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导热性降低
B、(B) 重量增加
C、(C) 强度降低
D、(D) 体积收缩
E、(E) 体积膨胀
答案:BCE
解析:选项解析:
A. 导热性降低 - 错误。木材的导热性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因为水是良好的热导体。
B. 重量增加 - 正确。木材的重量会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因为水分子进入木材细胞壁中,增加了木材的质量。
C. 强度降低 - 正确。在纤维饱和点以下,随着含水率的增加,木材的强度(包括抗弯强度、抗压强度等)会降低,因为水分子会削弱木材细胞壁中纤维素和木质素之间的结合力。
D. 体积收缩 - 错误。在纤维饱和点以下,木材的体积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膨胀,而不是收缩。
E. 体积膨胀 - 正确。当木材的含水率增加时,其细胞壁中的水分子增加,导致木材体积膨胀。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BCE
选择BCE的原因是这三个选项正确描述了在纤维饱和点以下,随着含水率增加,木材的性质变化。重量增加是因为水分子的加入,强度降低是因为水分子削弱了细胞壁的结构,体积膨胀是因为水分子进入细胞壁导致体积增大。选项A和D与木材含水率增加时的实际物理行为不符。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A、(A) 导热性降低
B、(B) 重量增加
C、(C) 强度降低
D、(D) 体积收缩
E、(E) 体积膨胀
答案:BCE
解析:选项解析:
A. 导热性降低 - 错误。木材的导热性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因为水是良好的热导体。
B. 重量增加 - 正确。木材的重量会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因为水分子进入木材细胞壁中,增加了木材的质量。
C. 强度降低 - 正确。在纤维饱和点以下,随着含水率的增加,木材的强度(包括抗弯强度、抗压强度等)会降低,因为水分子会削弱木材细胞壁中纤维素和木质素之间的结合力。
D. 体积收缩 - 错误。在纤维饱和点以下,木材的体积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膨胀,而不是收缩。
E. 体积膨胀 - 正确。当木材的含水率增加时,其细胞壁中的水分子增加,导致木材体积膨胀。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BCE
选择BCE的原因是这三个选项正确描述了在纤维饱和点以下,随着含水率增加,木材的性质变化。重量增加是因为水分子的加入,强度降低是因为水分子削弱了细胞壁的结构,体积膨胀是因为水分子进入细胞壁导致体积增大。选项A和D与木材含水率增加时的实际物理行为不符。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A. A、正确
B. B、错误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水利工程专业中水位和流量计算日分界时间的知识型题目。
首先,我们要明确题目中涉及的两个核心概念:日平均水位和日平均流量的计算日分界时间。
日平均水位的计算:
在水利工程中,日平均水位的计算通常是以特定的时间段为基准。根据水利行业的常规和标准,日平均水位的计算日分界往往是从当日某一特定时刻(如8时)开始,到次日的同一时刻(即次日8时)结束。这样的设定有助于统一计算标准,便于数据分析和比较。
日平均流量的计算:
与日平均水位类似,日平均流量的计算也需要一个明确的时间段。但在这个问题上,关键在于理解日平均流量的计算日分界。在水利行业中,为了与国际标准或传统习惯保持一致,日平均流量的计算通常是从一日的起始时刻(即0时或24时,两者在24小时制中是等价的)开始,到该日的结束时刻(即24时或次日的0时)结束。这意味着,日平均流量的计算是跨越整个自然日的。
现在,我们来看题目中的选项:
A. 正确 - 这个选项暗示了日平均水位和日平均流量的计算日分界都是按照题目中给出的方式(日平均水位从8时至次日8时,日平均流量从0时至24时)进行的。但实际上,这种表述并不准确,因为日平均流量的计算并不特指从0时至24时,而是从一日的起始时刻到结束时刻。
B. 错误 - 这个选项指出了题目中给出的关于日平均水位和日平均流量计算日分界的说法存在错误。实际上,虽然日平均水位的计算日分界可能从8时至次日8时(这取决于具体规定,但题目中的描述可视为一种可能情况),但日平均流量的计算并不局限于从0时至24时,而是跨越整个自然日。
综上所述,由于题目中关于日平均流量计算日分界的描述不够准确(因为它没有明确指出是跨越整个自然日,而只是给出了一个时间段),因此选项B“错误”是正确的答案。
A. A、正确
B. B、错误
A. (A) 低压喷头
B. (B) 中 压喷头
C. (C) 高压喷头
D. (D) 远射程喷头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对喷灌系统中喷头工作压力分类的理解。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喷灌系统中喷头工作压力的分类标准。一般来说,喷头的工作压力可以分为低压、中压和高压三个等级,这些等级是根据喷头的工作压力范围来划分的。
低压喷头的工作压力通常较低,一般在几十kPA以下。
中压喷头的工作压力适中,通常在几十到几百kPA之间。
高压喷头的工作压力则较高,一般在几百kPA以上。
接下来,我们分析题目中的具体数值和选项:
题目中给出的喷头工作压力为300kPA。
现在,我们逐一对比选项:
A. (A)低压喷头:由于300kPA明显高于低压喷头的典型工作压力范围,因此这个选项不正确。
B. (B)中压喷头:300kPA正好落在中压喷头的工作压力范围内(几十到几百kPA),因此这个选项是可能的正确答案。
C. (C)高压喷头:虽然300kPA是一个相对较高的压力值,但它并未达到高压喷头的典型工作压力范围(几百kPA以上),因此这个选项不正确。
D. (D)远射程喷头:这个选项并没有直接描述工作压力的范围,而是描述了喷头的一种性能(即射程远)。射程的远近与工作压力有关,但并非直接对应工作压力的分类,因此这个选项不是基于工作压力的直接分类,故不正确。
综上所述,根据喷头的工作压力分类标准和题目中给出的具体数值,可以确定该喷头应属于中压喷头。
因此,正确答案是B.(B)中压喷头。
A. (A) 4516
B. (B) 4600
C. (C) 4627
D. (D) 4636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方法。
钢筋的下料长度是指钢筋在加工前需要裁剪的长度,它包括了钢筋的直线段长度以及因弯曲、弯钩等产生的增长值。
首先,我们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各个参数:
钢筋外包尺寸(即直线段长度):4480mm
钢筋两端弯钩增长值:156mm(两端共计,因此每端为156/2=78mm)
钢筋中间部位弯曲调整值:36mm
接下来,我们根据这些参数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
下料长度 = 直线段长度 + 两端弯钩增长值 + 中间弯曲调整值
= 4480mm + 78mm + 78mm + 36mm
= 4672mm
然而,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题目中的选项并没有直接给出4672mm这个答案。这可能是因为在实际工程中,为了施工方便和减少误差,会对计算结果进行一定的取整或调整。
观察选项,我们可以发现:
A选项(4516mm)明显小于计算结果,不符合实际。
C选项(4627mm)和D选项(4636mm)虽然接近计算结果,但均大于实际计算结果,且没有明确的取整或调整依据。
B选项(4600mm)虽然略小于计算结果,但考虑到施工中的实际情况和误差范围,这个值是可以接受的,并且可能是为了施工方便而进行的合理调整。
因此,综合以上分析,我们选择B选项(4600mm)作为该钢筋的下料长度。
A. (A) 光滑区
B. (B) 过渡粗糙区
C. (C) 粗糙区
D. (D) 过渡区
解析:解析这道题需要理解紊流的不同区域及其特征。紊流在不同雷诺数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特性,特别是在沿程水头损失与流速的关系上。
A. 光滑区:在这个区域内,流动受边界层内粘性力的影响较大,沿程损失与流速的一次方成正比,因此不符合题目条件。
B. 过渡粗糙区:这是从光滑区到完全粗糙区的一个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沿程损失可能开始表现出与流速的非线性关系,但并不严格符合题目所述的条件。
C. 粗糙区:在这个区域内,流动主要受边界粗糙度的影响,沿程损失与流速的平方成正比,这正是题目中描述的情况。
D. 过渡区:这个术语通常指的是流态从层流转变为紊流的过程,而不是根据沿程损失与流速关系来定义的,因此不符合题目描述。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 C. 粗糙区,因为只有在粗糙区内,紊流的沿程水头损失才会与断面平均流速的平方成正比。
A. A、正确
B. B、错误
A. (A) 加强抛掷爆破
B. (B) 减弱抛掷爆破
C. (C) 松动爆破
D. (D) 隐藏式爆破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爆破漏斗试验中的n值与其对应爆破类型的关系。爆破漏斗试验是爆破工程中用于研究炸药在不同条件下对岩石等介质作用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其中,n值(又称为爆破作用指数)是描述爆破作用效果的一个重要参数,它与爆破漏斗的几何形状和炸药性能密切相关。
解析各个选项:
A. 加强抛掷爆破:这种爆破类型通常对应较大的n值(n > 1),其特征是爆破后岩石被强烈地抛向空中,形成明显的破碎和抛掷现象。由于题目中给出的n值为0.735,远小于1,因此不符合加强抛掷爆破的特征。
B. 减弱抛掷爆破:虽然这种爆破类型的n值小于加强抛掷爆破,但仍大于0.75(通常认为n值在0.75到1之间时属于减弱抛掷爆破)。由于题目中给出的n值为0.735,略小于0.75,因此也不完全符合减弱抛掷爆破的界定。
C. 松动爆破:松动爆破的n值通常小于0.75,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爆破使岩石松动而不产生明显的抛掷和破碎。题目中给出的n值为0.735,正好落在这个范围内,因此符合松动爆破的特征。
D. 隐藏式爆破:这个选项并不是一个标准的爆破类型术语,在爆破工程领域中通常不这样分类。隐藏式爆破可能是一个非专业的或误解的术语,因此可以排除。
综上所述,根据题目中给出的n值0.735,最符合的爆破类型是松动爆破,因此答案选C。
A. (A) Cs= 0
B. (B) Cs> 0
C. (C) Cs< 0
D. (D) Cs= 1
解析:正态分布是一种概率分布,在统计学中非常常见。它具有对称性,其图形呈钟形曲线。偏态系数(Coefficient of Skewness, Cs)是用来衡量数据分布不对称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如果一个分布是对称的,那么它的偏态系数为0;如果偏态系数大于0,则表示分布是右偏的(即长尾在右边);如果偏态系数小于0,则表示分布是左偏的(即长尾在左边)。
对于正态分布而言,由于它关于平均值完全对称,所以它的偏态系数Cs等于0。因此,选项A "Cs= 0" 是正确的。其他选项都不适用于描述正态分布的偏态特性:
选项B "Cs> 0" 表示右偏分布,不符合正态分布的特点;
选项C "Cs< 0" 表示左偏分布,同样不符合正态分布的特点;
选项D "Cs= 1" 没有描述分布的偏斜情况,因为偏态系数的值通常是在负无穷到正无穷之间,而不仅仅是等于某个特定数值如1。
因此,正确答案是A。
A. A、正确
B. B、错误
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石油沥青中地沥青质对其性质的影响。
选项A:“地沥青质是决定石油沥青温度敏感性和粘性的重要组分,其含量愈多,则软化点愈高,粘性愈小,也愈硬脆。” 这一描述中,前半部分“地沥青质是决定石油沥青温度敏感性和粘性的重要组分,其含量愈多,则软化点愈高”是正确的,因为地沥青质是石油沥青中分子量最大、极性最强的组分,其含量增加确实会提高沥青的软化点,使其在高温下更稳定。
然而,后半部分“粘性愈小,也愈硬脆”是错误的。实际上,地沥青质含量的增加会增强沥青的粘性,因为地沥青质具有很强的粘附性和粘结力,能显著提高沥青的粘结强度和内聚力。同时,虽然硬脆性可能会随着地沥青质含量的增加而有所增强,但这并不是因为粘性减小,而是因为地沥青质的高分子量和强极性导致的物理性质变化。
因此,整个描述因为后半部分的错误而使得整个选项A错误。
选项B:“错误” 是对选项A描述的正确判断,因为选项A中关于地沥青质含量增加导致粘性减小的部分是错误的。
综上,答案选择B。
A. A、正确
B. B、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