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建筑工程
>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搜索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土石坝上、下游坝面如设变坡,则相邻坝面坡率差值一般应在()范围内。

A、(A) 0.35~0.45

B、(B) 0.15~0.25

C、(C) 0.25~0.50

D、(D) 0.50~0.75

答案:C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土石坝设计规范的选择题,主要考察土石坝上、下游坝面变坡设计时,相邻坝面坡率差值的合理范围。我们来逐一分析选项:

A. 0.35~0.45:这个范围较为狭窄,且偏向于较高的坡率差值。在土石坝的实际设计中,如此大的坡率差值可能会导致坝体结构的不稳定,增加施工难度和成本,因此这个选项不太可能是正确答案。

B. 0.15~0.25:这个范围虽然较小,但同样存在稳定性和施工难度的问题。较小的坡率差值虽然有利于坝体稳定,但在此题的上下文中,它可能不是最佳的选择,因为需要考虑到设计的灵活性和实际施工的需求。

C. 0.25~0.50:这个范围既考虑到了坝体的稳定性,又兼顾了施工的灵活性和可行性。在土石坝的设计中,相邻坝面的坡率差值需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以确保坝体的整体稳定性和施工的顺利进行。这个选项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泛但合理的范围,符合土石坝设计的常规要求。

D. 0.50~0.75:这个范围偏大,过大的坡率差值可能会导致坝体结构的不稳定,增加滑坡等安全风险。因此,这个选项不太可能是正确答案。

综上所述,根据土石坝设计的常规要求和施工实践,相邻坝面坡率差值的合理范围应控制在既能保证坝体稳定,又能满足施工需求的范围内。因此,正确答案是C选项(0.25~0.50)。这个范围既考虑到了坝体的安全性,也考虑到了施工的便利性和经济性。

Scan me!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不能够降低土坝坝体浸润线的排水设备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4a210a-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粘性土的填筑标准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4a222c-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土坝护坡的临时紧急抢护措施之一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4a2355-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坝肩绕坝渗漏的具体表现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4a252b-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当滑裂面通过无粘性土,部分坝坡浸入水中时为()形滑裂面。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4a2674-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闸孔形式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但自由泄流时流量系数较小,易产生波状水跃。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4a279c-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验算水闸的过流能力时,计算的过流能力与设计流量的差值不得超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4a28b9-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底流消能是在水闸下游产生()水跃来进行消能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4a2b1d-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混凝土铺盖与底板连接处设()止水效果较好。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4a2c89-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对于密实的土基或岩基,采用()底板较合适。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4a2d8f-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建筑工程
>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土石坝上、下游坝面如设变坡,则相邻坝面坡率差值一般应在()范围内。

A、(A) 0.35~0.45

B、(B) 0.15~0.25

C、(C) 0.25~0.50

D、(D) 0.50~0.75

答案:C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土石坝设计规范的选择题,主要考察土石坝上、下游坝面变坡设计时,相邻坝面坡率差值的合理范围。我们来逐一分析选项:

A. 0.35~0.45:这个范围较为狭窄,且偏向于较高的坡率差值。在土石坝的实际设计中,如此大的坡率差值可能会导致坝体结构的不稳定,增加施工难度和成本,因此这个选项不太可能是正确答案。

B. 0.15~0.25:这个范围虽然较小,但同样存在稳定性和施工难度的问题。较小的坡率差值虽然有利于坝体稳定,但在此题的上下文中,它可能不是最佳的选择,因为需要考虑到设计的灵活性和实际施工的需求。

C. 0.25~0.50:这个范围既考虑到了坝体的稳定性,又兼顾了施工的灵活性和可行性。在土石坝的设计中,相邻坝面的坡率差值需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以确保坝体的整体稳定性和施工的顺利进行。这个选项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泛但合理的范围,符合土石坝设计的常规要求。

D. 0.50~0.75:这个范围偏大,过大的坡率差值可能会导致坝体结构的不稳定,增加滑坡等安全风险。因此,这个选项不太可能是正确答案。

综上所述,根据土石坝设计的常规要求和施工实践,相邻坝面坡率差值的合理范围应控制在既能保证坝体稳定,又能满足施工需求的范围内。因此,正确答案是C选项(0.25~0.50)。这个范围既考虑到了坝体的安全性,也考虑到了施工的便利性和经济性。

Scan me!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相关题目
不能够降低土坝坝体浸润线的排水设备有()。

A. (A) 堆石棱体排水

B. (B) 褥垫式排水

C. (C) 贴坡式排水

D. (D) 管式排水

解析:选项解析:

A. 堆石棱体排水:堆石棱体排水是一种在坝体下游侧设置堆石棱体,并在其内部设置排水层的方法。它可以有效地降低坝体浸润线,因为堆石棱体能够提供一个排水通道,使得渗入坝体的水可以排出。

B. 褥垫式排水:褥垫式排水是在坝体底部设置一层或多层排水材料,这些排水材料通常是砾石或者碎石,能够收集并引导水流排出坝体,因此它也能降低浸润线。

C. 贴坡式排水:贴坡式排水是在坝体的上游或下游坡面上敷设排水材料,如土工布、排水板等,它主要用于排除坡面径流和部分渗入坝体的水,但不降低坝体内部的浸润线。

D. 管式排水:管式排水是在坝体内部安装排水管道,用以收集和排出渗入坝体的水分,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坝体的浸润线。

为什么选择C:

贴坡式排水主要作用是在坝体的坡面上排除表面水流和部分渗水,而不是在坝体内部降低浸润线。它并不影响坝体内部的浸润线高度,因为它不具备在坝体内部形成排水通道的功能。因此,相对于其他选项,贴坡式排水不能降低土坝坝体浸润线,所以正确答案是C。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4a210a-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粘性土的填筑标准是()。

A. (A) 最优含水率

B. (B) 孔隙率

C. (C) 相对密度

D. (D) 压实度及最优含水率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粘性土填筑的标准。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最优含水率:虽然最优含水率是土料压实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指的是土料在某一含水率下能够获得最大的干密度,但单独使用最优含水率作为填筑标准是不全面的。因为除了含水率,还需要考虑压实度等其他因素。

B. 孔隙率:孔隙率是指土体中孔隙体积与总体积之比,它反映了土体的密实程度。然而,在填筑工程中,孔隙率并不是一个直接控制或测量的标准,而是压实度等参数的一个间接反映。

C. 相对密度:相对密度主要用于描述无粘性土的密实状态,它与粘性土的填筑标准关系不大。粘性土的填筑更侧重于控制其压实度和含水率。

D. 压实度及最优含水率:这个选项全面考虑了粘性土填筑的两个关键要素。压实度是反映土体密实程度的重要指标,而最优含水率则是确保土体在压实过程中能够获得最大干密度的关键参数。两者结合使用,能够更准确地控制粘性土的填筑质量。

综上所述,粘性土的填筑标准应包括压实度和最优含水率,以确保土体的密实度和稳定性。因此,正确答案是D选项“压实度及最优含水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4a222c-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土坝护坡的临时紧急抢护措施之一是()。

A. (A) 填补翻修

B. (B) 干砌石缝粘结

C. (C) 砂袋压盖

D. (D) 框格加固

解析:选项解析:

A. 填补翻修:这一选项通常指的是对护坡的常规维护措施,适用于非紧急情况下的修补工作,不适用于需要迅速采取措施的紧急情况。

B. 干砌石缝粘结:这种方法适用于石质护坡的长期修复,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工艺流程,不适合作为紧急抢护措施。

C. 砂袋压盖:这是一种快速有效的临时紧急抢护措施,通过使用砂袋迅速覆盖受损部位,以减少水流对坝体的进一步侵蚀,适用于紧急情况。

D. 框格加固:这是一种结构性加固方法,通常用于增强土坝的稳定性,但施工过程较为复杂,不适合作为临时紧急抢护措施。

为什么选择C:

在紧急情况下,需要的是快速而有效的措施来防止情况进一步恶化。砂袋压盖是一种简单、快速并且可以有效控制水流的临时措施,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受损部位进行覆盖,从而为后续的修复工作赢得宝贵时间。因此,在所提供的选项中,C选项“砂袋压盖”是最适合作为土坝护坡的临时紧急抢护措施。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4a2355-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坝肩绕坝渗漏的具体表现是()。

A. (A) 绕过坝的底部

B. (B) 通过坝体端部两岸山体渗流

C. (C) 从坝体穿过

D. (D) 渗水从坝体和建筑物接触面通过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水利工程中坝肩绕坝渗漏现象的理解题。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以确定哪个选项最准确地描述了坝肩绕坝渗漏的具体表现。

A. 绕过坝的底部:这个选项描述的是水流可能绕过坝的底部,但这并不特指坝肩绕坝渗漏。坝肩绕坝渗漏主要关注的是水流如何通过坝体两侧的山体进行渗流,而非坝的底部。因此,A选项不正确。

B. 通过坝体端部两岸山体渗流:这个选项直接描述了坝肩绕坝渗漏的核心特征,即水流通过坝体两侧(即坝肩)的山体进行渗流。这是坝肩绕坝渗漏的准确定义,因此B选项是正确的。

C. 从坝体穿过:这个选项描述的是水流直接从坝体内部穿过,这实际上是坝体渗漏或渗透的表现,而非坝肩绕坝渗漏。坝肩绕坝渗漏特指水流绕过坝体,通过两侧山体渗流,而非直接穿过坝体。因此,C选项不正确。

D. 渗水从坝体和建筑物接触面通过:这个选项描述的是渗水从坝体与某建筑物(如溢洪道、电站等)的接触面通过,这实际上是接触渗漏或接触冲刷的表现,与坝肩绕坝渗漏无关。因此,D选项也不正确。

综上所述,坝肩绕坝渗漏的具体表现是水流通过坝体两侧(即坝肩)的山体进行渗流,因此正确答案是B选项:“通过坝体端部两岸山体渗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4a252b-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当滑裂面通过无粘性土,部分坝坡浸入水中时为()形滑裂面。

A. (A) 折线

B. (B) 直线

C. (C) 曲线

D. (D) 复合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水利工程专业中关于土体滑裂面的基本知识。

A. 折线:当滑裂面通过无粘性土,且部分坝坡浸入水中时,由于水压力的作用,滑裂面往往不是单一的直线,而是由若干直线段组成的折线,这是由于水压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导致滑裂面在深处转向。

B. 直线:直线滑裂面通常适用于完全在土体表面的情况,不考虑水压力的变化,但在本题中有水的作用,因此不太可能形成直线滑裂面。

C. 曲线:曲线滑裂面一般出现在粘性土中,因为粘性土的抗剪强度随着滑裂面的深度增加而增加,而无粘性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D. 复合:复合滑裂面通常是指由不同类型的滑裂面组合而成,但在本题的情境下,这种情况并不适用。

所以正确答案是A. 折线。这是因为当无粘性土部分浸入水中时,水压力的作用导致滑裂面不再是一条直线,而是折线形,以适应水压力随深度增加而变化的情况。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4a2674-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闸孔形式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但自由泄流时流量系数较小,易产生波状水跃。

A. (A) 驼峰堰型

B. (B) 曲线堰型

C. (C) 胸墙孔口型

D. (D) 宽顶堰型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不同闸孔形式的特点及其对应的流量系数和水流形态。

选项A,驼峰堰型:这种堰型的设计较为复杂,通常用于需要特殊水流控制的情况,其流量系数和水流形态与题目描述不完全吻合,故A错误。

选项B,曲线堰型:曲线堰型通常具有较优的流量系数,水流通过时较为平稳,不易产生波状水跃,与题目描述不符,故B错误。

选项C,胸墙孔口型:胸墙孔口型主要用于控制水位或流量,其结构特点与题目描述的“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不完全一致,且其流量系数和水流形态也不是题目描述的重点,故C错误。

选项D,宽顶堰型:宽顶堰型闸孔结构相对简单,施工方便,这是其显著特点。然而,在自由泄流时,由于其顶部较宽,水流在通过时容易产生波状水跃,且流量系数相对较小。这与题目描述完全吻合,故D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D,即宽顶堰型闸孔形式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但自由泄流时流量系数较小,易产生波状水跃。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4a279c-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验算水闸的过流能力时,计算的过流能力与设计流量的差值不得超过()。

A. (A) ±20%

B. (B) ±5%

C. (C) ±15%

D. (D) ±3%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水利工程设计中水闸过流能力验算的精度要求。

A. (A)±20%:这个差值过大,若允许过流能力与设计流量有±20%的误差,可能会导致水闸在实际运行中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影响工程安全和效益。

B. (B)±5%:这是一个较为合理的误差范围。根据水利工程设计规范,水闸的过流能力计算结果与设计流量之间的差值通常要求控制在±5%以内,以确保水闸能够按照设计意图安全有效地工作。

C. (C)±15%:这个差值同样偏大,不符合精确的设计要求,可能导致设计的安全性不足。

D. (D)±3%:虽然这个误差范围更小,能提供更高的精确度,但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3%的误差范围较难达到,且可能会增加设计和施工的难度和成本。

因此,正确答案是B(±5%),这是因为它符合水利工程设计规范对水闸过流能力验算的精度要求,既保证了设计的可靠性,又考虑到了实际工程操作的可行性。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4a28b9-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底流消能是在水闸下游产生()水跃来进行消能的。

A. (A) 临界

B. (B) 稍有淹没

C. (C) 远驱

D. (D) 稳定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水利工程中底流消能的概念及其特点。

解析各个选项:

A. 临界:在流体力学中,临界状态通常指的是某种现象发生的边界条件,如临界流速、临界水深等。但在此处,“临界水跃”并不是底流消能所追求的目标或特征。底流消能的关键在于通过合适的水跃来消散能量,而不是追求某个临界状态。

B. 稍有淹没:底流消能是通过在消力池内形成水跃,利用水跃过程中的紊动和撞击来消散水流能量。这种水跃通常被设计为“稍有淹没”的水跃,即水跃的跃前水深稍大于跃后水深,但不足以完全淹没水跃。这样的设计可以在保证水流稳定的同时,有效地消散能量,减少对下游河道的冲刷。

C. 远驱:这个选项并不直接对应底流消能的特征。在水利工程中,“远驱”通常不是描述水跃或消能方式的术语,因此可以排除。

D. 稳定:虽然稳定性是水利工程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但在此题中,“稳定”并非直接描述底流消能中水跃的特征。底流消能的关键在于通过“稍有淹没”的水跃来有效消散能量,而不是简单地追求水流稳定性。

综上所述,底流消能是通过在消力池内形成“稍有淹没”的水跃来进行消能的。这种设计可以确保水流在消力池内充分紊动和撞击,从而有效消散能量,减少对下游河道的冲刷。因此,正确答案是B选项:“稍有淹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4a2b1d-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混凝土铺盖与底板连接处设()止水效果较好。

A. (A) 沥青麻袋

B. (B) 塑料

C. (C) 柏油油毛毡

D. (D) 紫铜或橡胶

解析:选项解析:

A. 沥青麻袋:沥青麻袋是一种传统的防水材料,但由于其材质较软,抗拉强度和耐久性较差,容易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损坏,不是理想的止水材料。

B. 塑料:塑料止水带是一种常见的止水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抗渗性,但其耐老化性能相对较差,尤其在紫外线照射和氧化作用下易老化,影响止水效果。

C. 柏油油毛毡:柏油油毛毡也是一种传统的防水材料,但与沥青麻袋类似,其耐久性和抗拉强度不足,容易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出现破损。

D. 紫铜或橡胶:紫铜和橡胶都是高弹性、耐腐蚀、耐老化的材料。紫铜止水带和橡胶止水带在水利工程中应用广泛,能够适应混凝土的变形,有效防止水的渗透。

选择D的原因: 紫铜或橡胶材质的止水带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能够适应混凝土结构的变形,不易老化,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在混凝土铺盖与底板连接处使用紫铜或橡胶止水,可以取得较好的止水效果。所以正确答案是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4a2c89-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对于密实的土基或岩基,采用()底板较合适。

A. (A) 整体式

B. (B) 箱式

C. (C) 反拱式

D. (D) 分离式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水利工程中基础底板选择的问题。我们需要根据土基或岩基的特性来判断哪种底板形式最为合适。

首先,我们来分析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题目描述的是“密实的土基或岩基”。
需要选择一种合适的底板形式。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 整体式底板:整体式底板具有较大的刚度和整体性,能够很好地适应密实的土基或岩基,因为这些基础类型通常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整体式底板能够均匀分布荷载,减少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因此是密实基础的首选。

B. 箱式底板:箱式底板虽然也具有一定的刚度和承载能力,但其结构相对复杂,成本较高,且对于密实的土基或岩基来说,可能并不是最经济或最高效的选择。

C. 反拱式底板:反拱式底板主要用于承受水压力较大的情况,通过反拱结构来平衡水压力,减少底板的厚度和重量。然而,在密实的土基或岩基上,水压力通常不是主要问题,因此反拱式底板可能不是最佳选择。

D. 分离式底板:分离式底板通常用于处理地基条件较差或需要特殊处理的情况。在密实的土基或岩基上,分离式底板可能无法充分发挥其优势,且可能增加施工难度和成本。

综上所述,对于密实的土基或岩基,整体式底板因其较大的刚度和整体性,能够很好地适应并减少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是最合适的选择。

因此,答案是A. 整体式底板。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4a2d8f-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