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骨料
B、(B) 水泥石
C、(C) 骨料与水泥石的界面
答案:C
解析: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骨料(粗细骨料)、水和可能的外加剂组成的复合材料。在受力时,混凝土的破坏通常不是发生在单一组分的内部,而是发生在组分之间的界面。
选项解析如下:
A. 骨料:骨料是混凝土中的主要承载体,通常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在混凝土结构中,粗细骨料一般不会是首先破坏的部分,因为它们的强度通常高于水泥石。
B. 水泥石:水泥石是混凝土中的基质,由水泥水化反应形成。水泥石的强度虽然不如骨料,但在均匀、无缺陷的情况下,它也不太可能是首先破坏的部分。
C. 骨料与水泥石的界面:混凝土的破坏往往最先发生在骨料与水泥石之间的界面。这是因为界面过渡区(ITZ)的孔隙率较高,水泥石与骨料之间的粘结强度相对较低,容易形成微裂缝。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这些微裂缝容易扩展,导致混凝土的整体破坏。
因此,正确答案是C。混凝土受力破坏时,最有可能发生在骨料与水泥石的界面,这是因为界面过渡区的性质相对薄弱,是混凝土内部的强度弱点。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A、(A) 骨料
B、(B) 水泥石
C、(C) 骨料与水泥石的界面
答案:C
解析: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骨料(粗细骨料)、水和可能的外加剂组成的复合材料。在受力时,混凝土的破坏通常不是发生在单一组分的内部,而是发生在组分之间的界面。
选项解析如下:
A. 骨料:骨料是混凝土中的主要承载体,通常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在混凝土结构中,粗细骨料一般不会是首先破坏的部分,因为它们的强度通常高于水泥石。
B. 水泥石:水泥石是混凝土中的基质,由水泥水化反应形成。水泥石的强度虽然不如骨料,但在均匀、无缺陷的情况下,它也不太可能是首先破坏的部分。
C. 骨料与水泥石的界面:混凝土的破坏往往最先发生在骨料与水泥石之间的界面。这是因为界面过渡区(ITZ)的孔隙率较高,水泥石与骨料之间的粘结强度相对较低,容易形成微裂缝。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这些微裂缝容易扩展,导致混凝土的整体破坏。
因此,正确答案是C。混凝土受力破坏时,最有可能发生在骨料与水泥石的界面,这是因为界面过渡区的性质相对薄弱,是混凝土内部的强度弱点。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A. (A) 早强剂
B. (B) 高效减水剂
C. (C) 引气剂
D. (D) 膨胀剂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混凝土配制时添加剂的选择,特别是针对高强度混凝土的配制。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早强剂:早强剂主要用于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缩短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所需的时间。但它并不直接增加混凝土的最终强度,尤其是高强度混凝土所需的强度等级。因此,对于需要高强度混凝土的场合,早强剂不是最佳选择。
B. 高效减水剂:高效减水剂在混凝土中主要作用是大幅度减少拌合水用量,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同时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特别是早期强度。这对于配制高强度混凝土至关重要,因为减少用水量可以降低水灰比,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因此,高效减水剂是配制高强度混凝土时的优选添加剂。
C. 引气剂:引气剂主要用于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融耐久性。它通过在混凝土中引入大量微小气泡来实现这一效果,但这些气泡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特别是在需要高强度混凝土的场合。
D. 膨胀剂:膨胀剂主要用于补偿混凝土的收缩,防止或减少混凝土开裂。它并不直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反而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因为膨胀作用而降低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
综上所述,对于配制高强度混凝土,应选用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强度且不影响其密实度的添加剂。高效减水剂正好符合这一要求,它能在减少用水量的同时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因此,正确答案是B选项——高效减水剂。
A. (A) 速凝剂
B. (B) 缓凝剂
C. (C) CASO 4
D. (D) 引气剂
解析:在炎热夏季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以下是对各选项的解析及为什么选择答案B:
A. 速凝剂:速凝剂的作用是加速混凝土的凝结硬化,使其尽快脱模或提高早期强度。然而,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快速硬化并不是主要需求,反而可能因为水化热集中释放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产生裂缝。
B. 缓凝剂:缓凝剂能够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有利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特别是在高温条件下。这可以降低水泥水化反应的速率,从而减少水化热,避免因温度升高引起的混凝土裂缝和强度下降问题。因此,在炎热夏季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加入缓凝剂是必要的。
C. CASO 4(硫酸钙):硫酸钙通常作为混凝土的组成部分之一,可以增强混凝土的强度,但它不是外加剂,且在高温条件下并不直接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问题。
D. 引气剂:引气剂通过在混凝土中引入微小的空气泡,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和工作性。虽然它有助于混凝土的性能,但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在炎热夏季施工时控制水化热并不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因此,正确答案是B. 缓凝剂,因为它能够有效地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控制水化热,减少裂缝的产生,有利于大体积混凝土在炎热夏季的施工质量。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A. (A) M 剂
B. (B) 硫酸钠
C. (C) NANO 3
D. (D) 引气剂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混凝土外加剂对混凝土早期强度影响的选择题。我们需要分析各种外加剂对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具体作用,从而选出正确答案。
A选项(M剂):M剂通常指的是一类混凝土外加剂,但其具体作用因种类而异,并不特指对混凝土早期强度有显著提高的外加剂。因此,A选项不是最直接相关的。
B选项(硫酸钠):硫酸钠作为早强剂,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早强剂的主要作用就是加速水泥的水化过程,使混凝土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强度。这与题目中“对混凝土早期强度提高作用最大”的要求相吻合。
C选项(NANO 3):NANO 3(硝酸钠)虽然也是一种化学物质,但在混凝土外加剂中,它并不特指为早强剂,且其直接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的效果不如硫酸钠显著。
D选项(引气剂):引气剂主要用于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引入微小气泡,以改善混凝土的抗冻融性和耐久性。它对混凝土早期强度的提高没有直接作用,甚至可能因为气泡的引入而略微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综上所述,硫酸钠作为早强剂,对混凝土早期强度的提高作用最为显著。因此,正确答案是B选项(硫酸钠)。
A. (A) 普通水泥
B. (B) 矿渣水泥
C. (C) 粉煤灰水泥
D. (D) 火山灰水泥
解析:在干燥环境中,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是关键。以下是对各选项的解析:
A. 普通水泥:普通水泥的水化热较高,早期强度增长快,因此在干燥环境中,由于其较早形成较高的强度,有助于减少干缩裂缝的产生。普通水泥的收缩率相对较低,适用于抗裂要求较高的混凝土。
B. 矿渣水泥:矿渣水泥的水化热较低,有利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但其干缩率较大,早期强度增长较慢,因此在干燥环境中不利于抗裂。
C. 粉煤灰水泥:粉煤灰水泥的水化热也较低,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工作性,但其早期强度较低,干缩率较大,同样在干燥环境中不利于抗裂。
D. 火山灰水泥:火山灰水泥的水化热低,干缩率较大,早期强度低,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设计强度,因此在干燥环境中也不适合用作抗裂混凝土。
综上所述,普通水泥由于其较高的早期强度和较低收缩率,是干燥环境中抗裂要求混凝土的较佳选择。因此,正确答案是A.普通水泥。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A. (A) 适当加大砂率
B. (B) 加水泥浆(W/C 不变)
C. (C) 加大水泥用量
D. (D) 加 CASO 4
解析:解析这道题目时,我们需要考虑混凝土拌合物的主要性能,特别是其粘聚性。粘聚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内部组分之间的粘合力,它影响混凝土的均匀性、密实性和整体强度。现在,我们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适当加大砂率:砂率是混凝土中砂与砂石总重量之比(按质量计),是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主要因素之一。适当增加砂率,意味着细骨料(砂)的比例增加,这有助于增加混凝土内部的摩擦力和粘聚力,从而改善其粘聚性。这是一个直接且有效的措施。
B. 加水泥浆(W/C 不变):如果仅增加水泥浆而不改变水灰比(W/C),虽然会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但可能因水分过多而导致混凝土离析,即骨料与水泥浆分离,反而降低粘聚性。因此,这不是改善粘聚性的有效方法。
C. 加大水泥用量:单纯增加水泥用量而不考虑其他因素,可能会导致混凝土过于干硬或流动性过强,但不一定能显著提高粘聚性。此外,过多使用水泥还会增加成本并可能影响混凝土的其他性能。
D. 加 CASO4:CASO4(硫酸钙)通常作为混凝土外加剂的一部分,但其主要作用是调节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或改善其他性能,而非直接改善粘聚性。此外,未经适当测试和配比就随意添加外加剂可能会导致混凝土性能不稳定。
综上所述,为了改善混凝土的粘聚性,最可行的措施是适当加大砂率,以增加混凝土内部的摩擦力和粘聚力。因此,正确答案是A。
A. (A) 150×150×150mm
B. (B) 40×40×160mm
C. (C) 70.7×70.7×70.7mm
D. (D) 150×150×300mm
解析:选项解析:
A. 150×150×150mm:这是标准的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尺寸,通常用于测试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而非弹性模量。
B. 40×40×160mm:这种尺寸的试件通常用于测定混凝土棱柱体的抗压强度,而非弹性模量。
C. 70.7×70.7×70.7mm:这是较小的立方体试件,通常用于快速评估混凝土强度,但不是用于测试静力受压弹性模量的标准尺寸。
D. 150×150×300mm:这是用于测试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的标准试件尺寸。根据相关标准(如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这种尺寸的试件可以准确地反映混凝土在轴向受压状态下的弹性特性。
选择答案D的原因: 测试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需要使用足够大的试件,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代表性。150×150×300mm的试件尺寸符合相关标准规定,能够较好地模拟混凝土在实际结构中的受压状态,从而得到可靠的弹性模量值。因此,正确答案是D。
A. (A) 0.35
B. (B) 0.30
C. (C) 0.54
D. (D) 1.86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混凝土中砂率的计算。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砂率的定义。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率。用公式表示为:砂率 = 砂的质量 / (砂的质量 + 石子的质量)。
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是混凝土的砂石比为0.54,这里的砂石比实际上是砂与石子的质量比,即砂的质量 / 石子的质量 = 0.54。
为了求砂率,我们可以将砂石比转化为砂率和石子占比的关系。设砂率为x,则石子占比为1-x(因为砂和石子加起来是100%)。所以,砂的质量占比是x,石子的质量占比是1-x。
根据砂石比的定义,我们有:
x / (1 - x) = 0.54
解这个方程,我们可以得到x的值。但考虑到这是选择题,我们可以直接通过选项来验证。
A选项:如果砂率为0.35,则石子占比为1-0.35=0.65,此时砂与石子的质量比为0.35/0.65≈0.54,与题目给出的砂石比相符。
B选项:砂率为0.30时,砂石比不等于0.54。
C选项:0.54是砂石比,不是砂率。
D选项:砂率为1.86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砂率和石子占比加起来应为1,即砂率应在0到1之间。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A选项,即砂率为0.35。
A. (A) 缓凝剂
B. (B) 阻锈剂
C. (C) 引气剂
D. (D) 速凝剂
解析:选项解析:
A. 缓凝剂:这种外加剂用于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使混凝土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流动性,便于施工。但它并不增加混凝土的抗冻性。
B. 阻锈剂:这种外加剂主要用于防止混凝土中的钢筋发生锈蚀,它对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没有直接作用。
C. 引气剂:引气剂通过在混凝土中引入微小的封闭气泡,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这些气泡在冻融循环中为水分提供膨胀的空间,从而减少内部应力,避免混凝土结构因冻融循环而破坏。
D. 速凝剂:速凝剂用于加速混凝土的凝结和硬化,通常用于需要快速施工的场合。它并不增加混凝土的抗冻性,反而可能会因为快速凝结而影响混凝土的整体性能。
选择答案C(引气剂)的原因: 混凝土的抗冻性要求材料内部有一定的孔隙结构来缓解冻胀压力,引气剂正好可以在混凝土中引入微小的封闭气泡,改善混凝土的孔隙结构,从而提高其抗冻性能。因此,在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施工时,选择引气剂是合适的。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A. (A) 坍落度
B. (B) 分层度
C. (C) 沉入度
D. (D) 维勃稠度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混凝土流动性指标选择的问题。我们需要从给定的选项中选出表示干硬性混凝土流动性的正确指标。
首先,我们来分析每个选项:
A. 坍落度:坍落度是评估混凝土流动性的常用指标,但它主要用于描述普通混凝土(即非干硬性混凝土)的流动性。坍落度通过测量混凝土在标准坍落度筒中倒出后,其自由坍落的高度来确定,适用于流动性较好的混凝土。因此,A选项不适用于描述干硬性混凝土的流动性。
B. 分层度:分层度是反映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和浇筑过程中,其组成材料抗分离能力的指标。它并不是直接用来描述混凝土流动性的,而是评估混凝土在搅拌、运输和浇筑过程中是否容易发生分层现象。因此,B选项与题目要求不符。
C. 沉入度:沉入度通常不是水利工程或建筑材料科学中用来描述混凝土流动性的标准术语。在混凝土领域,更常见的是使用坍落度或维勃稠度等指标。因此,C选项不是正确答案。
D. 维勃稠度:维勃稠度是专门用于评估干硬性混凝土流动性的指标。它通过维勃稠度仪来测定,能够准确地反映干硬性混凝土的稠度和流动性。由于干硬性混凝土的流动性较差,传统的坍落度测量方法不再适用,而维勃稠度则成为了评估其流动性的有效手段。
综上所述,表示干硬性混凝土流动性的指标是维勃稠度,即选项D。
A. (A) 适当加大砂率
B. (B) 加水泥浆(W/C 不变)
C. (C) 加大水泥用量
D. (D) 加减水剂
解析:选项解析:
A. 适当加大砂率:增加砂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因为砂子的比表面积大于石子,增加砂率会使得水泥浆用量相对减少,从而降低混凝土流动性。因此,这不是最有效的措施。
B. 加水泥浆(W/C 不变):增加水泥浆的量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因为水泥浆是混凝土中的润滑剂,但这种方法会改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且不是最有效的方法。
C. 加大水泥用量:增加水泥的用量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但同时也会增加混凝土的粘聚性,可能导致混凝土过于粘稠,不利于施工操作,并且可能会影响混凝土的其他性能,如强度和耐久性。
D. 加减水剂:加减水剂是最有效的方法,因为它可以在不增加水泥浆体用量的情况下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减水剂能够减少水泥颗粒之间的摩擦,使水泥浆体更容易流动,从而在不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情况下提高流动性。
答案选择理由: 选D,加减水剂,是因为它能够在保持混凝土原有配合比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化学作用显著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使其流动性最大化,而且不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产生不利影响。与其他选项相比,加减水剂是提高混凝土流动性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