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建筑工程
>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搜索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在钻孔爆破法开挖平洞中,控制掘进速度的关键工序是()。

A、(A) 钻孔

B、(B) 通风散烟

C、(C) 初期支护

D、(D) 出渣

答案:D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水利工程中钻孔爆破法开挖平洞的关键工序识别问题。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并解释为何选择D选项。

A. 钻孔:钻孔是爆破作业的前提,但它本身并不直接影响掘进速度。钻孔完成后,还需要进行爆破、通风散烟、出渣等一系列后续工作。因此,钻孔虽然是必要的,但不是控制掘进速度的关键工序。

B. 通风散烟:通风散烟是确保作业环境安全的重要步骤,特别是在爆破后需要排除有害气体和烟尘。然而,通风散烟的时间相对固定,且不影响掘进进度的直接提升,因此也不是控制掘进速度的关键工序。

C. 初期支护:初期支护是隧道开挖后为了稳定围岩而进行的临时性支护措施。它对于隧道的长期稳定性和施工安全至关重要,但并不直接影响掘进速度。支护工作通常在掘进一段距离后进行,不是掘进过程中的瓶颈环节。

D. 出渣:出渣是将爆破产生的碎石和岩土运出洞外的过程。在钻孔爆破法开挖平洞中,出渣速度往往成为制约掘进速度的关键因素。如果出渣能力不足,即使钻孔和爆破工作迅速完成,也无法实现高效的掘进。因此,出渣是控制掘进速度的关键工序。

综上所述,控制掘进速度的关键工序是出渣,因为它直接决定了掘进工作能否连续、高效地进行。所以正确答案是D选项:出渣。

Scan me!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隧洞开挖如采用自然通风,只适用在长度不超过()m 的短洞。实际工程中多采用机械通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61df7718-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也称平顺护岸,是用抗冲材料直接铺敷在岸坡及堤脚一定范围形成连续的覆盖式护岸,对河床边界 条件改变小,是一种常见的、需要优先选用的形式。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61df7830-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某跨度为 3m 的悬臂梁的模板拆除,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61df7955-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在堤防工程的堤身填筑施工中,碾压行走方向,应()。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61df7adb-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碾压筑堤,当堤防横断面上地面坡度过陡时,应将地面坡度削至缓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61df7c41-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以下有关干砌石砌筑的要求,错误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61df7d82-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干砌石工程,承受大风浪冲击的堤段,宜用()砌筑。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61df7e93-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堤防施工中,选择的内帮土料的渗透系数须()原堤身土料的渗透系数。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61df801a-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碾压筑堤,对于机械碾压不到的部位,应辅以夯具夯实,夯实时应采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61df8126-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碾压式土堤铺料至堤边时,应比设计边线超填出一定余量:人工铺料宜为(),机械铺料宜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61df8247-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建筑工程
>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在钻孔爆破法开挖平洞中,控制掘进速度的关键工序是()。

A、(A) 钻孔

B、(B) 通风散烟

C、(C) 初期支护

D、(D) 出渣

答案:D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水利工程中钻孔爆破法开挖平洞的关键工序识别问题。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并解释为何选择D选项。

A. 钻孔:钻孔是爆破作业的前提,但它本身并不直接影响掘进速度。钻孔完成后,还需要进行爆破、通风散烟、出渣等一系列后续工作。因此,钻孔虽然是必要的,但不是控制掘进速度的关键工序。

B. 通风散烟:通风散烟是确保作业环境安全的重要步骤,特别是在爆破后需要排除有害气体和烟尘。然而,通风散烟的时间相对固定,且不影响掘进进度的直接提升,因此也不是控制掘进速度的关键工序。

C. 初期支护:初期支护是隧道开挖后为了稳定围岩而进行的临时性支护措施。它对于隧道的长期稳定性和施工安全至关重要,但并不直接影响掘进速度。支护工作通常在掘进一段距离后进行,不是掘进过程中的瓶颈环节。

D. 出渣:出渣是将爆破产生的碎石和岩土运出洞外的过程。在钻孔爆破法开挖平洞中,出渣速度往往成为制约掘进速度的关键因素。如果出渣能力不足,即使钻孔和爆破工作迅速完成,也无法实现高效的掘进。因此,出渣是控制掘进速度的关键工序。

综上所述,控制掘进速度的关键工序是出渣,因为它直接决定了掘进工作能否连续、高效地进行。所以正确答案是D选项:出渣。

Scan me!
水利工程专业业务考试试题集
相关题目
隧洞开挖如采用自然通风,只适用在长度不超过()m 的短洞。实际工程中多采用机械通风。

A. (A) 40

B. (B) 80

C. (C) 120

D. (D) 160

解析:选项解析:

A. 40米:这是一个相对较短的隧洞长度,在此长度内,自然通风可能是有效的,因为新鲜空气可以相对容易地到达隧洞的深处。

B. 80米:对于80米长的隧洞,自然通风的效果可能已经不足以维持良好的空气质量,特别是如果隧洞的横截面积较小或者通风条件不佳。

C. 120米:120米的隧洞长度已经较长,自然通风在这个长度上很可能不足以满足隧洞内作业的通风需求。

D. 160米:160米隧洞长度对于自然通风来说过长,很难确保隧洞内的空气流通,特别是在隧洞深处。

为什么选择答案A: 自然通风依赖于空气自然流动的原理,如温差、气压差等,来实现隧洞内的空气流通。对于较短的隧洞,自然通风可以满足一定的通风需求,因为空气能够从隧洞入口流向隧洞内部并排出。一旦隧洞长度超过一定限制,自然通风的效率就会大大降低,无法有效地排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粉尘。在实际工程中,考虑到隧洞长度、工作面的位置、隧洞的横截面积以及地下环境等多种因素,一般40米被认为是自然通风适用的上限长度。因此,正确答案是A(40米)。对于更长的隧洞,通常需要采用机械通风来确保空气质量和工作环境的安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61df7718-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也称平顺护岸,是用抗冲材料直接铺敷在岸坡及堤脚一定范围形成连续的覆盖式护岸,对河床边界 条件改变小,是一种常见的、需要优先选用的形式。

A. (A) 坡式护岸

B. (B) 坝式护岸

C. (C) 墙式护岸

D. (D) 桩式护岸

解析:题目中描述的是“用抗冲材料直接铺敷在岸坡及堤脚一定范围形成连续的覆盖式护岸”,这种护岸方式被称为平顺护岸,它对河床边界的条件改变较小,是一种常见的且优选的形式。

我们来分析每个选项:

A. 坡式护岸:这是指使用石头、混凝土板或其他抗侵蚀材料沿着河岸铺设,形成一层保护层,以防止水流侵蚀河岸。它符合题目中的描述,即直接铺敷在岸坡上,且对河床边界条件影响较小。

B. 坝式护岸:坝式护岸通常指的是通过建设水坝或类似的结构来改变河流流向或控制洪水,而不是直接铺设材料来保护河岸。因此不符合题目中“连续的覆盖式护岸”的描述。

C. 墙式护岸:墙式护岸是指在岸边建造垂直或倾斜的墙体,用来抵御水流冲击。虽然它也可以减少侵蚀,但是它改变了河岸的形态,并不是题目中所描述的“对河床边界条件改变小”。

D. 桩式护岸:桩式护岸是将木桩或混凝土桩打入河岸中,用来加固河岸,但这也不是一种“连续的覆盖式护岸”,而且它的建设可能会对河床边界产生较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A. 坡式护岸,因为它最符合题目描述的特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61df7830-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某跨度为 3m 的悬臂梁的模板拆除,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

A. (A) 0.5

B. (B) 0.6

C. (C) 0.7

D. (D) 1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水利工程中关于悬臂梁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应达到的强度等级要求。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模板拆除的时机与混凝土强度的关系。在水利工程中,模板的拆除必须确保混凝土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强度,以防止在拆除过程中发生结构破坏或变形。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 0.5:这个选项表示混凝土强度只需达到设计强度的一半即可拆除模板。然而,在悬臂梁等关键结构中,这样的强度显然不足以支撑结构在拆除模板后的自重和外力作用,因此A选项不正确。

B. 0.6:同样,这个选项也表示混凝土强度只需达到设计强度的60%即可。这个强度等级仍然不足以保证悬臂梁在模板拆除后的结构安全,因此B选项也不正确。

C. 0.7:此选项表示混凝土强度需达到设计强度的70%。虽然这个强度比前两个选项要高,但在悬臂梁等需要较高承载能力的结构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C选项也不是最佳选择。

D. 1:这个选项表示混凝土强度需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即完全达到设计要求。在悬臂梁等关键结构中,只有确保混凝土强度完全达到设计要求,才能安全地拆除模板,避免结构破坏或变形。因此,D选项是正确答案。

综上所述,悬臂梁模板的拆除必须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即选项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61df7955-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在堤防工程的堤身填筑施工中,碾压行走方向,应()。

A. (A) 平行于堤轴线

B. (B) 垂直于堤轴线

C. (C) 平行于堤脚线

D. (D) 垂直于堤脚线

解析:在堤防工程的堤身填筑施工中,碾压行走方向的选取对于堤防的稳定性和密实度有着重要影响。

选项解析如下:

A. 平行于堤轴线:这是正确答案。因为碾压行走方向平行于堤轴线,可以保证整个堤防沿轴线方向的压实均匀,有利于堤防的整体稳定性和防渗效果。

B. 垂直于堤轴线:如果碾压行走方向垂直于堤轴线,会导致堤身沿轴线方向的压实不均匀,可能造成堤防结构的不稳定。

C. 平行于堤脚线:堤脚线通常指的是堤防与基础接触的线,碾压平行于堤脚线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实现,且不利于堤身整体的压实。

D. 垂直于堤脚线:这个选项同样不利于堤防整体的压实均匀性,而且实际操作中难以精确控制。

因此,正确答案是A,碾压行走方向应平行于堤轴线,这样做可以确保堤防结构的整体性和压实均匀性,提高堤防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61df7adb-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碾压筑堤,当堤防横断面上地面坡度过陡时,应将地面坡度削至缓于()。

A. (A) 1:1

B. (B) 1:2

C. (C) 1:3

D. (D) 1:5

解析:解析如下:

碾压筑堤是指通过压实土料来构建堤坝或加高加固原有堤防的一种施工方法。在进行这种作业时,如果遇到横断面上地面坡度过陡的情况,需要将坡地削平,使其达到一个适宜的坡度,以确保堤防结构稳定,并且利于土料的均匀铺设与压实。

题目中提到的选项代表不同的坡度比例。在实际操作中,坡度过陡不仅会影响施工质量,还可能导致后期堤防的安全隐患。因此,在选择合适的坡比时,通常会选择一个较为平缓的比例,确保堤防在施工完成后有足够的稳定性。

选项分析:

A. 1:1:这是一个非常陡峭的坡度,几乎相当于垂直面,对于筑堤来说是不合适的。
B. 1:2:这个坡度仍然较陡,对于筑堤工程而言,可能不足以提供足够的稳定性。
C. 1:3:这个坡度相比前两个选项有所改善,但在某些情况下仍可能不够安全。
D. 1:5:这是一个相对较为平缓的坡度,可以为堤防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和压实效果。

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和安全性考虑,最合适的选项是D(1:5),它能够保证在碾压筑堤过程中,堤防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同时也有利于施工操作。因此正确答案是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61df7c41-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以下有关干砌石砌筑的要求,错误的是()。

A. (A) 外露面必须用块石砌筑,中间可以小石填心

B. (B) 不得在砌筑面以小块石、片石找平

C. (C) 堤顶应以大石块或混凝土预制块压顶

D. (D) 不得使用有尖角或薄边的石料砌筑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干砌石砌筑要求的选择题,我们需要分析各个选项,找出其中错误的描述。

A选项:“(A)外露面必须用块石砌筑,中间可以小石填心”。这个选项描述了干砌石砌筑的一种可能方式,但并不符合所有情况下的最佳或规范要求。在干砌石工程中,通常要求整体结构稳固且外观整齐。如果仅在外露面使用块石,而内部使用小石填心,可能会导致结构内部不够紧密,影响整体稳定性。此外,这种做法也可能导致外观不够统一和美观。

B选项:“(B)不得在砌筑面以小块石、片石找平”。这个选项是正确的。在干砌石砌筑中,为了保持砌筑面的平整和稳定,不应使用小块石或片石进行找平,因为这可能会降低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C选项:“(C)堤顶应以大石块或混凝土预制块压顶”。这个选项也是正确的。在堤顶使用大石块或混凝土预制块进行压顶,可以增强堤顶的稳固性,防止水土流失,并提升堤防的整体安全性。

D选项:“(D)不得使用有尖角或薄边的石料砌筑”。这个选项同样正确。使用有尖角或薄边的石料进行砌筑,可能会增加结构内部的应力集中,降低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综上所述,A选项“外露面必须用块石砌筑,中间可以小石填心”是错误的,因为它不符合干砌石砌筑的规范要求和最佳实践。

因此,答案是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61df7d82-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干砌石工程,承受大风浪冲击的堤段,宜用()砌筑。

A. (A) 细料石顺扣

B. (B) 粗料石顺扣

C. (C) 细料石丁扣

D. (D) 粗料石丁扣

解析:在干砌石工程中,选择合适的砌筑方式对于堤段承受大风浪冲击至关重要。

A. 细料石顺扣:细料石体积较小,顺扣砌筑是指石块的长边平行于墙面,这种方式在受大风浪冲击时,由于细料石体积小,可能不够稳固,容易发生松动。

B. 粗料石顺扣:虽然粗料石体积较大,相对更稳固,但顺扣方式同样使得堤段在受到风浪冲击时,石块之间的嵌固作用不强,抗冲击能力较弱。

C. 细料石丁扣:细料石丁扣砌筑是指石块的长边垂直于墙面,虽然比顺扣方式嵌固作用强,但由于石块体积较小,整体稳定性仍然不足。

D. 粗料石丁扣:粗料石体积大,重量重,采用丁扣方式砌筑(即石块的长边垂直于墙面),能够形成较强的嵌固作用,提高了石块之间的摩擦力和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更适合于承受大风浪的冲击。

因此,正确答案是D(粗料石丁扣),因为它提供了最佳的稳定性和抗风浪冲击能力。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61df7e93-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堤防施工中,选择的内帮土料的渗透系数须()原堤身土料的渗透系数。

A. (A) 小于

B. (B) 大于

C. (C) 等于

D. (D) 小于或等于均可

解析:在堤防工程中,内帮是指在原有堤身的基础上,为了加高或者加宽而增加的部分。选择合适的内帮土料对保证堤防的整体稳定性非常重要。渗透系数是衡量材料透水能力的一个指标,它决定了水通过该材料的速度。

选项分析如下:
A. 小于:如果内帮土料的渗透系数小于原堤身土料,则水会更倾向于通过原堤身而不是新添加的部分,这可能导致水流集中在某些区域,从而引发局部渗流破坏的风险。
B. 大于:选择渗透系数大于原堤身土料的内帮土料可以使得水流更加均匀地通过整个结构,减少由于渗透压差导致的潜在风险。
C. 等于:虽然理论上可能,但实际上要找到完全等同渗透系数的材料很难,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总是最优的选择。
D. 小于或等于均可:如上所述,选择渗透系数小于原土料的材料不是最佳实践。

因此,正确答案是 B,即内帮土料的渗透系数应当大于原堤身土料的渗透系数,以确保堤防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这样可以防止由于渗透力差异而导致的不均匀沉降或其他结构问题。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61df801a-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碾压筑堤,对于机械碾压不到的部位,应辅以夯具夯实,夯实时应采用()。

A. (A) 进退错距法

B. (B) 圈转套打法

C. (C) 交错夯打法

D. (D) 连环套打法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水利工程施工中碾压筑堤技术的选择题。我们需要分析题目中提到的碾压筑堤过程中,对于机械碾压不到的部位应如何辅助夯实的具体方法。

首先,理解题目背景:在水利工程的碾压筑堤作业中,由于地形、设备限制等因素,可能存在机械碾压无法触及的区域。为了确保堤坝的整体密实度和稳定性,这些区域需要采用其他方式进行夯实。

接下来,分析各个选项:

A选项(进退错距法):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大面积碾压作业中,通过调整碾压机械的进退距离来确保全面覆盖,但不适用于机械无法到达的区域。
B选项(圈转套打法):此方法同样适用于机械碾压作业,通过围绕中心点进行环形碾压,以提高碾压效果,但同样不适用于机械无法触及的区域。
C选项(交错夯打法):虽然是一种夯实方法,但它更多地用于特定形状或区域的夯实,如基础、柱基等,且不一定能完全覆盖机械碾压不到的区域。
D选项(连环套打法):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小范围或机械无法直接碾压的区域。通过连环套打的方式,可以确保每个区域都得到充分的夯实,从而提高整体密实度。

综上所述,对于机械碾压不到的部位,需要一种能够全面、有效地进行夯实的方法。连环套打法(D选项)正是这样一种方法,它能够确保每个角落都得到充分的夯实,从而保证堤坝的整体质量。

因此,答案是D(连环套打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61df8126-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碾压式土堤铺料至堤边时,应比设计边线超填出一定余量:人工铺料宜为(),机械铺料宜为()。

A. (A) 2Cm,5Cm

B. (B) 5Cm,10Cm

C. (C) 10Cm,20Cm

D. (D) 10Cm,30Cm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水利工程施工中土堤碾压施工的技术要求。

选项解析如下: A. 人工铺料2cm,机械铺料5cm:这个选项超填的余量过小,不足以补偿在碾压过程中土料的侧向位移和压实后的沉降量,可能导致压实后的土堤边缘不符合设计要求。 B. 人工铺料5cm,机械铺料10cm:虽然比选项A的超填量有所增加,但是这个超填量仍然偏小,特别是对于机械铺料来说,10cm可能不足以满足施工要求。 C. 人工铺料10cm,机械铺料20cm:这个选项的超填量相对比较合理,但是考虑到机械施工时土料的位移和沉降通常会比人工铺料更大,20cm对于机械铺料来说可能仍然不足。 D. 人工铺料10cm,机械铺料30cm:这个选项提供了较大的超填余量,能够更好地补偿人工和机械铺料在碾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土料侧向位移和压实后的沉降,确保压实后的土堤边缘满足设计要求。

选择答案D的原因是:在实际施工中,为了保证土堤压实后的边缘线能够满足设计要求,通常需要根据铺料方式和碾压机械的不同,预留出一定量的超填余量。由于机械施工时土料的位移和沉降一般会比人工铺料大,因此机械铺料的超填余量应该更大。选项D提供了足够的人工和机械铺料的超填余量,可以确保施工后的土堤满足设计要求,因此是正确的答案。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61df8247-6421-11ea-896e-00163e0cc5d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