的影响。我们可以逐一分析选项来确定正确答案。

A. 密度: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孔隙率的变化并不直接影响材料的密度,因为密度是材料在绝对无孔状态下的性质。因此,A选项不正确。

B. 表观密度: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含孔隙),单位体积的质量。当孔隙率增大时,相同体积下材料的质量会减少(因为孔隙不贡献质量),所以表观密度会降低。这正是题目所描述的现象,因此B选项正确。

C. 憎水性:憎水性是指材料表面与水接触时,不易被水润湿的性质。它与材料的孔隙率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与材料表面的化学性质和微观结构有关。因此,孔隙率的变化不会影响材料的憎水性,C选项不正确。

D. 抗冻性:抗冻性是指材料在含水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融循环而不破坏,也不显著降低其强度的性质。虽然孔隙率对抗冻性有一定影响(通常孔隙率大会降低抗冻性),但题目中明确指出的是孔隙率增大导致某性质“降低”,而抗冻性的降低并不是直接由孔隙率增大这一因素唯一决定的,它还与孔隙的大小、分布、连通性等因素有关。因此,D选项不是最直接且唯一的答案,B选项更为贴切。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即孔隙率增大时,材料的表观密度会降低。

Scan me!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551f1f-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含水率 4%的砂 100 克.其中干砂重()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55420d-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评价材料抵抗水的破坏能力的指标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554411-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下列材料中可用作承重结构的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5545bf-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烧结普通砖在墙体中广泛应用,主要是由于其具有下述除()外的各性能特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556bcd-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材料抗渗性的指标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556e29-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具有调节室内湿度功能的材料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5593a7-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塑性的正确表述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5595c2-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一般情况下,材料的密度(ρ)、体积密度(ρ o)、堆积密度(ρ o ')之间的关系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5597bd-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憎水性材料的润湿角θ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55999e-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建筑工程
>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孔隙率增大,材料的()降低。

A、(A) 密度

B、(B) 表观密度

C、(C) 憎水性

D、(D) 抗冻性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材料物理性质中孔隙率对材料性质的影响。我们可以逐一分析选项来确定正确答案。

A. 密度: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孔隙率的变化并不直接影响材料的密度,因为密度是材料在绝对无孔状态下的性质。因此,A选项不正确。

B. 表观密度: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含孔隙),单位体积的质量。当孔隙率增大时,相同体积下材料的质量会减少(因为孔隙不贡献质量),所以表观密度会降低。这正是题目所描述的现象,因此B选项正确。

C. 憎水性:憎水性是指材料表面与水接触时,不易被水润湿的性质。它与材料的孔隙率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与材料表面的化学性质和微观结构有关。因此,孔隙率的变化不会影响材料的憎水性,C选项不正确。

D. 抗冻性:抗冻性是指材料在含水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融循环而不破坏,也不显著降低其强度的性质。虽然孔隙率对抗冻性有一定影响(通常孔隙率大会降低抗冻性),但题目中明确指出的是孔隙率增大导致某性质“降低”,而抗冻性的降低并不是直接由孔隙率增大这一因素唯一决定的,它还与孔隙的大小、分布、连通性等因素有关。因此,D选项不是最直接且唯一的答案,B选项更为贴切。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即孔隙率增大时,材料的表观密度会降低。

Scan me!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相关题目
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

A. (A) 吸水性

B. (B) 吸湿性

C. (C) 耐水性

D. (D) 渗透性

解析:选项解析:

A. 吸水性:指的是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能力。这个选项符合题目中描述的现象,即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

B. 吸湿性:指的是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能力,而不是在水中。因此,这个选项不符合题目要求。

C. 耐水性:指的是材料抵抗水损害的能力,如不因吸水而软化、溃散等。这个选项描述的是材料对水的抵抗能力,而不是吸收水分的能力。

D. 渗透性:指的是水等流体通过材料的能力,反映的是流体通过材料孔隙的性质,而不是材料吸收水分的性质。

为什么选择A: 根据题目描述,“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直接指向的是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能力,这一性质在材料科学中称为“吸水性”。因此,选项A“吸水性”最符合题意,是正确的答案。其他选项虽然与水有关,但不是描述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551f1f-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含水率 4%的砂 100 克.其中干砂重()克。

A. (A) 96

B. (B) 95.5

C. (C) 96.15

D. (D) 97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百分比计算的问题,旨在确定给定含水率的砂中干砂的重量。

首先,我们分析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砂的总重量是100克。
砂的含水率是4%。

接下来,我们计算干砂的重量。含水率4%意味着在100克砂中,有4%是水分,其余是干砂。

计算步骤如下:

确定水分的重量 = 总重量 × 含水率 = 100克 × 4% = 4克。
干砂的重量 = 总重量 - 水分的重量 = 100克 - 4克 = 96克。

然而,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题目中的选项给出的是略有差异的数值,这可能是由于四舍五入或计算精度造成的。但根据我们的精确计算,干砂的准确重量应为96克。

现在,我们分析选项:
A. 96克:这是精确计算的结果,但选项中没有直接给出这个值(考虑到可能存在的计算精度差异)。
B. 95.5克:这个值低于精确计算结果。
C. 96.15克:虽然这个值略高于精确计算的96克,但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四舍五入或计算过程中的微小误差(例如,题目中给出的百分数可能是一个近似值),这个选项可能是最接近实际情况的。
D. 97克:这个值明显高于精确计算结果。

综上所述,虽然精确计算得到的干砂重量是96克,但考虑到计算精度和题目选项的给出方式,最接近的选项是C(96.15克),它可能是对精确结果进行了轻微的四舍五入或考虑了其他微小因素。

因此,答案是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55420d-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评价材料抵抗水的破坏能力的指标是()。

A. (A) 抗渗等级

B. (B) 渗透系数

C. (C) 软化系数

D. (D) 抗冻等级

解析:这道题目要求识别哪个指标是用来评价材料抵抗水的破坏能力的。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抗渗等级:这个指标通常用于评价混凝土等建筑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能力,特别是在水利工程中,如水库大坝、渠道等结构物的防渗设计中非常重要。然而,它并不直接反映材料抵抗水破坏的广泛能力,而是侧重于压力水渗透的抵抗能力。因此,A选项虽然与水有关,但不是本题的最佳答案。

B. 渗透系数:渗透系数是描述流体在孔隙介质中渗透能力的物理量,它直接反映了材料(如土壤、岩石等)允许水或其他流体通过其内部孔隙的能力。在水利工程中,渗透系数是评价材料抵抗水破坏能力的重要指标,因为它直接影响材料在浸水后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因此,B选项是正确答案。

C. 软化系数:软化系数是岩石或土在浸水饱和状态下与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之比,用于判断岩石或土耐风化和耐软化能力的强弱。虽然这个指标与水有关,但它更多地反映了材料在浸水后的强度变化,而不是直接评价其抵抗水破坏的能力。因此,C选项不符合题意。

D. 抗冻等级:这个指标用于评价材料在寒冷气候条件下抵抗冻融循环破坏的能力。虽然冻融循环与水有关,但抗冻等级主要关注的是材料在低温条件下的耐久性,而不是其一般性的抵抗水破坏的能力。因此,D选项同样不是本题的最佳答案。

综上所述,评价材料抵抗水的破坏能力的最直接指标是渗透系数,因为它直接反映了材料允许水通过其内部孔隙的难易程度。因此,正确答案是B. 渗透系数。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554411-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下列材料中可用作承重结构的为()。

A. (A) 加气混凝土

B. (B) 塑料

C. (C) 石膏板

D. (D) 轻骨料混凝土

解析:选项解析:

A. 加气混凝土:加气混凝土是一种轻质多孔的建筑材料,其密度较小,虽然具有一定的承重能力,但其抗压强度相对较低,通常不用于承重结构。

B. 塑料:塑料材质的强度和稳定性通常不足以承受大的荷载,因此一般不作为承重结构材料使用。

C. 石膏板:石膏板主要用于墙体和吊顶的内饰材料,它的主要特点是轻质、防火、易于加工,但其承重能力较弱,不适合用作承重结构。

D. 轻骨料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是一种使用轻质骨料(如陶粒、膨胀页岩等)制成的混凝土,虽然比普通混凝土轻,但其抗压强度和耐久性可以满足承重要求,适用于承重结构。

为什么选择这个答案: 选择D是因为轻骨料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来承受结构荷载。它不仅重量较轻,有利于减轻整体结构的负担,而且其强度可以满足多数建筑结构的要求。因此,在以上选项中,轻骨料混凝土是唯一适合用作承重结构的材料。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5545bf-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烧结普通砖在墙体中广泛应用,主要是由于其具有下述除()外的各性能特点。

A. (A) 一定的强度

B. (B) 高强

C. (C) 耐久性较好

D. (D) 隔热性较好

解析:解析如下:

题目考察的是烧结普通砖的性能特点。烧结普通砖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在墙体建筑中广泛使用。选项中提到的性能包括强度、高强、耐久性和隔热性。

A. 一定的强度:这是指烧结普通砖具备必要的抗压能力,能够承受建筑结构的荷载,因此这是一个合理的使用特性。

B. 高强:虽然烧结普通砖有一定的强度,但是与其它高强度材料(如一些类型的混凝土或钢材)相比,它的强度并不是特别突出。所以,“高强”不是烧结普通砖的主要特点之一。

C. 耐久性较好:烧结普通砖经过高温烧制,化学稳定性好,不易风化,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这也是它能长期应用于墙体中的原因之一。

D. 隔热性较好:烧结普通砖具有一定的隔热性能,有助于保持室内温度稳定,减少能源消耗。

因此,正确答案是 B,因为“高强”并不是烧结普通砖的主要性能特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556bcd-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材料抗渗性的指标为()。

A. (A) 软化系数

B. (B) 渗透系数

C. (C) 抗渗指标

D. (D) 吸水率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材料抗渗性的指标。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软化系数:软化系数是表示岩石或土体在浸水饱和状态下与干燥状态下抗压强度之比,它反映岩石或土体耐风化、耐水浸的能力。但这一指标并不直接反映材料的抗渗性,即材料抵抗水渗透的能力,因此A选项错误。

B. 渗透系数:渗透系数是表征土体或岩体等介质渗透性强弱的定量指标,也是渗流计算和分析中的重要水文地质参数。它直接关联到材料抵抗水渗透的能力,即材料的抗渗性。因此,B选项是正确的。

C. 抗渗指标:虽然“抗渗指标”听起来像是与抗渗性直接相关的,但在实际工程和水文地质学中,并没有一个广泛接受和明确定义的“抗渗指标”来直接量化材料的抗渗性。通常,我们会用具体的物理量(如渗透系数)来描述这一性质,因此C选项错误。

D. 吸水率:吸水率是指材料在水中能吸收水分的性质,它反映了材料的亲水性和保水性,但并不直接等同于材料的抗渗性。材料的吸水率高,并不意味着其抗渗性差,因为抗渗性更多地关注材料抵抗水渗透的能力,而非其吸水能力,所以D选项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选项“渗透系数”,因为它直接反映了材料的抗渗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556e29-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具有调节室内湿度功能的材料为()。

A. (A) 石膏

B. (B) 石灰

C. (C) 膨胀水泥

D. (D) 水玻璃

解析:选项解析:

A. 石膏:石膏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调节室内湿度的功能。这是因为石膏材料的多孔性,使其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并在室内湿度降低时释放水分,从而起到调节湿度的作用。

B. 石灰:石灰本身不具备显著的调节室内湿度的功能。石灰主要用于建筑材料中的石灰砂浆,其主要作用是作为粘结材料,并不具备调节湿度的特性。

C. 膨胀水泥:膨胀水泥是一种在硬化过程中会产生微膨胀的水泥,它的主要用途是为了补偿水泥硬化过程中的收缩,提高结构的密实性,并不具备调节室内湿度的功能。

D. 水玻璃:水玻璃(硅酸钠)主要用于作为粘结剂、防水剂和防火剂等,它并不具有调节室内湿度的功能。

选择答案A的理由:

石膏因其独特的微孔结构,能够有效地对室内湿度进行调节,即当室内湿度过高时,石膏可以吸收部分水分,而当室内湿度过低时,又可以释放出之前吸收的水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室内湿度的平衡。因此,在给出的选项中,只有石膏(选项A)具有调节室内湿度的功能。所以正确答案是A。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5593a7-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塑性的正确表述为()。

A. (A) 外力取消后仍保持变形后的现状和尺寸,不产生裂缝

B. (B) 外力取消后仍保持变形后的现状和尺寸,但产生裂缝

C. (C) 外力取消后恢复原来现状,不产生裂缝

D. (D) 外力取消后恢复原来现状,但产生裂缝

解析:解析:
塑性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当外力去除后,材料不能自行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不产生裂缝的性质。

各选项解析如下:
A. (外力取消后仍保持变形后的现状和尺寸,不产生裂缝)——这是塑性变形的准确描述。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了变形,一旦外力移除,变形将被保留下来,而且不会出现裂缝。
B. (外力取消后仍保持变形后的现状和尺寸,但产生裂缝)——这一选项错误地加入了“产生裂缝”的情况,塑性变形不涉及裂缝产生。
C. (外力取消后恢复原来现状,不产生裂缝)——这是弹性变形的表现,不是塑性变形。材料在弹性变形下可以恢复原状。
D. (外力取消后恢复原来现状,但产生裂缝)——此选项同样描述了某种形式的恢复,而塑性变形不会恢复原状,也不会自然产生裂缝。

因此,正确答案是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5595c2-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一般情况下,材料的密度(ρ)、体积密度(ρ o)、堆积密度(ρ o ')之间的关系为:()。

A. (A) ρ>ρ 0 '>ρ 0

B. (B) ρ 0 >ρ>ρ 0 '

C. (C) ρ>ρ 0 >ρ 0 '

D. (D) ρ0>ρ 0 '>ρ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材料密度、体积密度和堆积密度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三个密度的定义:

密度(ρ):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这是材料本身的固有属性,不受外界条件(如孔隙、颗粒间的空隙等)影响。
体积密度(ρ₀):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包括材料实体及其开口孔隙、闭口孔隙)的质量。由于包含了孔隙,所以体积密度通常小于密度。
堆积密度(ρ₀'):是指粉状、粒状或纤维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堆积体积的质量。由于颗粒之间存在空隙,堆积密度通常小于体积密度。

接下来,我们根据这些定义来分析选项:

A. ρ>ρ₀'>ρ₀:这个选项错误地认为堆积密度大于体积密度,这与定义不符,因为堆积密度包含了颗粒间的空隙,所以应该小于体积密度。

B. ρ₀>ρ>ρ₀':这个选项错误地认为体积密度大于密度,而实际上密度是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质量,应该大于包含孔隙的体积密度。

C. ρ>ρ₀>ρ₀':这个选项正确地反映了密度、体积密度和堆积密度之间的关系。密度最大,因为它不考虑任何孔隙;体积密度次之,因为它包含了材料内部的孔隙;堆积密度最小,因为它还包含了颗粒间的空隙。

D. ρ₀>ρ₀'>ρ:这个选项同样错误地认为体积密度大于密度,且堆积密度大于密度,这与定义完全不符。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C选项(ρ>ρ₀>ρ₀')。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5597bd-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憎水性材料的润湿角θ为()。

A. (A) θ= 0 o

B. (B) θ= 90 o

C. (C) 45 o <θ<90 o

D. (D) θ>90 o

解析:润湿角(接触角)是液体与固体表面接触时,液体在固体表面形成的角度。它是衡量材料表面润湿性能的一个指标。

A. θ= 0°:表示液体完全铺展在固体表面,这种情况称为完全润湿,适用于极性液体与极性固体表面的相互作用,通常出现在亲水性材料上。

B. θ= 90°:表示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接触边缘形成的润湿角为90度,这种情况称为中等润湿,液体既不完全润湿也不完全不润湿固体表面。

C. 45° <θ<90°:这个范围内的润湿角表示材料对液体有一定的润湿性,但不是特别强烈。润湿性介于亲水性和憎水性之间。

D. θ>90°:当润湿角大于90度时,表示液体不容易在固体表面铺展,这种情况说明固体表面表现出憎水性,即液体对固体表面的附着力小于液体自身的内聚力。

由于题目中提到的是“憎水性材料”,憎水性材料的特点是它们不容易被水润湿,因此润湿角会大于90度。因此,正确答案是D(θ>90°)。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855999e-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