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建筑工程
>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搜索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在排水沟间距一定情况下,粘性土壤排水沟深度应大于砂壤土。

A、A、正确

B、B、错误

答案:B

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土壤性质与排水沟设计深度之间的关系。

选项A:“正确”表示粘性土壤排水沟的深度应大于砂壤土。然而,这一观点并不准确。在排水沟间距一定的情况下,土壤的透水性是决定排水沟设计深度的重要因素。

粘性土壤:由于其颗粒细小,土壤间的孔隙度小,透水性差,水分在土壤中的移动速度较慢。因此,在排水沟间距相同的情况下,粘性土壤中的水分不易快速排出,但并不需要过深的排水沟来收集这些水分,因为水分在土壤中的渗透速度较慢。

砂壤土:相比粘性土壤,砂壤土的颗粒较大,土壤间的孔隙度大,透水性好,水分在土壤中的移动速度较快。为了有效收集并排出这些快速移动的水分,砂壤土中的排水沟需要设计得更深一些,以确保能够捕获并引导这些快速下渗的水分。

因此,在排水沟间距一定的情况下,砂壤土的排水沟深度应大于粘性土壤,以确保排水效果。所以,选项A“正确”是错误的。

选项B:“错误”则正确地指出了上述观点的错误性,即粘性土壤排水沟的深度并不应大于砂壤土。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为了达到排水效果,在排水沟间距越大,其深度应越深。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59693b-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在排水沟深度一定情况下,粘性土壤排水沟间距应小于砂壤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596a64-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排水沟道纵断面设计时,一般要求上级沟道的沟底不低于下级沟道沟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596b89-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排水沟应尽量布置在控制排水范围内的最低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596e01-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山区的排涝模数计算也可以采用平均排除法来计算。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596f7c-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施工导流标准不包括()。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59707d-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导流建筑物级别划分时,在失事后果为淹没一般城镇、工矿企业或影响工程总工期及第一台(批)机组发电而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使用年限和临时性水工建筑物级别不定的情况下,当保护对象为有特殊要求的1级永久性水工建筑物,该导流建筑物的级别为()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59728b-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根据水利水电施工组织设计规范,导流标准的选取需根据导流建筑物的保护对象、失事后果、使用年限和工程规模,将导流建筑物划分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5973f9-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在流量较大的平原河道上修建混凝土坝枢纽时,宜采用的导流方式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597516-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适用于河谷狭窄的山区河流的全段围堰法导流方式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597627-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建筑工程
>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手机预览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在排水沟间距一定情况下,粘性土壤排水沟深度应大于砂壤土。

A、A、正确

B、B、错误

答案:B

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土壤性质与排水沟设计深度之间的关系。

选项A:“正确”表示粘性土壤排水沟的深度应大于砂壤土。然而,这一观点并不准确。在排水沟间距一定的情况下,土壤的透水性是决定排水沟设计深度的重要因素。

粘性土壤:由于其颗粒细小,土壤间的孔隙度小,透水性差,水分在土壤中的移动速度较慢。因此,在排水沟间距相同的情况下,粘性土壤中的水分不易快速排出,但并不需要过深的排水沟来收集这些水分,因为水分在土壤中的渗透速度较慢。

砂壤土:相比粘性土壤,砂壤土的颗粒较大,土壤间的孔隙度大,透水性好,水分在土壤中的移动速度较快。为了有效收集并排出这些快速移动的水分,砂壤土中的排水沟需要设计得更深一些,以确保能够捕获并引导这些快速下渗的水分。

因此,在排水沟间距一定的情况下,砂壤土的排水沟深度应大于粘性土壤,以确保排水效果。所以,选项A“正确”是错误的。

选项B:“错误”则正确地指出了上述观点的错误性,即粘性土壤排水沟的深度并不应大于砂壤土。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相关题目
为了达到排水效果,在排水沟间距越大,其深度应越深。

A. A、正确

B. B、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59693b-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在排水沟深度一定情况下,粘性土壤排水沟间距应小于砂壤土。

A. A、正确

B. B、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596a64-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排水沟道纵断面设计时,一般要求上级沟道的沟底不低于下级沟道沟底。

A. A、正确

B. B、错误

解析:选项A:“正确” - 如果选择这个选项,意味着在排水沟道纵断面设计时,上级沟道的沟底应高于或等于下级沟道的沟底。

选项B:“错误” - 如果选择这个选项,意味着在排水沟道纵断面设计时,上级沟道的沟底可以低于下级沟道的沟底。

解析: 排水沟道的设计要考虑到水流的自然特性,即水往低处流。在排水系统中,上级沟道通常指的是集水区内的主要排水渠道,而下级沟道则是将水输送至上级沟道的次级渠道。为了确保水能够顺畅地从下级沟道流入上级沟道,上级沟道的沟底应低于下级沟道的沟底,形成一定的比降(或坡度),这样水才能依靠重力流动。

因此,正确的设计是上级沟道的沟底低于下级沟道的沟底,以便顺利排水。所以,选项A的说法是错误的,而选项B是正确的。

答案选择B的原因是排水沟道纵断面设计应当遵循水流的自然规律,即水需要从高处流向低处,因此上级沟道的沟底需要低于下级沟道的沟底,以确保水流畅通无阻。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596b89-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排水沟应尽量布置在控制排水范围内的最低处。

A. A、正确

B. B、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596e01-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山区的排涝模数计算也可以采用平均排除法来计算。

A. A、正确

B. B、错误

解析:解析这道选择题,首先需要理解题目中涉及的“排涝模数”和“平均排除法”两个核心概念。

排涝模数:是水利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表示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土地上需要排除的涝水量。在山区,由于地形复杂、降雨强度大且集中,排涝模数的计算尤为关键,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地形、降雨强度、土壤渗透能力等。

平均排除法:这通常不是一个专门用于计算排涝模数的标准方法。在水利工程中,平均排除的概念可能涉及多种情况,但直接用其来计算排涝模数往往不够精确。因为排涝模数的计算需要基于详细的流域水文特征、降雨数据、土壤类型和地形条件等多种因素,进行复杂的水文水力计算。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 正确:如果选择这个选项,则意味着认为平均排除法可以直接且准确地用于计算山区的排涝模数。然而,如前所述,由于排涝模数的计算复杂且需考虑多种因素,简单的平均排除法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B. 错误:这个选项否定了平均排除法可以直接用于计算山区排涝模数的观点。考虑到排涝模数计算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平均排除法的局限性,这个选项是正确的。

综上所述,选择B选项(错误)是因为平均排除法不是一种适用于计算山区排涝模数的标准或精确方法。排涝模数的计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借助更为复杂和精确的水文水力计算模型来完成。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596f7c-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施工导流标准不包括()。

A. (A) 导流建筑物的洪水标准

B. (B) 坝体施工期临时渡汛洪水标准

C. (C) 电站渡汛标准

D. (D) 导流泄水建筑物封堵后坝体渡汛洪水标准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水利工程施工导流标准的相关知识。

A. 导流建筑物的洪水标准:这是施工导流标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在施工期间,导流建筑物应能承受的洪水标准。因此,这个选项是施工导流标准的一部分。

B. 坝体施工期临时渡汛洪水标准:这个选项指的是在坝体施工期间,为保障施工安全,坝体应能承受的临时渡汛洪水标准。这也是施工导流标准的一部分。

C. 电站渡汛标准:这个选项指的是电站正常运行期间的渡汛洪水标准,而不是施工期间的导流标准。因此,这个选项不属于施工导流标准。

D. 导流泄水建筑物封堵后坝体渡汛洪水标准:这个选项指的是在导流泄水建筑物封堵后,坝体应能承受的渡汛洪水标准,也是施工导流标准的一部分。

所以,正确答案是C,因为电站渡汛标准不是施工导流标准的内容。施工导流标准主要关注的是施工期间如何安全地引导水流,而电站渡汛标准是电站运行阶段的安全标准。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59707d-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导流建筑物级别划分时,在失事后果为淹没一般城镇、工矿企业或影响工程总工期及第一台(批)机组发电而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使用年限和临时性水工建筑物级别不定的情况下,当保护对象为有特殊要求的1级永久性水工建筑物,该导流建筑物的级别为()级。

A. (A) 2

B. (B) 3

C. (C) 4

D. (D) 5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导流建筑物级别的划分。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导流建筑物级别的划分依据,这主要包括:失事后果、保护对象、使用年限和临时性水工建筑物级别。题目中已经给出了失事后果为保护对象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使用年限和临时性水工建筑物级别不定,以及保护对象为有特殊要求的1级永久性水工建筑物。

接下来,我们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中关于导流建筑物级别的划分标准进行分析:

当导流建筑物保护对象为1级永久性水工建筑物,且失事后果为淹没一般城镇、工矿企业或影响工程总工期及第一台(批)机组发电而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时,导流建筑物的级别应不低于4级。
题目中并未明确使用年限和临时性水工建筑物级别,但这并不影响导流建筑物级别的最低要求。

现在,我们来逐一分析选项:
A. 2级:此级别远低于根据保护对象和失事后果应确定的最低级别,故不选。
B. 3级:同样低于根据保护对象和失事后果应确定的最低级别,故不选。
C. 4级:符合根据保护对象(1级永久性水工建筑物)和失事后果(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所确定的最低导流建筑物级别,故为正确答案。
D. 5级:此级别高于根据保护对象和失事后果应确定的级别,虽然满足条件,但不是最低必要级别,故非最优选。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C,即导流建筑物的级别为4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59728b-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根据水利水电施工组织设计规范,导流标准的选取需根据导流建筑物的保护对象、失事后果、使用年限和工程规模,将导流建筑物划分为()。

A. (A) 1~5 级

B. (B) 2~5 级

C. (C) 3~5 级

D. (D) 4~5 级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水利水电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中关于导流建筑物分类的知识点。

选项解析如下:

A.(A)1~5级:这个选项不正确,因为根据规范,导流建筑物并没有1级。

B.(B)2~5级:这个选项也不正确,因为导流建筑物的分类从3级开始。

C.(C)3~5级:这个选项是正确的。根据《水利水电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 303—2017)的规定,导流建筑物根据其保护对象、失事后果、使用年限和工程规模等因素,分为3级、4级和5级。

D.(D)4~5级:这个选项不正确,因为缺少了3级,不能完整覆盖导流建筑物的分类。

所以,正确答案是C(3~5级)。选择这个答案是因为它符合《水利水电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中的相关规定。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5973f9-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在流量较大的平原河道上修建混凝土坝枢纽时,宜采用的导流方式是()。

A. (A) 明渠导流

B. (B) 分期导流

C. (C) 隧洞导流

D. (D) 涵管导流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水利工程中不同导流方式的选择依据。

选项A,明渠导流:通常适用于河床较窄的河流或河滩较宽的平原河道上,且多用于分期导流的前期阶段,或用于导流量较大的情况。但在流量较大的平原河道上,由于地形开阔,明渠开挖量大,施工难度和成本可能较高,因此不是最优选择。故A错误。

选项B,分期导流:是水利枢纽工程施工中常用的导流方式,特别适用于河床宽、流量大、工期长的工程。通过分期围堰将水流导向泄水建筑物,分期完成河床截流,从而逐步完成整个工程的施工。在流量较大的平原河道上修建混凝土坝枢纽时,采用分期导流可以有效减少施工难度和成本,是合理的选择。故B正确。

选项C,隧洞导流:多用于河谷狭窄、两岸地形陡峻、山岩坚实的山区河流。由于隧洞开挖和支护成本较高,且施工难度大,不适合在平原河道上采用,特别是在流量较大的情况下。故C错误。

选项D,涵管导流:一般用于导流流量较小的河流或只用来担负枯水期的导流任务。其导流能力有限,不适用于流量较大的平原河道。故D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即分期导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597516-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适用于河谷狭窄的山区河流的全段围堰法导流方式是()。

A. (A) 明渠导流

B. (B) 隧洞导流

C. (C) 涵管导流

D. (D) 束窄河床导流

解析:此题考察的是水利工程建设中导流方式的选择,适用于河谷狭窄的山区河流。

A. 明渠导流:这种方法适用于河谷较宽,有充足空间布置导流明渠的情况。由于题目中提到的是河谷狭窄的山区河流,因此明渠导流不适用。

B. 隧洞导流:隧洞导流是通过在山体中开挖隧洞,将河水引至下游。这种导流方式适合河谷狭窄、地形陡峭、没有足够空间布置明渠的河流。因此,在山区河流中,隧洞导流是一种常用的导流方式,符合题目条件。

C. 涵管导流:涵管导流适用于流量较小的河流。由于山区河流的水量一般较大,涵管导流通常不能满足导流要求。

D. 束窄河床导流:这种方法是通过部分围堰束窄河床,使河水通过剩余河床导流。它适用于河床较宽,能够承受部分围堰施工的情况。然而,对于河谷狭窄的山区河流,这种方法可能不够有效。

综上所述,选项B(隧洞导流)是最适合河谷狭窄的山区河流的全段围堰法导流方式。因此,正确答案是B。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4597627-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