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职业技能
>
化学检验工(中级工)习题
搜索
化学检验工(中级工)习题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11、〈740〉工业硫酸含量测定过程中,用减量法称取试样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 将滴瓶外壁擦干净后,先称量滴瓶与试样的总质量

B、 滴管从滴瓶拿出前应先在滴瓶口处轻靠两下,避免转移至锥形瓶途中滴落损失

C、 取一干净锥形瓶,将硫酸试样沿锥形瓶内壁滴加,防止溶液测出损失

D、 将滴瓶放回天平称量,两次质量之差即为硫酸试样质量

答案:C

化学检验工(中级工)习题
11、〈199〉吸附指示剂是利用指示剂与胶体沉淀表面的吸附作用,引起结构变化,导致指示剂的颜色发生变化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3197494-bcdc-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91〉对打开粘住的磨口瓶塞的操作是,往粘住的磨口瓶塞口上滴数滴煤油,利用煤油的滲透作用,过5~10min则可将瓶盖打开。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31888fe-bcdc-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32〉秸杆的发酵是制取乙醇最有效的方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31838e8-bcdc-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60〉的反应称为是胺的烷基化反应。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3186242-bcdc-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934>分析某溶液浓度,平行测定四次的果为0.1014,0.1012,0.1019和0.1016mol/L,则测定结果的标准偏差为(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c63c70e-bcdc-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23〉乙二醇不属于醇类化合物。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317b1d3-bcdc-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393〉在下列化合物中不属于酸酐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c58cc66-bcdc-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398〉HCOOCH2CH3属于( )类化合物。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c58d32c-bcdc-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904>对电化学分析法特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c63a352-bcdc-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506〉在使用烧杯时应注意的事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c5af4b9-bcdc-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职业技能
>
化学检验工(中级工)习题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化学检验工(中级工)习题

11、〈740〉工业硫酸含量测定过程中,用减量法称取试样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 将滴瓶外壁擦干净后,先称量滴瓶与试样的总质量

B、 滴管从滴瓶拿出前应先在滴瓶口处轻靠两下,避免转移至锥形瓶途中滴落损失

C、 取一干净锥形瓶,将硫酸试样沿锥形瓶内壁滴加,防止溶液测出损失

D、 将滴瓶放回天平称量,两次质量之差即为硫酸试样质量

答案:C

化学检验工(中级工)习题
相关题目
11、〈199〉吸附指示剂是利用指示剂与胶体沉淀表面的吸附作用,引起结构变化,导致指示剂的颜色发生变化的。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3197494-bcdc-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91〉对打开粘住的磨口瓶塞的操作是,往粘住的磨口瓶塞口上滴数滴煤油,利用煤油的滲透作用,过5~10min则可将瓶盖打开。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31888fe-bcdc-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32〉秸杆的发酵是制取乙醇最有效的方法。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31838e8-bcdc-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60〉的反应称为是胺的烷基化反应。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3186242-bcdc-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934>分析某溶液浓度,平行测定四次的果为0.1014,0.1012,0.1019和0.1016mol/L,则测定结果的标准偏差为( )。

A. 0.07

B. 0.03

C. 0.02

D. 0.3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c63c70e-bcdc-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23〉乙二醇不属于醇类化合物。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317b1d3-bcdc-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393〉在下列化合物中不属于酸酐的是( )。

A.  CH3CH2COOOCH3

B.  (CH3CO)2O

C.  (CH2C1CO)2O

D.  CH3CH2COOCH3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c58cc66-bcdc-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398〉HCOOCH2CH3属于( )类化合物。

A.   羧酸

B.  酯

C.  酰胺

D.  酸酐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c58d32c-bcdc-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904>对电化学分析法特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电化学分析方法的灵敏度高、选择性不好

B.  电化学分析方法的灵敏度高、准确度不好

C.  电化学分析方法的灵敏度高、选择性好

D.  电化学分析方法的灵敏度有限、准确度不好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c63a352-bcdc-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506〉在使用烧杯时应注意的事项是( )。

A.  在烧杯中加浓硝酸后,不能加热烧杯,否则会造成烧杯严重腐蚀

B.  在烧杯中加浓硫酸后,不能加热烧杯,否则会发生爆炸

C.  在烧杯中加入稀碱后?多数情况下不能加热烧杯,以防止烧杯严重腐蚀

D.  用氯硅钾法测定试样中的含量时不能使用玻璃烧杯

解析: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每个选项的内容:

A选项是关于在烧杯中加入浓硝酸后不能加热烧杯的情况,因为浓硝酸是一种强酸,会对玻璃烧杯造成严重腐蚀,所以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B选项是关于在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后不能加热烧杯的情况,因为浓硫酸和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热量,可能导致烧杯爆炸,所以这个说法也是正确的。

C选项是关于在烧杯中加入稀碱后不能加热烧杯的情况,因为碱性溶液也会对玻璃烧杯造成腐蚀,所以这个说法也是正确的。

D选项是关于用氯硅钾法测定试样中的含量时不能使用玻璃烧杯的情况,因为氯硅钾法需要使用特殊的石英烧杯,而不是普通的玻璃烧杯,所以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因此,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正确答案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4c5af4b9-bcdc-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