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建筑工程
>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搜索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底流消能通过闸下产生()水跃来保护河床免遭冲刷。

A、(A) 远驱式

B、(B) 淹没式

C、(C) 波状

答案:B

解析:这个问题涉及到水利工程中的底流消能方式,特别是在水闸等水利设施中如何通过消能来保护河床免遭冲刷。我们来逐一分析选项:

A. 远驱式:远驱跃式通常水指的是水跃发生在距离建筑物(如水闸)闸较下远的河床下游免位置遭。冲刷在。底

消B能的.场景中 ,淹没这式通常不是:首选淹没,式因为它水可能跃无法是指有效地水在跃闸发生在下水立即下的消散情况水流,能量即,从而无法有效地保护水跃的跃首和跃后水面都低于下游正常水位。在底流消能中,通过设计使得水闸下游的水流在闸下形成淹没式水跃,可以有效地消散水流能量,降低水流对河床的冲击和冲刷。这是底流消能中常用且有效的保护河床免遭冲刷的方法。

C. 波状:波状水跃并非一个标准的或常用的水跃类型术语。在水利工程中,我们更常听到的是“远驱式”和“淹没式”水跃。波状可能指的是水面的波动状态,但这并不直接关联到如何通过消能来保护河床。

综上所述,考虑到底流消能的主要目的是在闸下通过水跃来消散水流能量,以保护河床免遭冲刷,选择淹没式水跃(选项B)是最合适的。因为淹没式水跃能够在闸下有效地消散水流能量,降低水流对河床的冲击。

因此,正确答案是B. 淹没式。

Scan me!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关于棱体排水说法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4a46e8-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土石坝上、下游坝面设计时,一般应()。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4a47f7-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下列对海漫说法不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4a4b67-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下列关于阻滑板的说法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4a4cab-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弹性地基梁法认为,底板和地基都是弹性体,底板的变形和地基沉降协调一致,垂直水流方向的地基反力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4a4dd6-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虹吸式溢洪道的溢流堰顶与()在同一高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4a4ef2-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溢洪道进水渠的底坡一般作成()。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4a5012-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为了减少闸基的不均匀沉降下列措施不对的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4a5139-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当闸室沿基础底面抗滑稳定,安全系数稍小于允许值时,不可采用下列措施的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4a5258-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隧洞选线时,对地形条件而言,不正确说法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4a53d8-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建筑工程
>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底流消能通过闸下产生()水跃来保护河床免遭冲刷。

A、(A) 远驱式

B、(B) 淹没式

C、(C) 波状

答案:B

解析:这个问题涉及到水利工程中的底流消能方式,特别是在水闸等水利设施中如何通过消能来保护河床免遭冲刷。我们来逐一分析选项:

A. 远驱式:远驱跃式通常水指的是水跃发生在距离建筑物(如水闸)闸较下远的河床下游免位置遭。冲刷在。底

消B能的.场景中 ,淹没这式通常不是:首选淹没,式因为它水可能跃无法是指有效地水在跃闸发生在下水立即下的消散情况水流,能量即,从而无法有效地保护水跃的跃首和跃后水面都低于下游正常水位。在底流消能中,通过设计使得水闸下游的水流在闸下形成淹没式水跃,可以有效地消散水流能量,降低水流对河床的冲击和冲刷。这是底流消能中常用且有效的保护河床免遭冲刷的方法。

C. 波状:波状水跃并非一个标准的或常用的水跃类型术语。在水利工程中,我们更常听到的是“远驱式”和“淹没式”水跃。波状可能指的是水面的波动状态,但这并不直接关联到如何通过消能来保护河床。

综上所述,考虑到底流消能的主要目的是在闸下通过水跃来消散水流能量,以保护河床免遭冲刷,选择淹没式水跃(选项B)是最合适的。因为淹没式水跃能够在闸下有效地消散水流能量,降低水流对河床的冲击。

因此,正确答案是B. 淹没式。

Scan me!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相关题目
关于棱体排水说法正确的是()。

A. (A) 棱体排水不能降低坝体的浸润线

B. (B) 棱体排水深入坝体有利于下游坡的稳定

C. (C) 棱体排水的顶宽 1~2 米,可以做交通用

D. (D) 棱体排水石料用量少,所以造价低

解析:选项A:棱体排水能够降低坝体的浸润线。这是因为棱体排水通过在坝体下游侧设置排水棱体,加速了上游渗透水的排出,从而降低了浸润线的高度。因此,选项A是错误的。

选项B:棱体排水深入坝体确实有利于下游坡的稳定。排水棱体通过排出坝体内部的水分,减少孔隙水压力,从而提高下游坡的稳定性。所以,选项B是正确的。

选项C:棱体排水的顶宽通常在1~2米,但这并不一定适合做交通用。其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排水的需要,而非作为交通道路。因此,选项C是错误的。

选项D:棱体排水的石料用量与排水体的尺寸和设计有关,并不一定少。造价也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材料成本、施工难度等,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石料用量少,造价就低。选项D是错误的。

综合以上分析,正确答案是B。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4a46e8-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土石坝上、下游坝面设计时,一般应()。

A. (A) 下游坡缓于上游坡

B. (B) 无所谓,均可以

C. (C) 上游坡等于下游坡

D. (D) 上游坡缓于下游坡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土石坝设计原理的选择题。在土石坝的设计中,坝面的坡度设计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它直接影响到坝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现在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下游坡缓于上游坡:这个选项不符合土石坝设计的常规原则。在土石坝中,由于上游需要承受水压力,因此上游坡需要设计得更缓一些,以增加稳定性。如果下游坡比上游坡还缓,那么上游坡在承受水压力时可能会更容易发生滑坡或失稳。

B. 无所谓,均可以:这个选项显然忽略了土石坝设计中坡度选择的重要性。上下游坡度的设计需要基于工程力学和地质条件进行精确计算,不能随意选择。

C. 上游坡等于下游坡:这个选项同样不符合土石坝设计的常规。由于上游需要承受水压力,而下游则不需要,因此上下游的坡度设计应当有所区别,以保证坝体的整体稳定性。

D. 上游坡缓于下游坡:这个选项是正确的。在土石坝的设计中,为了增加上游坡的稳定性,通常会将其设计得比下游坡更缓。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上游坡在承受水压力时发生滑坡或失稳的风险。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D,即上游坡缓于下游坡。这个设计原则是基于土石坝的受力特点和稳定性要求而提出的,是土石坝设计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4a47f7-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下列对海漫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海漫应具有一定的柔性

B. (B) 海漫应具有一定的粗糙性

C. (C) 海漫应具有一定的透水性

D. (D) 海漫应具有一定的反滤性

解析:选项解析:

A. 海漫应具有一定的柔性:正确。海漫是指在海边或河口等地区铺设的一种柔性结构,用以防止水流侵蚀和保护海岸线。柔性可以适应地面微小的变形,从而保持结构的稳定性。

B. 海漫应具有一定的粗糙性:正确。海漫表面粗糙可以增加与水流的摩擦力,减缓水流速度,有助于消减波浪能量,防止侵蚀。

C. 海漫应具有一定的透水性:正确。海漫需要透水,以便于水的渗透和排出,这样可以减少水压对海漫的冲击,保持海岸或河堤的稳定性。

D. 海漫应具有一定的反滤性:不正确。反滤性通常是指土工布等材料在防止土体流失的同时,允许水分通过的性质。海漫的主要功能不是反滤,而是通过其柔性、粗糙性和透水性来保护海岸线或河堤。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答案选D,因为海漫的设计和功能并不要求其具有反滤性。反滤性是土工合成材料的一个特性,而海漫主要是用石头、混凝土块等材料构成,它的作用是利用自身的重量、粗糙度和透水性来抵抗水流的冲刷力量,并不是用来过滤土体颗粒的。因此,选项D的说法与海漫的实际功能和应用不符,是不正确的。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4a4b67-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阻滑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 混凝土和黏土铺盖都可以做阻滑板

B. (B) 利用阻滑板时,闸室自身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应小于 1

C. (C) 利用阻滑板时,闸室自身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应大于等于 1

D. (D) 利用阻滑板时,闸室自身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无要求

解析:这个问题是关于水利工程中阻滑板的使用及其对抗滑稳定安全系数的影响。我们来逐一分析选项:

A. (A)混凝土和黏土铺盖都可以做阻滑板:

这个选项错误,因为阻滑板通常是用于增强水工建筑物(如闸室)抗滑稳定性能的结构部件,通常由高强度、抗滑性能好的材料制成,如混凝土。黏土铺盖由于其材料特性和力学性能,通常不用作阻滑板。

B. (B)利用阻滑板时,闸室自身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应小于 1:

这个选项显然错误。在工程设计中,任何结构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都应大于1,以确保结构在设计荷载下能够保持稳定,防止滑动或倾覆。如果安全系数小于1,意味着结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可能会发生滑动,这是不安全的。

C. (C)利用阻滑板时,闸室自身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应大于等于 1:

这个选项正确。它符合工程设计中对结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的基本要求,即必须大于或等于1,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使用阻滑板增强闸室抗滑稳定性的情况下,这一要求同样适用。

D. (D)利用阻滑板时,闸室自身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无要求:

这个选项错误。无论是否使用阻滑板,任何结构在设计中都必须满足一定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要求,以确保其安全性和稳定性。没有这样的要求会导致设计不符合工程安全标准。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C,即利用阻滑板时,闸室自身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应大于等于1。这一要求是为了确保闸室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防止发生滑动或倾覆等不安全情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4a4cab-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弹性地基梁法认为,底板和地基都是弹性体,底板的变形和地基沉降协调一致,垂直水流方向的地基反力 ()。

A. (A) 均匀分布

B. (B) 呈直线分布

C. (C) 与顺水流方向的一样

D. (D) 不呈均匀分布

解析:弹性地基梁法是一种用于分析基础与地基相互作用的计算方法,它将基础和地基都视为弹性体,并假设它们之间的变形是协调的。

选项解析如下:

A. (A)均匀分布:这个选项表示垂直水流方向的地基反力在底板上是均匀分布的。在弹性地基梁法中,通常假设基础底板和地基之间是理想弹性接触,不考虑地基的局部变形,因此反力在底板上的分布是均匀的。

B. (B)呈直线分布:这个选项不符合弹性地基梁法的假设,因为在均匀分布的情况下,反力不会呈现直线分布。

C. (C)与顺水流方向的一样:这个选项没有明确说明反力的分布形式,而且垂直水流方向和顺水流方向的地基反力分布模式可能不同,因此不能选这个答案。

D. (D)不呈均匀分布:这个选项与弹性地基梁法的假设相矛盾,因为该方法正是基于反力均匀分布这一假设。

正确答案是(A)均匀分布,因为在弹性地基梁法中,假设底板和地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理想的弹性接触,且不考虑地基的局部变形,所以垂直水流方向的地基反力在底板上是均匀分布的。这是基于弹性半空间理论的一个简化假设,它使得计算更为简便。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4a4dd6-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虹吸式溢洪道的溢流堰顶与()在同一高程。

A. (A) 正常高水位

B. (B) 设计洪水位

C. (C) 校核洪水位

D. (D) 死水位

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虹吸式溢洪道的设计原理及其与不同水位的关系。

A. 正常高水位:这是水库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允许达到的最高水位,但并非设计溢洪道时考虑的极限水位。虹吸式溢洪道的设计主要是为了确保在特定的高水位(即设计洪水位)下能够有效地溢洪,以保护水库大坝的安全,因此正常高水位不是其直接关联的水位。

B. 设计洪水位:这是水库大坝设计时所依据的、可能出现的最大洪水水位。虹吸式溢洪道的设计正是基于这一水位,以确保在达到或超过此水位时,溢洪道能够自动开启并有效泄洪,从而保护大坝安全。因此,虹吸式溢洪道的溢流堰顶通常设计在与设计洪水位相同的高程上。

C. 校核洪水位:这是水库大坝校核时可能遇到的更高洪水水位,用于进一步验证大坝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虽然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水位,但虹吸式溢洪道的设计并不直接基于这一水位,而是基于设计洪水位。

D. 死水位:这是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允许降到的最低水位,与溢洪道的设计无关。

综上所述,虹吸式溢洪道的溢流堰顶应设计在与设计洪水位相同的高程上,以确保在达到或超过此水位时能够有效溢洪。因此,正确答案是(B)设计洪水位。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4a4ef2-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溢洪道进水渠的底坡一般作成()。

A. (A) 陡坡

B. (B) 缓坡

C. (C) 临界坡

D. (D) 平坡或不大的逆坡

解析:选项解析:

A. 陡坡:溢洪道进水渠若采用陡坡,容易造成水流速度过快,可能导致水流对渠道底部的冲刷侵蚀,不利于渠道的稳定和安全。

B. 缓坡:虽然缓坡能够减少水流速度,降低对渠道底部的冲刷,但缓坡可能不足以有效地引导水流进入溢洪道,且可能需要更长的渠道长度。

C. 临界坡:临界坡是指水流在渠道中刚好处于临界状态,即从缓流转变为急流的坡度。这种坡度对设计要求非常高,不易控制,一旦超过临界状态,就可能发生水流脱离渠底,形成水跃,造成渠道破坏。

D. 平坡或不大的逆坡:平坡或不大的逆坡可以有效地减缓水流速度,避免高速水流对渠道的冲刷侵蚀,有利于保持渠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这种设计有利于均匀分布水流,减小对下游河床的冲击。

答案选择D的原因: 在溢洪道进水渠的设计中,通常需要保证水流的平稳过渡,避免对渠道造成破坏。平坡或不大的逆坡可以有效地实现这一点,因为它能够减缓水流速度,减少水流对渠道底部的冲击和冲刷,从而确保溢洪道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正确答案是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4a5012-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为了减少闸基的不均匀沉降下列措施不对的有()。

A. (A) 尽量使相邻结构的重量不要相差太小

B. (B) 重量小的结构先施工,地基先行预压

C. (C) 尽量使地基反力分布趋于均匀,闸室结构布置均衡

D. (D) 人工加固地基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水利工程中减少闸基不均匀沉降的措施。我们来逐一分析每个选项的合理性:

A选项:尽量使相邻结构的重量不要相差太小。这个选项的表述实际上是错误的。在水利工程中,为了减少闸基的不均匀沉降,应尽量使相邻结构的重量相差不要太大,以避免因重量差异过大导致的地基受力不均,进而引发不均匀沉降。因此,A选项的表述是反向的,故A选项错误。

B选项:重量小的结构先施工,地基先行预压。这个选项是正确的。先施工重量小的结构,可以让地基提前受到一定的压力并发生一定的沉降,这样可以为后续重量大的结构施工预留出沉降空间,有助于减少整体的不均匀沉降。

C选项:尽量使地基反力分布趋于均匀,闸室结构布置均衡。这个选项也是正确的。通过合理的闸室结构布置,可以使地基反力分布更加均匀,从而减少因地基反力不均导致的不均匀沉降。

D选项:人工加固地基。这个选项同样是正确的。人工加固地基可以显著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从而减少地基的沉降量,包括不均匀沉降。

综上所述,A选项的表述是错误的,因为它与减少闸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则相悖。因此,正确答案是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4a5139-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当闸室沿基础底面抗滑稳定,安全系数稍小于允许值时,不可采用下列措施的有()。

A. (A) 适当增加闸室结构尺寸和重量

B. (B) 将闸门位置移向高水位一侧

C. (C) 增加闸室底板的齿墙深度

D. (D) 增加铺盖长度或排水上移

解析:选项解析:

A. 适当增加闸室结构尺寸和重量:这种方法通过增加闸室的重量,可以提高闸室与基础底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增加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是一种常用的措施。

B. 将闸门位置移向高水位一侧:这个措施可能会改变闸室所受的荷载分布,但通常不会直接增加闸室与基础底面之间的摩擦力,因此对抗滑稳定安全系数的提高没有直接效果。

C. 增加闸室底板的齿墙深度:齿墙的作用是增加基础的抗滑阻力,加深齿墙可以提高基础的抗滑稳定性,从而提高安全系数。

D. 增加铺盖长度或排水上移:这些措施可以改善基础的排水条件,减少基础底面的扬压力,从而有助于提高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为什么选B: 根据上述解析,选项B的措施不会直接提高闸室沿基础底面抗滑稳定的安全系数,而其他选项A、C和D的措施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因此,当闸室沿基础底面抗滑稳定安全系数稍小于允许值时,不可采用的措施是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4a5258-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隧洞选线时,对地形条件而言,不正确说法有()。

A. (A) 洞线力求短而直

B. (B) 洞线必须转弯时,其转弯半径不小于 5 倍洞径

C. (C) 洞线必须转弯时,其转弯角度不小于 90°

D. (D) 隧洞出口方向应尽量与河道走向平行

解析:在解析这个问题时,我们首先要理解隧洞选线的基本原则,这通常涉及地形、地质、水流条件以及施工和运营的便利性。现在,我们来逐一分析每个选项:

A. (A)洞线力求短而直:

这是一个正确的原则。在隧洞选线时,为了减少施工难度、降低成本和提高运营效率,通常希望洞线能够尽量短且直。这有助于减少挖掘量、缩短工期,并降低后期运营和维护的复杂性。

B. (B)洞线必须转弯时,其转弯半径不小于5倍洞径:

这也是一个合理的原则。在隧洞需要转弯时,较大的转弯半径有助于减少水流对洞壁的冲刷,保证隧洞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大转弯半径也便于施工和机械设备的操作。

C. (C)洞线必须转弯时,其转弯角度不小于90°:

这个选项是不正确的。隧洞在转弯时,转弯角度并不是越大越好。实际上,过大的转弯角度会增加施工难度和成本,同时可能对水流条件产生不利影响。隧洞的转弯角度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来确定,而不是简单地设定为不小于90°。

D. (D)隧洞出口方向应尽量与河道走向平行:

这是一个合理的原则。隧洞出口方向与河道走向平行有助于减少水流对出口的冲刷,保护出口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也有利于水流的顺畅排放和下游河道的稳定。

综上所述,选项C是不正确的,因为它设定了一个不合理的转弯角度要求,而隧洞的转弯角度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确定。因此,答案是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4a53d8-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