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建筑工程
>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搜索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涝灾是指地下水位过高。

A、A、正确

B、B、错误

答案:B

解析:选项A:“正确” —— 这个选项表述的是涝灾由地下水位过高直接引起,但实际上,涝灾的形成通常是由于强降水、河流泛滥、水利设施故障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地下水位过高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原因。

选项B:“错误” —— 这个选项正确地指出了涝灾不仅仅是因为地下水位过高。涝灾是指由于降水过多、地面排水不畅或水利设施不能有效调节,导致地面短暂积水,造成危害的现象。地下水位过高可能是涝灾的一个后果,但涝灾的定义更为广泛。

选择这个答案的原因:涝灾的定义涉及多个因素,而不仅仅是地下水位的问题。因此,将涝灾简单地定义为地下水位过高是不全面的,故选B“错误”。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Scan me!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农田水利学研究的对象为灌溉和排水。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57ba76-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吸湿水由于不能被作物吸收,因此可称为无效水。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57bbc6-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渍害是指承压水过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57bcf0-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悬着毛管水达到最大值时的土壤含水率叫田间持水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57be28-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由于降雨过大或降雨连绵造成地下水位抬高、土壤含水量过大,形成的灾害称涝灾。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57bf63-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涝灾是指地面水过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57c0f8-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制定作物灌溉制度的基本原理是水量平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57eb31-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调节农田水分可以通过农田灌溉和排水措施。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581193-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灌区的设计灌水率应取修正后的灌水率图中最大灌水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583475-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土壤中的毛管水是能被植物根系吸收利用的水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5835db-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建筑工程
>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涝灾是指地下水位过高。

A、A、正确

B、B、错误

答案:B

解析:选项A:“正确” —— 这个选项表述的是涝灾由地下水位过高直接引起,但实际上,涝灾的形成通常是由于强降水、河流泛滥、水利设施故障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地下水位过高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原因。

选项B:“错误” —— 这个选项正确地指出了涝灾不仅仅是因为地下水位过高。涝灾是指由于降水过多、地面排水不畅或水利设施不能有效调节,导致地面短暂积水,造成危害的现象。地下水位过高可能是涝灾的一个后果,但涝灾的定义更为广泛。

选择这个答案的原因:涝灾的定义涉及多个因素,而不仅仅是地下水位的问题。因此,将涝灾简单地定义为地下水位过高是不全面的,故选B“错误”。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Scan me!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相关题目
农田水利学研究的对象为灌溉和排水。

A. A、正确

B. B、错误

解析:解析:

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农田水利学的研究对象范围。

首先,我们来看选项内容:

A选项:正确
B选项:错误

接下来,我们分析农田水利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农田水利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并不仅限于灌溉和排水,虽然灌溉和排水是农田水利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但它还涉及到更多与农田水利工程相关的内容。农田水利学主要研究如何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通过工程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调节和改善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以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生产潜力,提高灌溉、排水和防治旱、涝、渍、碱灾害的能力,促进农业的稳产高产。

具体来说,农田水利学的研究内容可以包括:

水源与取水工程:研究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
灌溉与排水技术:包括灌溉制度、灌水方法、灌溉系统规划与设计、排水系统规划与设计等。
农田水土保持:研究如何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包括工程设施的维护、运行管理以及水资源管理等。

因此,农田水利学的研究对象并不仅限于灌溉和排水,还包括与农田水利工程相关的多个方面。

再来看题目中的选项:

A选项“正确”认为农田水利学的研究对象仅为灌溉和排水,这与农田水利学的实际研究内容不符,因此A选项错误。
B选项“错误”则指出了A选项的片面性,符合农田水利学的实际研究范畴,因此B选项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是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57ba76-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吸湿水由于不能被作物吸收,因此可称为无效水。

A. A、正确

B. B、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57bbc6-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渍害是指承压水过多。

A. A、正确

B. B、错误

解析:选项A:“正确” —— 这个选项表述渍害是由承压水过多造成的。实际上,渍害通常指的是由于地下水位过高,导致土壤中的水分饱和,造成农作物减产或死亡的现象。虽然承压水(地下水位)的上升可能是渍害的一个原因,但渍害本身并不单指承压水过多。

选项B:“错误” —— 这个选项正确地指出了渍害不仅仅是因为承压水过多。渍害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比如降雨过多、排水不畅、地下水位上升等,因此将渍害简单定义为“承压水过多”是不准确的。

选择答案B的原因是:渍害是一个与地下水位、土壤排水状况以及农作物生长环境等多因素相关的现象,而不仅仅是由承压水过多造成的。因此,选项A的表述不够全面,选项B的表述更符合渍害的实际成因。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57bcf0-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悬着毛管水达到最大值时的土壤含水率叫田间持水率。

A. A、正确

B. B、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57be28-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由于降雨过大或降雨连绵造成地下水位抬高、土壤含水量过大,形成的灾害称涝灾。

A. A、正确

B. B、错误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涝灾”定义的理解。

首先,我们来分析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由于降雨过大或降雨连绵造成地下水位抬高、土壤含水量过大,形成的灾害称涝灾”。这里涉及到降雨、地下水位、土壤含水量以及灾害类型等几个要素。

接下来,我们逐项分析选项:

A. 正确:这个选项认为题目中的描述准确地定义了涝灾。然而,根据水文学和气象学的常规理解,“涝灾”通常特指由于地面积水过多,排水不畅,导致农田、城市等区域被水淹没,影响正常生产生活的灾害。它主要关注的是地面积水的情况,而不仅仅是地下水位抬高或土壤含水量过大。

B. 错误:这个选项指出题目中的描述并不完全符合“涝灾”的定义。实际上,题目描述更多地反映了“洪涝灾害”中的一部分情况,即地下水位上升和土壤含水量过大,但这并不等同于“涝灾”。涝灾更侧重于地面积水导致的灾害,而不仅仅是地下或土壤中的水分状况。

综上所述,虽然降雨过大或连绵确实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和土壤含水量增加,但这并不直接等同于“涝灾”。涝灾更具体地指的是地面积水过多,影响正常生产生活的灾害。因此,题目中的描述并不完全准确,答案应选择B:“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57bf63-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涝灾是指地面水过多。

A. A、正确

B. B、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57c0f8-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制定作物灌溉制度的基本原理是水量平衡。

A. A、正确

B. B、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57eb31-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调节农田水分可以通过农田灌溉和排水措施。

A. A、正确

B. B、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581193-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灌区的设计灌水率应取修正后的灌水率图中最大灌水率。

A. A、正确

B. B、错误

解析:解析:

A. 正确 - 这个选项认为灌区的设计灌水率应直接取修正后的灌水率图中最大的灌水率。这个观点忽略了灌区设计时需要考虑的综合因素,如作物种类、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以及灌水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B. 错误 - 这个选项认为不应直接取最大灌水率作为设计灌水率。实际上,设计灌水率是一个综合考虑了作物需水量、有效降雨量、土壤储水能力、灌区面积、渠道输水能力等多种因素后确定的值。修正后的灌水率图提供了不同条件下的灌水率参考值,但设计灌水率应选取一个既能满足作物需水要求,又能保证灌水系统运行安全和经济合理的值,这通常不是图中最大的灌水率。

选择B的原因是,灌区设计灌水率是一个综合考量的结果,需要根据灌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不能简单地取最大值。设计灌水率需要确保在满足作物需水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灌水系统的均匀性、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灌区的经济性等因素。因此,直接取最大灌水率作为设计值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合理的。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583475-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土壤中的毛管水是能被植物根系吸收利用的水分。

A. A、正确

B. B、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5835db-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