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1/2
B、(B) 2/3
C、(C) 3/4
D、(D) 全部
答案:B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时,验收结论需要得到多少比例的验收委员会成员同意才能通过。
解析:
A. 1/2:这是指大多数同意,即超过50%。虽然很多决策过程会采用多数同意的原则,但在比较重要的工程项目验收中,为了确保工程质量,通常会要求更高的同意比例。
B. 2/3:这意味着需要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同意。相比于简单多数,这个比例更加严格,可以更好地保证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性。
C. 3/4:四分之三的比例更高,意味着需要更多的人同意。虽然这个比例也能保证项目质量,但在实际操作中,2/3的比例更为常见,也较为合理。
D. 全部:即100%的成员都同意。这虽然是最保险的选择,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达到,因为只要有不同意见就无法达成验收结论,可能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正确答案是 B,即2/3以上验收委员会成员同意。这是因为水利水电建设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需要较高的共识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而2/3的比例既能保证大多数的意见一致,又不至于因为个别异议而无法推进工作。
A、(A) 1/2
B、(B) 2/3
C、(C) 3/4
D、(D) 全部
答案:B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时,验收结论需要得到多少比例的验收委员会成员同意才能通过。
解析:
A. 1/2:这是指大多数同意,即超过50%。虽然很多决策过程会采用多数同意的原则,但在比较重要的工程项目验收中,为了确保工程质量,通常会要求更高的同意比例。
B. 2/3:这意味着需要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同意。相比于简单多数,这个比例更加严格,可以更好地保证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性。
C. 3/4:四分之三的比例更高,意味着需要更多的人同意。虽然这个比例也能保证项目质量,但在实际操作中,2/3的比例更为常见,也较为合理。
D. 全部:即100%的成员都同意。这虽然是最保险的选择,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达到,因为只要有不同意见就无法达成验收结论,可能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正确答案是 B,即2/3以上验收委员会成员同意。这是因为水利水电建设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需要较高的共识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而2/3的比例既能保证大多数的意见一致,又不至于因为个别异议而无法推进工作。
A. A、正确
B. B、错误
解析:选项A:正确。这个选项表述的是窑内在氧化气氛下制得青砖,在还原气氛下制得红砖,这与实际的制砖过程相反。
选项B:错误。这个选项正确指出了题目描述的错误。在烧制砖块的过程中,如果窑内是氧化气氛,则会制得红砖;而在还原气氛下,会制得青砖。这是因为气氛的不同影响了砖块中铁质的氧化状态:在氧化气氛中,铁质被氧化成三氧化二铁(Fe2O3),使砖块呈现红色;在还原气氛中,三氧化二铁被还原成氧化亚铁(FeO)和金属铁(Fe),使砖块呈现青色。
因此,正确答案是B。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A. (A) 坝身渗漏
B. (B) 坝基渗漏
C. (C) 绕坝渗漏
D. (D) 集中渗漏
解析:解析如下:
题目要求找出哪个选项不是按照土石坝的渗漏部位来分类的。渗漏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在土石坝的设计与维护中。根据渗漏发生的部位,可以将渗漏分为几种类型:
A. 坝身渗漏:这是指水从大坝本体(即坝身)中渗透出来的情况。这种类型的渗漏通常是因为坝体材料的透水性或施工质量不佳导致的。
B. 坝基渗漏:这是指水通过大坝基础部分渗透的情况。坝基通常由岩石或土壤构成,如果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透水性或者存在裂缝,就可能发生坝基渗漏。
C. 绕坝渗漏:指的是水流绕过大坝两侧或者通过坝肩区域渗流的情况。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坝肩地质条件不良或者防渗处理不够的情况下。
D. 集中渗漏:集中渗漏并不是按照渗漏部位来划分的,而是描述了一种渗漏方式,即水流通过某个特定且集中的通道进行渗漏。它可能发生在上述任何一种渗漏类型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位置分类。
因此,正确答案是D选项,因为它描述的是渗漏的方式而不是具体的渗漏部位。
A. (A) x 系列比 y 系列的绝对离散程度小
B. (B) x 系列比 y 系列的绝对离散程度大
C. (C) y 系列比 x 系列的相对离散程度大
D. (D) y 系列比 x 系列的相对离散程度小
解析: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什么是绝对离散程度和相对离散程度。
绝对离散程度通常是指一组数据的标准差,它反映了数据点与均值的偏差程度。标准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
相对离散程度,又称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V),是标准差与平均值的比值,用来比较不同单位或不同量级数据集的离散程度。变异系数越大,相对离散程度越大。
现在,我们来计算 x 和 y 系列的绝对离散程度(标准差)和相对离散程度(变异系数)。
对于 x 系列(90, 100, 110): 平均值(mean)= (90 + 100 + 110) / 3 = 300 / 3 = 100 标准差(std_dev)= √[((90-100)² + (100-100)² + (110-100)²) / 3] = √[(100 + 0 + 100) / 3] = √[200 / 3] ≈ 11.55 变异系数(CV)= 标准差 / 平均值 ≈ 11.55 / 100 ≈ 0.1155
对于 y 系列(5, 10, 15): 平均值(mean)= (5 + 10 + 15) / 3 = 30 / 3 = 10 标准差(std_dev)= √[((5-10)² + (10-10)² + (15-10)²) / 3] = √[(25 + 0 + 25) / 3] = √[50 / 3] ≈ 4.08 变异系数(CV)= 标准差 / 平均值 ≈ 4.08 / 10 ≈ 0.408
根据计算结果: A. x 系列比 y 系列的绝对离散程度小 —— 不正确,因为 x 系列的标准差(11.55)比 y 系列的标准差(4.08)大。 B. x 系列比 y 系列的绝对离散程度大 —— 正确,因为 x 系列的标准差更大。 C. y 系列比 x 系列的相对离散程度大 —— 正确,因为 y 系列的变异系数(0.408)比 x 系列的变异系数(0.1155)大。 D. y 系列比 x 系列的相对离散程度小 —— 不正确,如上所述,y 系列的变异系数更大。
因此,正确答案是 B 和 C。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A. A、正确
B. B、错误
解析:选项A:“正确” - 这一选项暗示混凝土实心板中的骨料最大粒径必须小于或等于30mm。
选项B:“错误” - 这一选项表明混凝土实心板中的骨料最大粒径可以大于30mm。
解析: 混凝土实心板中的骨料最大粒径通常受限于多个因素,包括结构设计要求、施工方法和混凝土的预期性能。对于一些混凝土结构,尤其是实心板,最大骨料粒径的确有不得超过30mm的规定,这是为了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减少裂缝的可能性。
然而,这并不是一个绝对的规定。混凝土配比设计时,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骨料的最大粒径。例如,在一些情况下,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减小渗透性,可能会使用更小的骨料粒径;而在其他情况下,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可能会允许使用最大粒径超过30mm的骨料。
因此,选项A的说法过于绝对,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所以答案是B,“错误”,因为混凝土实心板中骨料的最大粒径不一定不得超过30mm,它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和施工要求适当调整。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A. A、正确
B. B、错误
A. A、正确
B. B、错误
A. (A) 大于
B. (B) 等于
C. (C) 小于
D. (D) 小于等于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水力学中关于平顶堰上闸孔出流状态的理解。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关键概念:
平顶堰:一种特定形状的水工建筑物,其顶部是平的,用于控制水流。
闸孔出流:水流通过闸孔流出的情况。
自由出流:当下游水位低于堰顶时,水流在流出闸孔后不受下游水位影响,自由跌落至下游,这种出流状态称为自由出流。
淹没系数:用于描述下游水位对闸孔出流影响的一个参数。在自由出流状态下,由于下游水位低于堰顶,不会对出流产生淹没影响,因此淹没系数为1(或说等于1),表示没有淹没效应。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 大于:在自由出流状态下,下游水位低于堰顶,不会对出流产生淹没效应,因此淹没系数不可能大于1。此选项错误。
B. 等于:如前所述,在自由出流状态下,淹没系数等于1,表示没有淹没效应。此选项正确。
C. 小于:在自由出流中,由于下游水位低,不存在淹没效应,淹没系数不应小于1。此选项错误。
D. 小于等于:虽然包括了等于1的情况,但由于在自由出流中淹没系数必然等于1,而不是可能小于1,因此这个选项虽然包含正确答案,但不是最准确的描述。此选项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因为在自由出流状态下,平顶堰上闸孔出流的淹没系数等于1。
A. (A) 7
B. (B) 10
C. (C) 15
D. (D) 20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水利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后资料报送时限的题目。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题目背景和要求,再逐一分析选项,最后给出答案及解析。
理解题目背景:题目描述的是替代水域工程和功能补救措施在经水行政主管部门竣工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需要在一定期限内报送相关图纸和档案资料的规定。
理解问题核心:确定建设单位应在竣工验收通过后多少日内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资料。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选项(7日):此选项提供的报送时间较短,可能不足以完成所有必要的整理和报送工作,且未与常见的报送时限规定相符。
B选项(10日):虽然比7日稍长,但同样可能不足以完成所有报送准备,且并非常见规定。
C选项(15日):这是一个较为合理的报送时限,既不过短导致工作仓促,也不过长导致延误。在水利工程项目中,这样的时限往往被用作资料报送的标准时间。
D选项(20日):此选项提供的报送时间过长,可能导致工作效率降低,且不符合常见的报送时限要求。
综上所述,考虑到水利工程项目资料报送的实际情况和常见规定,C选项(15日)是最合适的报送时限。这既给建设单位留出了足够的时间来整理和报送资料,又避免了过长时限可能带来的效率问题。
因此,答案是C.(C) 15。
A. A、正确
B. B、错误
解析:选项A:“正确” - 这一选项暗示水泥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不会因为受潮而出现问题。
选项B:“错误” - 这一选项表明水泥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是会受到潮气影响的。
解析: 水泥是一种水硬性胶凝材料,这意味着它需要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才能硬化。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水泥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不怕受潮。实际上,如果水泥受潮,会导致其性能下降,比如强度降低、凝结时间延长等。受潮的水泥可能会发生部分水化反应,导致预水化现象,这样使用时就不能保证水泥的质量和强度。因此,水泥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需要防潮,确保其质量不受影响。
所以正确答案是B:“错误”,因为水泥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需要防止受潮。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A. (A) 省级河道
B. (B) 市级河道
C. (C) 县级河道
D. (D) 乡级河道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省内河道分级管理的理解。在中国,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保护河流资源,通常会对境内的河道进行分级管理,不同级别的河道由不同层级的政府或相关部门负责。
选项解析如下:
A. 省级河道:通常是指那些对于全省(或直辖市)具有重要影响的河流或者干流,这类河道的治理与保护工作由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B. 市级河道:指的是在地级市范围内重要的河流,这类河道的管理工作一般由市级水行政部门来执行。
C. 县级河道: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内的重要河流,由县级水行政部门进行管理。
D. 乡级河道:通常指较小规模的河流,这些河流主要在乡镇范围内活动,由乡级政府部门负责其治理和保护工作。
正确答案为ABCD,意味着河道的管理是按照不同的行政级别来进行划分的,从省级到乡级都有对应的河道需要管理,并且这些级别的河道都包含在了省内的河道管理体系之中。这样的分级有助于更精细化地进行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